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红色钢城的绿色之旅

2022-08-26 16:54

铁水汹涌流淌,传承着包钢六十余载的红色血液,技术创新、低碳引领,是包钢绿色发展的企业底色。8月24日,记者走进草原钢城,见证包钢“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高质量发展成果。

“包钢力量”托起和若铁路

6月16日10时53分,5818次列车从新疆和田站驶出,全球首条沙漠铁路环线——和若铁路正式开通运行,全长825千米的和若铁路所铺设的10.12万吨优质钢轨,全部产自于包钢。

8月24日,记者来到包钢轨梁厂2号线,生产车间里,一根根滚烫的钢轨,正在轧钢机里被千锤百炼、浴火成型。

厂区干净整洁

控制车间技术员正在操作机器运行

采访包钢首席技能大师赵军

包钢轨梁厂于1958年筹建,1966年7月破土动工,1969年1月正式投产,曾开创国内多个型号钢轨设计生产的先河,是世界最大的钢轨生产基地,拥有世界一流的钢轨轧制设备和世界最强的钢轨生产能力,多次创下钢轨产量世界第一。

截至目前,包钢集团为全国14万公里铁路营运里程提供了近1/3的钢轨,4.1万高速铁路营运里程有近四成来自包钢钢轨,世界最高速的京沪高铁、世界运营里程最长的京广高铁、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都有来自包钢的钢铁力量。

红色基因融入血液

走进“齐心协力建包钢”展陈馆,大量宝贵的历史资料见证了“包钢为全国,全国为包钢”的辉煌历史。

馆内大屏幕上,播放着周总理1959年为包钢1号高炉出铁剪彩的珍贵录像画面,自治区自此告别千里草原“手无寸铁”的历史。“这是世界上一流的大高炉,第一次在我国出现,你们要好好管理啊……”周总理对包钢的殷切嘱托令人动容,剪彩使用过的红绸和剪刀也留在了展陈馆,引人追忆。

参观包钢会展中心

吸引中央级媒体记者目光

95岁的老包钢人拓林,曾亲历此刻,对他而言,时隔60余年,周总理的嘱托声犹在耳。和其他老包钢人一样,他们的口述历史如今被视频留存,在展陈馆的“时光隧道”内进行循环播放。

走出隧道,包钢近年来在科技创新、节能减耗方面取得的大量成果展示,就跃然眼前。

时光隧道是昨天与今天的连接,展示了包钢传承红色基因、转型绿色发展的蜕变之路。

加速绿色低碳转型

生铁矿石变成钢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矿渣,曾经堆积如山……如今经过全球领先的技术处理,废渣山摇身变成“宝矿山” ,广泛利用于造纸、塑胶等多个领域。这正是包钢集团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及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

8月24日,记者在包钢集团内蒙古包瀜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厂区看到,矿渣处理产生的高纯碳酸钙粉末细腻,根据颗粒大小分装在不同的容器里。1吨钢渣可生产约0.5吨高纯碳酸钙、0.6吨含铁料,尾矿渣还能作为炼钢制冷剂。

了解包钢制作技术

马力全开

刚出炉的铁轨

内蒙古包瀜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碳化法钢铁渣综合利用项目,是全球首台套固废与二氧化碳矿化综合利用的项目。产品高纯碳酸钙可用于造纸、塑料、涂料、橡胶等多个行业,减少石灰石矿的开采和煅烧,减少纸浆生产过程中树木砍伐,实现温室气体减排、推进循环低碳经济发展,对于解决炼钢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循环再利用问题及二氧化碳封存问题有着重大意义。

记者了解到,包钢集团通过实施机制能效、优化能源结构、产业协同来实现双碳目标,让绿色化转型、绿色生产力、绿色新动能给包钢高质量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除了废矿渣的处理再应用,包钢动供总厂供热首站余热回收项目,充分炼钢的余热资源,为市政提供300余万平方米供热热源,该项目被评为国家级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典型示范项目。文/草原全媒·正北方网记者 郝儒冰 摄影/正北方网首席记者 牛天甲  实习生 支新凯 张子椒

责任编辑:段丽萍

铁水汹涌流淌,传承着包钢六十余载的红色血液,技术创新、低碳引领,是包钢绿色发展的企业底色。8月24日,记者走进草原钢城,见证包钢“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高质量发展成果。

“包钢力量”托起和若铁路

6月16日10时53分,5818次列车从新疆和田站驶出,全球首条沙漠铁路环线——和若铁路正式开通运行,全长825千米的和若铁路所铺设的10.12万吨优质钢轨,全部产自于包钢。

8月24日,记者来到包钢轨梁厂2号线,生产车间里,一根根滚烫的钢轨,正在轧钢机里被千锤百炼、浴火成型。

厂区干净整洁

控制车间技术员正在操作机器运行

采访包钢首席技能大师赵军

包钢轨梁厂于1958年筹建,1966年7月破土动工,1969年1月正式投产,曾开创国内多个型号钢轨设计生产的先河,是世界最大的钢轨生产基地,拥有世界一流的钢轨轧制设备和世界最强的钢轨生产能力,多次创下钢轨产量世界第一。

截至目前,包钢集团为全国14万公里铁路营运里程提供了近1/3的钢轨,4.1万高速铁路营运里程有近四成来自包钢钢轨,世界最高速的京沪高铁、世界运营里程最长的京广高铁、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都有来自包钢的钢铁力量。

红色基因融入血液

走进“齐心协力建包钢”展陈馆,大量宝贵的历史资料见证了“包钢为全国,全国为包钢”的辉煌历史。

馆内大屏幕上,播放着周总理1959年为包钢1号高炉出铁剪彩的珍贵录像画面,自治区自此告别千里草原“手无寸铁”的历史。“这是世界上一流的大高炉,第一次在我国出现,你们要好好管理啊……”周总理对包钢的殷切嘱托令人动容,剪彩使用过的红绸和剪刀也留在了展陈馆,引人追忆。

参观包钢会展中心

吸引中央级媒体记者目光

95岁的老包钢人拓林,曾亲历此刻,对他而言,时隔60余年,周总理的嘱托声犹在耳。和其他老包钢人一样,他们的口述历史如今被视频留存,在展陈馆的“时光隧道”内进行循环播放。

走出隧道,包钢近年来在科技创新、节能减耗方面取得的大量成果展示,就跃然眼前。

时光隧道是昨天与今天的连接,展示了包钢传承红色基因、转型绿色发展的蜕变之路。

加速绿色低碳转型

生铁矿石变成钢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矿渣,曾经堆积如山……如今经过全球领先的技术处理,废渣山摇身变成“宝矿山” ,广泛利用于造纸、塑胶等多个领域。这正是包钢集团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及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

8月24日,记者在包钢集团内蒙古包瀜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厂区看到,矿渣处理产生的高纯碳酸钙粉末细腻,根据颗粒大小分装在不同的容器里。1吨钢渣可生产约0.5吨高纯碳酸钙、0.6吨含铁料,尾矿渣还能作为炼钢制冷剂。

了解包钢制作技术

马力全开

刚出炉的铁轨

内蒙古包瀜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碳化法钢铁渣综合利用项目,是全球首台套固废与二氧化碳矿化综合利用的项目。产品高纯碳酸钙可用于造纸、塑料、涂料、橡胶等多个行业,减少石灰石矿的开采和煅烧,减少纸浆生产过程中树木砍伐,实现温室气体减排、推进循环低碳经济发展,对于解决炼钢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循环再利用问题及二氧化碳封存问题有着重大意义。

记者了解到,包钢集团通过实施机制能效、优化能源结构、产业协同来实现双碳目标,让绿色化转型、绿色生产力、绿色新动能给包钢高质量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除了废矿渣的处理再应用,包钢动供总厂供热首站余热回收项目,充分炼钢的余热资源,为市政提供300余万平方米供热热源,该项目被评为国家级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典型示范项目。文/草原全媒·正北方网记者 郝儒冰 摄影/正北方网首席记者 牛天甲  实习生 支新凯 张子椒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