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只争朝夕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你们都是乡亲们信赖的好兄弟!”

2020-12-03 09:57 正北方网-《内蒙古日报》  

小雪时节刚过,步入乌兰察布市商都县玻璃忽镜乡沃图村红羽鸡养殖基地,看到数百只胖乎乎的红羽鸡一字排开,旁若无人地觅食、嬉戏,着实可爱。

2014年,自治区残联选派机关干部吴建明来到沃图村,进行“三到村三到户”定点帮扶,到2016年开展精准扶贫再到今年的整体稳定脱贫,7年时间驻村工作队一片丹心为乡亲的事迹感动了所有人。

干群亲如一家人

初来乍到,村民用审视的目光看着吴建明:“来了就是镀镀金、走走过场,过不了几天拍拍屁股就走人。”可到现在2500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后来兼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吴建明连续这么多年扎根沃图村,除了节假日回呼和浩特市换洗几套衣服,剩下时间就和村里的大爷、大娘同吃同住同劳动,俨然成了村里人。谁家几口人,孩子是上学还是打工,主要靠什么生活,谁家老人有病,谁家养的牛羊快出栏了,销路咋样,他如数家珍、一清二楚。吴建明密密麻麻的民情日记里见证了沃图村旧貌换新颜的过程:沃图村下辖4个村民小组,常住户数174户34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74户150人,年老体弱者居多……

交谈中,吴建明的手机响起来,与他称兄道弟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郑福祥让中午到他家吃杀猪菜,吴建明婉言谢绝,但对方“不依不饶”:“我把最好吃的灌肠、猪肝肺给你留着,等你过来……”这简短的话语,是吴建明和村民亲密关系的最好诠释。

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窝里

2014年的沃图村通村道路、街巷满是尘土。下雨天,村里人出不来,外面人进不去。驻村工作队员急在心上,协调各方资源为村里新修水泥路4千米,街巷硬化1.3万延长米,既改善了村民出行难题,又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便利。当时,90%的村民住在危土房内,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在县委、政府和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帮扶队员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经过几年不懈努力,现在沃图村的危房改造全部完成,所有村民都住进了亮堂堂的砖瓦房。

出行和住房解决了,“量身订制”帮扶措施提上了议事日程。小沃图村民刘万有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老两口都有病,不能干重体力活。帮扶队员依据扶贫政策为他争取了生产准备金3000元,又申报了低保,并聘请他为村里的保洁员、鸡场饲养员。贫困户肖秀清丈夫去世多年,女儿在县城读书,她在县城租房陪读捎带打零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帮扶队员让她享受易地搬迁政策进了城,又给她安排了公益岗位。当肖秀清拿到搬迁楼钥匙时满眼是泪:“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楼房,谢谢党,谢谢帮扶的同志,你们都是乡亲们信赖的好兄弟。”

“百姓的事无小事!脚底粘的泥土越多,与村民的心离得越近。”吴建明介绍,驻村工作队员中还有商都县法院的4名干部,他们是一个有凝聚力的帮扶团队,有事大家一起商量一起办。

为了方便村民联系,帮扶队员专门印制了联系卡,凡是可以代办的事,队员们就当成自己的事儿去打理。帮扶队员为村民代购、代取物品成了家常便饭。小到油盐酱醋药品大到牛羊饲料等,帮扶队员每次去县城回村时车里都拉得满满当当。村民薛富明爱人去乡政府所在地购买了十几斤猪肉,回到家才发现忘记在肉店了。老人情急之下联系帮扶队员,商都县法院法官助理、帮扶队员任效国开着自己的车往返10公里为老人取回了猪肉。村民刘万昌孙子去外地打工赶火车,商都县法院法官助理、帮扶队员陈泽开车三四十公里把他及时送到了火车站……在沃图村像这样暖心的事例数不胜数。针对部分村民反映残疾人行动不便,想去县里评残有困难的实际,吴建明及时联系县残联,给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上门评残,先后为沃图村8名村民办理了评残定级,还给12名残疾人把残疾人辅助用具送到家里……

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新活力

为了巩固脱贫成果,自治区残联党组、理事会争取京蒙对口扶贫资金200万元,由商都县扶贫办统一协调建设500千瓦光伏电站一座,并网发电后沃图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每年可达35万元左右,稳定受益20年。通过协调北京市残联资助10万元,自治区残联资助30多万元,在沃图村建设养殖基地一处,投入运行后可为残疾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十几个,也能为集体经济增加一些收入。同时,通过示范引领,为村民开辟一种新型科学养殖致富好门路。

下一步,帮扶队员计划引进内蒙古一太公司,在沃图村建设一处万亩元宝枫生态产业项目,为进一步发展村集体经济注入新活力。(记者  皇甫美鲜  实习生  郭玉宽)

责任编辑:张彬

小雪时节刚过,步入乌兰察布市商都县玻璃忽镜乡沃图村红羽鸡养殖基地,看到数百只胖乎乎的红羽鸡一字排开,旁若无人地觅食、嬉戏,着实可爱。

2014年,自治区残联选派机关干部吴建明来到沃图村,进行“三到村三到户”定点帮扶,到2016年开展精准扶贫再到今年的整体稳定脱贫,7年时间驻村工作队一片丹心为乡亲的事迹感动了所有人。

干群亲如一家人

初来乍到,村民用审视的目光看着吴建明:“来了就是镀镀金、走走过场,过不了几天拍拍屁股就走人。”可到现在2500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后来兼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吴建明连续这么多年扎根沃图村,除了节假日回呼和浩特市换洗几套衣服,剩下时间就和村里的大爷、大娘同吃同住同劳动,俨然成了村里人。谁家几口人,孩子是上学还是打工,主要靠什么生活,谁家老人有病,谁家养的牛羊快出栏了,销路咋样,他如数家珍、一清二楚。吴建明密密麻麻的民情日记里见证了沃图村旧貌换新颜的过程:沃图村下辖4个村民小组,常住户数174户34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74户150人,年老体弱者居多……

交谈中,吴建明的手机响起来,与他称兄道弟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郑福祥让中午到他家吃杀猪菜,吴建明婉言谢绝,但对方“不依不饶”:“我把最好吃的灌肠、猪肝肺给你留着,等你过来……”这简短的话语,是吴建明和村民亲密关系的最好诠释。

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窝里

2014年的沃图村通村道路、街巷满是尘土。下雨天,村里人出不来,外面人进不去。驻村工作队员急在心上,协调各方资源为村里新修水泥路4千米,街巷硬化1.3万延长米,既改善了村民出行难题,又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便利。当时,90%的村民住在危土房内,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在县委、政府和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帮扶队员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经过几年不懈努力,现在沃图村的危房改造全部完成,所有村民都住进了亮堂堂的砖瓦房。

出行和住房解决了,“量身订制”帮扶措施提上了议事日程。小沃图村民刘万有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老两口都有病,不能干重体力活。帮扶队员依据扶贫政策为他争取了生产准备金3000元,又申报了低保,并聘请他为村里的保洁员、鸡场饲养员。贫困户肖秀清丈夫去世多年,女儿在县城读书,她在县城租房陪读捎带打零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帮扶队员让她享受易地搬迁政策进了城,又给她安排了公益岗位。当肖秀清拿到搬迁楼钥匙时满眼是泪:“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楼房,谢谢党,谢谢帮扶的同志,你们都是乡亲们信赖的好兄弟。”

“百姓的事无小事!脚底粘的泥土越多,与村民的心离得越近。”吴建明介绍,驻村工作队员中还有商都县法院的4名干部,他们是一个有凝聚力的帮扶团队,有事大家一起商量一起办。

为了方便村民联系,帮扶队员专门印制了联系卡,凡是可以代办的事,队员们就当成自己的事儿去打理。帮扶队员为村民代购、代取物品成了家常便饭。小到油盐酱醋药品大到牛羊饲料等,帮扶队员每次去县城回村时车里都拉得满满当当。村民薛富明爱人去乡政府所在地购买了十几斤猪肉,回到家才发现忘记在肉店了。老人情急之下联系帮扶队员,商都县法院法官助理、帮扶队员任效国开着自己的车往返10公里为老人取回了猪肉。村民刘万昌孙子去外地打工赶火车,商都县法院法官助理、帮扶队员陈泽开车三四十公里把他及时送到了火车站……在沃图村像这样暖心的事例数不胜数。针对部分村民反映残疾人行动不便,想去县里评残有困难的实际,吴建明及时联系县残联,给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上门评残,先后为沃图村8名村民办理了评残定级,还给12名残疾人把残疾人辅助用具送到家里……

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新活力

为了巩固脱贫成果,自治区残联党组、理事会争取京蒙对口扶贫资金200万元,由商都县扶贫办统一协调建设500千瓦光伏电站一座,并网发电后沃图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每年可达35万元左右,稳定受益20年。通过协调北京市残联资助10万元,自治区残联资助30多万元,在沃图村建设养殖基地一处,投入运行后可为残疾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十几个,也能为集体经济增加一些收入。同时,通过示范引领,为村民开辟一种新型科学养殖致富好门路。

下一步,帮扶队员计划引进内蒙古一太公司,在沃图村建设一处万亩元宝枫生态产业项目,为进一步发展村集体经济注入新活力。(记者  皇甫美鲜  实习生  郭玉宽)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