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奋斗在希望的田野上①】东湖评论:喜看稻菽千重浪 田畴沃野丰收忙

2022-09-14 17:00 来源: 荆楚网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截至目前取得了多项重要成就——粮食产能巩固提升,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乡村面貌明显改善,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不断拓展……但“三农”工作还需要思考如何巩固脱贫成效,使贫困地区跟上现代化的步伐,这是一场责任与担当的奋斗。即日起,东湖评论将推出“奋斗在希望的田野上”系列网评,凝聚起最强大的乡村振兴力量,一起用智慧和汗水浇灌一片片充满希望的田野,用一个个动人的奋斗故事书写“时代答卷”。

金秋九月,丹桂花开,稻菽飘香。放眼整片中华大地,田畴似锦,沃野生金,累累稻穗随风摇曳。伴随着收割机往来穿梭的“嗡嗡声”,满载稻谷的农用车马不停蹄来回运输,农人们一边忙着收割水稻、烘干稻谷,一边扎紧粮袋、扛粮入库,奔波忙碌的身影,浸透衣裳的汗水,写在脸上的喜悦,勾勒出一幅幅风景怡人的壮美画卷,这是希望的田野,更是丰收的中国。

正所谓“仓禀实,天下安”,粮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对我国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增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定力和底气。自今年入夏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散发、国内经济下行、高温旱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全国上下、亿万农民更是团结一心,以推进乡村振兴为抓手,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或提升灌溉能力,或有序施肥抑制病虫害,或科技攻关稳产保供,千方百计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压舱石”,实现了上半年夏粮产量达2948亿斤,创历史新高。这份厚重成绩的取得,殊为不易,浸润着无数人的智慧与汗水,也让共同富裕的幸福底色更加充盈。

眼下,伴随着沉甸甸的喜悦,全国秋粮收获正在渐次铺开,层层稻浪随风涌动,阵阵稻香沁人心脾,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据报道,为夺取今年秋粮丰收这个粮食生产大头,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有关部门强化政策资金扶持,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创新粮食经营模式,科学指导受灾地区搞好抗灾保秋粮工作;政策之下,广大农人们更是纷纷抢抓农时,田间地头耕耘劳作,依托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科技助农基础建设,优化秋粮品种结构,推广绿色种植模式,开展全程托管、单季托管、代耕代种等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托管,大力提升机械化秋粮收获效率,全力以赴确保秋粮颗粒归仓,全面保障秋粮丰收增产,为稳定经济“基本盘”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今年是我们党召开二十大的重要一年,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立足新发展阶段,让希望田野更加充满活力,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热气腾腾的幸福生活,保障粮食安全、筑牢国之大仓是重中之重。

一方面,要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管护,构建耕地资源及其利用的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大力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监测监管,营造全社会共同守护耕地红线的浓郁氛围。另一方面,要持续挖掘“藏粮于技”,以更多元化的形式加速“科技务农”创新演进,逐步探索出乡村旅游、带货直播、绿色食品等诸多新兴发展业态,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用粮食丰收托起奋斗中国,努力在秋粮丰收中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擘画出乡村振兴的“最美丰收”画卷。

今年9月23日农历秋分,我国将迎来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谚讲“八月十五定收成”,在夏粮产量再创新高的基础上,现在秋粮迎来收获季,各地农民正在用辛勤的双手奏响新的丰收赞歌,14亿多中国人民有信心满载丰收喜悦欢庆节日,也有能力让全国粮食产量丰收增产,这既是充实农民群众“米袋子”“菜篮子”、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奋斗足迹,也是以国富民安撑起民族复兴光明未来的生动诠释。

责任编辑:刘有明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截至目前取得了多项重要成就——粮食产能巩固提升,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乡村面貌明显改善,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不断拓展……但“三农”工作还需要思考如何巩固脱贫成效,使贫困地区跟上现代化的步伐,这是一场责任与担当的奋斗。即日起,东湖评论将推出“奋斗在希望的田野上”系列网评,凝聚起最强大的乡村振兴力量,一起用智慧和汗水浇灌一片片充满希望的田野,用一个个动人的奋斗故事书写“时代答卷”。

金秋九月,丹桂花开,稻菽飘香。放眼整片中华大地,田畴似锦,沃野生金,累累稻穗随风摇曳。伴随着收割机往来穿梭的“嗡嗡声”,满载稻谷的农用车马不停蹄来回运输,农人们一边忙着收割水稻、烘干稻谷,一边扎紧粮袋、扛粮入库,奔波忙碌的身影,浸透衣裳的汗水,写在脸上的喜悦,勾勒出一幅幅风景怡人的壮美画卷,这是希望的田野,更是丰收的中国。

正所谓“仓禀实,天下安”,粮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对我国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增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定力和底气。自今年入夏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散发、国内经济下行、高温旱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全国上下、亿万农民更是团结一心,以推进乡村振兴为抓手,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或提升灌溉能力,或有序施肥抑制病虫害,或科技攻关稳产保供,千方百计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压舱石”,实现了上半年夏粮产量达2948亿斤,创历史新高。这份厚重成绩的取得,殊为不易,浸润着无数人的智慧与汗水,也让共同富裕的幸福底色更加充盈。

眼下,伴随着沉甸甸的喜悦,全国秋粮收获正在渐次铺开,层层稻浪随风涌动,阵阵稻香沁人心脾,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据报道,为夺取今年秋粮丰收这个粮食生产大头,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有关部门强化政策资金扶持,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创新粮食经营模式,科学指导受灾地区搞好抗灾保秋粮工作;政策之下,广大农人们更是纷纷抢抓农时,田间地头耕耘劳作,依托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科技助农基础建设,优化秋粮品种结构,推广绿色种植模式,开展全程托管、单季托管、代耕代种等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托管,大力提升机械化秋粮收获效率,全力以赴确保秋粮颗粒归仓,全面保障秋粮丰收增产,为稳定经济“基本盘”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今年是我们党召开二十大的重要一年,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立足新发展阶段,让希望田野更加充满活力,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热气腾腾的幸福生活,保障粮食安全、筑牢国之大仓是重中之重。

一方面,要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管护,构建耕地资源及其利用的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大力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监测监管,营造全社会共同守护耕地红线的浓郁氛围。另一方面,要持续挖掘“藏粮于技”,以更多元化的形式加速“科技务农”创新演进,逐步探索出乡村旅游、带货直播、绿色食品等诸多新兴发展业态,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用粮食丰收托起奋斗中国,努力在秋粮丰收中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擘画出乡村振兴的“最美丰收”画卷。

今年9月23日农历秋分,我国将迎来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谚讲“八月十五定收成”,在夏粮产量再创新高的基础上,现在秋粮迎来收获季,各地农民正在用辛勤的双手奏响新的丰收赞歌,14亿多中国人民有信心满载丰收喜悦欢庆节日,也有能力让全国粮食产量丰收增产,这既是充实农民群众“米袋子”“菜篮子”、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奋斗足迹,也是以国富民安撑起民族复兴光明未来的生动诠释。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