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金观平:外资波动无碍股市长期向好

2022-07-23 12:0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最近,资本市场震荡调整,7月份以来A股北向资金流出222.17亿元。此前,北向资金已连续数月净流入。对此,有投资者开始不淡定了。实际上,短期外资波动不改A股长期向好趋势,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具有坚实基础。

过去两个多月,在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升背景下,中国股市持续回暖,大盘指数跑赢全球股市。北向资金一路加仓A股,以6月份为例,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729.6亿元,是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单月净流入额第三高位。一些投资者由此认为“北水救了A股”。这种逻辑是不成立的。恰恰相反,不是外资进来了,A股市场就变好了,而是中国经济基本面预期向好,A股长期配置价值凸显,叠加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开放等利好因素,强烈吸引外资流入。此外,从量上看,A股外资持股占比大约5%,也并不具备决定A股市场走向的分量。

北向资金的动向会影响市场情绪,但是决定A股走向的,归根结底是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当下,看经济基本面,稳增长效应加速显现,上半年我国多项经济数据止跌回升、经济景气重回扩张区间,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升,装备智造、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增长强劲,这些亮点显示出我国经济增长具有强大韧性和活力。

在疫情防控方面,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强调科学防疫、精准施策,有利于提振消费信心,提振消费增速。从资金面看,6月份金融数据在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贷款等关键指标上表现亮眼,超出市场预期。目前我国通胀水平整体温和,央行主要政策目标还是稳增长。下一步,金融“活水”将继续支持巩固实体经济的发展成果。

从经济周期看,全球主要经济体陷入通胀,而我国经济进入复苏阶段,凸显我国市场具备较强长期配置价值。这些利好因素将继续吸引全球资金加大“中国资产”配置力度。

当然,近期股市调整也有一些短期理由。部分热点板块已积累一定涨幅,需要消化。美联储缩表的边际效应,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部分地区疫情反复等因素也会影响市场上行节奏,但这不是趋势的改变。把一些“支流”问题夸大有失偏颇。可以预期,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的确定性更大,全年增速将明显高于全球经济增速,全球经济的引擎作用将更加凸显,A股稳定运行有坚实基础。

当前,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日益加强。一些机构投资者热衷“跟风”,追涨杀跌,这种“赚快钱”的短期化倾向要不得。主流机构投资者应研判经济大盘,坚持价值投资、长线投资,充分发挥市场压舱石、定盘星的作用。(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责任编辑:刘有明

最近,资本市场震荡调整,7月份以来A股北向资金流出222.17亿元。此前,北向资金已连续数月净流入。对此,有投资者开始不淡定了。实际上,短期外资波动不改A股长期向好趋势,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具有坚实基础。

过去两个多月,在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升背景下,中国股市持续回暖,大盘指数跑赢全球股市。北向资金一路加仓A股,以6月份为例,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729.6亿元,是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单月净流入额第三高位。一些投资者由此认为“北水救了A股”。这种逻辑是不成立的。恰恰相反,不是外资进来了,A股市场就变好了,而是中国经济基本面预期向好,A股长期配置价值凸显,叠加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开放等利好因素,强烈吸引外资流入。此外,从量上看,A股外资持股占比大约5%,也并不具备决定A股市场走向的分量。

北向资金的动向会影响市场情绪,但是决定A股走向的,归根结底是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当下,看经济基本面,稳增长效应加速显现,上半年我国多项经济数据止跌回升、经济景气重回扩张区间,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升,装备智造、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增长强劲,这些亮点显示出我国经济增长具有强大韧性和活力。

在疫情防控方面,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强调科学防疫、精准施策,有利于提振消费信心,提振消费增速。从资金面看,6月份金融数据在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贷款等关键指标上表现亮眼,超出市场预期。目前我国通胀水平整体温和,央行主要政策目标还是稳增长。下一步,金融“活水”将继续支持巩固实体经济的发展成果。

从经济周期看,全球主要经济体陷入通胀,而我国经济进入复苏阶段,凸显我国市场具备较强长期配置价值。这些利好因素将继续吸引全球资金加大“中国资产”配置力度。

当然,近期股市调整也有一些短期理由。部分热点板块已积累一定涨幅,需要消化。美联储缩表的边际效应,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部分地区疫情反复等因素也会影响市场上行节奏,但这不是趋势的改变。把一些“支流”问题夸大有失偏颇。可以预期,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的确定性更大,全年增速将明显高于全球经济增速,全球经济的引擎作用将更加凸显,A股稳定运行有坚实基础。

当前,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日益加强。一些机构投资者热衷“跟风”,追涨杀跌,这种“赚快钱”的短期化倾向要不得。主流机构投资者应研判经济大盘,坚持价值投资、长线投资,充分发挥市场压舱石、定盘星的作用。(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