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非凡十年·巴彦淖尔新跨越 | 五原县: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2-07-26 10:42 巴彦淖尔日报  

2021年,五原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1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8.1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786元和24040元。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智慧,是努力,更是汗水。

近年来,五原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现代农业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符合五原县实际的富民强县之路。

平畴沃野谱新曲

夯实产业基础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五原县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地上无山、地下无矿,最大的资源就是黄河水润泽的230万亩水浇地,这是一笔“绿色宝藏”。依托这一宝藏,五原县大力发展集约农业、品牌农业、高效农业、数字农业,全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体系,建成各类农牧业园区138个,累计结成农企利益联结链条902个,辐射带动农户3.8万户,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该县现代农业园区实现了打破乡镇区划、更大范围的融合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平台、三产融合的平台、招商引资的平台、科技示范的平台、文化旅游的平台、品牌创建的平台、农村改革的平台和农企利益联结的平台。培育形成了葵花、肉鸡、肉羊、果蔬、玉米、奶羊六大主导产业,三产融合发展的雏形逐步显现。三瑞农科、三胖蛋公司强强联合,投资2.5亿元的向日葵城加快建设,列当、水锈防治取得重大突破,建成全国首家向日葵技术研究院、全国最大的葵花种子交易市场,葵花产业集群发展态势明显,成功申报2024年世界向日葵大会;投资65亿元的润海源肉鸡全产业链项目,集玉米种植、粮食仓储、油脂加工、饲料生产、种禽繁育、雏鸡孵化、肉鸡养殖、屠宰分割及冷藏销售、熟食加工、有机肥生产和鸡文化产业等12个产业链条于一体,建设91个生产工厂,覆盖全县域,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10亿元,带动就业7700人,实现税收2亿元;依托金草原、青青草原等企业,建成规模养殖场、屠宰厂、饲料加工厂、有机肥厂174家,年养殖肉羊534.5万只、出栏313万只,形成年出栏百万只肉羊生产联合体,构建起集种羊繁育、饲料生产、肉羊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有机肥制造、乡村旅游于一体的循环经济全产业链;采取企业领办、订单合作、连片补贴等办法,大力推进以钢架大拱棚为主导的设施农业建设,灯笼红、黄柿子、花菇、西甜瓜、朝天椒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产销两旺,在解决一年两茬、亩均综合产值实现2万元上迈出坚实步伐;中能科技30万吨玉米制乙醇、乐科君羊奶羊养殖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生猪、肉牛、鸵鸟、中草药等特色产业多元发展,“种养加”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坚持大破大立与集中连片并举,全县耕地完成新一轮配套改造,灌排体系实现全级畅通,完成高标准农田配套45.2万亩,农业“四控”全域推进,补齐了农业基础短板,盐碱地改良模式成为全国样板。

巩固脱贫成果

走共同富裕之路

2016年12月所有贫困村退出;

2018年7月区贫县“摘帽”;

2019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555户11464人全部脱贫,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2822元增加到2020年的18147元,率先实现“县摘帽、村退出、户脱贫”的目标任务;

2022年,全县大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近年来,五原县把精准要义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瞄准靶向、找准靶心、明确措施,着力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逐村逐户排查,逐个环节落实,竭尽全力攻壁垒、破难题、补短板、强弱项,努力提高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色。

坚持把培育扶贫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做好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绿色高质量发展“两个衔接”,形成“一村一品”“一户一策”、长短结合、多样特色的产业扶贫发展格局。建成金草原、润海源、联丰、永联等扶贫产业园区28个,带动贫困户4176人,户均增收3500元。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改水改厕改园子,建设美丽庭院。在91个村组实施自来水提标和管网改造工程,全县实现城乡同质饮水,群众安全饮水全覆盖。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1049户2054人,所有群众住上了安全房。以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创建为突破口,寄宿制学校改造全面完成,各项资助政策全面落实,全县贫困学生没有一个因贫辍学失学,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医疗救助和政府兜底之间实现无缝衔接、协同保障,切实解决了贫困群众看病难、就医难等问题。1万多贫困群众开启了崭新的生活。

加强生态保护

走绿色发展之路

五原县塔尔湖田园综合体(资料图)

         五原县渠道纵横、湖泊众多,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当地的一张亮丽名片。为了呵护好这张名片,该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努力让五原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五原县大力推进美丽河湖建设,推动河湖长制向灌排渠系末端和规模以下湖泊海子延伸,河湖渠沟整洁、畅通。污水处理厂与再生水厂稳定运行,特别是污水处理厂与园林绿化管网对接,中水使用覆盖宏珠电厂、园林绿化、隆兴湖补水,中水回用率达100%。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垃圾、污水收集转运处理体系全面构建,户改厕率达到86.5%,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2021年新增造林1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9.8%提高到15%。

提升城市品位

走城乡融合之路

        如今,漫步在五原县城区,高楼大厦映入眼帘,体育生态公园、水利文化公园、义和渠带状公园、植物园等连成一个大圆圈,十几个小游园点缀其中,美不胜收。

        近年来,五原县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这源于五原县积极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城区改扩战略,县城框架全面拉开,城镇建设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城镇化率由44.1%提高到50%。“八横八纵一环”路网全部贯通。商住开发、老旧小区改造、平房区整治一体实施,市政配套更加完善。园林绿化提档升级,新增园林绿化面积340.76亩,改造432亩,现建成区绿化面积551.68公顷,绿地率达到37.28%,绿化覆盖率41%。

         县城变得更加整洁、靓丽的同时,城市管理更加精细。五原县先后成功创建为全国园林城、全国卫生城、全区文明城。全县117个行政村现已全部建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目标圆满完成,782个村组全部建成留得住乡愁和记忆的美丽村庄。

增进民生福祉

走共建共享之路

         近年来,五原县坚持富民与强县并重,民生工程普惠群众。2018年以来累计民生支出91.6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72.6%。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教育事业均衡发展,10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建迁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验收。卫生事业健康发展,4所医院迁址新建,17所乡镇卫生院、86所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通过国家验收,获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抗战纪念园获评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成功创建全区双拥模范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中华诗词之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网格化+微治理”深入推行,防灾减灾、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这些记录着民情的民生账本,记录下了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的变革。

         站在新起点,五原县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实干担当、接续奋斗、勇往直前,奋力谱写五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周婷

2021年,五原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1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8.1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786元和24040元。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智慧,是努力,更是汗水。

近年来,五原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现代农业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符合五原县实际的富民强县之路。

平畴沃野谱新曲

夯实产业基础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五原县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地上无山、地下无矿,最大的资源就是黄河水润泽的230万亩水浇地,这是一笔“绿色宝藏”。依托这一宝藏,五原县大力发展集约农业、品牌农业、高效农业、数字农业,全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体系,建成各类农牧业园区138个,累计结成农企利益联结链条902个,辐射带动农户3.8万户,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该县现代农业园区实现了打破乡镇区划、更大范围的融合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平台、三产融合的平台、招商引资的平台、科技示范的平台、文化旅游的平台、品牌创建的平台、农村改革的平台和农企利益联结的平台。培育形成了葵花、肉鸡、肉羊、果蔬、玉米、奶羊六大主导产业,三产融合发展的雏形逐步显现。三瑞农科、三胖蛋公司强强联合,投资2.5亿元的向日葵城加快建设,列当、水锈防治取得重大突破,建成全国首家向日葵技术研究院、全国最大的葵花种子交易市场,葵花产业集群发展态势明显,成功申报2024年世界向日葵大会;投资65亿元的润海源肉鸡全产业链项目,集玉米种植、粮食仓储、油脂加工、饲料生产、种禽繁育、雏鸡孵化、肉鸡养殖、屠宰分割及冷藏销售、熟食加工、有机肥生产和鸡文化产业等12个产业链条于一体,建设91个生产工厂,覆盖全县域,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10亿元,带动就业7700人,实现税收2亿元;依托金草原、青青草原等企业,建成规模养殖场、屠宰厂、饲料加工厂、有机肥厂174家,年养殖肉羊534.5万只、出栏313万只,形成年出栏百万只肉羊生产联合体,构建起集种羊繁育、饲料生产、肉羊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有机肥制造、乡村旅游于一体的循环经济全产业链;采取企业领办、订单合作、连片补贴等办法,大力推进以钢架大拱棚为主导的设施农业建设,灯笼红、黄柿子、花菇、西甜瓜、朝天椒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产销两旺,在解决一年两茬、亩均综合产值实现2万元上迈出坚实步伐;中能科技30万吨玉米制乙醇、乐科君羊奶羊养殖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生猪、肉牛、鸵鸟、中草药等特色产业多元发展,“种养加”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坚持大破大立与集中连片并举,全县耕地完成新一轮配套改造,灌排体系实现全级畅通,完成高标准农田配套45.2万亩,农业“四控”全域推进,补齐了农业基础短板,盐碱地改良模式成为全国样板。

巩固脱贫成果

走共同富裕之路

2016年12月所有贫困村退出;

2018年7月区贫县“摘帽”;

2019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555户11464人全部脱贫,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2822元增加到2020年的18147元,率先实现“县摘帽、村退出、户脱贫”的目标任务;

2022年,全县大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近年来,五原县把精准要义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瞄准靶向、找准靶心、明确措施,着力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逐村逐户排查,逐个环节落实,竭尽全力攻壁垒、破难题、补短板、强弱项,努力提高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色。

坚持把培育扶贫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做好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绿色高质量发展“两个衔接”,形成“一村一品”“一户一策”、长短结合、多样特色的产业扶贫发展格局。建成金草原、润海源、联丰、永联等扶贫产业园区28个,带动贫困户4176人,户均增收3500元。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改水改厕改园子,建设美丽庭院。在91个村组实施自来水提标和管网改造工程,全县实现城乡同质饮水,群众安全饮水全覆盖。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1049户2054人,所有群众住上了安全房。以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创建为突破口,寄宿制学校改造全面完成,各项资助政策全面落实,全县贫困学生没有一个因贫辍学失学,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医疗救助和政府兜底之间实现无缝衔接、协同保障,切实解决了贫困群众看病难、就医难等问题。1万多贫困群众开启了崭新的生活。

加强生态保护

走绿色发展之路

五原县塔尔湖田园综合体(资料图)

         五原县渠道纵横、湖泊众多,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当地的一张亮丽名片。为了呵护好这张名片,该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努力让五原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五原县大力推进美丽河湖建设,推动河湖长制向灌排渠系末端和规模以下湖泊海子延伸,河湖渠沟整洁、畅通。污水处理厂与再生水厂稳定运行,特别是污水处理厂与园林绿化管网对接,中水使用覆盖宏珠电厂、园林绿化、隆兴湖补水,中水回用率达100%。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垃圾、污水收集转运处理体系全面构建,户改厕率达到86.5%,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2021年新增造林1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9.8%提高到15%。

提升城市品位

走城乡融合之路

        如今,漫步在五原县城区,高楼大厦映入眼帘,体育生态公园、水利文化公园、义和渠带状公园、植物园等连成一个大圆圈,十几个小游园点缀其中,美不胜收。

        近年来,五原县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这源于五原县积极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城区改扩战略,县城框架全面拉开,城镇建设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城镇化率由44.1%提高到50%。“八横八纵一环”路网全部贯通。商住开发、老旧小区改造、平房区整治一体实施,市政配套更加完善。园林绿化提档升级,新增园林绿化面积340.76亩,改造432亩,现建成区绿化面积551.68公顷,绿地率达到37.28%,绿化覆盖率41%。

         县城变得更加整洁、靓丽的同时,城市管理更加精细。五原县先后成功创建为全国园林城、全国卫生城、全区文明城。全县117个行政村现已全部建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目标圆满完成,782个村组全部建成留得住乡愁和记忆的美丽村庄。

增进民生福祉

走共建共享之路

         近年来,五原县坚持富民与强县并重,民生工程普惠群众。2018年以来累计民生支出91.6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72.6%。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教育事业均衡发展,10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建迁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验收。卫生事业健康发展,4所医院迁址新建,17所乡镇卫生院、86所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通过国家验收,获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抗战纪念园获评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成功创建全区双拥模范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中华诗词之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网格化+微治理”深入推行,防灾减灾、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这些记录着民情的民生账本,记录下了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的变革。

         站在新起点,五原县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实干担当、接续奋斗、勇往直前,奋力谱写五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