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能上能下推进干部队伍人岗相适

2022-09-28 16:12 正北方网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吸收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鲜经验,健全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能上能下对于干部队伍人岗相适,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对于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具有重要意义。正确认识干部能上能下,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

从狭义的层面理解,就是指通常所讲的一部分名不副实的干部和相形见绌的干部“只能上不能下”。从广义的层面理解,就是《规定》中所强调的能上能下,既要“上得来”,也要 “下得去”。一方面,“上得来”不是指某些个体或某个人如何平步青云,而是指要形成一种健康有序的优秀人才选拔、成长机制和一整套办法;另一方面,“下得去”是指要形成一种干部队伍能够有序进行新老交替和新陈代谢的循环机制。既不能让那部分名不副实的干部和相形见绌的干部“一下了之”,应秉承“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适时抛出“绣球”,给予他们重新施展拳脚的机会,让干部资源得到充分的优化配置。还要让恪尽职守的干部,甚至是拔群出萃的干部,因为任职期满、工作变更需要调整领导班子结构,又或者因为其他工作原因,必须“下”的时候也能够顺利地调整下来,坚持组织激励和个人自励相结合,提醒“下”的干部摆正位置,立足新岗位、明确新目标、激发新动力,撸起袖子加油干,以心态的“归零”实现能力的“归位”、成绩的“翻篇”。由此看来,干部“上得来”和“下得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上” 是目标。只有让一部分干部“下”,才让更多优秀的人才“上”。“下”是前提。没有人“下”,就没地方“上”,位子都满满的,怎么上?所以,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重点是实现能下,只有解决好“下”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上”的问题。

必须坚持担当作为的用人导向,以激励干部干事创业。进一步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生态保护等重点工作,围绕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在急难险重一线跟踪考察干部。将“督事”与“察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走访调研、谈心谈话等方式,多角度、常态化开展督察工作,找准靶心。考察干部对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是否认真对待、主动作为,促进干部的担当自觉;考察干部在大是大非前的政治态度和是否有处理复杂问题的决策水平和应对突发状况的工作能力,提升干部的担当格局;考察干部面对矛盾和复杂形势是否善于解决、攻坚克难,提高干部的担当能力。通过多角度考察识别及辩证分析干部的主观意识与客观条件、工作作风与现实功绩、个人贡献与集体成就,把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发掘出来,重点使用一批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的优秀干部,进一步鲜明担当作为的用人导向。

必须坚持容错纠错的宽容机制,以推动干部改革创新。容错纠错,古人早就有箴言。《左传》有云,“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容错纠错为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敢想敢干者轻装上阵,是对“人谁无过”这前半句的最好注脚。然而,容错免责只是开胃菜,更应看重后半句,宽容不是纵容,保护不是庇护。要正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强化纠错机制,打造宽容失败、允许试错、有错必改的完整链条。通过科学明确“可容”与“不容”的界限,激励干部在遵规守纪的前提下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如有假借改革创新的名义营私舞弊、贪污受贿、因公假私以及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绝不姑息。但如果是为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先行先试的过程中出现无意过失,且主动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等情况的,可予以容错免责。以此促进干部放开手脚履职尽责、甩开膀子干事创业,用容错纠错的宽容之度,撬动干部增强“上”的责任感,形成“下”的危机感,让有为者有位、无为者让位。

必须坚持能上能下的常态引导,以鞭策干部创优争先。持续推动“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事相宜、能上能下”的思想共识。通过积极探索创新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以考准考实为目标,坚持以实绩为核心,以德才素质为基础,对干部进行精准画像,科学理性分析出谁该上、谁该下,使干部能上能下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明确“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路径,畅通干部能上能下的渠道。既要有“揉不进沙子”的坚决态度,也要有“不让一个人掉队”的责任担当。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坚决做到该免职的免职,该调整的调整,让干部下得清清楚楚、下得心服口服。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政治环境才有源头活水。这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赵璐)

责任编辑:张彬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吸收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鲜经验,健全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能上能下对于干部队伍人岗相适,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对于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具有重要意义。正确认识干部能上能下,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

从狭义的层面理解,就是指通常所讲的一部分名不副实的干部和相形见绌的干部“只能上不能下”。从广义的层面理解,就是《规定》中所强调的能上能下,既要“上得来”,也要 “下得去”。一方面,“上得来”不是指某些个体或某个人如何平步青云,而是指要形成一种健康有序的优秀人才选拔、成长机制和一整套办法;另一方面,“下得去”是指要形成一种干部队伍能够有序进行新老交替和新陈代谢的循环机制。既不能让那部分名不副实的干部和相形见绌的干部“一下了之”,应秉承“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适时抛出“绣球”,给予他们重新施展拳脚的机会,让干部资源得到充分的优化配置。还要让恪尽职守的干部,甚至是拔群出萃的干部,因为任职期满、工作变更需要调整领导班子结构,又或者因为其他工作原因,必须“下”的时候也能够顺利地调整下来,坚持组织激励和个人自励相结合,提醒“下”的干部摆正位置,立足新岗位、明确新目标、激发新动力,撸起袖子加油干,以心态的“归零”实现能力的“归位”、成绩的“翻篇”。由此看来,干部“上得来”和“下得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上” 是目标。只有让一部分干部“下”,才让更多优秀的人才“上”。“下”是前提。没有人“下”,就没地方“上”,位子都满满的,怎么上?所以,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重点是实现能下,只有解决好“下”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上”的问题。

必须坚持担当作为的用人导向,以激励干部干事创业。进一步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生态保护等重点工作,围绕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在急难险重一线跟踪考察干部。将“督事”与“察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走访调研、谈心谈话等方式,多角度、常态化开展督察工作,找准靶心。考察干部对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是否认真对待、主动作为,促进干部的担当自觉;考察干部在大是大非前的政治态度和是否有处理复杂问题的决策水平和应对突发状况的工作能力,提升干部的担当格局;考察干部面对矛盾和复杂形势是否善于解决、攻坚克难,提高干部的担当能力。通过多角度考察识别及辩证分析干部的主观意识与客观条件、工作作风与现实功绩、个人贡献与集体成就,把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发掘出来,重点使用一批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的优秀干部,进一步鲜明担当作为的用人导向。

必须坚持容错纠错的宽容机制,以推动干部改革创新。容错纠错,古人早就有箴言。《左传》有云,“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容错纠错为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敢想敢干者轻装上阵,是对“人谁无过”这前半句的最好注脚。然而,容错免责只是开胃菜,更应看重后半句,宽容不是纵容,保护不是庇护。要正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强化纠错机制,打造宽容失败、允许试错、有错必改的完整链条。通过科学明确“可容”与“不容”的界限,激励干部在遵规守纪的前提下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如有假借改革创新的名义营私舞弊、贪污受贿、因公假私以及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绝不姑息。但如果是为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先行先试的过程中出现无意过失,且主动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等情况的,可予以容错免责。以此促进干部放开手脚履职尽责、甩开膀子干事创业,用容错纠错的宽容之度,撬动干部增强“上”的责任感,形成“下”的危机感,让有为者有位、无为者让位。

必须坚持能上能下的常态引导,以鞭策干部创优争先。持续推动“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事相宜、能上能下”的思想共识。通过积极探索创新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以考准考实为目标,坚持以实绩为核心,以德才素质为基础,对干部进行精准画像,科学理性分析出谁该上、谁该下,使干部能上能下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明确“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路径,畅通干部能上能下的渠道。既要有“揉不进沙子”的坚决态度,也要有“不让一个人掉队”的责任担当。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坚决做到该免职的免职,该调整的调整,让干部下得清清楚楚、下得心服口服。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政治环境才有源头活水。这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赵璐)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