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乡村振兴书记谈(通辽市开鲁县县委书记 王凤森)

2022-07-29 09:27 内蒙古农牧厅  

坚持三产融合 发挥资源优势 创新基层治理    奋力谱写开鲁乡村振兴新篇章

 开鲁县作为农业大县、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重要功能区,将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方针,坚决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一号文件各项要求,履行保障粮食安全和初级产品供给责任,把准“三农”历史方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全面推进“五大产业、三产融合”为发展方向、“解剖麻雀、示范先行”为工作路径,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一是坚持“四个不摘”,扎实有序做好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推进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构建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落实“四个不摘”要求,选派51名县直机关干部到嘎查村开展乡村振兴指导帮扶工作,22名优秀年轻干部到镇场一线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真正在服务中心、做好群众工作中锤炼能力素质、培养“三农”情怀。抓住就业和产业两个关键,实施工资性收入倍增行动,拓展就地就近就业渠道,重点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鼓励发展共享用工、多渠道灵活就业,加快补齐工资性收入这块短板。坚持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加快打造以玉米、肉牛、红干椒、林果、文旅为核心的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把产业链增值环节更多地留在乡村、留给农民。

二是坚持三产融合,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牧区一切问题的前提。聚焦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目标,坚持“基在农业、惠在农村、利在农民”原则,持续推进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丰富乡村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以农民合理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为核心,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为关键,增强“产加销消”的互联互通性,形成多业态打造、多主体参与、多机制联结、多要素发力、多模式推进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切实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突出三产融合思路。坚持“融进去、合得来”的目标,瞄准带动力最强、普惠面最广的“通辽黄玉米”“开鲁红干椒”“科尔沁肉牛”“特色林果”“红绿双基因”文旅“五大产业”,编制印发《五大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五大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对“三产带动一产、一产促动二产”的产业振兴路径进行谋划,形成一批思路举措、建设一批示范基地、扶持一批支撑平台、制定一批政策措施,推动形成特色鲜明、类型丰富、协同发展的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突出科技创新驱动。树牢“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理念,实施农牧业“十大提升行动”,大力推广选用节水、耐旱、抗逆性强的品种和水肥一体化等旱作节水技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抓好“33个玉米三级联创科技示范基地”“11个鸡心果标准化示范园建设”“22个肉牛出院小区”“4个红干椒核心示范区和12个红干椒示范基地”,切实把“农机农技结合”“良种良法配套”这个现代农业法则,转化为开鲁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则。突出规模标准牵引。聚焦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实施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工程,健全完善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联农带农机制,支持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主体大力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服务,开展订单农业、加工物流、产品营销等,切实提高种粮综合效益,让小农户从产业发展中持续获得增值收益。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发展高附加值、劳务密集的特色产业,推广标准化栽培管理方案,丰富产业产品结构,稳定订单销售市场,充分释放富余劳动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切实为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增添动力。突出“接二连三”延伸。树牢“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的增值理念,以“全员招商、项目为王”为抓手,以开鲁生物医药开发区建设为关键,以玉米、红干椒、肉牛、林果“四大示范基地”建设为带动,着力破解“卖原料”“卖初级”问题,切实牢牢掌握农业溢价权。要释放优质农产品价值,在良种培育、品牌打造、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等方面系统推进,支持农文旅、产加销、工农服等全领域融合发展,通过全产业链发展实现产出好产品、打出好品牌、卖出好价钱,真正做好“绿”的文章、打响“特”的品牌、走稳“融”的道路,切实把增值空间留在开鲁,全面带动群众增收、促进乡村振兴。

三是坚持为民而建,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干一件成一件。坚持把保护好生态环境作为首要任务和重要原则,树立绿色低碳理念,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在全县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把握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统筹城镇和村庄布局,科学确定39个示范村,因地制宜有力有序推进落实。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农村改厕和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等工作,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纵深实施“环境卫生清理、村屯绿化美化、庭院和林下经济种植全覆盖”行动,推动乡村整体面貌显著改善。坚持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聚焦农民急难愁盼问题,加大教育、医疗救助、社会保障等方面投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是坚持党建引领,扎实有序做好乡村治理。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当前,开鲁同全国一样,进入乡村形态快速演变阶段,呈现出城乡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农民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等特征,必须着力办好农民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持续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不断增进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发挥党组织的“领头雁”作用,推深做实“五化协同、大抓基层”,统筹推进各领域“最强党支部”建设提质升级,以完善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为重点,以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为基础,以党建信息化平台建设为支撑,建立基层党建“七位一体双推进”工作机制,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心合一、四级联动、五民服务、十员落实”工作体系,实现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开展对象化分众化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健全农村牧区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扎实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责任编辑:王新国

坚持三产融合 发挥资源优势 创新基层治理    奋力谱写开鲁乡村振兴新篇章

 开鲁县作为农业大县、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重要功能区,将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方针,坚决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一号文件各项要求,履行保障粮食安全和初级产品供给责任,把准“三农”历史方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全面推进“五大产业、三产融合”为发展方向、“解剖麻雀、示范先行”为工作路径,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一是坚持“四个不摘”,扎实有序做好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推进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构建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落实“四个不摘”要求,选派51名县直机关干部到嘎查村开展乡村振兴指导帮扶工作,22名优秀年轻干部到镇场一线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真正在服务中心、做好群众工作中锤炼能力素质、培养“三农”情怀。抓住就业和产业两个关键,实施工资性收入倍增行动,拓展就地就近就业渠道,重点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鼓励发展共享用工、多渠道灵活就业,加快补齐工资性收入这块短板。坚持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加快打造以玉米、肉牛、红干椒、林果、文旅为核心的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把产业链增值环节更多地留在乡村、留给农民。

二是坚持三产融合,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牧区一切问题的前提。聚焦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目标,坚持“基在农业、惠在农村、利在农民”原则,持续推进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丰富乡村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以农民合理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为核心,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为关键,增强“产加销消”的互联互通性,形成多业态打造、多主体参与、多机制联结、多要素发力、多模式推进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切实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突出三产融合思路。坚持“融进去、合得来”的目标,瞄准带动力最强、普惠面最广的“通辽黄玉米”“开鲁红干椒”“科尔沁肉牛”“特色林果”“红绿双基因”文旅“五大产业”,编制印发《五大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五大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对“三产带动一产、一产促动二产”的产业振兴路径进行谋划,形成一批思路举措、建设一批示范基地、扶持一批支撑平台、制定一批政策措施,推动形成特色鲜明、类型丰富、协同发展的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突出科技创新驱动。树牢“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理念,实施农牧业“十大提升行动”,大力推广选用节水、耐旱、抗逆性强的品种和水肥一体化等旱作节水技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抓好“33个玉米三级联创科技示范基地”“11个鸡心果标准化示范园建设”“22个肉牛出院小区”“4个红干椒核心示范区和12个红干椒示范基地”,切实把“农机农技结合”“良种良法配套”这个现代农业法则,转化为开鲁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则。突出规模标准牵引。聚焦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实施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工程,健全完善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联农带农机制,支持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主体大力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服务,开展订单农业、加工物流、产品营销等,切实提高种粮综合效益,让小农户从产业发展中持续获得增值收益。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发展高附加值、劳务密集的特色产业,推广标准化栽培管理方案,丰富产业产品结构,稳定订单销售市场,充分释放富余劳动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切实为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增添动力。突出“接二连三”延伸。树牢“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的增值理念,以“全员招商、项目为王”为抓手,以开鲁生物医药开发区建设为关键,以玉米、红干椒、肉牛、林果“四大示范基地”建设为带动,着力破解“卖原料”“卖初级”问题,切实牢牢掌握农业溢价权。要释放优质农产品价值,在良种培育、品牌打造、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等方面系统推进,支持农文旅、产加销、工农服等全领域融合发展,通过全产业链发展实现产出好产品、打出好品牌、卖出好价钱,真正做好“绿”的文章、打响“特”的品牌、走稳“融”的道路,切实把增值空间留在开鲁,全面带动群众增收、促进乡村振兴。

三是坚持为民而建,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干一件成一件。坚持把保护好生态环境作为首要任务和重要原则,树立绿色低碳理念,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在全县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把握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统筹城镇和村庄布局,科学确定39个示范村,因地制宜有力有序推进落实。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农村改厕和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等工作,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纵深实施“环境卫生清理、村屯绿化美化、庭院和林下经济种植全覆盖”行动,推动乡村整体面貌显著改善。坚持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聚焦农民急难愁盼问题,加大教育、医疗救助、社会保障等方面投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是坚持党建引领,扎实有序做好乡村治理。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当前,开鲁同全国一样,进入乡村形态快速演变阶段,呈现出城乡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农民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等特征,必须着力办好农民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持续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不断增进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发挥党组织的“领头雁”作用,推深做实“五化协同、大抓基层”,统筹推进各领域“最强党支部”建设提质升级,以完善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为重点,以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为基础,以党建信息化平台建设为支撑,建立基层党建“七位一体双推进”工作机制,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心合一、四级联动、五民服务、十员落实”工作体系,实现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开展对象化分众化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健全农村牧区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扎实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