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妈妈的绣花针

2020-07-08 08:57 兴安日报  

□董一鸣  邵金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突泉县有着“百年文化大县”的美誉,悠久的农耕历史、丰厚的文明底蕴、浓郁的民间文化,如绵绵不绝的泉水流淌在岁月里,溅起一路芳华。年画、漫画、剪纸、刺绣、地方小戏……非遗传承百花争妍,多才多艺的民间艺人们在这片沃土上耕耘着、收获着。  

夏雨霏霏,绿水青山。我们来到突泉县太平乡大青山村,采访三位在当地刺绣小有名气的老妈妈:72岁的张殿华、65岁的张殿英和63岁的张殿荣。  

“屋外,杏花春雨;屋内,蝴蝶翩飞。妈妈的画撑上绣满了春天,妈妈绣的牡丹花盛开在衣襟上,妈妈绣的蜻蜓落在荷叶上……”许亚娟对来访的记者忆起少年时妈妈绣花,她写作文时的情景。长大以后才知道,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妈妈的绣品里哪有浪漫,妈妈的绣品分明撑起的是柴米油盐、是一个清贫的家。49岁的许亚娟是位美术教师,她的妈妈张殿华、三姨张殿英、老姨张殿荣对刺绣、剪纸等艺术的追求与热爱给了她艺术上的启蒙。  

许亚娟告诉记者,妈妈张殿华小时候生活很苦,14岁时,姥姥去世了,当时最小的舅舅才5个月大。妈妈是家里的老大,她帮助自己的父亲,带着年幼的妹妹和弟弟辛苦地生活着。白天和父亲去田里种地,晚上回到家里还要缝缝补补、绣花到深夜,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许亚娟说,妈妈遗传了姥姥的手巧,绣花、做手工在四邻八乡是出了名的,绣枕头、绣门帘、绣被褥……很多办喜事的人家会来“求”绣品,还有一部分,绣好之后,会送到当地供销社去卖,补贴家用。那时候,家里的柴米油盐基本上都是妈妈和两个姨用卖绣品挣来的。  

张殿华听到女儿介绍自己笑得合不拢嘴:“日子富裕了,绣花变成了闲情逸致。这不,我两个妹妹不忙时就会来我家和我一起研究花样。我们最早绣的是剁绣,后来学会了苏绣,现在在网上学习湘绣、蜀绣,总之,不服老,多学多看……”  

为了让记者更好地欣赏到她们的作品,在张殿华家干净整洁的大炕上,铺满了姐妹三人的最新绣品。  

63岁的张殿荣是最小的妹妹,她说:“小时候和大姐学刺绣是在粗布上,现在我们用的面料是丝绸,丝线也是越来越好,绣出的花鸟鱼虫更生动了。”“材料是贵了,但是‘绣’的心情越来越好舒坦,县文化部门特别重视我们的绣品,还为我们办了展览。”65岁的张殿英笑着接过话茬,“听说科右中旗的绣娘们都‘绣’出国门了,我们姐妹三人也去学习了,收获特别大,大姐说,我们也要带动当地的乡亲们用刺绣发家致富。”……说到热闹处,姐妹三人开怀大笑,深深地感染着我们这些采访者。  

好雨知时节。采访结束时,三位老妈妈顶着毛毛细雨把我们送到村口。回望时,感慨涌上心头:年过花甲的三姐妹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也许她们从未出过远门;也许对艺术的概念也是懵懂的,但是,她们手中的小小的绣花针却如脚下的这片黑土地一样,朴实、平凡,养育着不息的生命。地里的农活,磨粗了她们的双手;田野的乡风,吹皱了她们的容颜。但是,她们粗糙的手掌里蕴藏着神奇的故事,她们饱经沧桑的经历中“绣”满美好生活的画卷……  (本组图片王永生摄)  


责任编辑:邢俊清

□董一鸣  邵金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突泉县有着“百年文化大县”的美誉,悠久的农耕历史、丰厚的文明底蕴、浓郁的民间文化,如绵绵不绝的泉水流淌在岁月里,溅起一路芳华。年画、漫画、剪纸、刺绣、地方小戏……非遗传承百花争妍,多才多艺的民间艺人们在这片沃土上耕耘着、收获着。  

夏雨霏霏,绿水青山。我们来到突泉县太平乡大青山村,采访三位在当地刺绣小有名气的老妈妈:72岁的张殿华、65岁的张殿英和63岁的张殿荣。  

“屋外,杏花春雨;屋内,蝴蝶翩飞。妈妈的画撑上绣满了春天,妈妈绣的牡丹花盛开在衣襟上,妈妈绣的蜻蜓落在荷叶上……”许亚娟对来访的记者忆起少年时妈妈绣花,她写作文时的情景。长大以后才知道,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妈妈的绣品里哪有浪漫,妈妈的绣品分明撑起的是柴米油盐、是一个清贫的家。49岁的许亚娟是位美术教师,她的妈妈张殿华、三姨张殿英、老姨张殿荣对刺绣、剪纸等艺术的追求与热爱给了她艺术上的启蒙。  

许亚娟告诉记者,妈妈张殿华小时候生活很苦,14岁时,姥姥去世了,当时最小的舅舅才5个月大。妈妈是家里的老大,她帮助自己的父亲,带着年幼的妹妹和弟弟辛苦地生活着。白天和父亲去田里种地,晚上回到家里还要缝缝补补、绣花到深夜,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许亚娟说,妈妈遗传了姥姥的手巧,绣花、做手工在四邻八乡是出了名的,绣枕头、绣门帘、绣被褥……很多办喜事的人家会来“求”绣品,还有一部分,绣好之后,会送到当地供销社去卖,补贴家用。那时候,家里的柴米油盐基本上都是妈妈和两个姨用卖绣品挣来的。  

张殿华听到女儿介绍自己笑得合不拢嘴:“日子富裕了,绣花变成了闲情逸致。这不,我两个妹妹不忙时就会来我家和我一起研究花样。我们最早绣的是剁绣,后来学会了苏绣,现在在网上学习湘绣、蜀绣,总之,不服老,多学多看……”  

为了让记者更好地欣赏到她们的作品,在张殿华家干净整洁的大炕上,铺满了姐妹三人的最新绣品。  

63岁的张殿荣是最小的妹妹,她说:“小时候和大姐学刺绣是在粗布上,现在我们用的面料是丝绸,丝线也是越来越好,绣出的花鸟鱼虫更生动了。”“材料是贵了,但是‘绣’的心情越来越好舒坦,县文化部门特别重视我们的绣品,还为我们办了展览。”65岁的张殿英笑着接过话茬,“听说科右中旗的绣娘们都‘绣’出国门了,我们姐妹三人也去学习了,收获特别大,大姐说,我们也要带动当地的乡亲们用刺绣发家致富。”……说到热闹处,姐妹三人开怀大笑,深深地感染着我们这些采访者。  

好雨知时节。采访结束时,三位老妈妈顶着毛毛细雨把我们送到村口。回望时,感慨涌上心头:年过花甲的三姐妹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也许她们从未出过远门;也许对艺术的概念也是懵懂的,但是,她们手中的小小的绣花针却如脚下的这片黑土地一样,朴实、平凡,养育着不息的生命。地里的农活,磨粗了她们的双手;田野的乡风,吹皱了她们的容颜。但是,她们粗糙的手掌里蕴藏着神奇的故事,她们饱经沧桑的经历中“绣”满美好生活的画卷……  (本组图片王永生摄)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