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传承弘扬长城文化 提升保护利用水平

2022-10-06 11:23 人民网-人民日报  

河北秦皇岛北营子村的满族风情建筑。

北营子村供图

读者在北京延庆石峡村长城文化图书馆内阅读。

本报记者 郑海鸥 摄

山西大同李二口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本报记者 郑洋洋 摄

中办、国办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强调“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应“提升保护、监测、管理和利用水平”。近年来,长城沿线多地努力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探索新时代长城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新路。

——编  者

北京延庆石峡村

古老长城“活”起来  美好记忆带回家

本报记者  郑海鸥

从北京德胜门出发,随着京藏高速两侧的高楼逐渐远去,盎然绿意把视线遮挡起来。在居庸关,汽车进入关沟古道。群山掩映之中,延庆区八达岭镇已在眼前:水关长城、八达岭长城依次浮现。长城蜿蜒起伏,墩台雄伟壮观,时远时近,或卷或舒……

行程两小时,一面“石峡关峪”的石刻迎面而来,石峡村到了。石峡村位于八达岭镇西南部、石峡关长城脚下,由三面长城环抱。“村域内长城约有8公里,墩台11座,文物抢险和保护修缮一直在分批次进行,长城保存状况较好,罗锅城、鸳鸯楼等很有特色。”延庆区博物馆副馆长于海宽介绍。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不仅需要保护好长城本身,还要传承好长城文化,长城沿线的村落、民俗等也是长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峡段长城作为八达岭段长城的一部分,地势险要、保存完整,整个村落比较古朴、特色鲜明,为体验长城文化、打造长城品牌提供了优质资源。”延庆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满利说,“活化资源,让长城文化可观、可感、可用,激发了我们建设石峡长城文化村的想法。”

行走石峡村,抬头可见长城高耸、青山苍翠,眼前古村风貌犹存,还有遍布街巷两侧的长城主题小品、摄影展、文化墙……长城文化融入小村的方方面面。

石峡村流传着很多长城的民间传说故事。“2008年,八达岭长城传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前已搜集200多个长城民间故事,出版的相关书籍摆放在村里的民宿、村史馆等地,拍摄的动画、视频等也在石峡村滚动播放。”延庆区博物馆遗产部负责人马慧杰说,“我们还在策划拍摄‘见长城实景,讲长城故事’的视频,让游客能边看长城边听故事,历史文化从而不断为旅游赋能。”

村里的长城历史文化长廊讲述着别样的长城故事——长城沿线各地的优秀摄影作品、石峡村特色的长城照片和介绍、长城的建筑特色、各历史时期的长城特色等丰富内容,不但有知识、有趣味,而且美观大方,增添了村子的艺术范儿。

“我们的村史与长城文化源远流长,在村史馆内可以直观感受。”石峡村党支部委员董忠林说。

顺着路标,脚踩石路,便来到了村史馆。丰富多样的展品简要梳理了全村长城的历史沿革,长城主题的剪纸、羽毛画等非遗作品古色古香,节假日还有长城文化体验课程。

来石峡村休闲度假,登山是很多人的期待。“我们修建了3条登山步道,一共5公里左右。游客可以登高观赏长城,俯瞰群山。但是为了文物保护,切不能登上长城!”董忠林说,“全村一共有6名长城保护员,每天进行长城巡查,维护长城周边环境,引导游客文明旅游。”

夜宿石峡,“石光长城”民宿是不错的选择。

落地窗、阳光房、农家小院,远观长城、夜览繁星……“石光长城”民宿的10多个院子、30多间房在节假日几乎天天爆满。“居住其中,感觉既古朴又时尚,还很舒适。”北京市民李可佳与家人慕名而来,“希望深入感受长城文化。”

让人眼前一亮的不只是设计感十足的民宿,咖啡馆、露天电影院、图书馆也别有韵味。长城文化图书馆是个二层小楼,四面都是落地窗。阅读时小憩,可远眺群山、长城,或者点杯咖啡,静享古村慢时光。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不仅是文物的保护和长城景区的提质升级,更多的是文物文化遗产的有机融合,人们生产生活与长城遗产的共生。通过我们的不懈探索与努力,现在人们来到石峡村,不仅能观赏长城、听长城故事、体验长城文化,还能获得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刘满利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发力探索长城文化村建设的途径与模式,使石峡村成为长城文化的优良载体和传播平台,让更多人把美好的长城记忆带回家。”

河北秦皇岛北营子村

发展旅游产业  建设美丽乡村

本报记者  张腾扬

山海关城北3公里处,角山长城连绵起伏,十分壮美。

在长城脚下,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一号工程”——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暂定名)项目主体结构已实现封顶,目前正加紧建设。这一项目给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近年来,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积极打造“长城人家”特色文化主题村落,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貌”。

距离项目大约1公里,是孟姜镇北营子村。走进村里,白墙灰瓦的民居整齐排列,干净平整的水泥路延伸到房前屋后,别致的中国结路灯装点着村民红红火火的日子。

北营子村南接山海关古城,北连角山长城,是通往角山长城景区的必经村落,原为山海关“一体两翼、前拱后卫”军事城防体系中的北翼城。村党支部书记李成锁说:“我们村拥有明长城、古城门、关帝庙、战备地道、大礼堂等各历史时期的遗址、遗存,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近年来,村里借助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东风”,深入挖掘本村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北营子村内,新建成的满族风情大院很打眼。铜钉木门古色古香,大堂内还展出具有民族风情的火锅、食盒、点心模具和虎头鞋、吊床、座钟等老物件,游人既可以在此参观,还可以品尝特色美食。

如何吸引并留住游客,获得长城文化旅游发展的红利,是北营子村需要破解的课题。“我们要借旅游的力,就要想办法让游客在村里留下来。”李成锁说,要进一步发展特色餐饮、特色民宿,让地方文化“活”起来,才能不断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近年来,北营子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里还成立了合作社,与文旅开发公司签订资产租赁协议,把闲置的民居改造成精品民宿,铺就旅游发展“快速路”。

“村里还有地下隧道和老礼堂等历史建筑,我们要逐步整理开发,丰富长城旅游内容,打造集长城文化展示、满族风情体验和生态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游,促进全村经济发展,带动村民致富。”李成锁说。

临近晌午,村民栗玉芳从自家樱桃大棚里干完活回家。“山海关大樱桃的名气越来越大,我们村发展旅游,采摘樱桃的游客会越来越多,大伙儿都感觉种樱桃的前景很好。”栗玉芳说,近两年,村里原来坑洼泥泞的田间作业路全部变成平坦的水泥路,既方便村民种地,又为游客采摘提供了便利条件。以前村民大多搞大田种植,现在一些村民开始搭建大棚,发展错季樱桃种植,获取更高收益。

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熊长艳打心里感到美:“大家的日子蒸蒸日上,家家户户都拾掇得干净舒适,还有游客来村里租房住呢!”

“我们将在农产品品牌打造、产品包装以及旅游衍生品开发上下功夫,开展观光采摘体验游,一边发展乡村游吸引游客,一边发展特色种植,打造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美丽乡村。”李成锁说。目前,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2万多元,北营子村成为长城沿线名副其实的小康村。

山西大同李二口村

边塞小村面貌新  文旅兴旺农家乐

本报记者  刘鑫焱  郑洋洋

古长城在李二口分为两道。一道沿着阴山山脉,向北攀升而上,走势蜿蜒,墩台烽堠相望。另一道则是东西向长城,与北向的长城同收眼底。向南数百米,一座座古朴的青砖灰瓦的建筑铺排开来,这里就是山西大同市天镇县李二口村。

历史上,李二口地处战略要塞,明长城曾在这里改线,留下的遗迹造就了著名的“错长城”。近些年来,李二口村把长城元素与古村落文化有机融合,打造民俗文化村,边塞小村从此成了远近闻名的景点,面貌焕然一新。

78岁的村民雷进林,从山腰搬下来住在新居已经3年了。他精神矍铄,笑着说:“我们这空气好、水源好、风景好,心情自然好,长寿!”小院里瓜果挂墙,绿意盎然。

“现在,拧开龙头就有水,不用再费力去挑水了,日子越来越好喽!”与雷进林一样,大多村民世代居住在此,但种庄稼是看天吃饭,收入来源单一,长期面临着人去地荒的问题。不少人在山腰居住,生活与出行都很不便,人居环境改造也面临困难。

2019年,李二口村实施易地搬迁,70户村民从山腰搬迁到山脚下的新区,住上独家小院,通上自来水,污水管网也入了户,家家都有了电暖器。

接着,新修建的长城旅游公路通到村口,李二口村逐渐成为山西省长城旅游的特色景点。走上了依托旅游资源脱贫致富的发展道路,村里一年一个变化。

街道干净整洁,太阳能路灯、鲜花绿草映入眼帘,在凉亭小憩,不时能听到从村中潺潺流过的山泉溪水声。雷进林时常会在村里走走看看。不一会儿,雷进林来到了“大姑娘家农家乐”门口,不少乡亲在这儿聊天,不时传来欢声笑语。

几年前,李二口村要发展旅游,可真要开农家乐,大家都犯嘀咕,30多岁的雷素青却很坚决,在村委会的支持下,她租下一间店面,开起了小超市和农家乐,母亲张桂花做起了服务员。她的生意一天天好起来,村里的农家乐也越来越多。“尤其是杏花节的时候,一天收入几千元。”

杏花节是李二口村旅游的“重头戏”。村里几乎每家都种着杏树、李树,成为沿线万亩杏林景观的一部分。到了四月,李二口村主打“游长城、赏杏花、品民俗”的旅游节品牌,吸引了大批游客。

在原来村民住的山腰旧址,现在盖起了一座座场馆,边塞文化、红色记忆、非遗剪纸、长城博物馆……村里还打造了九曲黄河灯阵、黑桃体验馆等民俗体验场所,游客有了更丰富的体验。“我们要尽可能让游客吃一顿,住一晚。”李二口村第一书记王志勇介绍。

在依托长城资源发展旅游的同时,当地始终坚持保护第一。“我们修旧如旧,尽可能让古长城延年益寿,把历史遗产尽可能完整地留给后人。”天镇县文管所负责人田雨说,“我们还在村民中设置了长城保护员的职位,加强对古长城的巡视。同时,通过系列工程带动群众就业。”

这几天,在李二口村长城景区,不少村民忙着在长城沿线附近铺设步道。“经过山西文物部门论证批复,投资1500万元建设人字形巡护展示步道3000余米,配套建设休憩观景台、讲解与警示标识牌等,预计2023年6月竣工。”田雨说。

“步道修建后,可以避免游客对文物的直接触摸,保护文物本体。同时,步道和村内的观光展馆连接在一起,把古村和长城元素更好地融为一体,带动群众致富。”王志勇说,“未来,我们还将结合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与周边旅游资源合作,做大做强李二口的文旅品牌。”

版式设计:张丹峰 

责任编辑:姚亚兵

河北秦皇岛北营子村的满族风情建筑。

北营子村供图

读者在北京延庆石峡村长城文化图书馆内阅读。

本报记者 郑海鸥 摄

山西大同李二口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本报记者 郑洋洋 摄

中办、国办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强调“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应“提升保护、监测、管理和利用水平”。近年来,长城沿线多地努力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探索新时代长城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新路。

——编  者

北京延庆石峡村

古老长城“活”起来  美好记忆带回家

本报记者  郑海鸥

从北京德胜门出发,随着京藏高速两侧的高楼逐渐远去,盎然绿意把视线遮挡起来。在居庸关,汽车进入关沟古道。群山掩映之中,延庆区八达岭镇已在眼前:水关长城、八达岭长城依次浮现。长城蜿蜒起伏,墩台雄伟壮观,时远时近,或卷或舒……

行程两小时,一面“石峡关峪”的石刻迎面而来,石峡村到了。石峡村位于八达岭镇西南部、石峡关长城脚下,由三面长城环抱。“村域内长城约有8公里,墩台11座,文物抢险和保护修缮一直在分批次进行,长城保存状况较好,罗锅城、鸳鸯楼等很有特色。”延庆区博物馆副馆长于海宽介绍。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不仅需要保护好长城本身,还要传承好长城文化,长城沿线的村落、民俗等也是长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峡段长城作为八达岭段长城的一部分,地势险要、保存完整,整个村落比较古朴、特色鲜明,为体验长城文化、打造长城品牌提供了优质资源。”延庆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满利说,“活化资源,让长城文化可观、可感、可用,激发了我们建设石峡长城文化村的想法。”

行走石峡村,抬头可见长城高耸、青山苍翠,眼前古村风貌犹存,还有遍布街巷两侧的长城主题小品、摄影展、文化墙……长城文化融入小村的方方面面。

石峡村流传着很多长城的民间传说故事。“2008年,八达岭长城传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前已搜集200多个长城民间故事,出版的相关书籍摆放在村里的民宿、村史馆等地,拍摄的动画、视频等也在石峡村滚动播放。”延庆区博物馆遗产部负责人马慧杰说,“我们还在策划拍摄‘见长城实景,讲长城故事’的视频,让游客能边看长城边听故事,历史文化从而不断为旅游赋能。”

村里的长城历史文化长廊讲述着别样的长城故事——长城沿线各地的优秀摄影作品、石峡村特色的长城照片和介绍、长城的建筑特色、各历史时期的长城特色等丰富内容,不但有知识、有趣味,而且美观大方,增添了村子的艺术范儿。

“我们的村史与长城文化源远流长,在村史馆内可以直观感受。”石峡村党支部委员董忠林说。

顺着路标,脚踩石路,便来到了村史馆。丰富多样的展品简要梳理了全村长城的历史沿革,长城主题的剪纸、羽毛画等非遗作品古色古香,节假日还有长城文化体验课程。

来石峡村休闲度假,登山是很多人的期待。“我们修建了3条登山步道,一共5公里左右。游客可以登高观赏长城,俯瞰群山。但是为了文物保护,切不能登上长城!”董忠林说,“全村一共有6名长城保护员,每天进行长城巡查,维护长城周边环境,引导游客文明旅游。”

夜宿石峡,“石光长城”民宿是不错的选择。

落地窗、阳光房、农家小院,远观长城、夜览繁星……“石光长城”民宿的10多个院子、30多间房在节假日几乎天天爆满。“居住其中,感觉既古朴又时尚,还很舒适。”北京市民李可佳与家人慕名而来,“希望深入感受长城文化。”

让人眼前一亮的不只是设计感十足的民宿,咖啡馆、露天电影院、图书馆也别有韵味。长城文化图书馆是个二层小楼,四面都是落地窗。阅读时小憩,可远眺群山、长城,或者点杯咖啡,静享古村慢时光。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不仅是文物的保护和长城景区的提质升级,更多的是文物文化遗产的有机融合,人们生产生活与长城遗产的共生。通过我们的不懈探索与努力,现在人们来到石峡村,不仅能观赏长城、听长城故事、体验长城文化,还能获得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刘满利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发力探索长城文化村建设的途径与模式,使石峡村成为长城文化的优良载体和传播平台,让更多人把美好的长城记忆带回家。”

河北秦皇岛北营子村

发展旅游产业  建设美丽乡村

本报记者  张腾扬

山海关城北3公里处,角山长城连绵起伏,十分壮美。

在长城脚下,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一号工程”——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暂定名)项目主体结构已实现封顶,目前正加紧建设。这一项目给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近年来,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积极打造“长城人家”特色文化主题村落,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貌”。

距离项目大约1公里,是孟姜镇北营子村。走进村里,白墙灰瓦的民居整齐排列,干净平整的水泥路延伸到房前屋后,别致的中国结路灯装点着村民红红火火的日子。

北营子村南接山海关古城,北连角山长城,是通往角山长城景区的必经村落,原为山海关“一体两翼、前拱后卫”军事城防体系中的北翼城。村党支部书记李成锁说:“我们村拥有明长城、古城门、关帝庙、战备地道、大礼堂等各历史时期的遗址、遗存,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近年来,村里借助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东风”,深入挖掘本村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北营子村内,新建成的满族风情大院很打眼。铜钉木门古色古香,大堂内还展出具有民族风情的火锅、食盒、点心模具和虎头鞋、吊床、座钟等老物件,游人既可以在此参观,还可以品尝特色美食。

如何吸引并留住游客,获得长城文化旅游发展的红利,是北营子村需要破解的课题。“我们要借旅游的力,就要想办法让游客在村里留下来。”李成锁说,要进一步发展特色餐饮、特色民宿,让地方文化“活”起来,才能不断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近年来,北营子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里还成立了合作社,与文旅开发公司签订资产租赁协议,把闲置的民居改造成精品民宿,铺就旅游发展“快速路”。

“村里还有地下隧道和老礼堂等历史建筑,我们要逐步整理开发,丰富长城旅游内容,打造集长城文化展示、满族风情体验和生态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游,促进全村经济发展,带动村民致富。”李成锁说。

临近晌午,村民栗玉芳从自家樱桃大棚里干完活回家。“山海关大樱桃的名气越来越大,我们村发展旅游,采摘樱桃的游客会越来越多,大伙儿都感觉种樱桃的前景很好。”栗玉芳说,近两年,村里原来坑洼泥泞的田间作业路全部变成平坦的水泥路,既方便村民种地,又为游客采摘提供了便利条件。以前村民大多搞大田种植,现在一些村民开始搭建大棚,发展错季樱桃种植,获取更高收益。

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熊长艳打心里感到美:“大家的日子蒸蒸日上,家家户户都拾掇得干净舒适,还有游客来村里租房住呢!”

“我们将在农产品品牌打造、产品包装以及旅游衍生品开发上下功夫,开展观光采摘体验游,一边发展乡村游吸引游客,一边发展特色种植,打造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美丽乡村。”李成锁说。目前,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2万多元,北营子村成为长城沿线名副其实的小康村。

山西大同李二口村

边塞小村面貌新  文旅兴旺农家乐

本报记者  刘鑫焱  郑洋洋

古长城在李二口分为两道。一道沿着阴山山脉,向北攀升而上,走势蜿蜒,墩台烽堠相望。另一道则是东西向长城,与北向的长城同收眼底。向南数百米,一座座古朴的青砖灰瓦的建筑铺排开来,这里就是山西大同市天镇县李二口村。

历史上,李二口地处战略要塞,明长城曾在这里改线,留下的遗迹造就了著名的“错长城”。近些年来,李二口村把长城元素与古村落文化有机融合,打造民俗文化村,边塞小村从此成了远近闻名的景点,面貌焕然一新。

78岁的村民雷进林,从山腰搬下来住在新居已经3年了。他精神矍铄,笑着说:“我们这空气好、水源好、风景好,心情自然好,长寿!”小院里瓜果挂墙,绿意盎然。

“现在,拧开龙头就有水,不用再费力去挑水了,日子越来越好喽!”与雷进林一样,大多村民世代居住在此,但种庄稼是看天吃饭,收入来源单一,长期面临着人去地荒的问题。不少人在山腰居住,生活与出行都很不便,人居环境改造也面临困难。

2019年,李二口村实施易地搬迁,70户村民从山腰搬迁到山脚下的新区,住上独家小院,通上自来水,污水管网也入了户,家家都有了电暖器。

接着,新修建的长城旅游公路通到村口,李二口村逐渐成为山西省长城旅游的特色景点。走上了依托旅游资源脱贫致富的发展道路,村里一年一个变化。

街道干净整洁,太阳能路灯、鲜花绿草映入眼帘,在凉亭小憩,不时能听到从村中潺潺流过的山泉溪水声。雷进林时常会在村里走走看看。不一会儿,雷进林来到了“大姑娘家农家乐”门口,不少乡亲在这儿聊天,不时传来欢声笑语。

几年前,李二口村要发展旅游,可真要开农家乐,大家都犯嘀咕,30多岁的雷素青却很坚决,在村委会的支持下,她租下一间店面,开起了小超市和农家乐,母亲张桂花做起了服务员。她的生意一天天好起来,村里的农家乐也越来越多。“尤其是杏花节的时候,一天收入几千元。”

杏花节是李二口村旅游的“重头戏”。村里几乎每家都种着杏树、李树,成为沿线万亩杏林景观的一部分。到了四月,李二口村主打“游长城、赏杏花、品民俗”的旅游节品牌,吸引了大批游客。

在原来村民住的山腰旧址,现在盖起了一座座场馆,边塞文化、红色记忆、非遗剪纸、长城博物馆……村里还打造了九曲黄河灯阵、黑桃体验馆等民俗体验场所,游客有了更丰富的体验。“我们要尽可能让游客吃一顿,住一晚。”李二口村第一书记王志勇介绍。

在依托长城资源发展旅游的同时,当地始终坚持保护第一。“我们修旧如旧,尽可能让古长城延年益寿,把历史遗产尽可能完整地留给后人。”天镇县文管所负责人田雨说,“我们还在村民中设置了长城保护员的职位,加强对古长城的巡视。同时,通过系列工程带动群众就业。”

这几天,在李二口村长城景区,不少村民忙着在长城沿线附近铺设步道。“经过山西文物部门论证批复,投资1500万元建设人字形巡护展示步道3000余米,配套建设休憩观景台、讲解与警示标识牌等,预计2023年6月竣工。”田雨说。

“步道修建后,可以避免游客对文物的直接触摸,保护文物本体。同时,步道和村内的观光展馆连接在一起,把古村和长城元素更好地融为一体,带动群众致富。”王志勇说,“未来,我们还将结合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与周边旅游资源合作,做大做强李二口的文旅品牌。”

版式设计:张丹峰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