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试读李建军

2022-09-09 12:02 正北方网  

孙甲

任何遇见,都是缘。如果没在网上遇见牧马人的《二十八朵桃花》,如果不是偶然知道牧马人就是李建军,可能就会错过建军诗情的二度开放。

建军是地地道道的乌海本土诗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颇具诗名,写那个时代的宣传体得心应手,这是他蓬勃诗情的首度开放。编过他的诗,更多的是读过他的诗,一直期待他的突破。离开乌海,读建军的诗少了,偶尔读到,感到他还是未脱陈套,也就是友情浏览了。去年,遇到他的《二十八朵桃花》,眼睛一亮,期待的突破真的来了,又以浓厚的兴趣追踪阅读。在建军二度开放的诗情中徜徉,那种快感是难以言表的。是啊,文学艺术的妙味总是难以言表,不然,文学家艺术家就会像工匠一样把绝技首先传给子女,而文学史上有子承父业的吗?大仲马小仲马算个例外吧,其实也不算,他们的艺术风格相去甚远。巴尔扎克的小说工厂没有成功,也是这个道理。

建军诗情的二度开放,有质的跳跃,由分行吟诵,跃进到诗语表达。这是乌海诗坛的幸事,事关文学风气。跟读建军诗情的二度开放,我曾写过一段感言:建军和乌海是互证的,读懂了乌海就懂了建军,读懂了建军就会更懂乌海。这种互证,触及文学艺术的本质,是言之有物和无病呻吟的分水岭。这一点极其重要,我观察,建军近十年挣扎,近五年突破,终于握住牛耳了。这个牛耳是什么?是对本土的执着深耕,是耕者诗情的诗语表达。他的《在乌海》,洋洋洒洒300多行,像黄河乌海大坝开了闸,飞流直下,诗语四溅,一路激情已不是口号的诗式排列,而是诗意的个性抒发。且看开首——


在乌海

你可以独享一个沙漠半个天空

你可以把与你邂逅的马兰花认作情人

你可以让烽火台为你点燃千年前的烽烟

你可以让月亮在乌海湖陪你一个夜晚

把鱼钩沉入一群悠闲的词里

随便钓到的一个词都可以享用一生


只有岁月的虔诚垂钓者,才能以才华为饵,钓到“可以享用一生”那个“词” 。一个诗人的成熟,绝大程度上在于他“钓”到了自己可以随性配伍的“词” ,即只属于自己的个性语言表达方式,个性是诗人的认证。

雨把雨打湿

水却没把水洗净


建军的诗,日常到人人都知道,诗意到不是人人都能道出。这种平淡中的深意,恰恰是诗的核。这是只知皮毛者无法悟到的奥妙。在建军的诗阵里,这种深含奥妙的睿智俯拾皆是:


一片玉米等待从秋天的怀里掏出金黄

你舌尖上的甜蜜/就是被你咬破的乌海的秋天

院里的狗尾巴草/有风摇晃天空/无风摇晃自己

你可以仔细观赏一粒黄沙/它被月光爱过一万次

流水打磨着石头/悬崖摔碎了风

时光流成峡谷/记忆长成山峰

树在缓慢地爬山/有的已经爬上了山顶/而更多的在山坡上

石头的身体里住着石头/就像一棵树的身体里住着自己的年轮


这不仅仅是睿智,是经历、眼力、心力的独白。篇幅有限,引一首短诗完整地品品建军吧。《绿邮筒》——


在乌兰北路三十四号/它已经站了许多年

它里面曾经有钢笔的心迹/朴素的词语

现在它的身体空荡荡的/像我此刻的心空荡荡的没有内容

每当我经过时/都会被它拽一下

时间寂寞久了/就会长出手臂


文字是心在流血,诗在追求自由的时候,诗人在无名地失血。生活是活血之源,植根生活是补血的唯一选择。只玩技巧的文字,终究是苍白的。现实的土壤太板实了,需要艺术的蚯蚓虚化虚化,于是,诗来了。美丽的眼睛为美丽的事物留照,不朽的精神为速死的岁月值岗。诗人转身之际,读者心痕悸动。

我常常被建军的生命自设感动——


在一块石头断裂的伤口/我看见古老的阳光流出来

我也是一块奇石吧/只是常在人间行走

我以为我有着经过修炼的沉静/与一块石头相比/我的沉静多么肤浅

我坐在湖边的木椅上/想一些从前的旧事/像安置在这里的上个世纪的遗物

从一块石头到另一块石头/有着史书上全部的距离

其实我更爱沟里一块普通的石头/像我一样在生活的低处

我站在岸上/是一个忘记了孤独的人


建军的诗,既有“一只鸟领着天空飞过”的灵性,也有“一夜白头的芦苇比我的忧愁多”的力道。他善于把大气磅礴自然而然地揉到灵动之中,给人以阅黄河九曲而生赴海之念的冲击。这种冲动是生命的力量,因此说,真正的诗人是在用生命行吟。你听——


在乌海

你要在虹桥湖畔喝一次酒

你坐在西面成吉思汗坐在东面


在乌海

你要去一次西行客栈

你向东走黄河向西流


在乌海

(风)把一群狼吹成了一个影子

把一只鹰吹到了更高的天空


在乌海

每一块煤在火焰中

被迫说出自己隐藏了一生的秘密


诗,是在阅读中完成的。就文学而言,任何阅读都是自读,读着别人的文字想着自己的心事。走进读者心里的诗,才有活力。喜怒哀乐的共鸣拉近着心与心的距离,感动之后的思考丰富着有梦的灵魂。字有体温,报团可以取暖;行者不竭,风景都在路上。


在乌海

有一群活在诗歌里的人

西凉、宝桥、梦遥、岳楠

思想的果实

疼痛的原因

刀尖长出的花朵

把韵律安放在季节的内心

从另一种世界取来词语供我们使用


建军不是独行侠,与他同道的西凉、宝桥、梦遥、岳楠,以各自的风格和成熟走成一道诗坛风景,活跃在乌海湖畔。回眸而望,赵秀亭、尹军、吕光明、马树河,这班古稀诗人,诗行里流着浓浓的共同乡愁,乌海情愫深植在他们的生命里。还有从乌海走出去的广子,终于结束了他的漂泊,斯守于自已的爱和诗,找到了诗人最好的归宿。

把这些放在一起咀嚼,对建军诗心的脉动会有更深的了解。这对乌海文化的积淀有厚味。   (2019.6.18 青城)


补记:这是3年前我眼中的建军诗情,如今,他已经实现了第三度开放——跳出本土走向无限广阔的天地——像大河赴海,那是发生在他加入蒙地客诗列、而后又走向荒野诗派之际。第三度开得怎样?看他的诗吧,我也正跟读着,但愿不要被甩到18道街之后就好。(2022.8.9 青城)

责任编辑:章颖慧

孙甲

任何遇见,都是缘。如果没在网上遇见牧马人的《二十八朵桃花》,如果不是偶然知道牧马人就是李建军,可能就会错过建军诗情的二度开放。

建军是地地道道的乌海本土诗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颇具诗名,写那个时代的宣传体得心应手,这是他蓬勃诗情的首度开放。编过他的诗,更多的是读过他的诗,一直期待他的突破。离开乌海,读建军的诗少了,偶尔读到,感到他还是未脱陈套,也就是友情浏览了。去年,遇到他的《二十八朵桃花》,眼睛一亮,期待的突破真的来了,又以浓厚的兴趣追踪阅读。在建军二度开放的诗情中徜徉,那种快感是难以言表的。是啊,文学艺术的妙味总是难以言表,不然,文学家艺术家就会像工匠一样把绝技首先传给子女,而文学史上有子承父业的吗?大仲马小仲马算个例外吧,其实也不算,他们的艺术风格相去甚远。巴尔扎克的小说工厂没有成功,也是这个道理。

建军诗情的二度开放,有质的跳跃,由分行吟诵,跃进到诗语表达。这是乌海诗坛的幸事,事关文学风气。跟读建军诗情的二度开放,我曾写过一段感言:建军和乌海是互证的,读懂了乌海就懂了建军,读懂了建军就会更懂乌海。这种互证,触及文学艺术的本质,是言之有物和无病呻吟的分水岭。这一点极其重要,我观察,建军近十年挣扎,近五年突破,终于握住牛耳了。这个牛耳是什么?是对本土的执着深耕,是耕者诗情的诗语表达。他的《在乌海》,洋洋洒洒300多行,像黄河乌海大坝开了闸,飞流直下,诗语四溅,一路激情已不是口号的诗式排列,而是诗意的个性抒发。且看开首——


在乌海

你可以独享一个沙漠半个天空

你可以把与你邂逅的马兰花认作情人

你可以让烽火台为你点燃千年前的烽烟

你可以让月亮在乌海湖陪你一个夜晚

把鱼钩沉入一群悠闲的词里

随便钓到的一个词都可以享用一生


只有岁月的虔诚垂钓者,才能以才华为饵,钓到“可以享用一生”那个“词” 。一个诗人的成熟,绝大程度上在于他“钓”到了自己可以随性配伍的“词” ,即只属于自己的个性语言表达方式,个性是诗人的认证。

雨把雨打湿

水却没把水洗净


建军的诗,日常到人人都知道,诗意到不是人人都能道出。这种平淡中的深意,恰恰是诗的核。这是只知皮毛者无法悟到的奥妙。在建军的诗阵里,这种深含奥妙的睿智俯拾皆是:


一片玉米等待从秋天的怀里掏出金黄

你舌尖上的甜蜜/就是被你咬破的乌海的秋天

院里的狗尾巴草/有风摇晃天空/无风摇晃自己

你可以仔细观赏一粒黄沙/它被月光爱过一万次

流水打磨着石头/悬崖摔碎了风

时光流成峡谷/记忆长成山峰

树在缓慢地爬山/有的已经爬上了山顶/而更多的在山坡上

石头的身体里住着石头/就像一棵树的身体里住着自己的年轮


这不仅仅是睿智,是经历、眼力、心力的独白。篇幅有限,引一首短诗完整地品品建军吧。《绿邮筒》——


在乌兰北路三十四号/它已经站了许多年

它里面曾经有钢笔的心迹/朴素的词语

现在它的身体空荡荡的/像我此刻的心空荡荡的没有内容

每当我经过时/都会被它拽一下

时间寂寞久了/就会长出手臂


文字是心在流血,诗在追求自由的时候,诗人在无名地失血。生活是活血之源,植根生活是补血的唯一选择。只玩技巧的文字,终究是苍白的。现实的土壤太板实了,需要艺术的蚯蚓虚化虚化,于是,诗来了。美丽的眼睛为美丽的事物留照,不朽的精神为速死的岁月值岗。诗人转身之际,读者心痕悸动。

我常常被建军的生命自设感动——


在一块石头断裂的伤口/我看见古老的阳光流出来

我也是一块奇石吧/只是常在人间行走

我以为我有着经过修炼的沉静/与一块石头相比/我的沉静多么肤浅

我坐在湖边的木椅上/想一些从前的旧事/像安置在这里的上个世纪的遗物

从一块石头到另一块石头/有着史书上全部的距离

其实我更爱沟里一块普通的石头/像我一样在生活的低处

我站在岸上/是一个忘记了孤独的人


建军的诗,既有“一只鸟领着天空飞过”的灵性,也有“一夜白头的芦苇比我的忧愁多”的力道。他善于把大气磅礴自然而然地揉到灵动之中,给人以阅黄河九曲而生赴海之念的冲击。这种冲动是生命的力量,因此说,真正的诗人是在用生命行吟。你听——


在乌海

你要在虹桥湖畔喝一次酒

你坐在西面成吉思汗坐在东面


在乌海

你要去一次西行客栈

你向东走黄河向西流


在乌海

(风)把一群狼吹成了一个影子

把一只鹰吹到了更高的天空


在乌海

每一块煤在火焰中

被迫说出自己隐藏了一生的秘密


诗,是在阅读中完成的。就文学而言,任何阅读都是自读,读着别人的文字想着自己的心事。走进读者心里的诗,才有活力。喜怒哀乐的共鸣拉近着心与心的距离,感动之后的思考丰富着有梦的灵魂。字有体温,报团可以取暖;行者不竭,风景都在路上。


在乌海

有一群活在诗歌里的人

西凉、宝桥、梦遥、岳楠

思想的果实

疼痛的原因

刀尖长出的花朵

把韵律安放在季节的内心

从另一种世界取来词语供我们使用


建军不是独行侠,与他同道的西凉、宝桥、梦遥、岳楠,以各自的风格和成熟走成一道诗坛风景,活跃在乌海湖畔。回眸而望,赵秀亭、尹军、吕光明、马树河,这班古稀诗人,诗行里流着浓浓的共同乡愁,乌海情愫深植在他们的生命里。还有从乌海走出去的广子,终于结束了他的漂泊,斯守于自已的爱和诗,找到了诗人最好的归宿。

把这些放在一起咀嚼,对建军诗心的脉动会有更深的了解。这对乌海文化的积淀有厚味。   (2019.6.18 青城)


补记:这是3年前我眼中的建军诗情,如今,他已经实现了第三度开放——跳出本土走向无限广阔的天地——像大河赴海,那是发生在他加入蒙地客诗列、而后又走向荒野诗派之际。第三度开得怎样?看他的诗吧,我也正跟读着,但愿不要被甩到18道街之后就好。(2022.8.9 青城)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