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乡村美 幸福来 ——脱贫攻坚看海勃湾之四

2020-10-20 15:47 乌海日报  

海勃湾区千里山镇新地村优美的人居环境。(路静 摄)

脱贫攻坚寻访组记者 路静 杨延岭 强建国 韩建慧 赵晖

海勃湾区农区位于城市的北端。滔滔黄河水奔腾北上,伸开臂弯呵护着她,为她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条条绿道贯通南北,农区环路阡陌纵横,支撑起她的风骨;座座园林景观式的现代村庄镶嵌在田野,扮靓她的容颜;移风易俗,文明乡风展现她的精神风采……她的美,美在生态环境、美在人居环境、美在乡风民风、美在乡村振兴,美在决胜全面小康路上农区居民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

自然生态美:“城郊园林”建起来

秋天,也是花草树木最缤纷绚烂的季节。阳光灿烂的假日里,不少市民都喜欢来一场自驾游,到农区感受田园风光。从海勃湾城区出发,有人选择沿110国道一路北行,欣赏绵延18.6公里的彩叶林景观带,国道两侧,绿随路延,景色宜人。鲜黄色的金叶榆、酒红色的紫叶樱、色彩缤纷的花儿点缀其间,高低错落有致,层次分明。途经王元地村、新地村、巴音乌素村等村落较为集中的路段时,景观带内专门种植了桃、李、杏、梨等经济树种,春季开花,夏秋季挂果,再辅以古色古香的凉亭,形成了别致的村口花园。景观带沿途还配套完成了绿化管网建设和景观湖建设。作为串联新农区、新生活、新生态的门户之路,110国道宛若一道翡翠玉带,带给人无限的期待与向往。

“和大田里的绿色不一样,国道边的花草树木更漂亮,你看这树叶子,有黄有红,就跟城里公园种的植物一样好看。”王元地村居民王平家就在110国道边,忙完了地里的农活,他常和老伴儿一起到路边的景观带散步,非常惬意。

还有人喜欢沿着沿黄公路欣赏海勃湾农区的美景。驾车从紧邻城区的中河源社区驶入沿黄公路,眼前的视野立刻开阔起来。路西侧是沙水相连的自然美景,路东侧是新农区新气象。中河源社区花卉种植基地培育的70亩鲜花开得正艳,花田五颜六色,花团锦簇,为大地化上了靓丽的彩妆。这是中河源社区新驻村工作队引进的村集体扶贫项目,正在发挥“造血”功能助力脱贫。

沿黄公路南起中河源社区,北至巴音乌素村,与途经各村的乡村公路相连,条条宽敞的乡村公路通达各行政村和村民小组。海勃湾区以沿黄公路及生态建设为中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整合提升沿黄区域土地、交通等资源,根据每个村和涉农社区已有的绿化基础,大力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努力打造生态园林型村庄。

沿黄公路、110国道和机场路3条绿道连接城乡,村与村之间的乡村公路四通八达,各村水泥路铺到农户家门口……为优化农区路网布局,着力提升农区公路管养水平,海勃湾区实施“四好农村路”维修改建工程37公里,实施2018年水毁道路修复工程和精准扶贫道路工程,打通村内断头路4公里。农区公路实现村村通,行政村及涉农社区道路与国省干线道路相连。

让农区生产生活与生态实现完美融合,建设城湖相融、绿水相依、文景相生的滨水生态农区,是农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居环境美:“美丽庭院”靓起来

今日的海勃湾农区,一座座园林景观式的村落镶嵌在田野间,让人眼前一亮:王元地村徽式建筑风格的新建农居青瓦白墙、古韵悠然;新丰村西北民居特色的房屋淳朴而不失大气;团结新村一栋栋特色农业大棚连着民居,农区居民起居耕作方便惬意……

农区生态环境大放异彩,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更是细致周到。收获的季节,地里不再冒焚烧秸秆的黑烟;家家户户也没了牲畜粪便的臭味儿;走街串巷垃圾不见落地,有保洁员及时巡查清扫;“厕所革命”延伸到农家,解决农区居民如厕难题;安全饮用水设备全覆盖,农区居民喝上安全水……农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带给农区居民实实在在的生活福利。

每天一大早,新丰村建档立卡户祁艳丽准时出门,投入村内保洁工作。清空每排房子设置的垃圾桶,捡拾绿化带散落的垃圾,劝导村民及时清理门口乱堆的杂物是祁艳丽的主要工作。“现在村里越来越干净,大家爱护环境的自觉性也越来越高,工作很好干。”祁艳丽说。这份工作,可以为这个贫困家庭每月带来2000元的收入。像祁艳丽这样的村保洁员在海勃湾区千里山镇一共有40多名,他们都是各村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2015年,海勃湾区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启迪城服有限公司负责千里山镇及下辖行政村、千里山生态工业园区的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转运工作。启迪城服公司按照“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模式进行清扫保洁、垃圾收集作业,使海勃湾农区的卫生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我家的马桶安上了,确实好用。解手这事儿再也不是事儿了。”“以前上村里的旱厕,夏天臭,冬天冷,离家远。现在不用出家门就解决了,还干净。”……最近几个月,户厕改造成了海勃湾区农区居民最关注的热门话题。

今年上半年,王元地村户厕改造工程开工后,年过七旬的白云莲天天到施工现场了解施工进度。“就盼着赶快轮到我家,早点儿安上马桶。”白云莲说,随着年纪增大,她经常腰疼腿疼,每回去公共厕所,不是蹲不下去,就是蹲下去起不来,上趟厕所“太费劲儿”。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农区户厕改造是农区居民最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农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2019年,海勃湾区投资近7000万元启动实施农区户厕改造及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把5个行政村4219户居民纳入户厕改造范围。采用无动力、蒸发式系统集中处理和部分农户分散处理的方式,建设38个污水处理站点,敷设排水管道9.7万米。截至目前,千里山镇已完成户厕改造1412户,同时建成5座水冲式环保厕所。

为提升农区饮用水安全,海勃湾区千里山镇为各村安装29台大型净水设备和8台家用净水机,为农区居民提供安全饮用水,广受农区居民好评。

人文风情美:文明乡风拂面来

海勃湾区脱贫攻坚工作为农区居民创造了美好的生活环境,也将文明的乡风吹进了人们的心田。

如今,行走在海勃湾农区,村村都有题材新颖、图文并茂的文化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老爱亲美德”“崇尚科学,反对陋习”等宣传画映入人们的眼帘,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各村还建有公园广场、百姓戏台等专供居民娱乐健身、聊天休闲的场所,左邻右舍其乐融融。今年6月,一道戏曲大餐端上了农区居民的“文化餐桌”。“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戏剧进乡村专场演出在乡村文艺舞台接连上演。在巴音乌素村,二人台《拜大年》、快板《报剧名》、小品《根旺相亲》等节目让村民乐开了花;在新丰村,二人台《五月散花》、陕北民歌《羊肚肚手巾三道道兰》等节目满足了不同年龄段观众的欣赏需求,快板说唱《脱贫攻坚》更是凭接地气引起了观众的共鸣。专业的文化演出给农区居民带来欢声笑语,越来越多的村民受到感染,各村组建起自己的文艺队伍,在农闲时节自娱自乐,快乐生活。

在王元地村,文化大院、文化广场、文化室的建设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每天早晚都会有很多居民自发地聚在文化广场跳广场舞,村文化活动室内也经常坐满了下棋、打扑克的居民。“老来俏”广场舞队、“秋之韵”合唱队、“巧媳妇”剪纸兴趣队等文化队伍不断涌现,发展壮大。“尤其是在冬天农闲时,大家经常聚在一起学剪纸、学跳舞,邻里之间的感情自然就拉近了,生活也很充实。”王元地村居民刘桂琴说。

今年上半年,海勃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服务平台,围绕“两建五改五提升”,培育组建了各类镇、村志愿服务队25支,常态化开展扶贫帮困、移风易俗、环境保护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团结新村依托自身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定期邀请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推广农业先进技术,促进农区居民增收;新丰村发挥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作用,大力宣传德孝文化、讲好孝道故事,提高农区居民的孝道意识;新地村依托“五个一”爱心托管小课堂,关注儿童成长和教育,促进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王元地村挖掘和培育本地文化人才,建立了一支乌兰牧骑志愿服务文艺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巴音乌素村以“翰墨飘香进乡村”为重点,退休老书记冯树明开设书法课程,通过习练书法,让农区居民感知中华传统文化魅力,修身立德。

各村不断健全完善村规民约、村民守则、五改五提升等乡约制度,引导群众树立“规矩意识”,办事有章法、行事有条例、处事有规矩。海勃湾区农区正在凝聚起向上向善向美的强大正能量,让文明乡风在每个人心里落地生根。

乡村振兴美:幸福生活款款来

生态和人居环境好了,乡村振兴的好日子也就近了。几年来,海勃湾区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下大力气稳定脱贫攻坚战果。

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海勃湾区投入580万元,修砌主渠2000米、支渠8000米,确保农业生产顺利开展。对全镇机井实施技术改造,最大程度保障居民供水。

海勃湾区以生态宜居为关键,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实施海勃湾北站片区棚户区道路景观绿化工程、团结新村街巷硬化及给排水工程、巴音乌素村温室道路项目,安装路灯590盏、新修道路41公里、绿化面积1225亩,促进镇村环境展美丽新颜。

农区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海勃湾区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大力推进“三清一改”,配备大型自动化洒扫车4台、垃圾收集清运车20台,新增定点垃圾投放箱131个、垃圾转运站5座,日平均清运垃圾量约130吨,实现镇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结合“双城联创”工作,海勃湾区清理农区私搭乱建630平方米,清理乱堆乱放垃圾260吨,村容村貌显著改善;强化环保日常管理监督,投入872万元完成废水坑塘整治,督促整改利用渗井排放生活污水问题,防止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扎实推进冬季散煤综合整治工作,加强日常监督与巡查,空气质量得到整体改善。

近年来,海勃湾区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投入30万元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5个,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脱贫攻坚政策等各类宣讲80余次;25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活动160余次,开展健康教育宣传、讲座、义诊等活动100余次,参与居民达8000余人次;以“我们的节日”为载体,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在建军节、重阳节、春节等重大节日对困难空巢老人、退伍军人等群体进行慰问。

海勃湾区农区丰富的生态环境资源优势正转化为绿色经济的新引擎,推动乡村振兴加速发展。海勃湾区农区居民的幸福生活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邢俊清

海勃湾区千里山镇新地村优美的人居环境。(路静 摄)

脱贫攻坚寻访组记者 路静 杨延岭 强建国 韩建慧 赵晖

海勃湾区农区位于城市的北端。滔滔黄河水奔腾北上,伸开臂弯呵护着她,为她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条条绿道贯通南北,农区环路阡陌纵横,支撑起她的风骨;座座园林景观式的现代村庄镶嵌在田野,扮靓她的容颜;移风易俗,文明乡风展现她的精神风采……她的美,美在生态环境、美在人居环境、美在乡风民风、美在乡村振兴,美在决胜全面小康路上农区居民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

自然生态美:“城郊园林”建起来

秋天,也是花草树木最缤纷绚烂的季节。阳光灿烂的假日里,不少市民都喜欢来一场自驾游,到农区感受田园风光。从海勃湾城区出发,有人选择沿110国道一路北行,欣赏绵延18.6公里的彩叶林景观带,国道两侧,绿随路延,景色宜人。鲜黄色的金叶榆、酒红色的紫叶樱、色彩缤纷的花儿点缀其间,高低错落有致,层次分明。途经王元地村、新地村、巴音乌素村等村落较为集中的路段时,景观带内专门种植了桃、李、杏、梨等经济树种,春季开花,夏秋季挂果,再辅以古色古香的凉亭,形成了别致的村口花园。景观带沿途还配套完成了绿化管网建设和景观湖建设。作为串联新农区、新生活、新生态的门户之路,110国道宛若一道翡翠玉带,带给人无限的期待与向往。

“和大田里的绿色不一样,国道边的花草树木更漂亮,你看这树叶子,有黄有红,就跟城里公园种的植物一样好看。”王元地村居民王平家就在110国道边,忙完了地里的农活,他常和老伴儿一起到路边的景观带散步,非常惬意。

还有人喜欢沿着沿黄公路欣赏海勃湾农区的美景。驾车从紧邻城区的中河源社区驶入沿黄公路,眼前的视野立刻开阔起来。路西侧是沙水相连的自然美景,路东侧是新农区新气象。中河源社区花卉种植基地培育的70亩鲜花开得正艳,花田五颜六色,花团锦簇,为大地化上了靓丽的彩妆。这是中河源社区新驻村工作队引进的村集体扶贫项目,正在发挥“造血”功能助力脱贫。

沿黄公路南起中河源社区,北至巴音乌素村,与途经各村的乡村公路相连,条条宽敞的乡村公路通达各行政村和村民小组。海勃湾区以沿黄公路及生态建设为中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整合提升沿黄区域土地、交通等资源,根据每个村和涉农社区已有的绿化基础,大力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努力打造生态园林型村庄。

沿黄公路、110国道和机场路3条绿道连接城乡,村与村之间的乡村公路四通八达,各村水泥路铺到农户家门口……为优化农区路网布局,着力提升农区公路管养水平,海勃湾区实施“四好农村路”维修改建工程37公里,实施2018年水毁道路修复工程和精准扶贫道路工程,打通村内断头路4公里。农区公路实现村村通,行政村及涉农社区道路与国省干线道路相连。

让农区生产生活与生态实现完美融合,建设城湖相融、绿水相依、文景相生的滨水生态农区,是农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居环境美:“美丽庭院”靓起来

今日的海勃湾农区,一座座园林景观式的村落镶嵌在田野间,让人眼前一亮:王元地村徽式建筑风格的新建农居青瓦白墙、古韵悠然;新丰村西北民居特色的房屋淳朴而不失大气;团结新村一栋栋特色农业大棚连着民居,农区居民起居耕作方便惬意……

农区生态环境大放异彩,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更是细致周到。收获的季节,地里不再冒焚烧秸秆的黑烟;家家户户也没了牲畜粪便的臭味儿;走街串巷垃圾不见落地,有保洁员及时巡查清扫;“厕所革命”延伸到农家,解决农区居民如厕难题;安全饮用水设备全覆盖,农区居民喝上安全水……农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带给农区居民实实在在的生活福利。

每天一大早,新丰村建档立卡户祁艳丽准时出门,投入村内保洁工作。清空每排房子设置的垃圾桶,捡拾绿化带散落的垃圾,劝导村民及时清理门口乱堆的杂物是祁艳丽的主要工作。“现在村里越来越干净,大家爱护环境的自觉性也越来越高,工作很好干。”祁艳丽说。这份工作,可以为这个贫困家庭每月带来2000元的收入。像祁艳丽这样的村保洁员在海勃湾区千里山镇一共有40多名,他们都是各村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2015年,海勃湾区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启迪城服有限公司负责千里山镇及下辖行政村、千里山生态工业园区的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转运工作。启迪城服公司按照“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模式进行清扫保洁、垃圾收集作业,使海勃湾农区的卫生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我家的马桶安上了,确实好用。解手这事儿再也不是事儿了。”“以前上村里的旱厕,夏天臭,冬天冷,离家远。现在不用出家门就解决了,还干净。”……最近几个月,户厕改造成了海勃湾区农区居民最关注的热门话题。

今年上半年,王元地村户厕改造工程开工后,年过七旬的白云莲天天到施工现场了解施工进度。“就盼着赶快轮到我家,早点儿安上马桶。”白云莲说,随着年纪增大,她经常腰疼腿疼,每回去公共厕所,不是蹲不下去,就是蹲下去起不来,上趟厕所“太费劲儿”。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农区户厕改造是农区居民最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农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2019年,海勃湾区投资近7000万元启动实施农区户厕改造及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把5个行政村4219户居民纳入户厕改造范围。采用无动力、蒸发式系统集中处理和部分农户分散处理的方式,建设38个污水处理站点,敷设排水管道9.7万米。截至目前,千里山镇已完成户厕改造1412户,同时建成5座水冲式环保厕所。

为提升农区饮用水安全,海勃湾区千里山镇为各村安装29台大型净水设备和8台家用净水机,为农区居民提供安全饮用水,广受农区居民好评。

人文风情美:文明乡风拂面来

海勃湾区脱贫攻坚工作为农区居民创造了美好的生活环境,也将文明的乡风吹进了人们的心田。

如今,行走在海勃湾农区,村村都有题材新颖、图文并茂的文化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老爱亲美德”“崇尚科学,反对陋习”等宣传画映入人们的眼帘,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各村还建有公园广场、百姓戏台等专供居民娱乐健身、聊天休闲的场所,左邻右舍其乐融融。今年6月,一道戏曲大餐端上了农区居民的“文化餐桌”。“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戏剧进乡村专场演出在乡村文艺舞台接连上演。在巴音乌素村,二人台《拜大年》、快板《报剧名》、小品《根旺相亲》等节目让村民乐开了花;在新丰村,二人台《五月散花》、陕北民歌《羊肚肚手巾三道道兰》等节目满足了不同年龄段观众的欣赏需求,快板说唱《脱贫攻坚》更是凭接地气引起了观众的共鸣。专业的文化演出给农区居民带来欢声笑语,越来越多的村民受到感染,各村组建起自己的文艺队伍,在农闲时节自娱自乐,快乐生活。

在王元地村,文化大院、文化广场、文化室的建设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每天早晚都会有很多居民自发地聚在文化广场跳广场舞,村文化活动室内也经常坐满了下棋、打扑克的居民。“老来俏”广场舞队、“秋之韵”合唱队、“巧媳妇”剪纸兴趣队等文化队伍不断涌现,发展壮大。“尤其是在冬天农闲时,大家经常聚在一起学剪纸、学跳舞,邻里之间的感情自然就拉近了,生活也很充实。”王元地村居民刘桂琴说。

今年上半年,海勃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服务平台,围绕“两建五改五提升”,培育组建了各类镇、村志愿服务队25支,常态化开展扶贫帮困、移风易俗、环境保护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团结新村依托自身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定期邀请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推广农业先进技术,促进农区居民增收;新丰村发挥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作用,大力宣传德孝文化、讲好孝道故事,提高农区居民的孝道意识;新地村依托“五个一”爱心托管小课堂,关注儿童成长和教育,促进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王元地村挖掘和培育本地文化人才,建立了一支乌兰牧骑志愿服务文艺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巴音乌素村以“翰墨飘香进乡村”为重点,退休老书记冯树明开设书法课程,通过习练书法,让农区居民感知中华传统文化魅力,修身立德。

各村不断健全完善村规民约、村民守则、五改五提升等乡约制度,引导群众树立“规矩意识”,办事有章法、行事有条例、处事有规矩。海勃湾区农区正在凝聚起向上向善向美的强大正能量,让文明乡风在每个人心里落地生根。

乡村振兴美:幸福生活款款来

生态和人居环境好了,乡村振兴的好日子也就近了。几年来,海勃湾区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下大力气稳定脱贫攻坚战果。

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海勃湾区投入580万元,修砌主渠2000米、支渠8000米,确保农业生产顺利开展。对全镇机井实施技术改造,最大程度保障居民供水。

海勃湾区以生态宜居为关键,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实施海勃湾北站片区棚户区道路景观绿化工程、团结新村街巷硬化及给排水工程、巴音乌素村温室道路项目,安装路灯590盏、新修道路41公里、绿化面积1225亩,促进镇村环境展美丽新颜。

农区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海勃湾区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大力推进“三清一改”,配备大型自动化洒扫车4台、垃圾收集清运车20台,新增定点垃圾投放箱131个、垃圾转运站5座,日平均清运垃圾量约130吨,实现镇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结合“双城联创”工作,海勃湾区清理农区私搭乱建630平方米,清理乱堆乱放垃圾260吨,村容村貌显著改善;强化环保日常管理监督,投入872万元完成废水坑塘整治,督促整改利用渗井排放生活污水问题,防止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扎实推进冬季散煤综合整治工作,加强日常监督与巡查,空气质量得到整体改善。

近年来,海勃湾区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投入30万元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5个,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脱贫攻坚政策等各类宣讲80余次;25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活动160余次,开展健康教育宣传、讲座、义诊等活动100余次,参与居民达8000余人次;以“我们的节日”为载体,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在建军节、重阳节、春节等重大节日对困难空巢老人、退伍军人等群体进行慰问。

海勃湾区农区丰富的生态环境资源优势正转化为绿色经济的新引擎,推动乡村振兴加速发展。海勃湾区农区居民的幸福生活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