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包头:双向融合提升价值链延伸产业链

2022-08-22 15:26 包头日报  

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途径之一。上半年,包头稀土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1%,增速位列包头市五区第一。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个百分点。这些数据的背后,是稀土高新区制造业的强劲发展和坚强支撑。

如今,作为包头市先进制造业产业聚集区,稀土高新区正通过“双向融合”,探索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明显。

双向融合优化产业链

日前,位于包头稀土高新区机电园区的包头市科锐微磁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年产5000吨快淬磁粉的新厂房已建设完毕。“我们项目总投资3亿元,已经开始生产了。”包头市科锐微磁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蔺继荣说。

与此同时,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稀土应用产业园区内机器隆隆,高端装备制造园区、机电园区等稀土高新区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正在加紧施工中……这是稀土高新区制造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稀土高新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制造业高速增长和重点项目快速建设成为重要支撑。据统计,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6.5%、同比增长29.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77.35亿元,同比增长52.6%;实现利润总额79.43亿元,同比增长50.8%。

1-6月,稀土高新区累计孵化企业1314家、毕业企业443家;累计培育社会力量兴办孵化载体20家,认定13家,引进企业606家,拥有知识产权339项,带动社会就业4000多人,累计获评国家级众创空间8家,内蒙古自治区级众创空间8家,市场主体活跃,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目前,稀土高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研发平台分别达到116家、95家、23家、119家,华为、百度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在稀土高新区布局,研发服务发达,创新资源富集。

谈及该区快速发展的原因,稀土高新区经济发展局负责人坦言,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是高技术企业提升价值链、延伸产业链的重要方向,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纷纷自我补链、自主强链,大大优化了稀土高新区的产业基础和产业结构。

依托优势拓展产业链

在稀土高新区,传统企业在充分运用本地的制造业优势,积极拓展产业链。

科锐微磁与包钢磁材加强产业联合,首次采用其生产的钕铁硼速凝薄带进行快磁粉的生产,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磁性能的稳定。此外,为加快产业链的延伸和工艺技术的进步,与钢铁研究院,内蒙古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达成产学研合作共联体,开展注塑钕铁硼颗粒和注塑磁体的关键制备工艺的研发,现已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实现了小批量生产。

据悉,2021年以来,科锐微磁将营业收入4%以上的资金用于科技研发,不断改进改造生产设备,单炉产量从不足3吨提高到4.5吨,并开发出2个系列6个牌号塑磁颗粒,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并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产品成功应用于空调电子膨胀阀、汽车和电动工具等领域,2022年上半年产值1.2亿元。

“企业级研发中心成功升级为高新区级研发中心,多亏了稀土高新区科技局工作人员3个多月的‘一对一’辅导和专业化培训。”蔺继荣说道。

天顺风能包头分公司生产现场,机器轰鸣、焊花四溅,一个个风机塔筒组件前,技术工人正紧锣密鼓地生产,专用作业车辆往来穿梭。

虽然经济下行压力大,但天顺风能包头分公司订单饱满,运行情况良好,全年计划生产风电塔筒2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1-7月,缴纳税收6000多万元。

“我们生产的塔筒实现了无碳刨焊接,技术属国内首创,可实现单吨工时5.5小时,较其他风电企业单吨工时8-10小时节省了不少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还具有人工作业无毒无害的特点。此外,我们在产品质量、焊接和对接技术精度以及交付时间上均严格把控。”天顺风能包头分公司经理杨永利表示。

今年以来,包头稀土高新区全力落实好企业用工、用电等各类要素保障,协调落实相关帮扶政策,统筹解决企业人员返岗、生产物资运输等问题。加大金融信贷纾困力度,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对因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经营、遇到暂时困难、不能及时还款的中小微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积极拓宽就业渠道,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及时向开复工企业、求职者发布供需信息,做好援企稳岗。

稀土高新区的两业融合正成为一种典型的双向融合,一方面传统产业服务化加快转型升级,加大研发创新,从单一的产品研发拓展到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研发创新,推进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另一方面互联网、软件信息服务、人工智能等高技术服务业也不断扩大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容,实现软硬件产品同步创新,助力区属企业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赵鑫华

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途径之一。上半年,包头稀土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1%,增速位列包头市五区第一。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个百分点。这些数据的背后,是稀土高新区制造业的强劲发展和坚强支撑。

如今,作为包头市先进制造业产业聚集区,稀土高新区正通过“双向融合”,探索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明显。

双向融合优化产业链

日前,位于包头稀土高新区机电园区的包头市科锐微磁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年产5000吨快淬磁粉的新厂房已建设完毕。“我们项目总投资3亿元,已经开始生产了。”包头市科锐微磁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蔺继荣说。

与此同时,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稀土应用产业园区内机器隆隆,高端装备制造园区、机电园区等稀土高新区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正在加紧施工中……这是稀土高新区制造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稀土高新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制造业高速增长和重点项目快速建设成为重要支撑。据统计,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6.5%、同比增长29.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77.35亿元,同比增长52.6%;实现利润总额79.43亿元,同比增长50.8%。

1-6月,稀土高新区累计孵化企业1314家、毕业企业443家;累计培育社会力量兴办孵化载体20家,认定13家,引进企业606家,拥有知识产权339项,带动社会就业4000多人,累计获评国家级众创空间8家,内蒙古自治区级众创空间8家,市场主体活跃,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目前,稀土高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研发平台分别达到116家、95家、23家、119家,华为、百度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在稀土高新区布局,研发服务发达,创新资源富集。

谈及该区快速发展的原因,稀土高新区经济发展局负责人坦言,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是高技术企业提升价值链、延伸产业链的重要方向,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纷纷自我补链、自主强链,大大优化了稀土高新区的产业基础和产业结构。

依托优势拓展产业链

在稀土高新区,传统企业在充分运用本地的制造业优势,积极拓展产业链。

科锐微磁与包钢磁材加强产业联合,首次采用其生产的钕铁硼速凝薄带进行快磁粉的生产,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磁性能的稳定。此外,为加快产业链的延伸和工艺技术的进步,与钢铁研究院,内蒙古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达成产学研合作共联体,开展注塑钕铁硼颗粒和注塑磁体的关键制备工艺的研发,现已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实现了小批量生产。

据悉,2021年以来,科锐微磁将营业收入4%以上的资金用于科技研发,不断改进改造生产设备,单炉产量从不足3吨提高到4.5吨,并开发出2个系列6个牌号塑磁颗粒,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并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产品成功应用于空调电子膨胀阀、汽车和电动工具等领域,2022年上半年产值1.2亿元。

“企业级研发中心成功升级为高新区级研发中心,多亏了稀土高新区科技局工作人员3个多月的‘一对一’辅导和专业化培训。”蔺继荣说道。

天顺风能包头分公司生产现场,机器轰鸣、焊花四溅,一个个风机塔筒组件前,技术工人正紧锣密鼓地生产,专用作业车辆往来穿梭。

虽然经济下行压力大,但天顺风能包头分公司订单饱满,运行情况良好,全年计划生产风电塔筒2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1-7月,缴纳税收6000多万元。

“我们生产的塔筒实现了无碳刨焊接,技术属国内首创,可实现单吨工时5.5小时,较其他风电企业单吨工时8-10小时节省了不少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还具有人工作业无毒无害的特点。此外,我们在产品质量、焊接和对接技术精度以及交付时间上均严格把控。”天顺风能包头分公司经理杨永利表示。

今年以来,包头稀土高新区全力落实好企业用工、用电等各类要素保障,协调落实相关帮扶政策,统筹解决企业人员返岗、生产物资运输等问题。加大金融信贷纾困力度,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对因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经营、遇到暂时困难、不能及时还款的中小微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积极拓宽就业渠道,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及时向开复工企业、求职者发布供需信息,做好援企稳岗。

稀土高新区的两业融合正成为一种典型的双向融合,一方面传统产业服务化加快转型升级,加大研发创新,从单一的产品研发拓展到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研发创新,推进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另一方面互联网、软件信息服务、人工智能等高技术服务业也不断扩大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容,实现软硬件产品同步创新,助力区属企业转型升级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