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立秋品小诗: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2022-08-07 09:36 新华网  

暑热未消,金秋已至,不知不觉中,又是一年立秋时。

《诗经·国风》中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此处“七月”指农历七月,也就是现在的季节,古人的意思是秋天已到,天气开始转凉,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如今很多人误以为“七月流火”是指天气很热,其实本意恰恰相反,朋友们注意不要用错成语。

说到天气转凉,很多人感受着今天炎热的天气,一定会疑惑:明明气温还很高,怎么就转凉了呢?笔者这里就要再次说明一下古人对于时令划分的背后逻辑,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特别强调万事万物由盛转衰过程的临界点,比如“大暑”这个节气是一年中暑气最旺也是最热的时候,到了“立秋”,暑气开始降低,这是一个慢慢变化的过程,属于自然运转的规律,并非一蹴而就,在此处“转凉”仅仅是开始,所以我们仍感到热并不稀奇,等到了下一个节气“处暑”,凉爽的感觉会更加明显。

古人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少不了创作相关诗词,比如这一首:

立秋

南北朝·周弘让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此诗作者存疑,在《初学记》、《诗纪》中俱认为此诗是南北朝时期陈朝周弘让所作,但《全唐诗》中却将此诗的作者写成了唐朝的刘言史,因《全唐诗》是清朝时期编校,出现失误的可能性较大,笔者认为作者应为周弘让更为准确。本诗用简单却精准的词语,描绘出了由夏入秋的这种自然变化,满天浮云收起夏日的景象,树叶开始渐渐飘落,闭目思索,这幅画面当真充满了诗意的美好。

对于农事而言,秋的到来意味着丰收的喜悦,但对于多愁善感的诗人而言,秋的到来则意味着哀愁与思念。立秋这一天恰逢由热转凉的开始,也就成了诗人创作大爆发的一个时间节点。

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唐朝诗人李益在立秋的前一日对着镜中年华老去的自己,不禁感叹:往事已逝,人生苦短,唯有两鬓白发来迎接明日的秋风。短短二十个字,将自己人生苦闷赋予悲秋之情,让人唏嘘不已。

相比之下,宋朝诗人刘瀚的立秋之思则显得更为含蓄委婉:

立秋

宋·刘瀚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诗人将要表达的情绪寄托于身边的事物之中,乳鸦声散,玉屏空立。秋风送凉,在睡中听见风声萧萧,醒来去看,只见月光下满阶都是梧桐落叶。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诗人通过细致的描写夏秋之交自然变化,将秋季到来的怅然若失融入到了立秋的夜晚,随着秋风吹过,梧桐叶落,明月如素,只留一丝朦胧的惆怅。

立秋之思,更在于思人,著名诗人白居易写了很多关于立秋的诗,大多数都是在思人:《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寄汴州节度使李二十尚书》、《立秋日登乐游园》、《立秋夕有怀梦得》、《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都因深厚的友谊而被后人称为“元白”“刘白”,在他所写的立秋之诗中,写给元稹的这首堪称经典: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唐·白居易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立秋之日,白居易独游曲江,深深思念远在江陵的好友元稹,发出了“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的感慨,和后人李清照的“一处相思,两处闲愁”异曲同工,尽得思人之妙。

无独有偶,元稹所写的二十四节气组诗中,到了立秋这一天,则提到了与立秋相近的七夕典故,让人不禁感慨,秋天确实是个让人“思念”的季节:

咏廿四气诗 立秋七月节

唐·元稹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

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

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

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

无论是白居易的“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还是元稹的“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都还停留在“写”的层面,而西晋的文学家张翰,秋风一起,不由得想到了家乡的美味莼羹鲈鱼脍,思乡之情难以控制,大笔一挥,写了首《思吴江歌》:“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写完之后直接辞官回家了,从此中国的诗学中就多了一个“莼鲈之思”的典故。

立秋至,秋思起,所幸在今天,若你思念之人在远方,也已不需要鸿雁传书,互联网时代的便利可以让你们随时联系,若是你想如张翰一样回远方的家乡看看,古时候可望而不可及的距离在现代交通工具下,相信也并不算太遥远。(王天博)

作者简介:

王天博,专栏作者,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诗词达人”,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第三季六强,上海东方卫视《诗书中华》四期擂主等。

责任编辑:章颖慧

暑热未消,金秋已至,不知不觉中,又是一年立秋时。

《诗经·国风》中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此处“七月”指农历七月,也就是现在的季节,古人的意思是秋天已到,天气开始转凉,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如今很多人误以为“七月流火”是指天气很热,其实本意恰恰相反,朋友们注意不要用错成语。

说到天气转凉,很多人感受着今天炎热的天气,一定会疑惑:明明气温还很高,怎么就转凉了呢?笔者这里就要再次说明一下古人对于时令划分的背后逻辑,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特别强调万事万物由盛转衰过程的临界点,比如“大暑”这个节气是一年中暑气最旺也是最热的时候,到了“立秋”,暑气开始降低,这是一个慢慢变化的过程,属于自然运转的规律,并非一蹴而就,在此处“转凉”仅仅是开始,所以我们仍感到热并不稀奇,等到了下一个节气“处暑”,凉爽的感觉会更加明显。

古人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少不了创作相关诗词,比如这一首:

立秋

南北朝·周弘让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此诗作者存疑,在《初学记》、《诗纪》中俱认为此诗是南北朝时期陈朝周弘让所作,但《全唐诗》中却将此诗的作者写成了唐朝的刘言史,因《全唐诗》是清朝时期编校,出现失误的可能性较大,笔者认为作者应为周弘让更为准确。本诗用简单却精准的词语,描绘出了由夏入秋的这种自然变化,满天浮云收起夏日的景象,树叶开始渐渐飘落,闭目思索,这幅画面当真充满了诗意的美好。

对于农事而言,秋的到来意味着丰收的喜悦,但对于多愁善感的诗人而言,秋的到来则意味着哀愁与思念。立秋这一天恰逢由热转凉的开始,也就成了诗人创作大爆发的一个时间节点。

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唐朝诗人李益在立秋的前一日对着镜中年华老去的自己,不禁感叹:往事已逝,人生苦短,唯有两鬓白发来迎接明日的秋风。短短二十个字,将自己人生苦闷赋予悲秋之情,让人唏嘘不已。

相比之下,宋朝诗人刘瀚的立秋之思则显得更为含蓄委婉:

立秋

宋·刘瀚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诗人将要表达的情绪寄托于身边的事物之中,乳鸦声散,玉屏空立。秋风送凉,在睡中听见风声萧萧,醒来去看,只见月光下满阶都是梧桐落叶。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诗人通过细致的描写夏秋之交自然变化,将秋季到来的怅然若失融入到了立秋的夜晚,随着秋风吹过,梧桐叶落,明月如素,只留一丝朦胧的惆怅。

立秋之思,更在于思人,著名诗人白居易写了很多关于立秋的诗,大多数都是在思人:《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寄汴州节度使李二十尚书》、《立秋日登乐游园》、《立秋夕有怀梦得》、《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都因深厚的友谊而被后人称为“元白”“刘白”,在他所写的立秋之诗中,写给元稹的这首堪称经典: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唐·白居易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立秋之日,白居易独游曲江,深深思念远在江陵的好友元稹,发出了“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的感慨,和后人李清照的“一处相思,两处闲愁”异曲同工,尽得思人之妙。

无独有偶,元稹所写的二十四节气组诗中,到了立秋这一天,则提到了与立秋相近的七夕典故,让人不禁感慨,秋天确实是个让人“思念”的季节:

咏廿四气诗 立秋七月节

唐·元稹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

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

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

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

无论是白居易的“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还是元稹的“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都还停留在“写”的层面,而西晋的文学家张翰,秋风一起,不由得想到了家乡的美味莼羹鲈鱼脍,思乡之情难以控制,大笔一挥,写了首《思吴江歌》:“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写完之后直接辞官回家了,从此中国的诗学中就多了一个“莼鲈之思”的典故。

立秋至,秋思起,所幸在今天,若你思念之人在远方,也已不需要鸿雁传书,互联网时代的便利可以让你们随时联系,若是你想如张翰一样回远方的家乡看看,古时候可望而不可及的距离在现代交通工具下,相信也并不算太遥远。(王天博)

作者简介:

王天博,专栏作者,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诗词达人”,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第三季六强,上海东方卫视《诗书中华》四期擂主等。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