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丨巴彦淖尔:沃野千里好风光

2022-09-21 11:53 巴彦淖尔日报  

秋入田间收获丰。眼下的巴彦淖尔大地,有辣椒的红、葵花的黄、葡萄的紫……欣赏着五彩斑斓的丰收图景,我们迎来了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李志轩/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乡村振兴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精准发力、攻坚克难,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盐碱地改良、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建好良田多产粮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高晓龙/摄

7月的河套农田,空气中弥漫着麦香。今年以来,我市在小麦种植业中大力推广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模式,通过集中选用优质小麦籽种、提升田间精细化管理水平、降低农民租赁收割机械成本等措施有效增加农民种粮收入。

“我种的小麦品种是巴麦13号,每亩地可产小麦1000斤、收入1800元。政府再给补贴500元,加上麦后复种燕麦的收入,每亩地能挣3000元。”杭锦后旗蒙海镇红建村农民邬喜林说,“今年我种了26亩小麦,全部与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签了订单,预计纯收入5万元。”

近年来,红建村通过“党委引路、支部领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强化党建引领,深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把农户统一组织起来与龙头企业签订订单种植合同,打造小麦示范产业园区。今年该村的小麦及麦后复种面积翻倍,达到1万余亩,亩均效益达3000元以上。

仓廪实而民心安,农业强则百业兴。

近年来,我市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套灌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指示精神,抓实抓细春耕生产、农业“四控”、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点工作,重要农产品产能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全新起步。去年,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544.1万亩、产量达56.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今年,全市共种植粮食作物712.94万亩,完成市政府确定目标任务的130.1%,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巴彦淖尔贡献。

做优品牌兴产业

胡东育/摄

前些日子,临河区白脑包镇永胜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在田间抢农时采收辣椒。收购点机器轰鸣,一袋袋辣椒经传送带装上卡车,准备运往四川、天津、湖南等地的生产厂家。

“今年雨水好,辣椒丰收了!这种酱用辣椒亩产在5000到6000斤。”永胜村党支部书记唐学忠一边指挥装车一边介绍道,“这几天收购价是每斤1.25元,收购点都是现款结算。”

据了解,白脑包镇已经培育了永胜村、永清村、西海村等多个辣椒连片种植示范园区,引进了内蒙古山里红、安徽瑞国、三军合作社3条辣椒全链条深加工生产线,形成了“定、种、收、储、加、输”链条。

火红的辣椒映红了农民的日子。今年3月,结合辣椒产业发展实际,我市出台大力发展辣椒产业十条意见,包括抓品种引育、抓基地建设、抓生产机械、抓订单种植、抓精深加工、抓市场管理、抓品牌培育、抓科技服务、抓社会化服务、抓政策扶持等,推动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全市辣椒种植面积达11.7万亩,预计总产量(鲜椒)可达25万吨。

农牧业是我市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重点培育形成粮油、乳肉绒等优势特色产业,创建了“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市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由66%提高到69.9%,品牌引领作用日益加强,推动优质特色农畜产品走向高端市场,带动农牧民持续增收。全市近300家农牧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近400亿元,带动20万农牧户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现在的巴彦淖尔,是全国最大的有机原奶、葵花籽、脱水蔬菜生产基地和番茄出口基地,肉羊出栏数量稳居全区首位,奶牛饲养量达到28万头以上,奶类产量达到100万吨以上。

科技赋能好愿景

8月初,内蒙古黄河流域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行动技术指导培训会在我市举行。“智能化配水系统中的水分为调控阈值参数设置多少?”“辣椒品种不同,怎样合理配置氮磷钾肥料比例?”在临河区双河镇5G+智慧引黄滴灌辣椒种植示范片观摩时,各盟市农技人员仔细询问,同时也为巴彦淖尔在科技赋能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生动实践点赞。

据了解,目前我市建设黄河流域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片60个,核心面积为6万亩,辐射带动面积为48.83万亩。以此为支撑,累计建设市、旗县区科技园区(片)94个。各类示范区、示范片核心面积合计30万亩以上,辐射带动面积达118万亩以上。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科技赋能小麦、肉羊等特色产业,描绘出现代农牧业在巴彦淖尔未来的模样。

今年,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称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获得国务院批复,成为自治区唯一获批的国家农高区。目前,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有企业58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1家),拥有自治区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载体38个。下一步,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将聚焦“河套灌区生态农牧业”建设发展主题,以硬质小麦、肉羊为主导产业,重点打造全国生态农牧业科技创新发展引领区、“一带一路”农牧业科技合作先行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样板区,在黄河流域西北地区推动硬质小麦和肉羊创新发展、打造特色生态农牧产业集群、引领生态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探索示范。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立足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我市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套灌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重点做好现代农牧业扩容增量、提质增效、融合增收文章,加快河套灌区现代化改造,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做优做强优势特色品牌,推进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描绘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王紫丁)


责任编辑:周婷

秋入田间收获丰。眼下的巴彦淖尔大地,有辣椒的红、葵花的黄、葡萄的紫……欣赏着五彩斑斓的丰收图景,我们迎来了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李志轩/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乡村振兴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精准发力、攻坚克难,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盐碱地改良、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建好良田多产粮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高晓龙/摄

7月的河套农田,空气中弥漫着麦香。今年以来,我市在小麦种植业中大力推广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模式,通过集中选用优质小麦籽种、提升田间精细化管理水平、降低农民租赁收割机械成本等措施有效增加农民种粮收入。

“我种的小麦品种是巴麦13号,每亩地可产小麦1000斤、收入1800元。政府再给补贴500元,加上麦后复种燕麦的收入,每亩地能挣3000元。”杭锦后旗蒙海镇红建村农民邬喜林说,“今年我种了26亩小麦,全部与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签了订单,预计纯收入5万元。”

近年来,红建村通过“党委引路、支部领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强化党建引领,深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把农户统一组织起来与龙头企业签订订单种植合同,打造小麦示范产业园区。今年该村的小麦及麦后复种面积翻倍,达到1万余亩,亩均效益达3000元以上。

仓廪实而民心安,农业强则百业兴。

近年来,我市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套灌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指示精神,抓实抓细春耕生产、农业“四控”、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点工作,重要农产品产能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全新起步。去年,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544.1万亩、产量达56.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今年,全市共种植粮食作物712.94万亩,完成市政府确定目标任务的130.1%,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巴彦淖尔贡献。

做优品牌兴产业

胡东育/摄

前些日子,临河区白脑包镇永胜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在田间抢农时采收辣椒。收购点机器轰鸣,一袋袋辣椒经传送带装上卡车,准备运往四川、天津、湖南等地的生产厂家。

“今年雨水好,辣椒丰收了!这种酱用辣椒亩产在5000到6000斤。”永胜村党支部书记唐学忠一边指挥装车一边介绍道,“这几天收购价是每斤1.25元,收购点都是现款结算。”

据了解,白脑包镇已经培育了永胜村、永清村、西海村等多个辣椒连片种植示范园区,引进了内蒙古山里红、安徽瑞国、三军合作社3条辣椒全链条深加工生产线,形成了“定、种、收、储、加、输”链条。

火红的辣椒映红了农民的日子。今年3月,结合辣椒产业发展实际,我市出台大力发展辣椒产业十条意见,包括抓品种引育、抓基地建设、抓生产机械、抓订单种植、抓精深加工、抓市场管理、抓品牌培育、抓科技服务、抓社会化服务、抓政策扶持等,推动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全市辣椒种植面积达11.7万亩,预计总产量(鲜椒)可达25万吨。

农牧业是我市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重点培育形成粮油、乳肉绒等优势特色产业,创建了“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市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由66%提高到69.9%,品牌引领作用日益加强,推动优质特色农畜产品走向高端市场,带动农牧民持续增收。全市近300家农牧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近400亿元,带动20万农牧户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现在的巴彦淖尔,是全国最大的有机原奶、葵花籽、脱水蔬菜生产基地和番茄出口基地,肉羊出栏数量稳居全区首位,奶牛饲养量达到28万头以上,奶类产量达到100万吨以上。

科技赋能好愿景

8月初,内蒙古黄河流域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行动技术指导培训会在我市举行。“智能化配水系统中的水分为调控阈值参数设置多少?”“辣椒品种不同,怎样合理配置氮磷钾肥料比例?”在临河区双河镇5G+智慧引黄滴灌辣椒种植示范片观摩时,各盟市农技人员仔细询问,同时也为巴彦淖尔在科技赋能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生动实践点赞。

据了解,目前我市建设黄河流域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片60个,核心面积为6万亩,辐射带动面积为48.83万亩。以此为支撑,累计建设市、旗县区科技园区(片)94个。各类示范区、示范片核心面积合计30万亩以上,辐射带动面积达118万亩以上。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科技赋能小麦、肉羊等特色产业,描绘出现代农牧业在巴彦淖尔未来的模样。

今年,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称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获得国务院批复,成为自治区唯一获批的国家农高区。目前,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有企业58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1家),拥有自治区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载体38个。下一步,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将聚焦“河套灌区生态农牧业”建设发展主题,以硬质小麦、肉羊为主导产业,重点打造全国生态农牧业科技创新发展引领区、“一带一路”农牧业科技合作先行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样板区,在黄河流域西北地区推动硬质小麦和肉羊创新发展、打造特色生态农牧产业集群、引领生态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探索示范。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立足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我市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套灌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重点做好现代农牧业扩容增量、提质增效、融合增收文章,加快河套灌区现代化改造,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做优做强优势特色品牌,推进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描绘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王紫丁)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