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地评线】天府评论:汇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创新动能

2022-09-10 20:3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9月6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会议指出,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

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新型举国体制的显著优势,能更加高效地配置科技创新的力量资源、更加有力地强化跨学科领域的协同攻关,有利于在重点领域、前沿技术方面,迅速形成竞争优势、争取战略主动。

集中力量优化重大科技布局。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系统谋划顶层设计,围绕新能源、大健康、区块链、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国之亟需,完善“顶层目标牵引、重大任务带动、基础能力支撑”的重大科技布局。要强化跨部门、跨学科、跨军民、跨央地整合优势资源和力量,构建更加系统、完备、高效的国家创新和转化体系,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衔接,让创新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有机衔接。要推动政府科技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着力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定战略、定方针、定政策和创造环境、搞好服务上来。

集中力量打造创新平台重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嫦娥五号“上九天”、到奋斗者号“下五洋”,从量子计算挺进前沿、到疫苗研发造福人民,都离不开高质量的科研基础设施、高能级的科技创新平台、高标准的大科学装置。要聚焦国家战略、学术前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特别要在资金、用地、政策、工程建设、配套设施等方面,不遗余力给予支持、不折不扣提供服务,加快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鼓励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突破发展;持续规划统筹、强化要素支撑、激发综合效益,建强并用好“人造太阳”和“中国天眼”等大科学装置,以高精尖特“平台重器”推动基础领域攻破和关键技术攻关。

集中力量夯实科研人才高地。人才聚则事业兴。要改革评价机制,破除“五唯”顽疾,树立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建立基于信任的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实施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有序开展“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系列改革,以机制性安排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让人才在科技创新第一线“冒尖”“发光”。要鼓励大胆探索,对于颠覆性、突破性的重大科研任务,探索实行“揭榜挂帅”“赛马比才”等制度,把重大项目交给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让他们当领军、挑大梁。要放权松绑减负,研究出台财政税收、干部人事、科研管理等配套政策,赋予科研单位和人员更大自主权,提高收益分享比例,提升创新绩效。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我们要不断健全完善新型举国体制,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毅力,汇聚创新资源、凝聚创新力量、集聚创新优势,在国家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康庄大道上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肖迪)

责任编辑:赛音毕力格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9月6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会议指出,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

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新型举国体制的显著优势,能更加高效地配置科技创新的力量资源、更加有力地强化跨学科领域的协同攻关,有利于在重点领域、前沿技术方面,迅速形成竞争优势、争取战略主动。

集中力量优化重大科技布局。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系统谋划顶层设计,围绕新能源、大健康、区块链、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国之亟需,完善“顶层目标牵引、重大任务带动、基础能力支撑”的重大科技布局。要强化跨部门、跨学科、跨军民、跨央地整合优势资源和力量,构建更加系统、完备、高效的国家创新和转化体系,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衔接,让创新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有机衔接。要推动政府科技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着力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定战略、定方针、定政策和创造环境、搞好服务上来。

集中力量打造创新平台重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嫦娥五号“上九天”、到奋斗者号“下五洋”,从量子计算挺进前沿、到疫苗研发造福人民,都离不开高质量的科研基础设施、高能级的科技创新平台、高标准的大科学装置。要聚焦国家战略、学术前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特别要在资金、用地、政策、工程建设、配套设施等方面,不遗余力给予支持、不折不扣提供服务,加快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鼓励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突破发展;持续规划统筹、强化要素支撑、激发综合效益,建强并用好“人造太阳”和“中国天眼”等大科学装置,以高精尖特“平台重器”推动基础领域攻破和关键技术攻关。

集中力量夯实科研人才高地。人才聚则事业兴。要改革评价机制,破除“五唯”顽疾,树立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建立基于信任的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实施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有序开展“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系列改革,以机制性安排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让人才在科技创新第一线“冒尖”“发光”。要鼓励大胆探索,对于颠覆性、突破性的重大科研任务,探索实行“揭榜挂帅”“赛马比才”等制度,把重大项目交给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让他们当领军、挑大梁。要放权松绑减负,研究出台财政税收、干部人事、科研管理等配套政策,赋予科研单位和人员更大自主权,提高收益分享比例,提升创新绩效。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我们要不断健全完善新型举国体制,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毅力,汇聚创新资源、凝聚创新力量、集聚创新优势,在国家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康庄大道上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肖迪)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