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我的选择”就业季系列网评】“摆脱群体焦虑后,我找到了求职方向”

2022-08-25 18:58 光明网-时评频道  

【编者按】

今年夏天,1076万名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人生的十字路口熙熙攘攘,考研、考公、求职、创业……年轻的他们有何梦想?未来的人生如何启航?我们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它事关一个年轻人的未来,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事关国家繁荣、社会发展。今年,再创新高的毕业生数量叠加疫情影响,给就业带来了些许不确定性。为此,国家、政府制定一项项政策,将毕业生就业作为头等大事;各地、各高校因地制宜,为毕业生搭建桥梁……如何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他们对工作有怎样的取舍和考量?我们邀请了来自部分领域的应届毕业生讲述自身的求职故事,同时也邀请了专家、评论员等畅谈就业相关话题。

去年10月,我几经辗转用“天价”从票贩子手里买到了回国的机票,退掉了在英国的宿舍,随后投入到国内秋招的浪潮里来。然而,在这个所谓的“最难就业季”里,我学的文科专业又道而不术,自由的灵魂到底也没能换来三千块的月薪。

事实上,在我一开始的想象中,求职和高考、留学一样,只要跟着既定的步伐,反复完成“投简历-笔试-面试”的流程,就总能或好或坏地获得一个归宿。我一直想要进入传媒行业,但一开始我还是采取了海投的策略——起先觉得互联网挣钱多、名气大就挨个递上简历,后来大厂裁员的消息不断爆出,我又试着转去国企试图捞个安稳。就这样反复横跳到秋招结束,我还是没有找到工作。

从集体的视野看来,我只是坐标系上不起眼的点,是众多毕业生的一个缩影,但在个体内部,冲突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

稳定还是赚钱这类选择已经是最“甜蜜的烦恼”,社会期待与残酷现实间的鸿沟更难以弥合。在求职的前半段,我非常希望融入“集体”,寻找那个被社会认可的“体面工作”,也对阶段与阶段之间的空白期有着强烈的恐惧。无论是豆瓣的“职场吐槽大会”“校招遗漏人才自救中心”小组,还是待业网友闲聊的微信群,都是我寻求群体认同的根据地。与此同时,同伴压力也呈指数增加着。许多就业公众号为了推销服务,会刻意发布一些“一个月收到30万offer”“再不努力就找不到工作了”等推送来制造焦虑,加上身边同学陆续“上岸”的喜讯和自己进度缓慢的对比,让我整个人都陷入了巨大的内耗当中。

就这样,时间很快到了今年四月。我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但“毕业”这个节点还是带来了一些变化。待业青年蜗居在家,父母还给了我很多支持,不断鼓励我静下心来,“不要为了就业而就业”,这也一定程度上帮我摆脱了焦虑。我不再高频率使用社交媒体,日常除了读书,就在思考人生、画个人SWOT(一种分析优劣势和环境条件的模型)。这段时间,在考试技巧方面我没什么长进,但这些活动有效地把我的关注点从公共领域经营转向了自我探索。当能够清醒而流利地说出自己到底擅长什么和喜欢什么的时候,我通过线上面试收到了招聘季第一个满意的offer,这时我也才领会到之前一位面试官提到的“找工作最重要的不是能力,是匹配度。”

害怕被逐出人群是人类原始的恐惧,可在就业上,学生们做决策的复杂性远远要比考试中的四个选项复杂。适当保持个人主义,探索自己的节奏和方向,成了我这次毕业学到的重要一课。

后面的挑选offer又带来了另一种焦虑,但比起失业,这已然轻松太多了。最终,我决定进入了最初心仪的行业,入职一家传媒公司。目前,我所在的岗位工作以处理文字材料为主,每天与不同的作者打交道,并进行相应的内容策划和生产。兴趣与专业的对口、学有所用的成就感让我十分满意,而且岗位的工作节奏与我相当适配,既不算“卷”也不至于让人“摆烂”,在保证“WLB”的基础上能够稳步前行。

在这一场求职的战斗中,似乎实力、心态与运气缺一不可。如果真的有时光机,我想回到第一次修改简历的时候,告诉自己说:“不要急,该来的总会来。”(阿尔吉侬)

责任编辑:姚亚兵

【编者按】

今年夏天,1076万名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人生的十字路口熙熙攘攘,考研、考公、求职、创业……年轻的他们有何梦想?未来的人生如何启航?我们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它事关一个年轻人的未来,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事关国家繁荣、社会发展。今年,再创新高的毕业生数量叠加疫情影响,给就业带来了些许不确定性。为此,国家、政府制定一项项政策,将毕业生就业作为头等大事;各地、各高校因地制宜,为毕业生搭建桥梁……如何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他们对工作有怎样的取舍和考量?我们邀请了来自部分领域的应届毕业生讲述自身的求职故事,同时也邀请了专家、评论员等畅谈就业相关话题。

去年10月,我几经辗转用“天价”从票贩子手里买到了回国的机票,退掉了在英国的宿舍,随后投入到国内秋招的浪潮里来。然而,在这个所谓的“最难就业季”里,我学的文科专业又道而不术,自由的灵魂到底也没能换来三千块的月薪。

事实上,在我一开始的想象中,求职和高考、留学一样,只要跟着既定的步伐,反复完成“投简历-笔试-面试”的流程,就总能或好或坏地获得一个归宿。我一直想要进入传媒行业,但一开始我还是采取了海投的策略——起先觉得互联网挣钱多、名气大就挨个递上简历,后来大厂裁员的消息不断爆出,我又试着转去国企试图捞个安稳。就这样反复横跳到秋招结束,我还是没有找到工作。

从集体的视野看来,我只是坐标系上不起眼的点,是众多毕业生的一个缩影,但在个体内部,冲突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

稳定还是赚钱这类选择已经是最“甜蜜的烦恼”,社会期待与残酷现实间的鸿沟更难以弥合。在求职的前半段,我非常希望融入“集体”,寻找那个被社会认可的“体面工作”,也对阶段与阶段之间的空白期有着强烈的恐惧。无论是豆瓣的“职场吐槽大会”“校招遗漏人才自救中心”小组,还是待业网友闲聊的微信群,都是我寻求群体认同的根据地。与此同时,同伴压力也呈指数增加着。许多就业公众号为了推销服务,会刻意发布一些“一个月收到30万offer”“再不努力就找不到工作了”等推送来制造焦虑,加上身边同学陆续“上岸”的喜讯和自己进度缓慢的对比,让我整个人都陷入了巨大的内耗当中。

就这样,时间很快到了今年四月。我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但“毕业”这个节点还是带来了一些变化。待业青年蜗居在家,父母还给了我很多支持,不断鼓励我静下心来,“不要为了就业而就业”,这也一定程度上帮我摆脱了焦虑。我不再高频率使用社交媒体,日常除了读书,就在思考人生、画个人SWOT(一种分析优劣势和环境条件的模型)。这段时间,在考试技巧方面我没什么长进,但这些活动有效地把我的关注点从公共领域经营转向了自我探索。当能够清醒而流利地说出自己到底擅长什么和喜欢什么的时候,我通过线上面试收到了招聘季第一个满意的offer,这时我也才领会到之前一位面试官提到的“找工作最重要的不是能力,是匹配度。”

害怕被逐出人群是人类原始的恐惧,可在就业上,学生们做决策的复杂性远远要比考试中的四个选项复杂。适当保持个人主义,探索自己的节奏和方向,成了我这次毕业学到的重要一课。

后面的挑选offer又带来了另一种焦虑,但比起失业,这已然轻松太多了。最终,我决定进入了最初心仪的行业,入职一家传媒公司。目前,我所在的岗位工作以处理文字材料为主,每天与不同的作者打交道,并进行相应的内容策划和生产。兴趣与专业的对口、学有所用的成就感让我十分满意,而且岗位的工作节奏与我相当适配,既不算“卷”也不至于让人“摆烂”,在保证“WLB”的基础上能够稳步前行。

在这一场求职的战斗中,似乎实力、心态与运气缺一不可。如果真的有时光机,我想回到第一次修改简历的时候,告诉自己说:“不要急,该来的总会来。”(阿尔吉侬)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