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教育交流合作促进中国东盟民心相知相通

2022-09-19 12:04 ​光明日报   作者:李朝晖

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正在广西南宁举行。肇始于2004年的东博会、商投峰会不仅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各国在经贸投资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

广西与东盟国家地缘相接、族缘相亲、文缘相通,具有与东盟国家开展教育交流合作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广西积极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教育领域深入交流与密切合作,为促进民心相知相通奠定厚实的文化基础。

构筑中国-东盟学校交流平台。广西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学校交流为抓手,积极构筑面向东盟教育交流合作的平台,深化与东盟国家教育交流合作。一是搭建中国-东盟人才培养“立交桥”。“中国-东盟大学智库联盟”“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中国-东盟艺术高校联盟”“中国-东盟旅游教育联盟”,以及中国-东盟人才资源开发与合作广西基地、中国-东盟青少年培训基地、东盟卫生人才培训基地等,相继在广西各地组建成立。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交流合作体系,为东盟国家培养培训了各领域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

二是充分发挥广西高校的牵引作用。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财经学院和广西艺术学院挂牌成立商务会展人才、汉语人才、金融与财税人才、艺术人才4个“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农业农村部的“中国-东盟农业培训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国-东盟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中心”人才培养基地,也分别落户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和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高校在深化中国与东盟各国教育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是打造教育交流合作典范。自2012年以来,成功举办6届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广西与东盟各国近200所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论坛通过《南宁宣言》,就构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达成共识,使双方职业教育合作迎来里程碑式的发展,提供了构建国际职教发展共同体的成功模式。

促进中国-东盟师生交流学习。师生是促进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的主体,广西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为他们往来交流学习创造良好条件。中国与东盟全体成员国签署了《双边教育交流合作协议》,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老挝等五国签署了《双边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努力打造教育合作体系。广西抢抓机遇,多措并举,多点发力。一是创造条件“请进来”。广西是侨乡,桂籍海外华侨华人大都分布在东盟国家。广西积极邀请东盟国家华裔青少年学生来华参加中华文化体验营、寻根之旅夏冬令营,亲身感受中华文化、八桂风光,领略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广西着力打造“留学广西”品牌,设立“广西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数千留学生得到资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留学生住宿学习条件。广西成为东盟国家出国留学首选地之一,在桂外国留学生中,大约八成来自东盟国家,2019年来桂东盟国家留学生就突破万人。

二是搭建桥梁“走出去”。广西每年选派一大批优秀教师到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开展教育援外工作,加强国际汉语教学交流。目前,广西有4所高校分别在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印尼建立了8所孔子学院,为当地30多万人次进行语言培训。广西民族大学建立东南亚语言学特色学科群,成为我国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培养的人才在促进中国-东盟民心相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国-东盟童声研究所与泰国玛哈沙拉坎大学接力共创国际抗疫主题音乐《保重》,在两国间广为传唱。此外,还有10余所职业院校协同企业“走出去”,为驻外中资企业和东盟国家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开发并被外方采用45个职教专业教学标准,有力推动东盟国家教育事业发展。

推动中国-东盟学术研究交流合作。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已有数千年历史。早在秦汉时期,中国文化典籍《诗经》《尚书》等就传入东盟一些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东盟一些国家产生了较大影响。东盟国家许多作家学者的作品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广西作为中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连的省区,成为与东盟国家开展学术研究的活跃区。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建立起10个国别研究所、10个常设专业化研究机构,成为中国研究中国-东盟问题重要的研究机构,为中国和东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撑。

广西高校面向东盟国家发起成立高校国际联盟组织,涉及诸多领域和专业,吸引众多东盟国家高校加入。联盟内高校资源共享共建,为双方联合开展学术研究奠定坚实基础。例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广西及东盟的应用为切入点,创建国内唯一一家卫星导航产业国际组织“中国-东盟卫星导航国际合作联盟”,与多所东盟国家高校和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协同开展科学研究。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是广西与东盟国家共同打造的学术研究交流平台,平台以文会友、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通。在广西崇左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通过宣言强调,在“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学术界应不断深化中国-东盟民族文化研究,加强交流合作,发挥民族文化沟通心灵的作用,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与发展。共同弘扬、传承、保护中国-东盟民族文化遗产,双方有着共同的目标、广阔的学术研究空间与前景。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与合作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广西将充分发挥独特优势,持续推动交流与合作走深走实,不断增进理解、扩大认同,促进民心相知相通,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作者:李朝晖,系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教授)

责任编辑:梁波

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正在广西南宁举行。肇始于2004年的东博会、商投峰会不仅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各国在经贸投资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

广西与东盟国家地缘相接、族缘相亲、文缘相通,具有与东盟国家开展教育交流合作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广西积极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教育领域深入交流与密切合作,为促进民心相知相通奠定厚实的文化基础。

构筑中国-东盟学校交流平台。广西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学校交流为抓手,积极构筑面向东盟教育交流合作的平台,深化与东盟国家教育交流合作。一是搭建中国-东盟人才培养“立交桥”。“中国-东盟大学智库联盟”“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中国-东盟艺术高校联盟”“中国-东盟旅游教育联盟”,以及中国-东盟人才资源开发与合作广西基地、中国-东盟青少年培训基地、东盟卫生人才培训基地等,相继在广西各地组建成立。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交流合作体系,为东盟国家培养培训了各领域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

二是充分发挥广西高校的牵引作用。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财经学院和广西艺术学院挂牌成立商务会展人才、汉语人才、金融与财税人才、艺术人才4个“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农业农村部的“中国-东盟农业培训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国-东盟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中心”人才培养基地,也分别落户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和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高校在深化中国与东盟各国教育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是打造教育交流合作典范。自2012年以来,成功举办6届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广西与东盟各国近200所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论坛通过《南宁宣言》,就构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达成共识,使双方职业教育合作迎来里程碑式的发展,提供了构建国际职教发展共同体的成功模式。

促进中国-东盟师生交流学习。师生是促进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的主体,广西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为他们往来交流学习创造良好条件。中国与东盟全体成员国签署了《双边教育交流合作协议》,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老挝等五国签署了《双边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努力打造教育合作体系。广西抢抓机遇,多措并举,多点发力。一是创造条件“请进来”。广西是侨乡,桂籍海外华侨华人大都分布在东盟国家。广西积极邀请东盟国家华裔青少年学生来华参加中华文化体验营、寻根之旅夏冬令营,亲身感受中华文化、八桂风光,领略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广西着力打造“留学广西”品牌,设立“广西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数千留学生得到资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留学生住宿学习条件。广西成为东盟国家出国留学首选地之一,在桂外国留学生中,大约八成来自东盟国家,2019年来桂东盟国家留学生就突破万人。

二是搭建桥梁“走出去”。广西每年选派一大批优秀教师到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开展教育援外工作,加强国际汉语教学交流。目前,广西有4所高校分别在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印尼建立了8所孔子学院,为当地30多万人次进行语言培训。广西民族大学建立东南亚语言学特色学科群,成为我国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培养的人才在促进中国-东盟民心相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国-东盟童声研究所与泰国玛哈沙拉坎大学接力共创国际抗疫主题音乐《保重》,在两国间广为传唱。此外,还有10余所职业院校协同企业“走出去”,为驻外中资企业和东盟国家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开发并被外方采用45个职教专业教学标准,有力推动东盟国家教育事业发展。

推动中国-东盟学术研究交流合作。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已有数千年历史。早在秦汉时期,中国文化典籍《诗经》《尚书》等就传入东盟一些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东盟一些国家产生了较大影响。东盟国家许多作家学者的作品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广西作为中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连的省区,成为与东盟国家开展学术研究的活跃区。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建立起10个国别研究所、10个常设专业化研究机构,成为中国研究中国-东盟问题重要的研究机构,为中国和东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撑。

广西高校面向东盟国家发起成立高校国际联盟组织,涉及诸多领域和专业,吸引众多东盟国家高校加入。联盟内高校资源共享共建,为双方联合开展学术研究奠定坚实基础。例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广西及东盟的应用为切入点,创建国内唯一一家卫星导航产业国际组织“中国-东盟卫星导航国际合作联盟”,与多所东盟国家高校和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协同开展科学研究。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是广西与东盟国家共同打造的学术研究交流平台,平台以文会友、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通。在广西崇左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通过宣言强调,在“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学术界应不断深化中国-东盟民族文化研究,加强交流合作,发挥民族文化沟通心灵的作用,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与发展。共同弘扬、传承、保护中国-东盟民族文化遗产,双方有着共同的目标、广阔的学术研究空间与前景。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与合作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广西将充分发挥独特优势,持续推动交流与合作走深走实,不断增进理解、扩大认同,促进民心相知相通,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作者:李朝晖,系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教授)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