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今天,央媒聚焦,内蒙古再次“刷屏”全国!

2022-07-15 12:03 草原全媒  

继5月27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主要媒体纷纷推出“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内蒙古篇后,今天,央媒再次集中聚焦非凡十年里的内蒙古。

非凡十年,非凡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创新取得非凡成就的十年。十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内蒙古踔厉奋发、攻坚克难,不断取得新的进步,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7月15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等多家央媒纷纷聚焦内蒙古,推出一系列《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之内蒙古篇重磅报道,全方位多层次展现出内蒙古打造全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北疆亮丽风景线的非凡成就和宝贵经验,展示内蒙古各族儿女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凝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人民日报 | 内蒙古:亮丽北疆 奔腾向前

7月15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导读,并在9版10版推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内蒙古篇》两个专版,发布《亮丽北疆 奔腾向前》《把祖国北部边疆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绿色发展照亮未来》三篇主题报道,集中展现了内蒙古大地的亮丽蝶变。

《绿色发展照亮未来》中指出:绿色是内蒙古发展的底色。做好生态保护是内蒙古的责任和潜力,也为内蒙古的发展积蓄着不竭动力。

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今天的内蒙古可谓“风光无限”。电力总装机全国第一,新能源装机全国第一,内蒙古扬长避短、培优增效,做强现代能源经济。

作为国家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内蒙古持续推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宜粮则粮、宜牧则牧。近年来,全区化肥、农药使用量由零增长转向持续负增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地膜回收率持续提高。从米面油到杂粮豆,从奶制品到牛羊肉,绿色优质农畜产品供给能力提升。

构建美丽国土空间,将自治区一半以上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七成以上国土面积划定为生态空间,对内蒙古来说,这不是限制,而是构建绿色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积极稳妥推进实现“双碳”目标的坚定决心和坚强信心。

发挥优势、顺势而为,内蒙古自治区奋力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绿色转型,为明天铺就更加光明而广阔的发展道路。

新华社丨内蒙古: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

《新华每日电讯》头版、新华社客户端头版、新华网刊发文章《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内蒙古: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砥砺前行,奋力将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新华视频丨内蒙古: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

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深入内蒙古考察调研,连续五年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为内蒙古的长远发展擘画蓝图、明确路径。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的要求,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苦干实干,凝聚起“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合力。

这是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境内的莫日格勒河(2021年7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国能神东煤炭洗选中心,煤炭被洗选装车(2021年12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内蒙古赤峰市兴安街道临潢家园社区居民柳桂侠(右二)为民族技艺传承班的学员讲解编织技巧(2021年8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央视新闻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内蒙古

7月15日,央视新闻发布(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内蒙古主题视频,用影像记录内蒙古的10年巨变。

光明日报 | 内蒙古:绘出祖国北疆更加亮丽风景线

7月15日,《光明日报》以《内蒙古:绘出祖国北疆更加亮丽风景线》为题推出特别报道,指出:“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提出清晰的总体发展目标,已成为草原儿女的共同心愿和发展动力之源。

从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定践行者,到承担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使命,内蒙古在新的历史征程中谱写着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经济日报 | 内蒙古奏响“现代牧歌”

《经济日报》刊发《内蒙古奏响“现代牧歌”》,文章指出:内蒙古大草原上,正在奏响粮丰、肉美、奶香的现代牧歌。内蒙古将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解决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全力抓好产业化和品牌化两个关键,扎实推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优质高效转型。

法治日报 |内蒙古:立法支撑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法制日报》发布《内蒙古: 立法支撑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文章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立法保护工作,制定修改涉及生态环境立法24部,为内蒙古绿色环保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地方立法支撑。

羊群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草原上觅食(2021年7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中国旅游报丨内蒙古展现“万里茶道”的新时代力量

此外,7月14日,《中国旅游报》4版整版以《内蒙古展现“万里茶道”的新时代力量》为题,对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即将启动的以“感悟中华文化·畅游祖国北疆”为主题的六大系列活动,以期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发展中赢得更多机遇,进行了全方位报道。

今年5月,内蒙古就曾“刷屏”全国。

5月27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各家中央主要媒体及所属新媒体,均推出“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专栏之内蒙古篇,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重温总书记与内蒙古人民亲切交流的温暖瞬间《央媒聚焦,内蒙古“刷屏”全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传统产业得到绿色化改造、数字化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成长,“两源”基地提档升级,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作用日益显现。

【2012】

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5988.3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4319元;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50元,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611元;

年末全区森林面积2366.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0%;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58.94万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2528.5万吨。

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二○一二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514.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5422元;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377元,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37元;

年末全区森林面积261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3.0%;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88.4万公顷,粮食产量3840.3万吨。

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二○二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到2021年的数据变迁,见证了内蒙古的非凡十年。

新发展阶段,内蒙古在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绘出祖国北疆更加亮丽的风景线……


责任编辑:杨旭英

继5月27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主要媒体纷纷推出“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内蒙古篇后,今天,央媒再次集中聚焦非凡十年里的内蒙古。

非凡十年,非凡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创新取得非凡成就的十年。十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内蒙古踔厉奋发、攻坚克难,不断取得新的进步,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7月15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等多家央媒纷纷聚焦内蒙古,推出一系列《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之内蒙古篇重磅报道,全方位多层次展现出内蒙古打造全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北疆亮丽风景线的非凡成就和宝贵经验,展示内蒙古各族儿女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凝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人民日报 | 内蒙古:亮丽北疆 奔腾向前

7月15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导读,并在9版10版推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内蒙古篇》两个专版,发布《亮丽北疆 奔腾向前》《把祖国北部边疆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绿色发展照亮未来》三篇主题报道,集中展现了内蒙古大地的亮丽蝶变。

《绿色发展照亮未来》中指出:绿色是内蒙古发展的底色。做好生态保护是内蒙古的责任和潜力,也为内蒙古的发展积蓄着不竭动力。

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今天的内蒙古可谓“风光无限”。电力总装机全国第一,新能源装机全国第一,内蒙古扬长避短、培优增效,做强现代能源经济。

作为国家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内蒙古持续推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宜粮则粮、宜牧则牧。近年来,全区化肥、农药使用量由零增长转向持续负增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地膜回收率持续提高。从米面油到杂粮豆,从奶制品到牛羊肉,绿色优质农畜产品供给能力提升。

构建美丽国土空间,将自治区一半以上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七成以上国土面积划定为生态空间,对内蒙古来说,这不是限制,而是构建绿色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积极稳妥推进实现“双碳”目标的坚定决心和坚强信心。

发挥优势、顺势而为,内蒙古自治区奋力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绿色转型,为明天铺就更加光明而广阔的发展道路。

新华社丨内蒙古: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

《新华每日电讯》头版、新华社客户端头版、新华网刊发文章《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内蒙古: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砥砺前行,奋力将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新华视频丨内蒙古: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

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深入内蒙古考察调研,连续五年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为内蒙古的长远发展擘画蓝图、明确路径。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的要求,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苦干实干,凝聚起“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合力。

这是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境内的莫日格勒河(2021年7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国能神东煤炭洗选中心,煤炭被洗选装车(2021年12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内蒙古赤峰市兴安街道临潢家园社区居民柳桂侠(右二)为民族技艺传承班的学员讲解编织技巧(2021年8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央视新闻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内蒙古

7月15日,央视新闻发布(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内蒙古主题视频,用影像记录内蒙古的10年巨变。

光明日报 | 内蒙古:绘出祖国北疆更加亮丽风景线

7月15日,《光明日报》以《内蒙古:绘出祖国北疆更加亮丽风景线》为题推出特别报道,指出:“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提出清晰的总体发展目标,已成为草原儿女的共同心愿和发展动力之源。

从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定践行者,到承担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使命,内蒙古在新的历史征程中谱写着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经济日报 | 内蒙古奏响“现代牧歌”

《经济日报》刊发《内蒙古奏响“现代牧歌”》,文章指出:内蒙古大草原上,正在奏响粮丰、肉美、奶香的现代牧歌。内蒙古将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解决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全力抓好产业化和品牌化两个关键,扎实推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优质高效转型。

法治日报 |内蒙古:立法支撑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法制日报》发布《内蒙古: 立法支撑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文章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立法保护工作,制定修改涉及生态环境立法24部,为内蒙古绿色环保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地方立法支撑。

羊群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草原上觅食(2021年7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中国旅游报丨内蒙古展现“万里茶道”的新时代力量

此外,7月14日,《中国旅游报》4版整版以《内蒙古展现“万里茶道”的新时代力量》为题,对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即将启动的以“感悟中华文化·畅游祖国北疆”为主题的六大系列活动,以期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发展中赢得更多机遇,进行了全方位报道。

今年5月,内蒙古就曾“刷屏”全国。

5月27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各家中央主要媒体及所属新媒体,均推出“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专栏之内蒙古篇,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重温总书记与内蒙古人民亲切交流的温暖瞬间《央媒聚焦,内蒙古“刷屏”全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传统产业得到绿色化改造、数字化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成长,“两源”基地提档升级,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作用日益显现。

【2012】

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5988.3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4319元;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50元,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611元;

年末全区森林面积2366.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0%;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58.94万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2528.5万吨。

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二○一二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514.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5422元;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377元,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37元;

年末全区森林面积261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3.0%;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88.4万公顷,粮食产量3840.3万吨。

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二○二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到2021年的数据变迁,见证了内蒙古的非凡十年。

新发展阶段,内蒙古在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绘出祖国北疆更加亮丽的风景线……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