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乡村振兴书记谈(巴彦淖尔市副市长、杭锦后旗旗委书记 郭占江)

2022-09-15 09:10 内蒙古农牧厅  

聚力“五大振兴” 推进共同富裕    奋力争创全区乡村振兴示范旗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作为典型的农业大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我们将按照“20字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聚焦“五大振兴”,统筹谋划,科学推进,努力创建全区乡村振兴示范旗。

一是突出抓好“七个着力”,助推产业振兴。杭锦后旗将抓住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契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着力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行“大破大立”模式,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5万亩,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90万亩以上,产量“只增不减”,实现耕地面积和产出能力双提升。着力抓好高效设施农业建设。依托鲜农、誉诚等农业企业,新建万亩拱棚和6个乡村振兴产业园,推广“一棚两茬、一室三茬、四季种植”模式,培育民治桥村麒麟西瓜、和平村西甜瓜、西渠口贝贝南瓜等示范园,推动设施农业规模连片发展。助推春光村工厂化育苗扩规提效,打造内蒙西部最大蔬菜种苗生产基地。着力抓好8大园区N个基地建设。树立县域经济就是园区经济的理念,聚集“六新”要素,整合各类资金,实施8大园区建设(10万头奶牛生态乳业园区、“陕坝味道”食品产业园、现代机械装备制造园、陕坝现代农业公园、文化产业园、二道桥加工仓储物流园、老年康养园、伊利液态奶加工园),打好延链补链强链扩链组合拳,提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水平。实施“百企百园”工程,每个镇建设1至2个产业融合型园区,构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一品一园”产业发展格局。推广三道桥奶牛众筹、双庙肉牛“1+8+N”(1个龙头企业、8个行政村、N个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拉紧链实企农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抓好农村特色产业。做精做细小麦、向日葵、番茄、乳品、肉牛等优势产业,加快推进千亩定制、万亩订单基地建设,积极融入全市“两个产业带”建设,力争建成一批特色鲜明、带动有力的产业强村、经济强镇。着力抓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坚持典型带动、整体联动,推行“五星级”管理(指服务型管理、标准化管理、引导型管理、个性化管理、感动型管理),培育示范合作社100个、家庭牧场16家、大型联合社2家,探索建立生产资料统购统销机制,培育30家大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力争农业托管面积达100万亩。着力抓好金融服务。发挥乡村振兴银行和农村产权服务中心作用,创新金融产品,力争发放农牧业产权抵押贷款5亿元以上,扩大果蔬价格、肉牛奶牛保险覆盖面,用惠农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着力发展品牌农业。全域推行标准化生产,健全可追溯体系,提升西甜瓜两个国家地理标志品牌知名度,扩大“陕坝味道”集体商标影响力,力争沙海早酥梨、大后套雪花粉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杭锦后旗小麦”通过地理标志认证,“两品一标”达到60个以上。

二是聚焦推进“四个加快”,助推人才振兴。杭锦后旗将以建强三农队伍为关键,聚焦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全链条全环节集中发力,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加快人才引进。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农户受训率达到80%以上,培养一大批懂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实施“千人返乡”创业行动,引进乡贤能人30人以上,投资建设金百富蛋鸡二期等项目38个,增加就业4500人,建成一批“一家富”到“全村富”示范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抓住“科技兴蒙”机遇,与全国农技中心合作共建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依托8个“科技小院”科研团队,大力推广绿色种养、全程机械化等新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科技研发攻关。实施“种子工程”,鼓励西蒙、益民等企业引进人才,开展良种培育、育种攻关,力争建设辐射河套及周边省市的现代种业生产基地。加快发展数字农业。组建智慧农业创新团队,建设二道桥2000亩设施农业等4个智慧农业数字信息平台,建立从种到收的全程监管体系。建设乳业园区大数据中心,探索智慧养殖,实现园区智能化管理。

三是精心实施“三大工程”,助推文化振兴。杭锦后旗将以涵养乡风文明为重点,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实施乡风文明工程。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三管齐下”(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一约四会”(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作用,全面推动移风易俗,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新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18个,争创全国文明村镇1个、市级文明村镇3个。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农村公共文化基础建设,开展乌兰牧骑文艺下乡演出活动,传承和发展二人台艺术,创作以刘光子、牛二旦、兵团战士等为原型的主旋律作品,让群众共享高品质文化生活。实施乡村旅游工程。依托米仓县政府旧址和各村史馆,大力发展体现河套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的乡村旅游业,开发陕坝味道、休闲节庆、沙漠探险等旅游产品,建设马术小镇、奶牛小镇、林果小镇,打造“北国风情、河套风味”的小吃街、美食城,积极融入黄河文化旅游带。

四是全力开展“四大行动”,推动生态振兴。杭锦后旗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开展生态建设行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全年新造林9000亩,建设黄河生态廊道1000亩,农田防护林5万亩,完成国管渠道绿化,大力发展标准化果园和庭院经济,争创更多国家森林乡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年内建成3个幸福美丽新村,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提升7个村1567户群众饮水质量。新修通村油路、“单改双”道路210公里,农村公路优良率达到85%。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三清”(清散坟、清危房、清垃圾)行动,推进“厕所革命”,新建农村粪污处理设施20个,配置垃圾收集转运设备1万台(套),建成2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立长效管护机制,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开展循环农业发展行动。坚持“为养而种、种养循环”,以生态乳业园区和旭一牧业为牵引,推进饲草种植、饲料生产、乳肉加工全产业链发展;依托杭龙生物质热电等项目,推进秸秆“五化”利用(燃料化、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带动农业循环绿色发展。

五是坚定扛起“三面旗帜”,推动组织振兴。乡村振兴,夯实基层基础是固本之策。杭锦后旗将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基层党组织在产业链、服务链、治理链上深度融合,激发乡村振兴强盛活力。筑牢“堡垒”根基,扛起“党建旗”。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持续推行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全链条”星级化管理,优化提升107个党群服务中心效能,健全完善驻村工作队管理考核制度,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头雁”能力,扛起“致富旗”。大力实施“头雁领航”工程,抓好“最强党支部”创建,搭起镇党委书记述职比武、支部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比武争星“大擂台”,持续提升镇村干部工作能力。全面开展“领航共富”行动,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实施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行动,年内107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激发“细胞”活力,扛起“先锋旗”。发挥党员和示范户引领作用,探索党建引领“三治融合”(自治、法治、德治),推行乡村振兴“一村八化”(主体多元化、议事民主化、规定标准化、责任网格化、服务订单化、诚信契约化、手段智慧化、评定星级化)社会治理模式,全力以赴解决群众身边大事小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书记、五长”下基层专项行动,创建一批“四无”村社(无涉毒品案件、无电信诈骗案件、无刑事案件、无信访积案),严厉惩治村霸,切实维护农村安宁、农民安全。

责任编辑:王新国

聚力“五大振兴” 推进共同富裕    奋力争创全区乡村振兴示范旗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作为典型的农业大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我们将按照“20字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聚焦“五大振兴”,统筹谋划,科学推进,努力创建全区乡村振兴示范旗。

一是突出抓好“七个着力”,助推产业振兴。杭锦后旗将抓住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契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着力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行“大破大立”模式,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5万亩,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90万亩以上,产量“只增不减”,实现耕地面积和产出能力双提升。着力抓好高效设施农业建设。依托鲜农、誉诚等农业企业,新建万亩拱棚和6个乡村振兴产业园,推广“一棚两茬、一室三茬、四季种植”模式,培育民治桥村麒麟西瓜、和平村西甜瓜、西渠口贝贝南瓜等示范园,推动设施农业规模连片发展。助推春光村工厂化育苗扩规提效,打造内蒙西部最大蔬菜种苗生产基地。着力抓好8大园区N个基地建设。树立县域经济就是园区经济的理念,聚集“六新”要素,整合各类资金,实施8大园区建设(10万头奶牛生态乳业园区、“陕坝味道”食品产业园、现代机械装备制造园、陕坝现代农业公园、文化产业园、二道桥加工仓储物流园、老年康养园、伊利液态奶加工园),打好延链补链强链扩链组合拳,提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水平。实施“百企百园”工程,每个镇建设1至2个产业融合型园区,构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一品一园”产业发展格局。推广三道桥奶牛众筹、双庙肉牛“1+8+N”(1个龙头企业、8个行政村、N个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拉紧链实企农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抓好农村特色产业。做精做细小麦、向日葵、番茄、乳品、肉牛等优势产业,加快推进千亩定制、万亩订单基地建设,积极融入全市“两个产业带”建设,力争建成一批特色鲜明、带动有力的产业强村、经济强镇。着力抓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坚持典型带动、整体联动,推行“五星级”管理(指服务型管理、标准化管理、引导型管理、个性化管理、感动型管理),培育示范合作社100个、家庭牧场16家、大型联合社2家,探索建立生产资料统购统销机制,培育30家大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力争农业托管面积达100万亩。着力抓好金融服务。发挥乡村振兴银行和农村产权服务中心作用,创新金融产品,力争发放农牧业产权抵押贷款5亿元以上,扩大果蔬价格、肉牛奶牛保险覆盖面,用惠农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着力发展品牌农业。全域推行标准化生产,健全可追溯体系,提升西甜瓜两个国家地理标志品牌知名度,扩大“陕坝味道”集体商标影响力,力争沙海早酥梨、大后套雪花粉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杭锦后旗小麦”通过地理标志认证,“两品一标”达到60个以上。

二是聚焦推进“四个加快”,助推人才振兴。杭锦后旗将以建强三农队伍为关键,聚焦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全链条全环节集中发力,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加快人才引进。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农户受训率达到80%以上,培养一大批懂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实施“千人返乡”创业行动,引进乡贤能人30人以上,投资建设金百富蛋鸡二期等项目38个,增加就业4500人,建成一批“一家富”到“全村富”示范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抓住“科技兴蒙”机遇,与全国农技中心合作共建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依托8个“科技小院”科研团队,大力推广绿色种养、全程机械化等新技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科技研发攻关。实施“种子工程”,鼓励西蒙、益民等企业引进人才,开展良种培育、育种攻关,力争建设辐射河套及周边省市的现代种业生产基地。加快发展数字农业。组建智慧农业创新团队,建设二道桥2000亩设施农业等4个智慧农业数字信息平台,建立从种到收的全程监管体系。建设乳业园区大数据中心,探索智慧养殖,实现园区智能化管理。

三是精心实施“三大工程”,助推文化振兴。杭锦后旗将以涵养乡风文明为重点,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实施乡风文明工程。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三管齐下”(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一约四会”(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作用,全面推动移风易俗,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新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18个,争创全国文明村镇1个、市级文明村镇3个。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农村公共文化基础建设,开展乌兰牧骑文艺下乡演出活动,传承和发展二人台艺术,创作以刘光子、牛二旦、兵团战士等为原型的主旋律作品,让群众共享高品质文化生活。实施乡村旅游工程。依托米仓县政府旧址和各村史馆,大力发展体现河套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的乡村旅游业,开发陕坝味道、休闲节庆、沙漠探险等旅游产品,建设马术小镇、奶牛小镇、林果小镇,打造“北国风情、河套风味”的小吃街、美食城,积极融入黄河文化旅游带。

四是全力开展“四大行动”,推动生态振兴。杭锦后旗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开展生态建设行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全年新造林9000亩,建设黄河生态廊道1000亩,农田防护林5万亩,完成国管渠道绿化,大力发展标准化果园和庭院经济,争创更多国家森林乡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年内建成3个幸福美丽新村,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提升7个村1567户群众饮水质量。新修通村油路、“单改双”道路210公里,农村公路优良率达到85%。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三清”(清散坟、清危房、清垃圾)行动,推进“厕所革命”,新建农村粪污处理设施20个,配置垃圾收集转运设备1万台(套),建成2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立长效管护机制,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开展循环农业发展行动。坚持“为养而种、种养循环”,以生态乳业园区和旭一牧业为牵引,推进饲草种植、饲料生产、乳肉加工全产业链发展;依托杭龙生物质热电等项目,推进秸秆“五化”利用(燃料化、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带动农业循环绿色发展。

五是坚定扛起“三面旗帜”,推动组织振兴。乡村振兴,夯实基层基础是固本之策。杭锦后旗将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基层党组织在产业链、服务链、治理链上深度融合,激发乡村振兴强盛活力。筑牢“堡垒”根基,扛起“党建旗”。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持续推行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全链条”星级化管理,优化提升107个党群服务中心效能,健全完善驻村工作队管理考核制度,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头雁”能力,扛起“致富旗”。大力实施“头雁领航”工程,抓好“最强党支部”创建,搭起镇党委书记述职比武、支部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比武争星“大擂台”,持续提升镇村干部工作能力。全面开展“领航共富”行动,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实施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行动,年内107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激发“细胞”活力,扛起“先锋旗”。发挥党员和示范户引领作用,探索党建引领“三治融合”(自治、法治、德治),推行乡村振兴“一村八化”(主体多元化、议事民主化、规定标准化、责任网格化、服务订单化、诚信契约化、手段智慧化、评定星级化)社会治理模式,全力以赴解决群众身边大事小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书记、五长”下基层专项行动,创建一批“四无”村社(无涉毒品案件、无电信诈骗案件、无刑事案件、无信访积案),严厉惩治村霸,切实维护农村安宁、农民安全。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