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国情实践闭幕|行走内蒙大地,复旦国新学子的收获与成长

2022-09-28 19:39 FDU国小新  

9月5日下午,复旦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国情调研”总结汇报大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宾悦酒店顺利举行,宣告本次国情实践活动落下帷幕。

六天的时间里,复旦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的23名同学秉承“好学力行”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训,践行“传播中国,融贯西东”的理念,与内蒙古师范大学的6名学生代表一同行走内蒙古,了解地区历史文化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挖掘当地故事,取得了丰硕成果。

总结大会上,各实践小组汇报了各自的实践成果及心得感悟。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位委员会主席刘海贵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原副院长李双龙教授、复旦大学国新项目主任邓建国教授、复旦大学博士生及国新项目主任助理常志刚老师、内蒙古师范大学阿希塔老师、人民日报海外版“世界遗产”版主编齐欣、第六声记者倪丹丹、澎湃新闻记者高宇婷等人出席活动。在认真听取同学们的汇报后,各位随团记者对同学的综合表现作了评价。

“在内蒙古,感受中国力量”

六天、18项行程,国情实践团的足迹布及多个具有代表性、颇具内蒙古自治区风格与特色的文旅融合示范区和工业发展示范区。从呼和浩特市的云谷大数据中心、乌兰夫纪念馆、敕勒川草原,到包头市的斯诺觉醒点、敕勒川博物馆、稀土博物馆,再到鄂尔多斯婚礼,乌兰察布的乌兰牧骑……

复旦大学国新班杨晨阳谈到,“来之前就听说内蒙古里藏着半个中国,当时在想什么叫半个中国。来到这里短短五天,走过草原,也去过沙漠,感觉这里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非常深厚,也更加感受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杨晨阳特别关注当地的产业发展。“实践的第二天,我们参观了包头市的北方股份公司和稀土博物馆,和我想象中的不同,发展都非常好。我能感受到在国家大力扶持下,产业之间正在深度融合发展。”她说。结合内蒙古的区域优势与资源优势,她希望能在未来讲好内蒙古绿色发展的故事,传播到更大的国际舞台上。

复旦国新硕士班班长沈雪表示,令她印象最深的是乌兰牧骑的表演。“以前我只能通过媒体的报道和网上资料去了解内蒙古、了解都贵玛老人的故事,文字上的数字也好,描述也好,里面的人给我感觉很遥远。”“但是,乌兰牧骑表演非常直观,一个肢体或眼神就让我感受到即将出嫁的女儿跟母亲之间的依依不舍。”在沈雪看来,将经典故事重新编排成大众喜闻乐见的歌舞剧,会对内蒙古的文化传播非常有利。

在复旦国新班徐淑玮看来,内蒙古具有独特的韧劲和力量。“无论是一些歌舞表演,还是草原蒙古包,又或者是经济发展上的成就,都让我觉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内蒙古的本地人真的是有一股生命力和蓬勃力量。”

而在本次国情实践活动中,来自内蒙师范大学的六名同学在校园媒体公众号“薪传通讯社”上发表了多篇融媒体系列报道——“在内蒙古感受中国力量”。内师大学生董馨蕊谈到:“系列报道‘在内蒙古感受中国力量’有若干小主题,包括:蒙牛对应的‘健康力量’、云谷对应的‘云力量’、乌兰夫纪念馆对应的‘红色力量’等等。”

“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

内蒙古师范大学的蒙古族学生纳荷雅谈及本次实践时表示,“我哭了好几回”。“第一次是在观看《鄂尔多斯婚礼》的时候,我后来跟老师说我看那个演出的时候实在忍不住,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哭。”纳荷雅说,“后来我想了一下,可能是因为我能听得懂他们在唱什么,那个音乐场景对我震撼很大。但是我觉得这个就是一种艺术的力量。”

在复旦大学国新班的李炜波看来,催人泪下的鄂尔多斯婚礼表演,恰恰反映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打动人心。在总结大会上,他认为,真正的国际传播一定不是讲口号,而是要讲具体的动人故事。他以小组稿件《传承、融合与爱》为例,谈及采访中的故事。

“传承是指鄂尔多斯部的婚礼沿袭到今,仍旧保留完整的习俗;融合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剧中的新郎是新疆人,但来到了内蒙古,甚至因为演这个剧才学会了蒙语;爱,就是剧中新郎和新娘因为出演这个角色,最终在戏外也走到了一起。”李炜波说,“所以,我觉得,这些就是真正的动人故事,也是我们需要在国内外去传播的点。”

在黄天宇看来,动人,同样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她以采访乌兰牧骑指导员过程中了解到的故事为例,阐述了她的观点:乌兰牧骑艺术团下乡表演的时候,遇到过一户周围牧区搬迁但自己不在搬迁范围内的老年住户。了解到他只能一人跟牛羊马为伴后,乌兰牧骑每年经过那个地方表演,都会特意到他家为他表演精彩的节目,帮他做农活木活。“我感觉一支艺术团、一个孤独的老人,翻山越岭为你而来的故事特别感人,也特别有力量。”

复旦大学国新班钱昕瑀认为,艺术起源于生活,好的故事也来源于真实生活。她分享了她与乌兰牧骑演员的谈话片段:乌兰牧骑艺术团的成员除了要排练,也要从事农业生产。“我想,他们之所以能在舞台上呈现这般魅力这么动人,和他们日常深入内蒙古的各个基层旗、县、盟有很大关系。”钱昕瑀说,“这给我的启发是,我们做国际传播也是同样的道理,一定要脚踏实地,才能够仰望星空。”

“年轻,让我们更加勇敢”

总结大会上,复旦大学国新班的章誉倬分享了几个国情实践中的细节。其中一个细节发生在电梯里:开幕式结束后,在酒店的电梯里,她偶遇乌兰夫的女儿云杉女士,被夸“真年轻”。章誉倬表示:“我觉得那句话对我来说是一个鼓舞,让我充满了力量。我觉得年轻的状态其实能够让我们非常勇敢、非常热烈地去迎接我们的未来,然后承担自己肩上的责任。”

年轻,是无畏的炽热与真诚,也是无畏的尝试与摸索。

对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学生云婧而言,人民日报齐欣老师在实践中的选题分享给到她很大启发。“我之前在人民网内蒙古频道实习过一段时间,当时老师有让我们寻找‘新春走基层’的选题。我感觉我还是很囿于框架,认为去采访一下各行各业的基层在干啥就行了。”云婧说,“齐欣老师谈到要更多去观察、敏锐发现问题,给到我很多鼓励:不要卑微,不要胆怯,大胆提问。”

复旦大学国新班的李懿娟是本次“三千孤儿入内蒙”稿件的负责人。国情实践中,她和小组成员需要采访获得过“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的都贵玛老人,以及她当年领养的两名孤儿。任务重、困难多,除了需要克服语言不通的问题外,他们还需要挖掘更多已有报道之外的细节。对于倪丹丹老师给小组的指导与帮助,李懿娟非常感谢。

“我们学到的东西主要是怎么去问问题。像一开始列采访提纲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问一些比较宽泛的问题。倪老师会告诉我们,如果问题太宽泛,我们听到回答的时候,可能不确定自己想听哪一个部分。”她说,“倪老师也会告诉我们注意问题的语言修辞,教给了我们许多可学习的经验。”

“会永远记得那些毫无保留的善意”

复旦大学国新班班长沈雪总结这段经历,一共提及了四次“感谢”。“非常感谢这段时间内蒙古师大老师和同学的付出。”沈雪说,“从我们第一天到酒店,就看到内师大的老师和同学们早早等在入口,给我们精心准备了文创礼品,有序带我们办理酒店的登记入住,还怕我们着凉带去买羽绒服,当时我就非常非常感动。”

六天的时间,一根无形的纽带正在连接两所高校的师生。

总结大会上,李炜波感谢两所学校老师、记者及中宣部的大力支持,还特别感谢了内蒙师大的黄涛同学。“像昨天我跟内师大黄涛同学吃饭的时候,还跟他说太感谢你!就是他整个人的淳朴、善良、乐于助人,完全就是真的太难得了。我相信这也是我们全班所有人的感受。”

李懿娟也分享了和内蒙师大同学之间的故事。“非常非常感谢内蒙古师大的同学。我们小组没有人懂蒙语,他们在翻译和转录文稿,以及各种语言沟通上面都给了我们小组非常多的支持。”

在内师大的蒙古族学生黄涛看来,“这次活动正好抓了一下双语能力。”“我和复旦同学合作,感觉真的是可以。双语这个东西我一直想好好拿起来,这次正好抓紧了一下,也交到了很多复旦朋友、老师。我很享受这次活动。”黄涛说。

“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点就是内蒙古人发自内心的纯真与善良。”复旦大学国新班的黄雅萍说,“我们要做对外传播,但真正到内蒙这片土地的时候,我们发现有很多民族的美甚至在内蒙都没有被传开来。在这次实践当中,我们也是发自内心感谢,希望有能力和机会进行宣传。”

“机会,留给第一个站出来的人”

所有同学汇报完毕后,人民日报海外版《世界遗产》版主编齐欣、澎湃新闻记者高宇婷、第六声记者倪丹丹、复旦大学国新项目主任邓建国进行了点评。

人民日报海外版主编齐欣谈到,在本次国情实践中,他从三个方面考察学生:其一,是专业性,以稿件质量为准;其二,是个人态度,对待国情实践的态度是否端正;其三,是个人行为,个人在整个实践中发挥着什么角色。齐欣老师表示,三个部分加起来会改变个体在社会中的形象,而做国际传播与个人社会形象密切相关。他鼓励每一位学子能够积极有为,通过自身专业获得他人尊重、获得世界尊重。

澎湃新闻记者高宇婷认为做记者最重要的是能够拿出成果,她鼓励每一位在场学子将实践所得化作最终作品,展现自己的实力。

第六声记者倪丹丹肯定了在场学子的综合调研能力及执行能力,但提出了一点改进建议:“要成为一名优秀记者,可以更主动一点”。她谈到,“作为记者,你不是第一个站出来,这个机会就不是你的了。机会不会等着你去拿,只会等着你去抢。”她希望大家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把握每次机会。

总结大会最后,复旦大学国新项目主任邓建国做了简单总结,鼓励大家努力践行“传播中国,融贯西东”的愿景,产出更多优秀国际传播作品。

责任编辑:贾小燕

9月5日下午,复旦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国情调研”总结汇报大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宾悦酒店顺利举行,宣告本次国情实践活动落下帷幕。

六天的时间里,复旦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的23名同学秉承“好学力行”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训,践行“传播中国,融贯西东”的理念,与内蒙古师范大学的6名学生代表一同行走内蒙古,了解地区历史文化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挖掘当地故事,取得了丰硕成果。

总结大会上,各实践小组汇报了各自的实践成果及心得感悟。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位委员会主席刘海贵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原副院长李双龙教授、复旦大学国新项目主任邓建国教授、复旦大学博士生及国新项目主任助理常志刚老师、内蒙古师范大学阿希塔老师、人民日报海外版“世界遗产”版主编齐欣、第六声记者倪丹丹、澎湃新闻记者高宇婷等人出席活动。在认真听取同学们的汇报后,各位随团记者对同学的综合表现作了评价。

“在内蒙古,感受中国力量”

六天、18项行程,国情实践团的足迹布及多个具有代表性、颇具内蒙古自治区风格与特色的文旅融合示范区和工业发展示范区。从呼和浩特市的云谷大数据中心、乌兰夫纪念馆、敕勒川草原,到包头市的斯诺觉醒点、敕勒川博物馆、稀土博物馆,再到鄂尔多斯婚礼,乌兰察布的乌兰牧骑……

复旦大学国新班杨晨阳谈到,“来之前就听说内蒙古里藏着半个中国,当时在想什么叫半个中国。来到这里短短五天,走过草原,也去过沙漠,感觉这里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非常深厚,也更加感受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杨晨阳特别关注当地的产业发展。“实践的第二天,我们参观了包头市的北方股份公司和稀土博物馆,和我想象中的不同,发展都非常好。我能感受到在国家大力扶持下,产业之间正在深度融合发展。”她说。结合内蒙古的区域优势与资源优势,她希望能在未来讲好内蒙古绿色发展的故事,传播到更大的国际舞台上。

复旦国新硕士班班长沈雪表示,令她印象最深的是乌兰牧骑的表演。“以前我只能通过媒体的报道和网上资料去了解内蒙古、了解都贵玛老人的故事,文字上的数字也好,描述也好,里面的人给我感觉很遥远。”“但是,乌兰牧骑表演非常直观,一个肢体或眼神就让我感受到即将出嫁的女儿跟母亲之间的依依不舍。”在沈雪看来,将经典故事重新编排成大众喜闻乐见的歌舞剧,会对内蒙古的文化传播非常有利。

在复旦国新班徐淑玮看来,内蒙古具有独特的韧劲和力量。“无论是一些歌舞表演,还是草原蒙古包,又或者是经济发展上的成就,都让我觉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内蒙古的本地人真的是有一股生命力和蓬勃力量。”

而在本次国情实践活动中,来自内蒙师范大学的六名同学在校园媒体公众号“薪传通讯社”上发表了多篇融媒体系列报道——“在内蒙古感受中国力量”。内师大学生董馨蕊谈到:“系列报道‘在内蒙古感受中国力量’有若干小主题,包括:蒙牛对应的‘健康力量’、云谷对应的‘云力量’、乌兰夫纪念馆对应的‘红色力量’等等。”

“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

内蒙古师范大学的蒙古族学生纳荷雅谈及本次实践时表示,“我哭了好几回”。“第一次是在观看《鄂尔多斯婚礼》的时候,我后来跟老师说我看那个演出的时候实在忍不住,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哭。”纳荷雅说,“后来我想了一下,可能是因为我能听得懂他们在唱什么,那个音乐场景对我震撼很大。但是我觉得这个就是一种艺术的力量。”

在复旦大学国新班的李炜波看来,催人泪下的鄂尔多斯婚礼表演,恰恰反映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打动人心。在总结大会上,他认为,真正的国际传播一定不是讲口号,而是要讲具体的动人故事。他以小组稿件《传承、融合与爱》为例,谈及采访中的故事。

“传承是指鄂尔多斯部的婚礼沿袭到今,仍旧保留完整的习俗;融合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剧中的新郎是新疆人,但来到了内蒙古,甚至因为演这个剧才学会了蒙语;爱,就是剧中新郎和新娘因为出演这个角色,最终在戏外也走到了一起。”李炜波说,“所以,我觉得,这些就是真正的动人故事,也是我们需要在国内外去传播的点。”

在黄天宇看来,动人,同样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她以采访乌兰牧骑指导员过程中了解到的故事为例,阐述了她的观点:乌兰牧骑艺术团下乡表演的时候,遇到过一户周围牧区搬迁但自己不在搬迁范围内的老年住户。了解到他只能一人跟牛羊马为伴后,乌兰牧骑每年经过那个地方表演,都会特意到他家为他表演精彩的节目,帮他做农活木活。“我感觉一支艺术团、一个孤独的老人,翻山越岭为你而来的故事特别感人,也特别有力量。”

复旦大学国新班钱昕瑀认为,艺术起源于生活,好的故事也来源于真实生活。她分享了她与乌兰牧骑演员的谈话片段:乌兰牧骑艺术团的成员除了要排练,也要从事农业生产。“我想,他们之所以能在舞台上呈现这般魅力这么动人,和他们日常深入内蒙古的各个基层旗、县、盟有很大关系。”钱昕瑀说,“这给我的启发是,我们做国际传播也是同样的道理,一定要脚踏实地,才能够仰望星空。”

“年轻,让我们更加勇敢”

总结大会上,复旦大学国新班的章誉倬分享了几个国情实践中的细节。其中一个细节发生在电梯里:开幕式结束后,在酒店的电梯里,她偶遇乌兰夫的女儿云杉女士,被夸“真年轻”。章誉倬表示:“我觉得那句话对我来说是一个鼓舞,让我充满了力量。我觉得年轻的状态其实能够让我们非常勇敢、非常热烈地去迎接我们的未来,然后承担自己肩上的责任。”

年轻,是无畏的炽热与真诚,也是无畏的尝试与摸索。

对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学生云婧而言,人民日报齐欣老师在实践中的选题分享给到她很大启发。“我之前在人民网内蒙古频道实习过一段时间,当时老师有让我们寻找‘新春走基层’的选题。我感觉我还是很囿于框架,认为去采访一下各行各业的基层在干啥就行了。”云婧说,“齐欣老师谈到要更多去观察、敏锐发现问题,给到我很多鼓励:不要卑微,不要胆怯,大胆提问。”

复旦大学国新班的李懿娟是本次“三千孤儿入内蒙”稿件的负责人。国情实践中,她和小组成员需要采访获得过“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的都贵玛老人,以及她当年领养的两名孤儿。任务重、困难多,除了需要克服语言不通的问题外,他们还需要挖掘更多已有报道之外的细节。对于倪丹丹老师给小组的指导与帮助,李懿娟非常感谢。

“我们学到的东西主要是怎么去问问题。像一开始列采访提纲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问一些比较宽泛的问题。倪老师会告诉我们,如果问题太宽泛,我们听到回答的时候,可能不确定自己想听哪一个部分。”她说,“倪老师也会告诉我们注意问题的语言修辞,教给了我们许多可学习的经验。”

“会永远记得那些毫无保留的善意”

复旦大学国新班班长沈雪总结这段经历,一共提及了四次“感谢”。“非常感谢这段时间内蒙古师大老师和同学的付出。”沈雪说,“从我们第一天到酒店,就看到内师大的老师和同学们早早等在入口,给我们精心准备了文创礼品,有序带我们办理酒店的登记入住,还怕我们着凉带去买羽绒服,当时我就非常非常感动。”

六天的时间,一根无形的纽带正在连接两所高校的师生。

总结大会上,李炜波感谢两所学校老师、记者及中宣部的大力支持,还特别感谢了内蒙师大的黄涛同学。“像昨天我跟内师大黄涛同学吃饭的时候,还跟他说太感谢你!就是他整个人的淳朴、善良、乐于助人,完全就是真的太难得了。我相信这也是我们全班所有人的感受。”

李懿娟也分享了和内蒙师大同学之间的故事。“非常非常感谢内蒙古师大的同学。我们小组没有人懂蒙语,他们在翻译和转录文稿,以及各种语言沟通上面都给了我们小组非常多的支持。”

在内师大的蒙古族学生黄涛看来,“这次活动正好抓了一下双语能力。”“我和复旦同学合作,感觉真的是可以。双语这个东西我一直想好好拿起来,这次正好抓紧了一下,也交到了很多复旦朋友、老师。我很享受这次活动。”黄涛说。

“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点就是内蒙古人发自内心的纯真与善良。”复旦大学国新班的黄雅萍说,“我们要做对外传播,但真正到内蒙这片土地的时候,我们发现有很多民族的美甚至在内蒙都没有被传开来。在这次实践当中,我们也是发自内心感谢,希望有能力和机会进行宣传。”

“机会,留给第一个站出来的人”

所有同学汇报完毕后,人民日报海外版《世界遗产》版主编齐欣、澎湃新闻记者高宇婷、第六声记者倪丹丹、复旦大学国新项目主任邓建国进行了点评。

人民日报海外版主编齐欣谈到,在本次国情实践中,他从三个方面考察学生:其一,是专业性,以稿件质量为准;其二,是个人态度,对待国情实践的态度是否端正;其三,是个人行为,个人在整个实践中发挥着什么角色。齐欣老师表示,三个部分加起来会改变个体在社会中的形象,而做国际传播与个人社会形象密切相关。他鼓励每一位学子能够积极有为,通过自身专业获得他人尊重、获得世界尊重。

澎湃新闻记者高宇婷认为做记者最重要的是能够拿出成果,她鼓励每一位在场学子将实践所得化作最终作品,展现自己的实力。

第六声记者倪丹丹肯定了在场学子的综合调研能力及执行能力,但提出了一点改进建议:“要成为一名优秀记者,可以更主动一点”。她谈到,“作为记者,你不是第一个站出来,这个机会就不是你的了。机会不会等着你去拿,只会等着你去抢。”她希望大家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把握每次机会。

总结大会最后,复旦大学国新项目主任邓建国做了简单总结,鼓励大家努力践行“传播中国,融贯西东”的愿景,产出更多优秀国际传播作品。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