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一项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获评全国十佳案例

2020-01-24 08:53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近日,民政部公布了2019年度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十佳案例,巴林左旗民政局构建“6+1”特困供养标准体系、推动管理服务契约化获评全国十佳案例。

作为全国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巴林左旗探索出的“6+1”特困供养标准体系,形成了特困人员认定、鉴定、照料以及护理员选用、考核、监管一体化的特困供养标准制度。“6+1”特困供养标准体系第一步,建立精准认定标准体系,通过特困供养人员经济收入核算、专业机构介入自理能力评估等措施精准确定特困供养人员。第二步,探索实施特困供养人员护理服务标准化,建立12项护理服务标准,高质量的服务使当地特困人员平均寿命延长了1.8年。第三步,旗乡两级政府、民政局、嘎查村、供养机构、护理人员和特困人员等七方之间形成契约,各方权责明晰,确保管理、护理、服务、监管高质量。这套“标准+契约”的模式将标准认定特困户与契约化供养无缝对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作闭环。

自治区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说:“‘6+1’特困供养标准体系标准统一、权责明晰、管理科学,实现特困供养‘稳准精’的同时,也让特困供养人员得到了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杨婷)

责任编辑:张彬

近日,民政部公布了2019年度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十佳案例,巴林左旗民政局构建“6+1”特困供养标准体系、推动管理服务契约化获评全国十佳案例。

作为全国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巴林左旗探索出的“6+1”特困供养标准体系,形成了特困人员认定、鉴定、照料以及护理员选用、考核、监管一体化的特困供养标准制度。“6+1”特困供养标准体系第一步,建立精准认定标准体系,通过特困供养人员经济收入核算、专业机构介入自理能力评估等措施精准确定特困供养人员。第二步,探索实施特困供养人员护理服务标准化,建立12项护理服务标准,高质量的服务使当地特困人员平均寿命延长了1.8年。第三步,旗乡两级政府、民政局、嘎查村、供养机构、护理人员和特困人员等七方之间形成契约,各方权责明晰,确保管理、护理、服务、监管高质量。这套“标准+契约”的模式将标准认定特困户与契约化供养无缝对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作闭环。

自治区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说:“‘6+1’特困供养标准体系标准统一、权责明晰、管理科学,实现特困供养‘稳准精’的同时,也让特困供养人员得到了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杨婷)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