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2022年内蒙古“最美科技工作者”记者见面会

2022-06-30 15:32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  

6月24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最美科技工作者”记者见面会。邀请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张元智、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张彤、内蒙古合成化工研究所研究员詹发禄、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研究员郭晓霞、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员陈永福等5名“最美科技工作者”代表,讲述自己的科研故事,并回答记者提问。

杭玮:尊敬的各位科技工作者代表、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很高兴与各位媒体的朋友们、最美科技工作者代表相聚在一起,共话科学家精神,分享科技工作者的最美事迹。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科协、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国防科工办、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对各位领导、各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和各位新闻界朋友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

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国科协 科技部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国防科工局关于开展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精神,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科协、科技厅、国防科工办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经组织推荐、专家评选、社会公示等程序,遴选出了王强等20名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最美科技工作者”。

根据内蒙古“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的统一安排,为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四个面向”,学习最美、争当最美,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力量。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最美科技工作者”记者见面会,邀请“最美科技工作者”代表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见面,就内蒙古自治区“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情况和科技工作者最美事迹向新闻界的朋友们进行推介,向全社会宣传,并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

出席今天见面会的领导有:自治区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荣昌平先生、自治区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苏雅来先生、自治区党委军民融合办科技信息处副处长李一鸣先生。出席今天见面会的最美科技工作者代表分别是: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张元智先生、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张彤女士、内蒙古合成化工研究所研究员詹发禄先生、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研究员郭晓霞女士、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员陈永福先生。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最美科技工作者”遴选工作所评选出的20位“最美科技工作者”,来自我区理、工、农、医各学科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科普等工作、扎根一线的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典型代表。他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不畏艰难、勇于创新、无私奉献、淡泊名利。他们有的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重在要成果,解决了一个个“难啃”的技术难题;有的致力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国人实现“航天梦”奠定重要基础;有的把全部的热情和精力倾注在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上,成为学生科学梦想的“引路人”;有的严谨治学、甘为人梯,扎根牧区基层从事动物疫病防治等等。他们在科学研究、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科学普及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力量。

今天的见面会有两项内容:第一项,请各位“最美科技工作者”代表向记者朋友们介绍自己的事迹。首先,请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张元智同志进行介绍。

张元智:大家好,我是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张元智,1986年本科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2005年博士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2008年博士后出站回到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从事数字骨科相关研究18年,在国内首次将人体解剖学、现代影像学、计算机三维重建、逆向工程技术及3D打印技术相结合,针对骨科常用内固定置入物的定位、定向等问题设计出一系列导航模板,为此类手术提供了个性化、简单化、精准化的方法。在内蒙古地区开展并推广数字医学的应用,建立自治区首个数字医学中心,成立了“内蒙古数字转化医学学会”。立足符合骨科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需求,研究以精准骨科和微创手术机器人为核心的骨科手术机器人架构,成功研制出国内首个无遮挡骨科手术机器人。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项,省级科技一等奖2项,发表论文百余篇,授权专利31项,2015年获内蒙古“草原英才”称号。

杭玮:谢谢张元智教授。精准医疗与智能医学技术的深度融合,已然是当前医学领域的大势所趋。张教授研制的内蒙古首个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于临床,为众多复杂性骨折、骨创伤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再次感谢张教授。下面,请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张彤同志介绍自己的事迹。

张彤:大家好,我叫张彤,1968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的一个教师家庭,1991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内蒙古,在第一区域地质调查队工作10年,2000年通过考录进入新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2021年事业单位改革重组后,现单位为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

我从事地质矿产工作30余年,从野外地质调查到地质报告编写,从地质图编制到数据库建设,尤其是历时8年完成的“内蒙古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及又一个历时8年完成的《内蒙古矿产地质志》的编撰工作,所形成的项目成果全面反映了自治区矿产全貌及成矿规律,提升了自治区矿产地质科学研究水平,为新时期找矿工作提供了科学理论支撑。在工作中,我逐渐成长为一名具备较强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研究水平的地质工作者。2015年我获得了国土资源部先进个人称号,2017年我被评为中国地质学会第一届优秀女地质科技工作者,2020年被授予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等殊荣。

杭玮:一位女同志,30多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在地质矿产工作第一线,奉献出美好年华里的一个又一个8年,无怨无悔,用自己的青春、汗水、智慧,为我区的矿产全貌及成矿规律贡献出重要力量。感谢张老师!下面请内蒙合成化工研究所研究员詹发禄同志介绍自己的事迹。

詹发禄:大家好!我叫詹发禄,来自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四十六所,中共党员,研究员,现在是某重点项目的主任研究师。

我200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同年7月进入六院四十六所工作。当时的大学生、尤其是博士毕业后选择到呼和浩特工作的还不多,我也是四十六所招聘的第一个博士。单位在政策、生活、工作上给予我很大支持,为我解决了住房和爱人工作两件大事,消除了我的后顾之忧。面对单位的支持和关怀,我工作的动力是很足的,同时压力也是蛮大的,不好好干工作就对不住单位。

工作17年来,我一直研究的是固体火箭燃料,就是一种燃烧后能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的可燃材料,这种高温高压气体是固体火箭的动力所在。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的研究工作相对顺利,先后获得了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还获得6项国防专利。这次我被评为自治区“最美科技工作者”,这得益于单位的推荐,更得益于自治区科协的认可,这个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认可,更是对我们航天科技工作者的认可,也是对六院、对四十六所和我们攻关团队的认可,感谢科协!荣誉是激励,更是鞭策,这让我在今后工作中,会更有压力,也更有底气,要继续做出成绩,不这样,就对不住组织的关怀和认可。

谢谢各位领导、同仁的关心和关注,借此机会,我真诚邀请大家到我们六院和四十六所参观指导,也希望有机会能与大家合作,共同为航天事业做一点事情。再次感谢,谢谢!

杭玮: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正是因为有像詹博士这样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才能早日实现我国的“航天梦”,再次感谢詹博士。下面,请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郭晓霞研究员介绍自己的事迹。

郭晓霞:我叫郭晓霞,目前是一名在站博士后、研究员、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内蒙古草原英才创新团队“甜菜提质增效绿色栽培技术创新人才团队”带头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国家科技特派团甜菜产业组主要成员,2022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最美科技工作者。主要从事甜菜抗逆栽培与甜菜耕地土壤质量提升等方面的科研工作。我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科技计划、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7项,参加国际国内科研项目20余项。集成4项华北区甜菜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模式,筛选出适宜华北区甜菜种植的大中小型机械8种,研制甜菜专用抗重茬剂1种,甜菜生物有机肥1种和甜菜高效专用复合肥1种。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内蒙古农牧业丰收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登记8项,制定地方标准20多项,品种登记3个,发表国内外科研学术论文30多篇,参编专著2部。在关键技术研发和新技术示范推广中,为甜菜产业绿色、持续、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贡献。

杭玮:谢谢郭晓霞同志。郭老师的一次“无心插柳柳成荫”,让甜菜栽培与耕作这个“甜蜜事业”成为她的毕生追求。她多年来深入基层,扎实开展技术服务,把科研成果有效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助推我区跃升为我国第一大甜菜制糖基地。再次感谢郭晓霞同志,下面请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员陈永福老师介绍自己的事迹。

陈永福:大家好,我是内蒙古农业大学的陈永福。我是1997年上的大学,在内蒙古师范大学读的是化学教育专业。2001年毕业同年,考到内蒙古大学攻读有机化学硕士研究生,师从博格日勒图教授进行蒙药化学方面的研究。2004年研究生毕业后,到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作。我们实验室是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建设2005年挂牌成立的,是自治区第二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这之后,我在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带头人张和平老师辛勤指导下,从事乳酸菌与乳制品领域的相关研究工作,至今已有18年,期间2007年-2011年师从张和平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在这18年我从一名助理研究员成长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草原英才,自治区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点的负责人。获得省部级科技奖项5项,发表论文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4项,起草地方标准11项,也成为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的负责人。我的成长离不开我的恩师张和平老师及重点实验室的栽培。在这18年间,我们团队从刚开始的3、4个人到现在的工作人员近30人、研究生突破200人的一个大团队。团队先后入选教育部、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和自治区组织部、教育厅、科技厅的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并相继建设了13个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发展成乳酸菌领域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支团队。

杭玮:科学技术需要继承和创新,陈老师师从名师,又通过自身的努力,从一名助理研究员成长为博士生导师,为乳酸菌事业培育了更多的人才,组成了在乳酸菌领域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团队。感谢陈老师的付出和努力,同时也感谢各位代表的自我介绍。下面进入答记者问环节,请各位记者在提问前报出自己所在媒体单位的名称。

2022年内蒙古“最美科技工作者”记者见面会答记者问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张元智老师您好,作为内蒙古地区数字医学的领航者,您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领域?作为科技工作者,通过在3D打印和骨科机器人方面取得的成果,您获得了哪些感悟和切身体会?

张元智:近年来我国医疗行业不断推进数字化转型,新兴数字技术与医疗健康的融合全面提升了我国在医疗健康和公共卫生上的治理水平。数字骨科学不同于传统骨科学,其本身在骨科可以形成一个体系,最初我只是想改变现有的骨科传统教学和临床展示模式,通过三维视觉展示让医生和患者能够更好的理解解剖结构(包括骨折的情况、类型),减少医患沟通问题,同时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基础和理论依据,进行骨科手术的设计、训练、模拟与实施,实现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实现从两维到三维,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

实现这一目的后我发现仅仅能够展示是不够的,如何实现术前的模拟与术中的指导,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是更高的需求。就螺钉置入手术而言,术前规划符合生物力学的螺钉置入最优钉道并实施手术是当前难以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实验研究,往往需要大量标本,而每个标本个体差异太大,实验所需数据繁冗复杂。要实现术前定量规划与术中精确引导的结合,个性化设计与指导不可或缺。而当时对于个性化3D打印设计在骨科的应用非常少,工程人员不懂医学,我们不懂工科,只能自己学习软件,甚至派人专门去上海交通大学学习软件,自己摸索设计个性化导航模板,通过不断修正,从打印材料的选择到打印精度和厚度要求得出了符合国际标准的规范。目前已得到国内同行的认可,参照这一标准制定了国内的“3D打印模板专家共识”。

随着数字骨科、导航技术以及数字影像融合技术的兴起,骨科手术机器人逐步成为炙手可热的发展领域。2016年我走访浙江某机械臂制造企业时发现,机械臂操作灵活且精度很高。当时我就想,如果能将机械臂集成应用到骨科手术中,就可以解放医生在手术台前的双手,而高精度也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安全、可靠的治疗。虽然国内外也有同类产品,但大多需要购买更新透视设备,无法利用现有资源。经过3年的努力,我们团队终于研发出我国首个无遮挡骨科手术机器人。我们这个机器人系统基于传统骨科手术C臂双平面透视影像定位,利用现有的手术室设备,在手术过程中可提供精确稳定的导向作用,保障安全及有效性,从此也宣告内蒙古骨科手术正式迈入机器人时代。

医学的发展已经进入创新时代,精准医疗与智能医学技术的深度融合已然成为当前我国医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如果没有创新的科研,就没有核心技术,人工智能也是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在科研过程中我的体会是“科研需要静下心来,做学问,也可以理解为坐学问,坐得住,耐得住寂寞,持之以恒,方得始终”。

央广网记者:张彤老师您好,您认为地质矿产行业艰苦吗?在新时期如何发挥女地质科技工作者的作用?

张彤:地质行业无疑是艰苦的行业,但是我今天要说的是对于这个行业“因为热爱而不觉其苦”。我们地质人乐在其中,生于这个时代,是何其有幸。

记得在我刚刚离开校园,来到内蒙古,分配到第一区域地质调查队从事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项目工区在“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的故乡新宝力格苏木。根据野外分队分工,我参加了剖面测制。当时的剖面测制组共4名成员,我是唯一的一名女同志,担任后测手的工作,需要扛着装有测量仪器的三角架对方向、山体坡度进行测制。一次,早晨出发时还是阳光明媚,前行了大约2公里,天近午时,山里的天气说变就变,经过一阵忽明忽暗的云朵后,突然狂风大作,暴风雨来临。当时只有一人带了件厚重的雨衣,为了照顾女同志,大家把这件雨衣让给了我。前面和后面都是崇山峻岭,前面离终点还太遥远,后面是刚刚走过了2公里多的山路,负责人决定按原路返回。一行人顶着风雨前行,狂风骤雨就像一道无形的墙,阻挡着我们的归路,厚重的雨衣裹着瘦弱的身躯,狂风把雨衣吹起,增加了前行的阻力,每走一步都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我紧紧抓好三角架,保护着测量仪器不能磕碰到岩石上。经过1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到达起点。当时没有通讯设备,都是在出发前与车辆进行约定,如果终点接不到,就回到起点来接。大家找了处能遮风挡雨的地方等待。半个小时左右,分队的汽车从路上驶过,大家追赶着车大声呼喊,可由于雨太大,能见度低,司机没能听到我们的喊声。望着远去的汽车,我们无可奈何。想到司机会再次去终点寻找,再返回来不知还要多长时间,大家决定到附近的牧民家中等待。查了一下地形图中最近的牧民家还需要2公里多,一行人又继续迎着风雨向牧民家走去。用了近1个小时的时间,到了牧民家中,人们已经筋疲力尽,也冻得瑟瑟发抖。牧民当时表示很惊讶,说这样辛苦的工作还有女同志参加!在牧民的热情款待下,坐在炕沿上,喝着热乎乎的奶茶,我感觉那一刻是最美妙的时刻。直到天色渐暗,分队的汽车经过辛苦的寻找,才终于与我们会合。

类似的经历在野外工作中还有很多很多,跑路线风吹日晒雨淋自不必说,遇野兽也时有发生。女儿出生后,我仍继续坚持野外工作,需要克服生活习惯的差异和对幼小女儿的思念。像我这样的女地质人有很多,每一个人都像默默无闻的铺路石,在平凡的岗位上把青春、汗水、智慧奉献给了地质事业,用信念和忠诚展示了新时代女性乐观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正如《勘探队员之歌》所唱到的,“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富饶的矿藏。”

我们是幸运的。我们这代人既经历了传统的地质工作、艰苦的时代,也经历了新的技术方法在地质行业中应用的契机;我们经历了行业最低迷的时期,也见证了矿产资源为国家发展提供保障的辉煌。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女性在地质矿产行业不占优势,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3S(RS、GIS、GPS)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地质矿产行业中,尤其是GIS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我们女性在行业内的发展打开了一片崭新的天地。我们紧密围绕自治区对地质基础信息的需求,开展多年的基础地质数据库建设工作,为地质大数据、“地质云”提供标准统一、高效低耗扎实的地质数据基础。实现地质调查成果的及时服务和地质工作成果资料的全面服务,全面提升地质信息资源共享服务能力、地质信息资源汇聚与更新能力,为地质调查工作科学管理与决策提供技术服务。同时,我们应用现代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充分利用GIS评价技术,开展了自治区铜、铅、锌、金、钼、铁等21个重要矿产资源总量预测评价。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自治区重要矿产资源潜力以及空间布局,估算了资源量,为更好地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也为部署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提供基础资料,为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从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到成矿规律研究以及矿产地质志编撰,通过一项项系统化的工作,我们攀上了一座座新的山峰,我们有幸生于这个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有幸生于这个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我们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更要珍惜时代给予的幸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中国矿产地质志·内蒙古卷》的志、图、库、普四项成果在全国组织的验收中获得了全优的成绩。目前进入矿产志成果转化应用服务阶段,我们在充分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对矿业发展的需求,在服务自然资源管理、规划、矿业行业健康发展及理论、科技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保障矿产资源安全、指导成矿预测、找矿勘查以及科学普及等方面提出了成果转化应用方案。尤其在科学普及方面,为更好的服务民众,提出了编撰《图说内蒙古矿产资源》系列丛书、地学日常用品、内蒙古矿产资源科普系列课件等思路,为积极推动成果转化提供了可借鉴的新思路。探索地质调查成果转化途径,为自治区地质信息化工作、综合研究、科普工作培养了一只年轻化、高层次的综合性人才队伍。同时,2021年起开展的地质文化村(镇)建设示范工作,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充分利用地质调查成果,按照“地质为基、文化为魂、融合为要、惠民为本”的基本定位,以呼和浩特保合少镇区域地质背景为基础,以各类地质资源为载体,分析形成地质景观的地质作用过程及演化历史,将地质文化元素与各类自然资源、人文历史事件、特色民俗文化及保合少镇发展现状相融合进行保合少地质文化镇整体规划和设计。同时开展地学知识科学普及,扩大地质文化影响力,探索内蒙古“空间开放、产业鲜明、生态宜居、文化丰富”的地质文化镇建设途径,达到地质调查助力乡村旅游、地质文化助力新农村建设、地质经济带动旅游经济的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尽力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让人们更关注地球科学,让更多优秀的年轻人投身地质行业,为祖国找寻可持续发展的矿藏!

中国经济导报:詹发禄老师您好,在您的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詹发禄:困难有,而且也不少。遇到困难,解决困难,这也是搞研究的必然过程,要说最大的困难,我感觉还是技术突破上的困难。

我国航天技术比国外起步晚,而且一直受到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固体燃料作为关键技术,同样也不例外,受到技术封锁。在固体燃料研究的起步阶段,当时,老一辈航天人,在没有资料、经验不足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边摸索、边实验、边验证”,实现了我国固体推进剂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努力,我国固体燃料技术与国外实现了“并跑”,部分技术已经实现了“领跑”。

为了给火箭提供更大更强的推力,需要不断提高固体燃料的能量水平,这是固体燃料研究人员的不懈追求与永恒目标,围绕能量这一主线,我国固体燃料已经发展到第五代。

提高能量,就要不断开发和应用能量更高的新物质,这需要含能材料的基础创新做支撑。固体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发热发光的快速化学反应,参与反应的物质多,反应机理也相对复杂。引入新物质,在提高推进剂能量的同时,还要控制固体燃料的稳定燃烧,保证能量输出的有序性。同时,固体燃料具有易燃易爆性,在提高能量的同时,还要兼顾固体燃料的安全稳定性,这是另一个层面的技术问题。

总体来说,研究出能量更高、燃烧更稳定、安全性能更好的固体燃料是我们始终要追求的目标,也是最大的技术难题。老一辈航天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现在,科研条件比以前好,仿真计算能力提高了,原材料更丰富了,检验手段更先进了,试验验证条件也更好了,这为科研创新提供了很大便利。如何在老一辈航天人的基础上,实现新的技术突破,进一步提高我国固体火箭燃料的技术水平,这是我们这一代航天人的使命。有困难,也要干,这是责无旁贷的事情。

新华社:郭晓霞老师您好,您作为女青年科技工作者,您是如何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如何传承科学家精神的?

郭晓霞:农业科研是一项出差时间长、生活条件差、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很多科研工作者将自己的一生默默奉献在乡土大地上,这是一种执着、一种情怀、一种初心。我会不断追随老一辈科学家的步伐,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科研工作者首先需要深入生产一线,发现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了解种植户急难愁盼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从而开展科研工作。再将我们科研过程中形成的新技术、新产品等应用于生产,真正解决生产问题,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助力产业绿色健康发展及乡村振兴。

作为农民的孩子,生长在农村,血液里自带“农”基因,与父辈们学会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大学里我的导师常常说“农与土分不开,土倒过来就是干”,在潜移默化中逐渐走进了农业领地。2012年我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工作,一直从事甜菜栽培与耕作这项甜蜜的事业。甜菜是我国第二大糖料作物,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制糖基地,也是我国第一大甜菜主产区,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10个盟市51个旗县,涉及20万农民和2万产业工人,已成为产业脱贫后,繁荣地方经济、造福地方百姓、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因此内蒙古甜菜产业发展具有区位优势、区位战略。我们应及时发现生产中的不足,补短板、强弱项,提升产业贡献度。

甜菜产业在老一辈科学家的引领下,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同时随之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布局集中,造成甜菜大面积重茬种植,造成产质量降低、病虫害频发、耕地质量下降等问题。面对新的挑战,国家糖料首席科学家带领我们不同学科的专家在主产区内开展了7天的调研工作,讨论后制定方案。在栽培管理方面,我们通过3年的研究,研发了甜菜抗重茬专用生物肥,通过增施生物肥减施化肥的方式改善了连作障碍问题。在商都县种植户杜九200亩的试验田里,我们开展了大区对比试验,效果良好。通过分批机收,分送糖厂,施用生物肥的试验田,亩产达到了4.5吨,未施用的亩产在3.5吨,相差1吨,单亩效益相差500多元,真正从生产中缓解了连作障碍问题。

针对“量水而行”政策的出台,开展了不同滴灌量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研究,提出了“甜菜灌溉制度”。在现阶段限水的条件下,通过水分高效调度研究,满足其生产需求。

为了真正将我们的科研成果落到实处,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我们通过专题讲座、现场讲解、示范服务、带动参与等方式,向当地农技人员、青年农民、致富能手传授技术知识,帮带一批产业发展带头人和高素质农民。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带,为当地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本地技术骨干人才。通过专家帮带本土人才、新产品新技术的落地推广、培训宣传等工作,不断推进甜菜产业发展新的明天。

内蒙古日报:陈永福老师您好,前不久《寻菌之路》纪录片在央视及线上平台上线。您作为“寻菌”团队一员,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寻菌”团队做的工作?

陈永福:这个纪录片是我们跟战略合作伙伴蒙牛乳业联合拍摄的,介绍了从草原、高原、林区和沙漠等几种生态环境下的酸马奶、酸牦牛奶和酸驼奶等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分离鉴定保藏菌种。从观众的角度看拍得比较震撼,视觉效果也很好,从“寻菌人”的角度看,这个只是我们团队从事20几年的乳酸菌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缩影而已。其实我们实际的寻菌之路是非常艰难的,特别是20几年前“洋菌”垄断国内乳酸菌相关产业的时候,团队带头人张和平老师认定原创性种质资源是乳酸菌相关产业的战略性资源,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菌”是产业核心技术。当时,这方面的专项资金不多额度也不大,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条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坚持走到了今天,期间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今天我们团队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乳酸菌种质资源库,最大限度抢救了“舌尖上的宝贵遗产”,为我国乳酸菌及相关产业发展保障了战略性资源。同时,解决了菌株产业化技术难题,打破了国外产品和技术垄断,极大提升了产业科技创新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国乳酸菌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简单讲,我们寻的是真正适合不同中国人群的“中国菌”,这个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乳酸菌种质资源库,二是该资源库的开发利用。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民族众多、饮食文化多元,以乳制品为代表的民族发酵食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乳酸菌资源,是天然的乳酸菌宝库。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态环境的变化,使用传统方式制作发酵食品的人越来越少了,因而这个天然的乳酸菌宝库也在逐渐消失。我们团队从2001年开始,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乳酸菌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目前共采集样品4864份,从中分离、鉴定乳酸菌32641株,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乳酸菌种质资源库,为相关领域的发展保障了战略性资源。另外就是,我们在建立这个资源库的基础上,围绕解决“优良菌种资源匮乏,核心技术被垄断”这一严重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创立优良菌株筛选技术和评价体系,攻克菌株产业化关键技术,实现了乳酸菌制剂的产业化。目前我们的技术成果在蒙牛乳业、江中制药、完美集团、科拓生物等企业进行转化,相关产品已上市,变为现实生产力,打破了国外技术产品的垄断。  

我们的目标是,紧紧围绕产业发展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开展高质量的创新工作,继续推动国产菌株的开发利用,更好的服务于国人的健康生活和产业的健康发展,把资源优势变为科技优势、产业优势。

杭玮:今天的见面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领导、各位记者朋友、各位科技工作者。希望各位媒体记者能更深入的挖掘发生在内蒙古科技人身上的科技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全区科技工作者树立榜样。谢谢大家!

信息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责任编辑:章颖慧

6月24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最美科技工作者”记者见面会。邀请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张元智、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张彤、内蒙古合成化工研究所研究员詹发禄、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研究员郭晓霞、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员陈永福等5名“最美科技工作者”代表,讲述自己的科研故事,并回答记者提问。

杭玮:尊敬的各位科技工作者代表、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很高兴与各位媒体的朋友们、最美科技工作者代表相聚在一起,共话科学家精神,分享科技工作者的最美事迹。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科协、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国防科工办、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对各位领导、各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和各位新闻界朋友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

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国科协 科技部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国防科工局关于开展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精神,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科协、科技厅、国防科工办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经组织推荐、专家评选、社会公示等程序,遴选出了王强等20名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最美科技工作者”。

根据内蒙古“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的统一安排,为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四个面向”,学习最美、争当最美,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力量。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最美科技工作者”记者见面会,邀请“最美科技工作者”代表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见面,就内蒙古自治区“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情况和科技工作者最美事迹向新闻界的朋友们进行推介,向全社会宣传,并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

出席今天见面会的领导有:自治区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荣昌平先生、自治区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苏雅来先生、自治区党委军民融合办科技信息处副处长李一鸣先生。出席今天见面会的最美科技工作者代表分别是: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张元智先生、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张彤女士、内蒙古合成化工研究所研究员詹发禄先生、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研究员郭晓霞女士、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员陈永福先生。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最美科技工作者”遴选工作所评选出的20位“最美科技工作者”,来自我区理、工、农、医各学科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科普等工作、扎根一线的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典型代表。他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不畏艰难、勇于创新、无私奉献、淡泊名利。他们有的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重在要成果,解决了一个个“难啃”的技术难题;有的致力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国人实现“航天梦”奠定重要基础;有的把全部的热情和精力倾注在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上,成为学生科学梦想的“引路人”;有的严谨治学、甘为人梯,扎根牧区基层从事动物疫病防治等等。他们在科学研究、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科学普及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力量。

今天的见面会有两项内容:第一项,请各位“最美科技工作者”代表向记者朋友们介绍自己的事迹。首先,请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张元智同志进行介绍。

张元智:大家好,我是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张元智,1986年本科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2005年博士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2008年博士后出站回到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从事数字骨科相关研究18年,在国内首次将人体解剖学、现代影像学、计算机三维重建、逆向工程技术及3D打印技术相结合,针对骨科常用内固定置入物的定位、定向等问题设计出一系列导航模板,为此类手术提供了个性化、简单化、精准化的方法。在内蒙古地区开展并推广数字医学的应用,建立自治区首个数字医学中心,成立了“内蒙古数字转化医学学会”。立足符合骨科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需求,研究以精准骨科和微创手术机器人为核心的骨科手术机器人架构,成功研制出国内首个无遮挡骨科手术机器人。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项,省级科技一等奖2项,发表论文百余篇,授权专利31项,2015年获内蒙古“草原英才”称号。

杭玮:谢谢张元智教授。精准医疗与智能医学技术的深度融合,已然是当前医学领域的大势所趋。张教授研制的内蒙古首个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于临床,为众多复杂性骨折、骨创伤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再次感谢张教授。下面,请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张彤同志介绍自己的事迹。

张彤:大家好,我叫张彤,1968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的一个教师家庭,1991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内蒙古,在第一区域地质调查队工作10年,2000年通过考录进入新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2021年事业单位改革重组后,现单位为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

我从事地质矿产工作30余年,从野外地质调查到地质报告编写,从地质图编制到数据库建设,尤其是历时8年完成的“内蒙古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及又一个历时8年完成的《内蒙古矿产地质志》的编撰工作,所形成的项目成果全面反映了自治区矿产全貌及成矿规律,提升了自治区矿产地质科学研究水平,为新时期找矿工作提供了科学理论支撑。在工作中,我逐渐成长为一名具备较强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研究水平的地质工作者。2015年我获得了国土资源部先进个人称号,2017年我被评为中国地质学会第一届优秀女地质科技工作者,2020年被授予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等殊荣。

杭玮:一位女同志,30多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在地质矿产工作第一线,奉献出美好年华里的一个又一个8年,无怨无悔,用自己的青春、汗水、智慧,为我区的矿产全貌及成矿规律贡献出重要力量。感谢张老师!下面请内蒙合成化工研究所研究员詹发禄同志介绍自己的事迹。

詹发禄:大家好!我叫詹发禄,来自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四十六所,中共党员,研究员,现在是某重点项目的主任研究师。

我200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同年7月进入六院四十六所工作。当时的大学生、尤其是博士毕业后选择到呼和浩特工作的还不多,我也是四十六所招聘的第一个博士。单位在政策、生活、工作上给予我很大支持,为我解决了住房和爱人工作两件大事,消除了我的后顾之忧。面对单位的支持和关怀,我工作的动力是很足的,同时压力也是蛮大的,不好好干工作就对不住单位。

工作17年来,我一直研究的是固体火箭燃料,就是一种燃烧后能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的可燃材料,这种高温高压气体是固体火箭的动力所在。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的研究工作相对顺利,先后获得了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还获得6项国防专利。这次我被评为自治区“最美科技工作者”,这得益于单位的推荐,更得益于自治区科协的认可,这个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认可,更是对我们航天科技工作者的认可,也是对六院、对四十六所和我们攻关团队的认可,感谢科协!荣誉是激励,更是鞭策,这让我在今后工作中,会更有压力,也更有底气,要继续做出成绩,不这样,就对不住组织的关怀和认可。

谢谢各位领导、同仁的关心和关注,借此机会,我真诚邀请大家到我们六院和四十六所参观指导,也希望有机会能与大家合作,共同为航天事业做一点事情。再次感谢,谢谢!

杭玮: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正是因为有像詹博士这样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才能早日实现我国的“航天梦”,再次感谢詹博士。下面,请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郭晓霞研究员介绍自己的事迹。

郭晓霞:我叫郭晓霞,目前是一名在站博士后、研究员、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内蒙古草原英才创新团队“甜菜提质增效绿色栽培技术创新人才团队”带头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国家科技特派团甜菜产业组主要成员,2022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最美科技工作者。主要从事甜菜抗逆栽培与甜菜耕地土壤质量提升等方面的科研工作。我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科技计划、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7项,参加国际国内科研项目20余项。集成4项华北区甜菜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模式,筛选出适宜华北区甜菜种植的大中小型机械8种,研制甜菜专用抗重茬剂1种,甜菜生物有机肥1种和甜菜高效专用复合肥1种。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内蒙古农牧业丰收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登记8项,制定地方标准20多项,品种登记3个,发表国内外科研学术论文30多篇,参编专著2部。在关键技术研发和新技术示范推广中,为甜菜产业绿色、持续、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贡献。

杭玮:谢谢郭晓霞同志。郭老师的一次“无心插柳柳成荫”,让甜菜栽培与耕作这个“甜蜜事业”成为她的毕生追求。她多年来深入基层,扎实开展技术服务,把科研成果有效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助推我区跃升为我国第一大甜菜制糖基地。再次感谢郭晓霞同志,下面请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员陈永福老师介绍自己的事迹。

陈永福:大家好,我是内蒙古农业大学的陈永福。我是1997年上的大学,在内蒙古师范大学读的是化学教育专业。2001年毕业同年,考到内蒙古大学攻读有机化学硕士研究生,师从博格日勒图教授进行蒙药化学方面的研究。2004年研究生毕业后,到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作。我们实验室是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建设2005年挂牌成立的,是自治区第二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这之后,我在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带头人张和平老师辛勤指导下,从事乳酸菌与乳制品领域的相关研究工作,至今已有18年,期间2007年-2011年师从张和平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在这18年我从一名助理研究员成长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草原英才,自治区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点的负责人。获得省部级科技奖项5项,发表论文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4项,起草地方标准11项,也成为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的负责人。我的成长离不开我的恩师张和平老师及重点实验室的栽培。在这18年间,我们团队从刚开始的3、4个人到现在的工作人员近30人、研究生突破200人的一个大团队。团队先后入选教育部、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和自治区组织部、教育厅、科技厅的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并相继建设了13个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发展成乳酸菌领域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支团队。

杭玮:科学技术需要继承和创新,陈老师师从名师,又通过自身的努力,从一名助理研究员成长为博士生导师,为乳酸菌事业培育了更多的人才,组成了在乳酸菌领域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团队。感谢陈老师的付出和努力,同时也感谢各位代表的自我介绍。下面进入答记者问环节,请各位记者在提问前报出自己所在媒体单位的名称。

2022年内蒙古“最美科技工作者”记者见面会答记者问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张元智老师您好,作为内蒙古地区数字医学的领航者,您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领域?作为科技工作者,通过在3D打印和骨科机器人方面取得的成果,您获得了哪些感悟和切身体会?

张元智:近年来我国医疗行业不断推进数字化转型,新兴数字技术与医疗健康的融合全面提升了我国在医疗健康和公共卫生上的治理水平。数字骨科学不同于传统骨科学,其本身在骨科可以形成一个体系,最初我只是想改变现有的骨科传统教学和临床展示模式,通过三维视觉展示让医生和患者能够更好的理解解剖结构(包括骨折的情况、类型),减少医患沟通问题,同时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基础和理论依据,进行骨科手术的设计、训练、模拟与实施,实现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实现从两维到三维,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

实现这一目的后我发现仅仅能够展示是不够的,如何实现术前的模拟与术中的指导,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是更高的需求。就螺钉置入手术而言,术前规划符合生物力学的螺钉置入最优钉道并实施手术是当前难以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实验研究,往往需要大量标本,而每个标本个体差异太大,实验所需数据繁冗复杂。要实现术前定量规划与术中精确引导的结合,个性化设计与指导不可或缺。而当时对于个性化3D打印设计在骨科的应用非常少,工程人员不懂医学,我们不懂工科,只能自己学习软件,甚至派人专门去上海交通大学学习软件,自己摸索设计个性化导航模板,通过不断修正,从打印材料的选择到打印精度和厚度要求得出了符合国际标准的规范。目前已得到国内同行的认可,参照这一标准制定了国内的“3D打印模板专家共识”。

随着数字骨科、导航技术以及数字影像融合技术的兴起,骨科手术机器人逐步成为炙手可热的发展领域。2016年我走访浙江某机械臂制造企业时发现,机械臂操作灵活且精度很高。当时我就想,如果能将机械臂集成应用到骨科手术中,就可以解放医生在手术台前的双手,而高精度也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安全、可靠的治疗。虽然国内外也有同类产品,但大多需要购买更新透视设备,无法利用现有资源。经过3年的努力,我们团队终于研发出我国首个无遮挡骨科手术机器人。我们这个机器人系统基于传统骨科手术C臂双平面透视影像定位,利用现有的手术室设备,在手术过程中可提供精确稳定的导向作用,保障安全及有效性,从此也宣告内蒙古骨科手术正式迈入机器人时代。

医学的发展已经进入创新时代,精准医疗与智能医学技术的深度融合已然成为当前我国医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如果没有创新的科研,就没有核心技术,人工智能也是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在科研过程中我的体会是“科研需要静下心来,做学问,也可以理解为坐学问,坐得住,耐得住寂寞,持之以恒,方得始终”。

央广网记者:张彤老师您好,您认为地质矿产行业艰苦吗?在新时期如何发挥女地质科技工作者的作用?

张彤:地质行业无疑是艰苦的行业,但是我今天要说的是对于这个行业“因为热爱而不觉其苦”。我们地质人乐在其中,生于这个时代,是何其有幸。

记得在我刚刚离开校园,来到内蒙古,分配到第一区域地质调查队从事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项目工区在“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的故乡新宝力格苏木。根据野外分队分工,我参加了剖面测制。当时的剖面测制组共4名成员,我是唯一的一名女同志,担任后测手的工作,需要扛着装有测量仪器的三角架对方向、山体坡度进行测制。一次,早晨出发时还是阳光明媚,前行了大约2公里,天近午时,山里的天气说变就变,经过一阵忽明忽暗的云朵后,突然狂风大作,暴风雨来临。当时只有一人带了件厚重的雨衣,为了照顾女同志,大家把这件雨衣让给了我。前面和后面都是崇山峻岭,前面离终点还太遥远,后面是刚刚走过了2公里多的山路,负责人决定按原路返回。一行人顶着风雨前行,狂风骤雨就像一道无形的墙,阻挡着我们的归路,厚重的雨衣裹着瘦弱的身躯,狂风把雨衣吹起,增加了前行的阻力,每走一步都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我紧紧抓好三角架,保护着测量仪器不能磕碰到岩石上。经过1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到达起点。当时没有通讯设备,都是在出发前与车辆进行约定,如果终点接不到,就回到起点来接。大家找了处能遮风挡雨的地方等待。半个小时左右,分队的汽车从路上驶过,大家追赶着车大声呼喊,可由于雨太大,能见度低,司机没能听到我们的喊声。望着远去的汽车,我们无可奈何。想到司机会再次去终点寻找,再返回来不知还要多长时间,大家决定到附近的牧民家中等待。查了一下地形图中最近的牧民家还需要2公里多,一行人又继续迎着风雨向牧民家走去。用了近1个小时的时间,到了牧民家中,人们已经筋疲力尽,也冻得瑟瑟发抖。牧民当时表示很惊讶,说这样辛苦的工作还有女同志参加!在牧民的热情款待下,坐在炕沿上,喝着热乎乎的奶茶,我感觉那一刻是最美妙的时刻。直到天色渐暗,分队的汽车经过辛苦的寻找,才终于与我们会合。

类似的经历在野外工作中还有很多很多,跑路线风吹日晒雨淋自不必说,遇野兽也时有发生。女儿出生后,我仍继续坚持野外工作,需要克服生活习惯的差异和对幼小女儿的思念。像我这样的女地质人有很多,每一个人都像默默无闻的铺路石,在平凡的岗位上把青春、汗水、智慧奉献给了地质事业,用信念和忠诚展示了新时代女性乐观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正如《勘探队员之歌》所唱到的,“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富饶的矿藏。”

我们是幸运的。我们这代人既经历了传统的地质工作、艰苦的时代,也经历了新的技术方法在地质行业中应用的契机;我们经历了行业最低迷的时期,也见证了矿产资源为国家发展提供保障的辉煌。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女性在地质矿产行业不占优势,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3S(RS、GIS、GPS)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地质矿产行业中,尤其是GIS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我们女性在行业内的发展打开了一片崭新的天地。我们紧密围绕自治区对地质基础信息的需求,开展多年的基础地质数据库建设工作,为地质大数据、“地质云”提供标准统一、高效低耗扎实的地质数据基础。实现地质调查成果的及时服务和地质工作成果资料的全面服务,全面提升地质信息资源共享服务能力、地质信息资源汇聚与更新能力,为地质调查工作科学管理与决策提供技术服务。同时,我们应用现代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充分利用GIS评价技术,开展了自治区铜、铅、锌、金、钼、铁等21个重要矿产资源总量预测评价。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自治区重要矿产资源潜力以及空间布局,估算了资源量,为更好地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也为部署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提供基础资料,为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从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到成矿规律研究以及矿产地质志编撰,通过一项项系统化的工作,我们攀上了一座座新的山峰,我们有幸生于这个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有幸生于这个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我们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更要珍惜时代给予的幸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中国矿产地质志·内蒙古卷》的志、图、库、普四项成果在全国组织的验收中获得了全优的成绩。目前进入矿产志成果转化应用服务阶段,我们在充分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对矿业发展的需求,在服务自然资源管理、规划、矿业行业健康发展及理论、科技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保障矿产资源安全、指导成矿预测、找矿勘查以及科学普及等方面提出了成果转化应用方案。尤其在科学普及方面,为更好的服务民众,提出了编撰《图说内蒙古矿产资源》系列丛书、地学日常用品、内蒙古矿产资源科普系列课件等思路,为积极推动成果转化提供了可借鉴的新思路。探索地质调查成果转化途径,为自治区地质信息化工作、综合研究、科普工作培养了一只年轻化、高层次的综合性人才队伍。同时,2021年起开展的地质文化村(镇)建设示范工作,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充分利用地质调查成果,按照“地质为基、文化为魂、融合为要、惠民为本”的基本定位,以呼和浩特保合少镇区域地质背景为基础,以各类地质资源为载体,分析形成地质景观的地质作用过程及演化历史,将地质文化元素与各类自然资源、人文历史事件、特色民俗文化及保合少镇发展现状相融合进行保合少地质文化镇整体规划和设计。同时开展地学知识科学普及,扩大地质文化影响力,探索内蒙古“空间开放、产业鲜明、生态宜居、文化丰富”的地质文化镇建设途径,达到地质调查助力乡村旅游、地质文化助力新农村建设、地质经济带动旅游经济的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尽力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让人们更关注地球科学,让更多优秀的年轻人投身地质行业,为祖国找寻可持续发展的矿藏!

中国经济导报:詹发禄老师您好,在您的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詹发禄:困难有,而且也不少。遇到困难,解决困难,这也是搞研究的必然过程,要说最大的困难,我感觉还是技术突破上的困难。

我国航天技术比国外起步晚,而且一直受到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固体燃料作为关键技术,同样也不例外,受到技术封锁。在固体燃料研究的起步阶段,当时,老一辈航天人,在没有资料、经验不足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边摸索、边实验、边验证”,实现了我国固体推进剂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努力,我国固体燃料技术与国外实现了“并跑”,部分技术已经实现了“领跑”。

为了给火箭提供更大更强的推力,需要不断提高固体燃料的能量水平,这是固体燃料研究人员的不懈追求与永恒目标,围绕能量这一主线,我国固体燃料已经发展到第五代。

提高能量,就要不断开发和应用能量更高的新物质,这需要含能材料的基础创新做支撑。固体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发热发光的快速化学反应,参与反应的物质多,反应机理也相对复杂。引入新物质,在提高推进剂能量的同时,还要控制固体燃料的稳定燃烧,保证能量输出的有序性。同时,固体燃料具有易燃易爆性,在提高能量的同时,还要兼顾固体燃料的安全稳定性,这是另一个层面的技术问题。

总体来说,研究出能量更高、燃烧更稳定、安全性能更好的固体燃料是我们始终要追求的目标,也是最大的技术难题。老一辈航天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现在,科研条件比以前好,仿真计算能力提高了,原材料更丰富了,检验手段更先进了,试验验证条件也更好了,这为科研创新提供了很大便利。如何在老一辈航天人的基础上,实现新的技术突破,进一步提高我国固体火箭燃料的技术水平,这是我们这一代航天人的使命。有困难,也要干,这是责无旁贷的事情。

新华社:郭晓霞老师您好,您作为女青年科技工作者,您是如何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如何传承科学家精神的?

郭晓霞:农业科研是一项出差时间长、生活条件差、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很多科研工作者将自己的一生默默奉献在乡土大地上,这是一种执着、一种情怀、一种初心。我会不断追随老一辈科学家的步伐,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科研工作者首先需要深入生产一线,发现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了解种植户急难愁盼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从而开展科研工作。再将我们科研过程中形成的新技术、新产品等应用于生产,真正解决生产问题,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助力产业绿色健康发展及乡村振兴。

作为农民的孩子,生长在农村,血液里自带“农”基因,与父辈们学会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大学里我的导师常常说“农与土分不开,土倒过来就是干”,在潜移默化中逐渐走进了农业领地。2012年我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工作,一直从事甜菜栽培与耕作这项甜蜜的事业。甜菜是我国第二大糖料作物,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制糖基地,也是我国第一大甜菜主产区,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10个盟市51个旗县,涉及20万农民和2万产业工人,已成为产业脱贫后,繁荣地方经济、造福地方百姓、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因此内蒙古甜菜产业发展具有区位优势、区位战略。我们应及时发现生产中的不足,补短板、强弱项,提升产业贡献度。

甜菜产业在老一辈科学家的引领下,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同时随之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布局集中,造成甜菜大面积重茬种植,造成产质量降低、病虫害频发、耕地质量下降等问题。面对新的挑战,国家糖料首席科学家带领我们不同学科的专家在主产区内开展了7天的调研工作,讨论后制定方案。在栽培管理方面,我们通过3年的研究,研发了甜菜抗重茬专用生物肥,通过增施生物肥减施化肥的方式改善了连作障碍问题。在商都县种植户杜九200亩的试验田里,我们开展了大区对比试验,效果良好。通过分批机收,分送糖厂,施用生物肥的试验田,亩产达到了4.5吨,未施用的亩产在3.5吨,相差1吨,单亩效益相差500多元,真正从生产中缓解了连作障碍问题。

针对“量水而行”政策的出台,开展了不同滴灌量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研究,提出了“甜菜灌溉制度”。在现阶段限水的条件下,通过水分高效调度研究,满足其生产需求。

为了真正将我们的科研成果落到实处,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我们通过专题讲座、现场讲解、示范服务、带动参与等方式,向当地农技人员、青年农民、致富能手传授技术知识,帮带一批产业发展带头人和高素质农民。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带,为当地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本地技术骨干人才。通过专家帮带本土人才、新产品新技术的落地推广、培训宣传等工作,不断推进甜菜产业发展新的明天。

内蒙古日报:陈永福老师您好,前不久《寻菌之路》纪录片在央视及线上平台上线。您作为“寻菌”团队一员,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寻菌”团队做的工作?

陈永福:这个纪录片是我们跟战略合作伙伴蒙牛乳业联合拍摄的,介绍了从草原、高原、林区和沙漠等几种生态环境下的酸马奶、酸牦牛奶和酸驼奶等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分离鉴定保藏菌种。从观众的角度看拍得比较震撼,视觉效果也很好,从“寻菌人”的角度看,这个只是我们团队从事20几年的乳酸菌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缩影而已。其实我们实际的寻菌之路是非常艰难的,特别是20几年前“洋菌”垄断国内乳酸菌相关产业的时候,团队带头人张和平老师认定原创性种质资源是乳酸菌相关产业的战略性资源,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菌”是产业核心技术。当时,这方面的专项资金不多额度也不大,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条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坚持走到了今天,期间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今天我们团队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乳酸菌种质资源库,最大限度抢救了“舌尖上的宝贵遗产”,为我国乳酸菌及相关产业发展保障了战略性资源。同时,解决了菌株产业化技术难题,打破了国外产品和技术垄断,极大提升了产业科技创新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国乳酸菌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简单讲,我们寻的是真正适合不同中国人群的“中国菌”,这个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乳酸菌种质资源库,二是该资源库的开发利用。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民族众多、饮食文化多元,以乳制品为代表的民族发酵食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乳酸菌资源,是天然的乳酸菌宝库。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态环境的变化,使用传统方式制作发酵食品的人越来越少了,因而这个天然的乳酸菌宝库也在逐渐消失。我们团队从2001年开始,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乳酸菌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目前共采集样品4864份,从中分离、鉴定乳酸菌32641株,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乳酸菌种质资源库,为相关领域的发展保障了战略性资源。另外就是,我们在建立这个资源库的基础上,围绕解决“优良菌种资源匮乏,核心技术被垄断”这一严重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创立优良菌株筛选技术和评价体系,攻克菌株产业化关键技术,实现了乳酸菌制剂的产业化。目前我们的技术成果在蒙牛乳业、江中制药、完美集团、科拓生物等企业进行转化,相关产品已上市,变为现实生产力,打破了国外技术产品的垄断。  

我们的目标是,紧紧围绕产业发展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开展高质量的创新工作,继续推动国产菌株的开发利用,更好的服务于国人的健康生活和产业的健康发展,把资源优势变为科技优势、产业优势。

杭玮:今天的见面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领导、各位记者朋友、各位科技工作者。希望各位媒体记者能更深入的挖掘发生在内蒙古科技人身上的科技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全区科技工作者树立榜样。谢谢大家!

信息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