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

2022-08-15 10:23 新华网  

云南弥勒:葡萄飘香助农增收

小朋友在东风农场的葡萄架下吃葡萄(8月8日摄)。

近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东风农场的2.5万亩葡萄收获进入尾声,在这个收获季,农场的葡萄产量达到5万吨,销售额超2.5亿元,带动当地群众实现增收。

近年来,弥勒市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葡萄产业,借助龙头企业提升葡萄种植技术和质量,助力当地百姓增收致富。

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立秋农忙

8月7日,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塔峰镇舜水村的农民在田间插秧。

当日是立秋节气,农民抢抓农时劳作,一派繁忙景象。

新华社发(彭华 摄)

雾绕金山岭 云涌古长城

8月9日拍摄的金山岭长城云海景观(无人机照片)。

一场降雨过后,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的金山岭长城出现云海景观,长城周围云雾缭绕,美如仙境。

新华社记者 骆学峰 摄

四十余载锻一物 户撒刀匠传匠心

8月5日,项老赛在陇川县户撒乡腊撒村制作户撒刀。

户撒刀,因产于阿昌族聚居的云南德宏州陇川县户撒乡而得名,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62岁的阿昌族男子项老赛是户撒乡本地人,14岁师从父亲制刀,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现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制刀过程中,项老赛坚持采用阿昌族独特的锻打、淬火、磨刀等工艺纯手工制作,并在此基础初上不断改进刀的外观、质地,为老手艺赋予新内涵。由他制作的工艺品刀具深受顾客青睐。

近年来,项老赛在家乡开办传承基地,免费教授了上百名徒弟。项老赛说,制作户撒刀不仅是阿昌人的技术,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传承户撒刀锻制技艺是传承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迎接“全民健身日”

8月7日,在湖北省宣恩县城贡水河上,选手们进行“水上拔河”比赛。

8月8日我国第14个“全民健身日”到来之际,各地开展丰富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

新华社发(宋文 摄)

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攻坚掘进

8月10日,施工人员行走在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已完成段。

近日,中铁十四局承建深(深圳)江(江门)铁路横穿珠江的珠江口隧道掘进到海底地质复杂段,直径超过13米的“深江1号”盾构机正以每天6到8米的速度,从东莞虎门向广州南沙方向攻坚掘进。深江铁路建成通车后将把深圳、东莞、广州、中山、江门这五座大湾区城市更紧密连接在一起,实现深圳前海自贸区与广州南沙自贸区半小时高铁互联互通,助力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国内首条稀土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竣工

8月9日,“红轨”试验线列车驶出车站(无人机照片)。

当日,国内首条稀土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红轨”,在江西兴国县正式竣工,并实现将稀土永磁磁浮技术与空轨技术结合,建成中低速、中低运量的新制式轨道交通系统。

“红轨”试验线由江西理工大学牵头,与江西兴国县人民政府联合中铁六院、中铁工业、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等单位共同完成。正线全长约800米,均为钢构高架线,磁浮列车采用2车编组,载客能力为座席32个、定员88人,最高设计运行速度为80公里每小时。

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陕西神木的十年生态变迁

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岛上飞翔的遗鸥(2022年6月22日摄)。神木市每年对红碱淖湖心岛遗鸥生存环境进行修复治理,实行24小时信息化监控等多项保护措施,来此繁殖的遗鸥种群数量逐年增加。

近年来,以我国第一产煤大市(县)著称的陕西省神木市,坚持多产业融合、全产业链布局,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构建集群发展、高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实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建设等林业重点建设项目,目前全市各类林木保存面积达到495万亩,森林覆盖率上升到43.2%,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级森林城市,人们传统印象中的“荒山秃岭”正被满目青山绿水所替代。

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导弹尖兵的砺剑春秋——记火箭军某旅发射一营班长、一级军士长何贤达

火箭军某旅发射一营班长、一级军士长何贤达在猎人意志训练中穿越火障(2022年6月26日摄)。

新华社发(刘明松 摄)

陕西周至:烟火巷子点亮夏日“夜经济”

游人在西安周至水街烟火巷子内游玩(8月6日摄)。

夜幕降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水街烟火巷子灯火璀璨,街区里的特色小吃、传统手工艺和非遗文化展演等活动吸引游人驻足。

西安市周至县南依秦岭,北临渭河,当地依托山水相依的自然资源积极打造文旅融合项目。近期,随着西安市持续出台各项措施推动夜间经济、户外经济,周至多个景区及乡村旅游点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消暑纳凉活动,刺激消费,推动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郑州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8月8日,汽车在郑州市花园路上涉水行驶。

当日,郑州市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提醒注意防范强降雨引发的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

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

新潮与历史融合 广州暑期旅游市场受青睐

游客在广州塔顶的户外平台上体验摩天轮,观赏城市落日。广州塔是广州城市新地标、潮流打卡地(8月7日摄)。

在国内热门暑期旅游目的地中,广州打造的新潮与历史融合特色文旅项目受到游客的青睐。

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海岛女“羊倌”的返乡创业梦

8月5日,在福鼎市嵛山岛,汪淇抱着小羊在树下乘凉。

1992年出生的汪淇大学毕业后在广东从事西班牙语外贸翻译工作。因为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她在2019年决定返回家乡福建省福鼎市嵛山岛创业,当起了海岛女“羊倌”。

汪淇的父亲有十多年丰富的养羊经验,但一直以来都是小规模的放山养殖。她说:“我第一年回乡养羊时就遇到了台风,海岛风大,建在山上的羊舍太简陋,随时有崩塌的危险,我父亲不让我上山,最后还是他冒着风雨,上山去看羊。”此后,汪淇和父亲商量改建羊舍,扩大羊场规模,并在家人成立的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帮助村民代养代销,带动海岛村民增收。

如今,汪淇不但养羊,还通过抖音直播销售嵛山海岛山羊,在福鼎市区还开了一家羊肉火锅店。“在海岛养羊会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我觉得在家乡从事山羊养殖有很好的前景,这里有来自福建、浙江、上海等地的许多游客。下一步我想把养羊业和旅游业结合,打造亲子游等活动,为嵛山岛乡村振兴奉献一份力量。”汪淇说。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世界大象日:爱·象·随

亚洲象在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一处村庄觅食(8月1日摄)。

8月12日是第11个世界大象日。在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亚洲象监测员们日夜“随象而动”。他们熟知每头大象的性格、饮食、行动路线、健康状况,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追踪、观察象群,与象“同行”,守护人象平安。

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石阡:一片茶叶托起乡村振兴路

8月9日,工作人员在石阡县枫香乡梨子园村茶叶加工厂内检查茶青。

2006年以来,贵州省石阡县立足生态优势,坚持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理念,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以茶叶为主导的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经过十余年的大力发展,茶业已成为石阡县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石阡县现有43.6万亩茶园,茶叶综合产值32.92亿元,带动32.5万人就业。茶叶产业成为当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生动实践。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责任编辑:宝华

云南弥勒:葡萄飘香助农增收

小朋友在东风农场的葡萄架下吃葡萄(8月8日摄)。

近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东风农场的2.5万亩葡萄收获进入尾声,在这个收获季,农场的葡萄产量达到5万吨,销售额超2.5亿元,带动当地群众实现增收。

近年来,弥勒市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葡萄产业,借助龙头企业提升葡萄种植技术和质量,助力当地百姓增收致富。

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立秋农忙

8月7日,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塔峰镇舜水村的农民在田间插秧。

当日是立秋节气,农民抢抓农时劳作,一派繁忙景象。

新华社发(彭华 摄)

雾绕金山岭 云涌古长城

8月9日拍摄的金山岭长城云海景观(无人机照片)。

一场降雨过后,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的金山岭长城出现云海景观,长城周围云雾缭绕,美如仙境。

新华社记者 骆学峰 摄

四十余载锻一物 户撒刀匠传匠心

8月5日,项老赛在陇川县户撒乡腊撒村制作户撒刀。

户撒刀,因产于阿昌族聚居的云南德宏州陇川县户撒乡而得名,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62岁的阿昌族男子项老赛是户撒乡本地人,14岁师从父亲制刀,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现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制刀过程中,项老赛坚持采用阿昌族独特的锻打、淬火、磨刀等工艺纯手工制作,并在此基础初上不断改进刀的外观、质地,为老手艺赋予新内涵。由他制作的工艺品刀具深受顾客青睐。

近年来,项老赛在家乡开办传承基地,免费教授了上百名徒弟。项老赛说,制作户撒刀不仅是阿昌人的技术,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传承户撒刀锻制技艺是传承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迎接“全民健身日”

8月7日,在湖北省宣恩县城贡水河上,选手们进行“水上拔河”比赛。

8月8日我国第14个“全民健身日”到来之际,各地开展丰富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

新华社发(宋文 摄)

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攻坚掘进

8月10日,施工人员行走在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已完成段。

近日,中铁十四局承建深(深圳)江(江门)铁路横穿珠江的珠江口隧道掘进到海底地质复杂段,直径超过13米的“深江1号”盾构机正以每天6到8米的速度,从东莞虎门向广州南沙方向攻坚掘进。深江铁路建成通车后将把深圳、东莞、广州、中山、江门这五座大湾区城市更紧密连接在一起,实现深圳前海自贸区与广州南沙自贸区半小时高铁互联互通,助力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国内首条稀土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竣工

8月9日,“红轨”试验线列车驶出车站(无人机照片)。

当日,国内首条稀土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红轨”,在江西兴国县正式竣工,并实现将稀土永磁磁浮技术与空轨技术结合,建成中低速、中低运量的新制式轨道交通系统。

“红轨”试验线由江西理工大学牵头,与江西兴国县人民政府联合中铁六院、中铁工业、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等单位共同完成。正线全长约800米,均为钢构高架线,磁浮列车采用2车编组,载客能力为座席32个、定员88人,最高设计运行速度为80公里每小时。

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陕西神木的十年生态变迁

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岛上飞翔的遗鸥(2022年6月22日摄)。神木市每年对红碱淖湖心岛遗鸥生存环境进行修复治理,实行24小时信息化监控等多项保护措施,来此繁殖的遗鸥种群数量逐年增加。

近年来,以我国第一产煤大市(县)著称的陕西省神木市,坚持多产业融合、全产业链布局,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构建集群发展、高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实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建设等林业重点建设项目,目前全市各类林木保存面积达到495万亩,森林覆盖率上升到43.2%,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级森林城市,人们传统印象中的“荒山秃岭”正被满目青山绿水所替代。

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导弹尖兵的砺剑春秋——记火箭军某旅发射一营班长、一级军士长何贤达

火箭军某旅发射一营班长、一级军士长何贤达在猎人意志训练中穿越火障(2022年6月26日摄)。

新华社发(刘明松 摄)

陕西周至:烟火巷子点亮夏日“夜经济”

游人在西安周至水街烟火巷子内游玩(8月6日摄)。

夜幕降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水街烟火巷子灯火璀璨,街区里的特色小吃、传统手工艺和非遗文化展演等活动吸引游人驻足。

西安市周至县南依秦岭,北临渭河,当地依托山水相依的自然资源积极打造文旅融合项目。近期,随着西安市持续出台各项措施推动夜间经济、户外经济,周至多个景区及乡村旅游点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消暑纳凉活动,刺激消费,推动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郑州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8月8日,汽车在郑州市花园路上涉水行驶。

当日,郑州市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提醒注意防范强降雨引发的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

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

新潮与历史融合 广州暑期旅游市场受青睐

游客在广州塔顶的户外平台上体验摩天轮,观赏城市落日。广州塔是广州城市新地标、潮流打卡地(8月7日摄)。

在国内热门暑期旅游目的地中,广州打造的新潮与历史融合特色文旅项目受到游客的青睐。

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海岛女“羊倌”的返乡创业梦

8月5日,在福鼎市嵛山岛,汪淇抱着小羊在树下乘凉。

1992年出生的汪淇大学毕业后在广东从事西班牙语外贸翻译工作。因为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她在2019年决定返回家乡福建省福鼎市嵛山岛创业,当起了海岛女“羊倌”。

汪淇的父亲有十多年丰富的养羊经验,但一直以来都是小规模的放山养殖。她说:“我第一年回乡养羊时就遇到了台风,海岛风大,建在山上的羊舍太简陋,随时有崩塌的危险,我父亲不让我上山,最后还是他冒着风雨,上山去看羊。”此后,汪淇和父亲商量改建羊舍,扩大羊场规模,并在家人成立的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帮助村民代养代销,带动海岛村民增收。

如今,汪淇不但养羊,还通过抖音直播销售嵛山海岛山羊,在福鼎市区还开了一家羊肉火锅店。“在海岛养羊会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我觉得在家乡从事山羊养殖有很好的前景,这里有来自福建、浙江、上海等地的许多游客。下一步我想把养羊业和旅游业结合,打造亲子游等活动,为嵛山岛乡村振兴奉献一份力量。”汪淇说。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世界大象日:爱·象·随

亚洲象在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一处村庄觅食(8月1日摄)。

8月12日是第11个世界大象日。在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亚洲象监测员们日夜“随象而动”。他们熟知每头大象的性格、饮食、行动路线、健康状况,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追踪、观察象群,与象“同行”,守护人象平安。

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石阡:一片茶叶托起乡村振兴路

8月9日,工作人员在石阡县枫香乡梨子园村茶叶加工厂内检查茶青。

2006年以来,贵州省石阡县立足生态优势,坚持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理念,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以茶叶为主导的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经过十余年的大力发展,茶业已成为石阡县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石阡县现有43.6万亩茶园,茶叶综合产值32.92亿元,带动32.5万人就业。茶叶产业成为当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生动实践。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