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风帆起北疆 喜迎二十大】张波:用“小毛嗑”铺就村民致富路

2022-09-15 15:21 正北方网  

9月2日,记者走进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敕勒川镇一处向日葵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金色的海洋,下垂的花盘向人们展示着丰硕的果实。这片金色海洋的主人张波兴奋地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敕勒川镇向日葵种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年前,当时,村民种植的的食葵(即食用向日葵)都是常规品种,主要是自给自足。后来,土默特左旗年年有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掌门人张波致力发展壮大当地葵花产业,引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2008年以前,张波和妻子进行过很多次尝试,始终没有找到一条致富之路。尽管屡试屡败,但张波依旧相信发展农业还是致富首选。经过四处考察、请教,他和妻子最终决定:全力发展葵花产业。

2008年5月,张波和妻子把家里仅有的2万元存款全部投入到向日葵种植中,他们从巴彦淖尔市引进了食葵杂交品种。LD5009,在自家的80亩地里开始试种,整地、播种、施肥……他们起早贪黑像照顾孩子一样细心呵护地里的葵苗,然而,由于种植技术、经验欠缺,当年葵花籽亩产400斤左右,80亩葵花的纯收入勉强达到4万元。“虽然当时的收入与我们预想的收入相差比较多,但是我们没有打退堂鼓,而是从种植技术上查找减产的原因,多次前往巴彦淖尔向那些向日葵种植大户取经。”张波回忆道。

经过不断总结积累,张波终于掌握了一套适合在土默川平原上种植葵花LD5009品种的技术。尝到丰收甜头的张波,没有忘记四里八乡的葵花种植户,他依托公司大力推广该品种,并且附带赠送种植技术,很快,该品种成为当地食葵市场的主角,给葵花种植户带来不错的收益。

2013年,张波依托公司又引进了葵花新品种SH363,但是,该葵花品种因株高较高、易倒伏,所以很多葵农不敢种植。张波就在自家的地里试验,并找到最佳的种植模式,不仅大大降低了该品种的倒伏率,还极大提高了其商品性和产量。为了实现当地葵花品种的更新换代,让更优良葵花品种扎根当地,助力农户增产增收。张波的公司与种植户签订了葵花籽回收合同,这波操作等于给葵农吃了“定心丸”。通过科学的引导,在土默川平原,由张波的公司引进的葵花品种SH363的市场占有率突破九成,带领当地种植户生活越过越红火。

2019年,张波再次尝新,他依托公司又引进三瑞10号食葵品种,由于该品种株高低、产量高、商品性好、卖价高等综合优势,获得广大种植户的青睐,该品种的葵花籽成为客商抢手货。

通过多年的摸索总结,张波的公司走出了一条合作社带基地的路子,实现统一整地、统一农资、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加工的五个统一政策,大大降低了葵农的种植生产成本,又通过加强基地生产管理,调控栽培品种和数量,形成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使敕勒川镇的葵花成为该镇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

截至目前,张波的公司葵花种植面积已经由10多年前的80亩,增至如今的7000亩,每亩产量也由以前的400多斤,增产至每亩600斤左右,因为葵花籽的品相好、籽仁饱满,价格也是一路走高,如今每斤的价格在4.5~5元。在张波的带动下,产自土左旗的葵花籽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通过外贸公司销往俄罗斯、土耳其、伊拉克、伊朗等地区。而且,张波的公司通过直接、间接、帮扶三种形式,还带领1300多户农民靠种植葵花走上了致富的道路。10年间,小小葵花籽为当地种植户增产增收近3亿元人民币。

“2021年,公司投资建设了年年有余农业葵花科技创新产业园,总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厂房内共设有葵花加工流水线6条,全方位提升葵花价值,吸引更多的葵农加入到葵花产业中。” 张波手捧沉沉甸甸的葵饼说,未来3年,产业园将葵花籽附属品如葵花秕籽、葵盘等进行深加工,变废为宝,持续增加葵农效益。文•摄影/草原全媒•正北方网首席记者 刘晓君

责任编辑:杨旭英

9月2日,记者走进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敕勒川镇一处向日葵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金色的海洋,下垂的花盘向人们展示着丰硕的果实。这片金色海洋的主人张波兴奋地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敕勒川镇向日葵种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年前,当时,村民种植的的食葵(即食用向日葵)都是常规品种,主要是自给自足。后来,土默特左旗年年有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掌门人张波致力发展壮大当地葵花产业,引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2008年以前,张波和妻子进行过很多次尝试,始终没有找到一条致富之路。尽管屡试屡败,但张波依旧相信发展农业还是致富首选。经过四处考察、请教,他和妻子最终决定:全力发展葵花产业。

2008年5月,张波和妻子把家里仅有的2万元存款全部投入到向日葵种植中,他们从巴彦淖尔市引进了食葵杂交品种。LD5009,在自家的80亩地里开始试种,整地、播种、施肥……他们起早贪黑像照顾孩子一样细心呵护地里的葵苗,然而,由于种植技术、经验欠缺,当年葵花籽亩产400斤左右,80亩葵花的纯收入勉强达到4万元。“虽然当时的收入与我们预想的收入相差比较多,但是我们没有打退堂鼓,而是从种植技术上查找减产的原因,多次前往巴彦淖尔向那些向日葵种植大户取经。”张波回忆道。

经过不断总结积累,张波终于掌握了一套适合在土默川平原上种植葵花LD5009品种的技术。尝到丰收甜头的张波,没有忘记四里八乡的葵花种植户,他依托公司大力推广该品种,并且附带赠送种植技术,很快,该品种成为当地食葵市场的主角,给葵花种植户带来不错的收益。

2013年,张波依托公司又引进了葵花新品种SH363,但是,该葵花品种因株高较高、易倒伏,所以很多葵农不敢种植。张波就在自家的地里试验,并找到最佳的种植模式,不仅大大降低了该品种的倒伏率,还极大提高了其商品性和产量。为了实现当地葵花品种的更新换代,让更优良葵花品种扎根当地,助力农户增产增收。张波的公司与种植户签订了葵花籽回收合同,这波操作等于给葵农吃了“定心丸”。通过科学的引导,在土默川平原,由张波的公司引进的葵花品种SH363的市场占有率突破九成,带领当地种植户生活越过越红火。

2019年,张波再次尝新,他依托公司又引进三瑞10号食葵品种,由于该品种株高低、产量高、商品性好、卖价高等综合优势,获得广大种植户的青睐,该品种的葵花籽成为客商抢手货。

通过多年的摸索总结,张波的公司走出了一条合作社带基地的路子,实现统一整地、统一农资、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加工的五个统一政策,大大降低了葵农的种植生产成本,又通过加强基地生产管理,调控栽培品种和数量,形成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使敕勒川镇的葵花成为该镇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

截至目前,张波的公司葵花种植面积已经由10多年前的80亩,增至如今的7000亩,每亩产量也由以前的400多斤,增产至每亩600斤左右,因为葵花籽的品相好、籽仁饱满,价格也是一路走高,如今每斤的价格在4.5~5元。在张波的带动下,产自土左旗的葵花籽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通过外贸公司销往俄罗斯、土耳其、伊拉克、伊朗等地区。而且,张波的公司通过直接、间接、帮扶三种形式,还带领1300多户农民靠种植葵花走上了致富的道路。10年间,小小葵花籽为当地种植户增产增收近3亿元人民币。

“2021年,公司投资建设了年年有余农业葵花科技创新产业园,总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厂房内共设有葵花加工流水线6条,全方位提升葵花价值,吸引更多的葵农加入到葵花产业中。” 张波手捧沉沉甸甸的葵饼说,未来3年,产业园将葵花籽附属品如葵花秕籽、葵盘等进行深加工,变废为宝,持续增加葵农效益。文•摄影/草原全媒•正北方网首席记者 刘晓君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