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深入中国文明历史研究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2-09-01 12:38 中国网   作者:刘平平 李志男

刘平平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李志男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5月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其独特性和内聚力是国家、民族得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新的征程上,认同民族文化身份、增强人民文化自信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深入研究和阐释中华文明的价值。在人类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真正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必须了解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因而,不仅要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也要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

深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段时期以来,国际和国内存在着忽视中华文化传统的价值和地位,甚至贬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潮。新时代,一方面要避免过分强调对异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另一方面要注重对母文化的维护与传播。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提出了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刻阐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引领文化建设在守正创新中呈现蓬勃发展的生动景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既要通过“回头看”从文化积淀和传承中获得文化自信,又要立足当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中坚定文化自信,对自身文化精华的体认传承以及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

以博大胸怀和包容心态开展文明交流互鉴。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华文化能绵延五千年就在于其兼容开放,中国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应以更理智、更开放的心态,更博大的胸怀,积极吸收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中华民族自古就信奉“和而不同”原则,在处理自身与外部世界文明关系上,既满腔热情,又理性平和,是最能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中国要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和登高望远的视野,积极建构与处理文化的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更好地梳理自身发展特点。

创新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机制,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把中国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学会通过生活和日常叙事,用人民群众的语言和人民群众亲身经历的故事来描述,让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梦想,通过鲜活的生活叙事和行动故事显现其理念的光辉和理想的力量,进而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共鸣。

进入新时代,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论超越文明优越论,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对气候变化、魅力奥运等方面大力推进国际合作,向世界阐明中国梦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发展将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带来更多机遇,引发国际社会积极反响。

拓宽和布局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中国古代遗存,为中华文明探源提供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拓展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要大力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为能成为中华民族一分子而自豪。

责任编辑:梁波

刘平平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李志男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5月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其独特性和内聚力是国家、民族得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新的征程上,认同民族文化身份、增强人民文化自信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深入研究和阐释中华文明的价值。在人类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真正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必须了解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因而,不仅要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也要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

深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段时期以来,国际和国内存在着忽视中华文化传统的价值和地位,甚至贬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潮。新时代,一方面要避免过分强调对异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另一方面要注重对母文化的维护与传播。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提出了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刻阐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引领文化建设在守正创新中呈现蓬勃发展的生动景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既要通过“回头看”从文化积淀和传承中获得文化自信,又要立足当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中坚定文化自信,对自身文化精华的体认传承以及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

以博大胸怀和包容心态开展文明交流互鉴。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华文化能绵延五千年就在于其兼容开放,中国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应以更理智、更开放的心态,更博大的胸怀,积极吸收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中华民族自古就信奉“和而不同”原则,在处理自身与外部世界文明关系上,既满腔热情,又理性平和,是最能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中国要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和登高望远的视野,积极建构与处理文化的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更好地梳理自身发展特点。

创新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机制,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把中国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学会通过生活和日常叙事,用人民群众的语言和人民群众亲身经历的故事来描述,让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梦想,通过鲜活的生活叙事和行动故事显现其理念的光辉和理想的力量,进而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共鸣。

进入新时代,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论超越文明优越论,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对气候变化、魅力奥运等方面大力推进国际合作,向世界阐明中国梦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发展将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带来更多机遇,引发国际社会积极反响。

拓宽和布局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中国古代遗存,为中华文明探源提供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拓展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要大力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为能成为中华民族一分子而自豪。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