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乌兰浩特市:挑起脱贫大梁 增强发展﹃后劲﹄

2020-10-19 08:58 兴安日报  

劳务输出专场招聘会

就业服务进乡村

□梁子晶 谭艳丽

金立国大学毕业后,虽惦念年迈的父母,可一想到回家没有赚钱的门路,也只好留在外地打工。

2018年,金立国决定返乡。让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是,在家乡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有了能就业的企业,并且实行“镇企+就业”的模式,优先招聘建档立卡贫困户。“父母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孩子也要在老家上学,现在能在家门口就业,生活也终于稳定下来了。”如今,金立国已在兴安盟三榆木业有限公司工作近一年,每月有4000余元的收入。

“镇企+就业”是乌市为贫困人员开展的“街企、镇企、校企+就业”的“三结合”扶贫模式之一。

“由街道、乡镇、学校免费提供就业场地,就业部门负责提供设备及服务,企业提供技能培训、就业岗位和生产订单,通过三方联动将市场需求与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和脱贫增收有机结合,为贫困人员搭建全流程的扶贫孵化平台,使贫困户不用远离家乡,便可享受到便捷优质高效的扶贫援助服务。”乌市就业局企业股股长要斯图介绍说,“这种扶贫模式,不仅加快了建设覆盖城乡劳动者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更推进了城乡就业一体化,提升了基层实训保障能力。”

为将有就业意愿的贫困人口一个不漏地纳入到帮扶范围内,乌市积极采取三个精准加三个确保的“3+3”精准扶贫工作模式,利用遍布城乡社区、嘎查村一级的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对贫困人口信息进行登记,按照就业、培训、创业、输出意愿的不同,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采取以户为单位的方式,为贫困人口制定援助方案,建立帮扶台账,根据贫困人口需求,通过“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下乡的形式,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精准帮扶;并以乡镇、村屯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就业扶贫工作制度,对贫困人口就业状态、技能状况和援助情况进行全程动态跟踪,实行网格化精准管理。

通过精准管理,有劳动能力和就业创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都能获得“一对一”精细化服务,为有培训意愿和具有能力的劳动力贫困家庭提供专项技能培训服务,确保贫困人口掌握一项就业技能,促使贫困家庭有就业创业意愿和具有能力的劳动力中至少1人实现就业。

每年的“春风行动”招聘会更是为贫困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今年年初,乌市制订的2020年度就业扶贫培训计划,截至目前,已举办技能培训144期,培训贫困劳动力184人次,完成培训计划的61%。另一方面,乌市鼓励有能力的培训机构对贫困群众开展技能培训,增加贫困群众的就业率。兴安家政职业培训学校就是其中之一。李冬梅作为兴安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多次走村入户了解贫困群众的就业需求,并结合当前家政服务市场需求多、家政服务就业门槛低、容量大的特点,申请开展了“家政扶贫——技能进村”培训活动。

“这个培训班真是太实用了,培训内容无论是对以后的工作还是照顾自家的孩子都大有用处,最主要的是岗前培训还是免费的。”参加培训活动的金星村村民徐彩霞激动地说。

不仅如此,乌市还建立了就业信息数据库,对贫困大学生和贫困户劳动力就业信息进行实名制录入和动态管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扶贫援助服务。全市现有毕业贫困大学生71人,已就业52人,主要为公务员、教师、生产制造、医疗等就业方向,人均收入达3500元左右。现有贫困劳动力1789人,已就业907人,主要从事建筑、服务、制造等行业。针对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的112人,乌市将继续根据贫困劳动力实际需求,采取因需开班、推荐岗位等方式,帮助其尽快实现就业。

“有岗位、留得住、能脱贫”,乌市把就业服务“打包”送到贫困户家门口,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不出村就能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推动就业扶贫从“输血”扶贫到“造血”扶贫全面升级,让困难群众脱贫的步子迈得更实更稳。


责任编辑:邢俊清

劳务输出专场招聘会

就业服务进乡村

□梁子晶 谭艳丽

金立国大学毕业后,虽惦念年迈的父母,可一想到回家没有赚钱的门路,也只好留在外地打工。

2018年,金立国决定返乡。让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是,在家乡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有了能就业的企业,并且实行“镇企+就业”的模式,优先招聘建档立卡贫困户。“父母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孩子也要在老家上学,现在能在家门口就业,生活也终于稳定下来了。”如今,金立国已在兴安盟三榆木业有限公司工作近一年,每月有4000余元的收入。

“镇企+就业”是乌市为贫困人员开展的“街企、镇企、校企+就业”的“三结合”扶贫模式之一。

“由街道、乡镇、学校免费提供就业场地,就业部门负责提供设备及服务,企业提供技能培训、就业岗位和生产订单,通过三方联动将市场需求与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和脱贫增收有机结合,为贫困人员搭建全流程的扶贫孵化平台,使贫困户不用远离家乡,便可享受到便捷优质高效的扶贫援助服务。”乌市就业局企业股股长要斯图介绍说,“这种扶贫模式,不仅加快了建设覆盖城乡劳动者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更推进了城乡就业一体化,提升了基层实训保障能力。”

为将有就业意愿的贫困人口一个不漏地纳入到帮扶范围内,乌市积极采取三个精准加三个确保的“3+3”精准扶贫工作模式,利用遍布城乡社区、嘎查村一级的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对贫困人口信息进行登记,按照就业、培训、创业、输出意愿的不同,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采取以户为单位的方式,为贫困人口制定援助方案,建立帮扶台账,根据贫困人口需求,通过“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下乡的形式,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精准帮扶;并以乡镇、村屯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就业扶贫工作制度,对贫困人口就业状态、技能状况和援助情况进行全程动态跟踪,实行网格化精准管理。

通过精准管理,有劳动能力和就业创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都能获得“一对一”精细化服务,为有培训意愿和具有能力的劳动力贫困家庭提供专项技能培训服务,确保贫困人口掌握一项就业技能,促使贫困家庭有就业创业意愿和具有能力的劳动力中至少1人实现就业。

每年的“春风行动”招聘会更是为贫困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今年年初,乌市制订的2020年度就业扶贫培训计划,截至目前,已举办技能培训144期,培训贫困劳动力184人次,完成培训计划的61%。另一方面,乌市鼓励有能力的培训机构对贫困群众开展技能培训,增加贫困群众的就业率。兴安家政职业培训学校就是其中之一。李冬梅作为兴安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多次走村入户了解贫困群众的就业需求,并结合当前家政服务市场需求多、家政服务就业门槛低、容量大的特点,申请开展了“家政扶贫——技能进村”培训活动。

“这个培训班真是太实用了,培训内容无论是对以后的工作还是照顾自家的孩子都大有用处,最主要的是岗前培训还是免费的。”参加培训活动的金星村村民徐彩霞激动地说。

不仅如此,乌市还建立了就业信息数据库,对贫困大学生和贫困户劳动力就业信息进行实名制录入和动态管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扶贫援助服务。全市现有毕业贫困大学生71人,已就业52人,主要为公务员、教师、生产制造、医疗等就业方向,人均收入达3500元左右。现有贫困劳动力1789人,已就业907人,主要从事建筑、服务、制造等行业。针对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的112人,乌市将继续根据贫困劳动力实际需求,采取因需开班、推荐岗位等方式,帮助其尽快实现就业。

“有岗位、留得住、能脱贫”,乌市把就业服务“打包”送到贫困户家门口,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不出村就能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推动就业扶贫从“输血”扶贫到“造血”扶贫全面升级,让困难群众脱贫的步子迈得更实更稳。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