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实践有力量 | 内蒙古发展通道经济的思考与建议

2022-10-04 09:03 内蒙古学习平台   作者:薛阳 冯银虎

2022年5月25日,首趟“二连号”中蒙宽轨集装箱专列驶出二连浩特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摄影:郭鹏杰)

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构建形成口岸带动、腹地支撑、边腹互动格局,推动“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变,推动“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根据当前实际,内蒙古要聚焦制约通道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实现由单纯经济通道向发展辐射能力强、市场配置优、经济效率高的通道经济转变,将面向俄、蒙,拥有众多口岸的区位优势更加充分地转化为开放优势、发展优势。

进一步明确战略定位,发展独具中国特色、内蒙古特点的通道经济

内蒙古要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着力建设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推动实现区位、要素禀赋优势向开放优势和发展优势转变,离不开发展通道经济。要把区域与海外、内陆腹地相连,打破经济发展时空条件限制,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基础上实现更加高效配置。要结合当前内蒙古开发开放的基础以及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系统深入研究自贸试验区、自贸港、保税区等在实践中形成的创新性经验及做法,更好地满足内蒙古边境口岸由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型的实际需求。要充分掌握并利用周边国家的政策条件,在管理机制、产品技术服务规范、政策协同等多方面深度合作。要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为重要契机,充分发挥内蒙古向北开放桥头堡的有利条件,积极创新通道经济的发展模式及具体形式,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内蒙古特点的通道经济。

避免同质化竞争,统筹推进不同类型口岸城市协同联动发展

口岸城市是引领通道经济发展的“头雁”。内蒙古口岸城市沿着狭长的边境线分布,规模相对小。要优化口岸城市功能布局,致力于构建重点突出、功能互补的总体格局。通过进一步明确不同口岸城市的功能定位,合理确定内蒙古口岸城市以及区内外各类口岸城市之间的协作关系,形成不同层次口岸城市之间互补发展、错位发展的良好局面,切实提高整体发展质量。要以口岸城市为重要节点,形成一头连着境外、一头连着境内的联动发展格局,不断增强口岸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形成功能协作联动效应。

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积极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

外向型产业集群化是推动通道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要以口岸为龙头,重点围绕跨境经济合作区,大力培育高水平外向型高端化的产业集群。要在全产业链水平上推进各参与方协同发展,致力于实现双方或多方的互利共赢。要充分利用口岸园区在推动产业升级、优化产能合理布局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拓展外向型产业集群发展空间。要发挥好中欧班列直接过境有利条件,推动内蒙古深度参与国际经贸合作。要积极培育一批与中欧班列匹配的重要国际口岸物流园区或集散地,让更多内蒙古商品走向世界。

推进口岸腹地经济发展,深化区域产业合作对接

口岸腹地经济发展依托于口岸在国际经贸通道中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可以将国际间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转化为发展优势,乃至国际竞争优势。要充分利用内蒙古“内联八省区、外接俄蒙”,“北上南下、东进西出”的有利条件,不断强化口岸对经济腹地辐射功能,拓展区域产业合作广度深度。要将内蒙古口岸腹地经济发展与呼包鄂城市群、锡赤通城镇带及京津冀城市群等区内外重要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对接。要致力于形成以口岸为支点,两头分别连接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格局,为口岸腹地经济发展拓展更为广阔市场空间,并为具有比较优势的国际产品、要素等进入国内市场,繁荣口岸腹地经济创造条件。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与空间布局调整中,要不断完善承接平台建设,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带来的重要机遇,进一步拓展深化区域产业合作对接的层次和水平。

进一步提高互联互通水平,完善配套基础设施

加快提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是保障通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硬件支撑。要坚持基础设施规划引领,持续强化通道联系的基础工程,打通推动通道经济发展的“中梗阻”、“最后一公里”。要着重推动重要跨境通道建设,科学谋划新建、扩建通道基础设施,重点改造升级现有老旧通道基础设施,形成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紧密、保障有力的现代化、智慧化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以铁路、公路、民航等为纽带,以跨境、跨省区公路、铁路等为主骨架,以周边公路、航空、管道、水运等为辅助,形成外连俄蒙,内接区域内大中小城镇、重要产业集聚区等的基础设施网络。要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扩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的应用范围和形式,积极参与双边或多边口岸联合执法,建设便捷型、效能型、安全型口岸。要提高配套公共服务精细化水平,促进相关公共服务覆盖广度和供给质量“双提升”,进一步增强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提高集疏运能力。

责任编辑:梁波

2022年5月25日,首趟“二连号”中蒙宽轨集装箱专列驶出二连浩特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摄影:郭鹏杰)

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构建形成口岸带动、腹地支撑、边腹互动格局,推动“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变,推动“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根据当前实际,内蒙古要聚焦制约通道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实现由单纯经济通道向发展辐射能力强、市场配置优、经济效率高的通道经济转变,将面向俄、蒙,拥有众多口岸的区位优势更加充分地转化为开放优势、发展优势。

进一步明确战略定位,发展独具中国特色、内蒙古特点的通道经济

内蒙古要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着力建设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推动实现区位、要素禀赋优势向开放优势和发展优势转变,离不开发展通道经济。要把区域与海外、内陆腹地相连,打破经济发展时空条件限制,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基础上实现更加高效配置。要结合当前内蒙古开发开放的基础以及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系统深入研究自贸试验区、自贸港、保税区等在实践中形成的创新性经验及做法,更好地满足内蒙古边境口岸由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型的实际需求。要充分掌握并利用周边国家的政策条件,在管理机制、产品技术服务规范、政策协同等多方面深度合作。要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为重要契机,充分发挥内蒙古向北开放桥头堡的有利条件,积极创新通道经济的发展模式及具体形式,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内蒙古特点的通道经济。

避免同质化竞争,统筹推进不同类型口岸城市协同联动发展

口岸城市是引领通道经济发展的“头雁”。内蒙古口岸城市沿着狭长的边境线分布,规模相对小。要优化口岸城市功能布局,致力于构建重点突出、功能互补的总体格局。通过进一步明确不同口岸城市的功能定位,合理确定内蒙古口岸城市以及区内外各类口岸城市之间的协作关系,形成不同层次口岸城市之间互补发展、错位发展的良好局面,切实提高整体发展质量。要以口岸城市为重要节点,形成一头连着境外、一头连着境内的联动发展格局,不断增强口岸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形成功能协作联动效应。

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积极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

外向型产业集群化是推动通道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要以口岸为龙头,重点围绕跨境经济合作区,大力培育高水平外向型高端化的产业集群。要在全产业链水平上推进各参与方协同发展,致力于实现双方或多方的互利共赢。要充分利用口岸园区在推动产业升级、优化产能合理布局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拓展外向型产业集群发展空间。要发挥好中欧班列直接过境有利条件,推动内蒙古深度参与国际经贸合作。要积极培育一批与中欧班列匹配的重要国际口岸物流园区或集散地,让更多内蒙古商品走向世界。

推进口岸腹地经济发展,深化区域产业合作对接

口岸腹地经济发展依托于口岸在国际经贸通道中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可以将国际间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转化为发展优势,乃至国际竞争优势。要充分利用内蒙古“内联八省区、外接俄蒙”,“北上南下、东进西出”的有利条件,不断强化口岸对经济腹地辐射功能,拓展区域产业合作广度深度。要将内蒙古口岸腹地经济发展与呼包鄂城市群、锡赤通城镇带及京津冀城市群等区内外重要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对接。要致力于形成以口岸为支点,两头分别连接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格局,为口岸腹地经济发展拓展更为广阔市场空间,并为具有比较优势的国际产品、要素等进入国内市场,繁荣口岸腹地经济创造条件。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与空间布局调整中,要不断完善承接平台建设,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带来的重要机遇,进一步拓展深化区域产业合作对接的层次和水平。

进一步提高互联互通水平,完善配套基础设施

加快提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是保障通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硬件支撑。要坚持基础设施规划引领,持续强化通道联系的基础工程,打通推动通道经济发展的“中梗阻”、“最后一公里”。要着重推动重要跨境通道建设,科学谋划新建、扩建通道基础设施,重点改造升级现有老旧通道基础设施,形成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紧密、保障有力的现代化、智慧化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以铁路、公路、民航等为纽带,以跨境、跨省区公路、铁路等为主骨架,以周边公路、航空、管道、水运等为辅助,形成外连俄蒙,内接区域内大中小城镇、重要产业集聚区等的基础设施网络。要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扩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的应用范围和形式,积极参与双边或多边口岸联合执法,建设便捷型、效能型、安全型口岸。要提高配套公共服务精细化水平,促进相关公共服务覆盖广度和供给质量“双提升”,进一步增强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提高集疏运能力。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