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特色志愿服务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

2022-09-15 09:16 正北方网—《内蒙古日报》  

“我岁数大了行动不便,高龄津贴年检怎么办?”“这个‘微心愿’我认领!”“我的孩子常年待业在家,能不能给找个工作?”近日,在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城关镇新城社区开展的“圆梦群众微心愿”活动中,众多党员志愿者和相关企业争相主动认领群众的“微心愿”。

在兴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有一面醒目的“心愿墙”,墙上贴满了一张张写有社区居民“微心愿”的小卡片。通过就业局的协调,48岁的潘萍在小区附近一家酒店找到了工作。“我年龄有点大,一直找不着工作,跟网格员说了心愿后,社区很快就帮我找到了工作,不仅能挣钱,上班的地方还离家近。”潘萍感激地说。

“通过走访入户摸底调查,我们将社区居民的‘微心愿’展示在‘心愿墙’上,接受党员、志愿者、爱心单位的主动对接和认领。”兴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尹青青说,今年他们与社区9个包联单位、6个驻片学校和企业建立起对口服务认领机制,上千个居民的“微心愿”有95%得以圆满实现。

“你的心愿,我们来圆。”作为自治区2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之一,兴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县级中心、乡村实践所、村(社区)实践站”三级管理体系,以“六访六办”为载体,在“访”中问需于民,在“办”中取信于民,以“访”促进“办”,以“办”回应“访”,精准对接群众所需,培育建立各类志愿服务队伍,服务群众的布局和方式得到根本优化。

兴和县在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深入打造和培育涵盖实践中心“理论宣讲、文化文艺、助学与健身、医疗卫生、科学普及、法律服务、环境卫生、扶弱济困”8支常态化志愿服务分队,连同9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以及3个社会组织,实现了志愿服务多样化。目前,全县共有259支志愿服务分队,有193名注册中心、所、站三级需求管理员和1.08万名志愿者。在兴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刘香香看来,通过建成“文明团结超市”,将全县23个“脱贫攻坚励志超市”引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程序,制定志愿者激励嘉许办法,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的机制是一个创新。    

“中心通过集聚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先后精心培育了‘小板凳课堂’宣讲、‘习语用典’大家写、8点半小夜校、蓝盾1+1、我帮你实现微心愿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2021年12月,兴华社区荣获第七批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荣誉称号。”刘香香说。

“‘小板凳课堂’将宣讲阵地搬到田间地头、村民炕头,组织志愿者讲党史、学理论、传授科学种养殖知识技术和法律常识,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兴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存富介绍,截至目前,仅参与“小板凳课堂”的志愿服务队就有8支、45名志愿者,开展的服务已覆盖全县9个乡镇、42个村,受众人数达1800余人。

新城社区围绕关爱帮扶打造的“80”后牵手“80”岁志愿服务项目,成为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一个特色品牌。新城社区常住人口多,其中8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有149人,如何根据辖区老年人较多的实际提供针对老年人的优质服务,成为新城社区志愿服务的重要课题。

“15名80后女性社区网格员组成的‘80’后牵手‘80’岁志愿服务队,以辖区内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为服务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服务和节假日专项服务。‘每月坚持敲一次门、问一声好、聊一个话题’,千方百计为社区老年人排忧解难,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感。7月24日,‘80’后牵手‘80’岁志愿服务项目在自治区红十字会系统2022年志愿服务和青少年社会实践项目大赛中荣获‘创造奖’。”新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朱利宏说。

在创建新时代文明的共同实践中,赛乌素镇李茂村的“巧手手”剪纸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城关镇二台子村的文明实践项目同样精彩。二台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梁艳说:“2020年11月,二台子村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候选名单,村民尚白娃从一个老上访户变成村里的维稳员。现在,尚白娃志愿活跃在村民中间,经常现身说法,成为宣传党的好政策的好农民。”

在一系列“接地气”“有人气”的志愿服务过程中,兴和县县级中心、乡村实践所、村(社区)实践站不断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切实解决了老百姓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广泛赞誉。(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林喜  武峰)

责任编辑:张彬

“我岁数大了行动不便,高龄津贴年检怎么办?”“这个‘微心愿’我认领!”“我的孩子常年待业在家,能不能给找个工作?”近日,在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城关镇新城社区开展的“圆梦群众微心愿”活动中,众多党员志愿者和相关企业争相主动认领群众的“微心愿”。

在兴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有一面醒目的“心愿墙”,墙上贴满了一张张写有社区居民“微心愿”的小卡片。通过就业局的协调,48岁的潘萍在小区附近一家酒店找到了工作。“我年龄有点大,一直找不着工作,跟网格员说了心愿后,社区很快就帮我找到了工作,不仅能挣钱,上班的地方还离家近。”潘萍感激地说。

“通过走访入户摸底调查,我们将社区居民的‘微心愿’展示在‘心愿墙’上,接受党员、志愿者、爱心单位的主动对接和认领。”兴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尹青青说,今年他们与社区9个包联单位、6个驻片学校和企业建立起对口服务认领机制,上千个居民的“微心愿”有95%得以圆满实现。

“你的心愿,我们来圆。”作为自治区2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之一,兴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县级中心、乡村实践所、村(社区)实践站”三级管理体系,以“六访六办”为载体,在“访”中问需于民,在“办”中取信于民,以“访”促进“办”,以“办”回应“访”,精准对接群众所需,培育建立各类志愿服务队伍,服务群众的布局和方式得到根本优化。

兴和县在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深入打造和培育涵盖实践中心“理论宣讲、文化文艺、助学与健身、医疗卫生、科学普及、法律服务、环境卫生、扶弱济困”8支常态化志愿服务分队,连同9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以及3个社会组织,实现了志愿服务多样化。目前,全县共有259支志愿服务分队,有193名注册中心、所、站三级需求管理员和1.08万名志愿者。在兴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刘香香看来,通过建成“文明团结超市”,将全县23个“脱贫攻坚励志超市”引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程序,制定志愿者激励嘉许办法,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的机制是一个创新。    

“中心通过集聚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先后精心培育了‘小板凳课堂’宣讲、‘习语用典’大家写、8点半小夜校、蓝盾1+1、我帮你实现微心愿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2021年12月,兴华社区荣获第七批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荣誉称号。”刘香香说。

“‘小板凳课堂’将宣讲阵地搬到田间地头、村民炕头,组织志愿者讲党史、学理论、传授科学种养殖知识技术和法律常识,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兴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存富介绍,截至目前,仅参与“小板凳课堂”的志愿服务队就有8支、45名志愿者,开展的服务已覆盖全县9个乡镇、42个村,受众人数达1800余人。

新城社区围绕关爱帮扶打造的“80”后牵手“80”岁志愿服务项目,成为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一个特色品牌。新城社区常住人口多,其中8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有149人,如何根据辖区老年人较多的实际提供针对老年人的优质服务,成为新城社区志愿服务的重要课题。

“15名80后女性社区网格员组成的‘80’后牵手‘80’岁志愿服务队,以辖区内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为服务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服务和节假日专项服务。‘每月坚持敲一次门、问一声好、聊一个话题’,千方百计为社区老年人排忧解难,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感。7月24日,‘80’后牵手‘80’岁志愿服务项目在自治区红十字会系统2022年志愿服务和青少年社会实践项目大赛中荣获‘创造奖’。”新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朱利宏说。

在创建新时代文明的共同实践中,赛乌素镇李茂村的“巧手手”剪纸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城关镇二台子村的文明实践项目同样精彩。二台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梁艳说:“2020年11月,二台子村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候选名单,村民尚白娃从一个老上访户变成村里的维稳员。现在,尚白娃志愿活跃在村民中间,经常现身说法,成为宣传党的好政策的好农民。”

在一系列“接地气”“有人气”的志愿服务过程中,兴和县县级中心、乡村实践所、村(社区)实践站不断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切实解决了老百姓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广泛赞誉。(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林喜  武峰)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