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乡村振兴书记谈(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县委书记 李六小)

2022-09-06 10:29 内蒙古农牧厅  

“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    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和林格尔县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务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工作,高效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上台阶。

一是持续巩固成果,有序做好防返贫致贫帮扶。全面落实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扎实开展摸底核查和动态管理工作,做到实时监测、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动态清零,确保监测对象“因识尽识、应扶尽扶”和“早发现、早帮扶”。健全责任体制。制定《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配套出台各项衔接政策33项。精准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45人,实现了机构队伍平稳过渡。强化动态监测。有针对性地落实帮扶措施,发放教育补贴10.1万元,全额代缴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278.98万元,报销住院医疗等费用669万元,改造危房204户,维修、改造自来水管网182处。紧盯关键领域。实施衔接项目45个,帮助脱贫人口转移就业351人,脱贫户家庭人均纯收入突破1.8万元。

二是突出规划先行,大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紧扣“点、线、面”联动发展目标定位,持续完善乡村发展规划,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示范点树标杆。统筹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在全县打造乡村振兴示范乡1个、示范村11个,优先规划布局,在资金、项目和人才等方面重点扶持,编制创建规划、明确打造重点。精品线促发展。围绕规模化养殖打造产业规模化示范路线;围绕乡村旅游产业打造田园风光示范路线;围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打造生态宜居宜业示范路线;围绕种植产业打造特色种植业示范路线;围绕智慧农业产业打造农业现代化示范路线;围绕生猪产业基地打造新型城乡一体化示范路线;围绕新机场建设打造现代物流服务业示范路线。组团成面添动能。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广泛调动资源,以人才、项目培育,全县72个县直部门按需包联9个乡镇(开发区)148个行政村。精准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45人,压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工作贯通到“最后一公里”。

三是依托产业龙头,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以“牛羊猪草”四大产业链为抓手,不断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全力打造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强化园区引领。聚焦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为中心,依托正大集团、正缘公司等11家龙头企业和一批绿色农畜产品支柱产业,规划建设辐射周边5个乡镇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形成村村有产业的“大产业”格局。主导产业带动。牛产业链方面,已建成规模化奶牛牧场31个,奶牛存栏8万头,在建奶牛牧场7个,建成后奶牛存栏12万头。全面落实自治区奶业振兴九条政策。在全市率先出台《奶业振兴扶持政策实施方案》《2022年生鲜乳收购补贴政策实施方案》及配套补贴细则,及时足额兑付政策优惠资金,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企业闲置产能利用率。2022年安排本级预算资金1.55亿元,用于兑付奶牛牧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鲜乳补贴。羊产业链方面,建成5000只标准化奶山羊养殖牧场7处,奶山羊存栏5.6万只。制定《支持奶山羊发展18条政策》,通过与赛诺牧业合作,依托种羊引调、胚胎移植等,迅速扩大养殖规模。已开工建设15万只标准化奶山羊养殖场,建成后养殖规模可达20万只。猪产业链方面,建成60万头规模化生猪养殖基地。对年出栏15万头的生猪养殖场补贴3000万元,全力推进正大10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一期建成竣工,建成后养殖规模160万头。草产业链方面,建成高标准农田51.3万亩,今年建设2.6万亩。加快浑河流域10000亩种源工程建设,努力实现种源自主可控。研发适合牛、羊饲养全生命周期和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草、配方草,提高产奶量。夯实发展基础。2021年粮食产量实现33.13万吨。今年新增露地菜种植1000亩、设施蔬菜5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7万亩,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8万亩,农业基本盘更加稳固。樊家夭至大红城联网公路、和林至羊群沟公路建成通车,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陈梨夭灌区节水改造项目主体完工,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5万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全面推行林长制,完成林草生态建设5.3万亩,实施村庄绿化13个,全县乡村绿化率达到31.2%,生态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四是着力整治环境,稳步提升乡村宜居水平。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常态化开展“三清理、三整治、四提升”行动。强化党建引领。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处级领导包联乡镇(开发区)、县直部门包联行政村、乡干部包片、村干部包重点户的四级包联机制。坚持党支部带头、党员示范、党群共治,引领“八类人员”齐动手,定期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扫,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全县148个行政村全部动员,画好整治“同心圆”。强化资金保障。财政投入从2019年的690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1800万元,村均由4.66万元增加到12.16万元,户均由237元增加到619元,真金白银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年终考核重要依据,建立动态考核体系,对全县8个乡镇、1个开发区划分达标村、示范村和宜居村3个层次,奖补资金由去年的312万元提高到500万元,激励各乡镇以更高的标准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强化精准施治。立足川区、山区、城郊区实际,深入开展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村貌革命、农废革命“五大革命”,因地制宜建立符合各地的常态化管护机制。完成600个自然村、25648户农户环境卫生整治,农村环境卫生有了明显的改善。卫生户厕普及率72.2%,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规模化养殖场粪污资源化设施装备配套率95%以上,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0%以上。

责任编辑:王新国

“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    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和林格尔县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务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工作,高效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上台阶。

一是持续巩固成果,有序做好防返贫致贫帮扶。全面落实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扎实开展摸底核查和动态管理工作,做到实时监测、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动态清零,确保监测对象“因识尽识、应扶尽扶”和“早发现、早帮扶”。健全责任体制。制定《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配套出台各项衔接政策33项。精准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45人,实现了机构队伍平稳过渡。强化动态监测。有针对性地落实帮扶措施,发放教育补贴10.1万元,全额代缴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278.98万元,报销住院医疗等费用669万元,改造危房204户,维修、改造自来水管网182处。紧盯关键领域。实施衔接项目45个,帮助脱贫人口转移就业351人,脱贫户家庭人均纯收入突破1.8万元。

二是突出规划先行,大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紧扣“点、线、面”联动发展目标定位,持续完善乡村发展规划,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示范点树标杆。统筹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在全县打造乡村振兴示范乡1个、示范村11个,优先规划布局,在资金、项目和人才等方面重点扶持,编制创建规划、明确打造重点。精品线促发展。围绕规模化养殖打造产业规模化示范路线;围绕乡村旅游产业打造田园风光示范路线;围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打造生态宜居宜业示范路线;围绕种植产业打造特色种植业示范路线;围绕智慧农业产业打造农业现代化示范路线;围绕生猪产业基地打造新型城乡一体化示范路线;围绕新机场建设打造现代物流服务业示范路线。组团成面添动能。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广泛调动资源,以人才、项目培育,全县72个县直部门按需包联9个乡镇(开发区)148个行政村。精准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45人,压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工作贯通到“最后一公里”。

三是依托产业龙头,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以“牛羊猪草”四大产业链为抓手,不断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全力打造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强化园区引领。聚焦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为中心,依托正大集团、正缘公司等11家龙头企业和一批绿色农畜产品支柱产业,规划建设辐射周边5个乡镇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形成村村有产业的“大产业”格局。主导产业带动。牛产业链方面,已建成规模化奶牛牧场31个,奶牛存栏8万头,在建奶牛牧场7个,建成后奶牛存栏12万头。全面落实自治区奶业振兴九条政策。在全市率先出台《奶业振兴扶持政策实施方案》《2022年生鲜乳收购补贴政策实施方案》及配套补贴细则,及时足额兑付政策优惠资金,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企业闲置产能利用率。2022年安排本级预算资金1.55亿元,用于兑付奶牛牧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鲜乳补贴。羊产业链方面,建成5000只标准化奶山羊养殖牧场7处,奶山羊存栏5.6万只。制定《支持奶山羊发展18条政策》,通过与赛诺牧业合作,依托种羊引调、胚胎移植等,迅速扩大养殖规模。已开工建设15万只标准化奶山羊养殖场,建成后养殖规模可达20万只。猪产业链方面,建成60万头规模化生猪养殖基地。对年出栏15万头的生猪养殖场补贴3000万元,全力推进正大10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一期建成竣工,建成后养殖规模160万头。草产业链方面,建成高标准农田51.3万亩,今年建设2.6万亩。加快浑河流域10000亩种源工程建设,努力实现种源自主可控。研发适合牛、羊饲养全生命周期和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草、配方草,提高产奶量。夯实发展基础。2021年粮食产量实现33.13万吨。今年新增露地菜种植1000亩、设施蔬菜5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7万亩,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8万亩,农业基本盘更加稳固。樊家夭至大红城联网公路、和林至羊群沟公路建成通车,成功创建自治区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陈梨夭灌区节水改造项目主体完工,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5万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全面推行林长制,完成林草生态建设5.3万亩,实施村庄绿化13个,全县乡村绿化率达到31.2%,生态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四是着力整治环境,稳步提升乡村宜居水平。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常态化开展“三清理、三整治、四提升”行动。强化党建引领。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处级领导包联乡镇(开发区)、县直部门包联行政村、乡干部包片、村干部包重点户的四级包联机制。坚持党支部带头、党员示范、党群共治,引领“八类人员”齐动手,定期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扫,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全县148个行政村全部动员,画好整治“同心圆”。强化资金保障。财政投入从2019年的690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1800万元,村均由4.66万元增加到12.16万元,户均由237元增加到619元,真金白银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年终考核重要依据,建立动态考核体系,对全县8个乡镇、1个开发区划分达标村、示范村和宜居村3个层次,奖补资金由去年的312万元提高到500万元,激励各乡镇以更高的标准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强化精准施治。立足川区、山区、城郊区实际,深入开展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村貌革命、农废革命“五大革命”,因地制宜建立符合各地的常态化管护机制。完成600个自然村、25648户农户环境卫生整治,农村环境卫生有了明显的改善。卫生户厕普及率72.2%,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规模化养殖场粪污资源化设施装备配套率95%以上,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0%以上。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