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做好“防”“控”“治”——十年来我国地方病防治取得历史性成效

2022-09-17 09:34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9月16日电题:做好“防”“控”“治”——十年来我国地方病防治取得历史性成效

新华社记者顾天成、董瑞丰

近十年来我国未发现新发地方性克汀病患者,碘缺乏病病情达到持续消除状态,目前我国基本没有新发大骨节病病例,土源性线虫和食源性寄生虫感染人数明显下降……国家卫生健康委1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地方病防控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

地方病防控成效获历史性突破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将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列入15项行动之一,并明确了“地方病等问题不容忽视”。

“我国曾是受地方病危害较重的国家。”国家疾控局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地方病防治工作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指导、分省推进等地方病防治工作策略,创造了发展中国家有效控制消除重点地方病危害的中国智慧和方案。

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已实现重点地方病控制消除阶段性目标。截至2021年底,全国2799个碘缺乏病县、379个大骨节病病区县、330个克山病病区县、171个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县、12个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县、122个饮水型砷中毒病区县或高砷区县全部达到控制或消除标准。

监测预警是地方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熊煌说,目前,我国已建成覆盖全国所有病区县的监测网络。全国2562个县级实验室能够开展尿碘检测,1523个县具有甲状腺B超检诊能力,各类地方病实验室检测和医疗检诊能力不断提升,为及时制定和调整疾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加大重点地方病防治资金政策倾斜力度

近年来,我国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成效,离不开持续聚焦防治重点,加大对重点地方病防治的资金和政策倾斜力度。

曾经,我国西部多个省份受到碘缺乏病困扰。近十年来,我国碘缺乏病病情一直达到持续消除状态。全国地方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孙殿军分析称,原因在于,我国坚持推广因地制宜、科学补碘工作措施。我国投入6000多万元,给碘缺乏病重病区民众免费提供碘盐,或为育龄期妇女提供碘油丸。

曾经,寄生虫病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给患者带来沉重负担。截至2021年底,全国451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中,439个已达传播阻断或消除标准,我国基本控制了包虫病流行,土源性线虫和食源性寄生虫感染人数均明显下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周晓农说,寄生虫病防控成果来之不易,应加快推进寄生虫病控制和消除进程。

大骨节病主要累及儿童,长期困扰患者。调查显示,目前大骨节病在我国已经基本没有新发病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林剑浩介绍,这是公共卫生事业取得的可喜成绩。西藏地区已设立了十多家大骨节病定点救治医院,基本实现了救治工作当地化、组织流程标准化、临床操作规范化。

防治措施重在长期巩固维持

十年来,我国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突出进展,但风险挑战依然存在。地方病作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一旦防治措施减弱或者撤除,疾病将再次卷土重来,因此必须长期巩固,维持防治措施,才能真正发挥防病的作用。

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我国已经消除疟疾。周晓农表示,我国仍面临输入疟疾病例引起再传播的风险。对此,近期国家疾控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工作的通知》,加强对疟疾等寄生虫病的预测预警,持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在碘缺乏病、水源性高碘甲状腺肿、饮水型氟中毒、饮茶型地氟病等地方病患者的治疗及管理方面也仍面临一些困难,需要持续加大防治措施落实。

其中,为落实地方性饮水型氟中毒防治措施,我国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地方病病区改水工程结合起来。在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期间,各地新建改水工程达到16231处,巩固提升改水工程达到51725处,全国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率达98.3%。

熊煌介绍,下一步,将从健全完善防控长效机制、聚焦防治重点难点、加强监测预警、加大科普宣教、增强防病意识等方面,突破地方病防治的困难和瓶颈,进一步巩固地方病防治效果。

责任编辑:刘有明

新华社北京9月16日电题:做好“防”“控”“治”——十年来我国地方病防治取得历史性成效

新华社记者顾天成、董瑞丰

近十年来我国未发现新发地方性克汀病患者,碘缺乏病病情达到持续消除状态,目前我国基本没有新发大骨节病病例,土源性线虫和食源性寄生虫感染人数明显下降……国家卫生健康委1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地方病防控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

地方病防控成效获历史性突破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将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列入15项行动之一,并明确了“地方病等问题不容忽视”。

“我国曾是受地方病危害较重的国家。”国家疾控局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地方病防治工作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指导、分省推进等地方病防治工作策略,创造了发展中国家有效控制消除重点地方病危害的中国智慧和方案。

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已实现重点地方病控制消除阶段性目标。截至2021年底,全国2799个碘缺乏病县、379个大骨节病病区县、330个克山病病区县、171个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县、12个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县、122个饮水型砷中毒病区县或高砷区县全部达到控制或消除标准。

监测预警是地方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熊煌说,目前,我国已建成覆盖全国所有病区县的监测网络。全国2562个县级实验室能够开展尿碘检测,1523个县具有甲状腺B超检诊能力,各类地方病实验室检测和医疗检诊能力不断提升,为及时制定和调整疾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加大重点地方病防治资金政策倾斜力度

近年来,我国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成效,离不开持续聚焦防治重点,加大对重点地方病防治的资金和政策倾斜力度。

曾经,我国西部多个省份受到碘缺乏病困扰。近十年来,我国碘缺乏病病情一直达到持续消除状态。全国地方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孙殿军分析称,原因在于,我国坚持推广因地制宜、科学补碘工作措施。我国投入6000多万元,给碘缺乏病重病区民众免费提供碘盐,或为育龄期妇女提供碘油丸。

曾经,寄生虫病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给患者带来沉重负担。截至2021年底,全国451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中,439个已达传播阻断或消除标准,我国基本控制了包虫病流行,土源性线虫和食源性寄生虫感染人数均明显下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周晓农说,寄生虫病防控成果来之不易,应加快推进寄生虫病控制和消除进程。

大骨节病主要累及儿童,长期困扰患者。调查显示,目前大骨节病在我国已经基本没有新发病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林剑浩介绍,这是公共卫生事业取得的可喜成绩。西藏地区已设立了十多家大骨节病定点救治医院,基本实现了救治工作当地化、组织流程标准化、临床操作规范化。

防治措施重在长期巩固维持

十年来,我国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突出进展,但风险挑战依然存在。地方病作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一旦防治措施减弱或者撤除,疾病将再次卷土重来,因此必须长期巩固,维持防治措施,才能真正发挥防病的作用。

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我国已经消除疟疾。周晓农表示,我国仍面临输入疟疾病例引起再传播的风险。对此,近期国家疾控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工作的通知》,加强对疟疾等寄生虫病的预测预警,持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在碘缺乏病、水源性高碘甲状腺肿、饮水型氟中毒、饮茶型地氟病等地方病患者的治疗及管理方面也仍面临一些困难,需要持续加大防治措施落实。

其中,为落实地方性饮水型氟中毒防治措施,我国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地方病病区改水工程结合起来。在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期间,各地新建改水工程达到16231处,巩固提升改水工程达到51725处,全国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率达98.3%。

熊煌介绍,下一步,将从健全完善防控长效机制、聚焦防治重点难点、加强监测预警、加大科普宣教、增强防病意识等方面,突破地方病防治的困难和瓶颈,进一步巩固地方病防治效果。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