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非凡十年·内蒙古新答卷】追风逐日 点绿成金——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2-08-24 06:41 正北方网—《内蒙古日报》  

开栏的话: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感恩奋进,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快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在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伟大实践中迈出坚实步伐。

从8月24日起,本报开设“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内蒙古新答卷”专栏,从党的建设、民主法治、工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农牧业、生态建设、民生事业、乡村振兴、对外开放等方面,集中推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发展成就系列特稿,展示各行业各领域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具体实践和亮丽答卷,敬请关注。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

2011年12月,中国电信集团与自治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内蒙古首个云计算项目揭开神秘面纱。

“2012年信息园着手建设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大风一起,黄沙漫天。”健步行走在“水立方”型的数据中心大楼前,全程参与中国电信内蒙古信息产业园建设的项目主管崔智勇感慨万千。

短短10年时间,在和林格尔新区这片热土,中国移动呼和浩特数据中心、内蒙古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东方超算云内蒙古超级大脑项目……一个个云计算项目拔地而起。目前,这里建成运营、正在建设和洽谈推进的数据中心项目已有16个。和林格尔新区已建设成为国内最大的数据中心园区,扮演着国家“东数西算”内蒙古枢纽的重要角色。云集信息以每秒2000万亿次运算速率直抵用户端。

10年沧桑巨变,10年砥砺奋进,内蒙古数据中心的建设史仿佛一部浓缩的内蒙古工业奋斗史。

巍巍大青山,滔滔黄河水,见证着内蒙古上下同欲、披荆斩棘、驰而不息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奋斗足迹。

补齐短板: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开枝散叶

“低起点、高增长,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没有根本改变,产业结构单一、链条不长,多数产业处在成长阶段,产品初级化低端化特征明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面对这些工业发展短板,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作出一系列关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以构建多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大力提升资源型产业层次、提高非资源型产业比重,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我区工业经济实力;做好资源转化增值这篇大文章,着力推动我区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

“内蒙古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主战场主阵地在工业,重点难点和突破点也在工业。无论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还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都必须始终把工业经济摆在突出位置,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紧紧抓在手上,让工业这个‘脊梁’真正挺起来、硬起来。”今年2月21日,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擂鼓重锤地提出了内蒙古的“工业振兴计划”。自治区政府下发《关于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意见》及配套方案,同时出台了关于煤炭、风电光伏新能源、氢能、新型储能的4个“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蒙古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

沿着党的十八大以来划定的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路线图”,内蒙古各级各部门饱蘸浓墨、奋笔疾书,一幅幅工业经济昂扬发展的动人图景徐徐展开——

今年4月,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传来捷报,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一期项目建成投产。

昔日“一煤独大”的鄂尔多斯市全力以赴把结构调过来、功能转过来、质量提上来。如今,鄂尔多斯市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现代煤化工基地,煤炭深加工产业链、煤基新兴产业链水平走进世界前列,“风光氢储车”产业集群风生水起。

8月3日,2022第三届中国铝工业高质量发展峰会暨铝产品展会在通辽市霍林郭勒市开幕。霍林郭勒市缘煤而建、因铝而兴,正在倾力打造以延伸产业链、攀升价值链为目标的千亿级绿色铝基新材料生产基地。

窥一域而知全貌。放眼全区,各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开枝散叶,点“绿”成金。

“中国乳都”呼和浩特市走出伊利、蒙牛两大世界乳业十强企业,乳品产销研发链由国内200多个地市延伸至“一带一路”沿线及五大洲。

包头市建成世界最大的稀土钢轨生产基地,“一带一路”沿线70多个国家和国内几十条铁路都有“包钢制造”。

通辽市成为“中国蒙医药之都”,蒙医药产品惠及国内多地和“一带一路”沿线10多个国家和地区居民。

乌海市及周边地区利用煤焦化工、氯碱化工、硅化工等产业集聚优势,形成全国最大的精细化工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拥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和话语权。

阿拉善盟建成世界最大的高端靛蓝生产基地,全球每10条经典“蓝”牛仔裤,有9条用阿拉善的靛蓝剂染成。

巴彦淖尔市“天赋河套”绿色农畜产品畅销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

调整结构:新兴产业动能十足风光无限

逐浪奔涌的时代大潮,不进是退,慢进亦是退。奋进的号音嘹亮,奔跑的脚步铿锵。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现代能源经济,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新产业、新动能加快培育,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了工业由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10年来,以进为要,内蒙古工业经济总量、规模实现新突破。2012年到2021年,内蒙古全部工业增加值从3500多亿元增长到7900多亿元,年均增长7.2%。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左右。煤炭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10亿吨左右,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外送煤炭、外送电规模居全国首位;

10年来,以绿为底,内蒙古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取得新进展。绿色清洁能源实现大发展、大跨越,风、光并网规模居全国第一,新能源装机从1610万千瓦增加到5600万千瓦,增长2倍多,全区超三分之一的电力装机和超五分之一的全社会用电量来自新能源,成为全国最大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10年来,以融为媒,内蒙古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迈上新台阶。移动网络建设从3G到5G迭代更新、跨越式发展,4G网络覆盖率达99.4%,5G基站达到2.5万座,基本实现盟市、旗县驻地、重点厂矿园区5G网络全覆盖。呼和浩特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运营,彻底改写了我国西部地区数据流量需要通过北京、上海等地长途绕转的历史。建成全国装机容量最大的大数据产业基地,累计建成数据中心32个,服务器承载能力达到160万台,“青城之光”、旷世人工智能等多个超算平台开通运行,创造了中国超算的“内蒙古速度”。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北疆大地处处奔涌着创新的活力、发展的动力。日新月异的变化讲述着内蒙古工业由“傻大粗”向“高精尖”迈进的嬗变。

宏图绘就风帆起,满怀豪情向未来。踏着喜迎二十大的激越鼓点,内蒙古各族人民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奋斗的姿态阔步前行。内蒙古既要按照新的理念发展好“羊煤土气”,也要抓住新能源发展的契机“追风逐日”,全力打造全国新能源产业高地,全力建设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让内蒙古的“绿”意更浓、“绿”能更足,用绿色发展扮靓产业高原。(记者  李永桃)

责任编辑:张彬

开栏的话: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感恩奋进,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快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在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伟大实践中迈出坚实步伐。

从8月24日起,本报开设“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内蒙古新答卷”专栏,从党的建设、民主法治、工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农牧业、生态建设、民生事业、乡村振兴、对外开放等方面,集中推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发展成就系列特稿,展示各行业各领域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具体实践和亮丽答卷,敬请关注。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

2011年12月,中国电信集团与自治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内蒙古首个云计算项目揭开神秘面纱。

“2012年信息园着手建设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大风一起,黄沙漫天。”健步行走在“水立方”型的数据中心大楼前,全程参与中国电信内蒙古信息产业园建设的项目主管崔智勇感慨万千。

短短10年时间,在和林格尔新区这片热土,中国移动呼和浩特数据中心、内蒙古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东方超算云内蒙古超级大脑项目……一个个云计算项目拔地而起。目前,这里建成运营、正在建设和洽谈推进的数据中心项目已有16个。和林格尔新区已建设成为国内最大的数据中心园区,扮演着国家“东数西算”内蒙古枢纽的重要角色。云集信息以每秒2000万亿次运算速率直抵用户端。

10年沧桑巨变,10年砥砺奋进,内蒙古数据中心的建设史仿佛一部浓缩的内蒙古工业奋斗史。

巍巍大青山,滔滔黄河水,见证着内蒙古上下同欲、披荆斩棘、驰而不息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奋斗足迹。

补齐短板: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开枝散叶

“低起点、高增长,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没有根本改变,产业结构单一、链条不长,多数产业处在成长阶段,产品初级化低端化特征明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面对这些工业发展短板,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作出一系列关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以构建多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大力提升资源型产业层次、提高非资源型产业比重,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我区工业经济实力;做好资源转化增值这篇大文章,着力推动我区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

“内蒙古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主战场主阵地在工业,重点难点和突破点也在工业。无论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还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都必须始终把工业经济摆在突出位置,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紧紧抓在手上,让工业这个‘脊梁’真正挺起来、硬起来。”今年2月21日,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擂鼓重锤地提出了内蒙古的“工业振兴计划”。自治区政府下发《关于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意见》及配套方案,同时出台了关于煤炭、风电光伏新能源、氢能、新型储能的4个“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蒙古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

沿着党的十八大以来划定的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路线图”,内蒙古各级各部门饱蘸浓墨、奋笔疾书,一幅幅工业经济昂扬发展的动人图景徐徐展开——

今年4月,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传来捷报,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一期项目建成投产。

昔日“一煤独大”的鄂尔多斯市全力以赴把结构调过来、功能转过来、质量提上来。如今,鄂尔多斯市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现代煤化工基地,煤炭深加工产业链、煤基新兴产业链水平走进世界前列,“风光氢储车”产业集群风生水起。

8月3日,2022第三届中国铝工业高质量发展峰会暨铝产品展会在通辽市霍林郭勒市开幕。霍林郭勒市缘煤而建、因铝而兴,正在倾力打造以延伸产业链、攀升价值链为目标的千亿级绿色铝基新材料生产基地。

窥一域而知全貌。放眼全区,各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开枝散叶,点“绿”成金。

“中国乳都”呼和浩特市走出伊利、蒙牛两大世界乳业十强企业,乳品产销研发链由国内200多个地市延伸至“一带一路”沿线及五大洲。

包头市建成世界最大的稀土钢轨生产基地,“一带一路”沿线70多个国家和国内几十条铁路都有“包钢制造”。

通辽市成为“中国蒙医药之都”,蒙医药产品惠及国内多地和“一带一路”沿线10多个国家和地区居民。

乌海市及周边地区利用煤焦化工、氯碱化工、硅化工等产业集聚优势,形成全国最大的精细化工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拥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和话语权。

阿拉善盟建成世界最大的高端靛蓝生产基地,全球每10条经典“蓝”牛仔裤,有9条用阿拉善的靛蓝剂染成。

巴彦淖尔市“天赋河套”绿色农畜产品畅销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

调整结构:新兴产业动能十足风光无限

逐浪奔涌的时代大潮,不进是退,慢进亦是退。奋进的号音嘹亮,奔跑的脚步铿锵。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现代能源经济,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新产业、新动能加快培育,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了工业由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10年来,以进为要,内蒙古工业经济总量、规模实现新突破。2012年到2021年,内蒙古全部工业增加值从3500多亿元增长到7900多亿元,年均增长7.2%。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左右。煤炭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10亿吨左右,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外送煤炭、外送电规模居全国首位;

10年来,以绿为底,内蒙古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取得新进展。绿色清洁能源实现大发展、大跨越,风、光并网规模居全国第一,新能源装机从1610万千瓦增加到5600万千瓦,增长2倍多,全区超三分之一的电力装机和超五分之一的全社会用电量来自新能源,成为全国最大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10年来,以融为媒,内蒙古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迈上新台阶。移动网络建设从3G到5G迭代更新、跨越式发展,4G网络覆盖率达99.4%,5G基站达到2.5万座,基本实现盟市、旗县驻地、重点厂矿园区5G网络全覆盖。呼和浩特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运营,彻底改写了我国西部地区数据流量需要通过北京、上海等地长途绕转的历史。建成全国装机容量最大的大数据产业基地,累计建成数据中心32个,服务器承载能力达到160万台,“青城之光”、旷世人工智能等多个超算平台开通运行,创造了中国超算的“内蒙古速度”。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北疆大地处处奔涌着创新的活力、发展的动力。日新月异的变化讲述着内蒙古工业由“傻大粗”向“高精尖”迈进的嬗变。

宏图绘就风帆起,满怀豪情向未来。踏着喜迎二十大的激越鼓点,内蒙古各族人民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奋斗的姿态阔步前行。内蒙古既要按照新的理念发展好“羊煤土气”,也要抓住新能源发展的契机“追风逐日”,全力打造全国新能源产业高地,全力建设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让内蒙古的“绿”意更浓、“绿”能更足,用绿色发展扮靓产业高原。(记者  李永桃)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