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巴彦淖尔:沃野田畴织锦绣 乡村振兴展新颜

2022-10-11 15:00 巴彦淖尔日报  

十年来,巴彦淖尔市“粮袋子”更实了,2022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12.94万亩,较2012年增长了35.4%,近三年粮食产量一直稳定在55亿斤以上;“菜篮子”更稳了,设施农业面积增加到19.29万亩,增长了45%;“奶罐子”更满了,奶牛存栏数达27.4万头,增加了136%;耕地质量更好了,累计实施建设高标准农田1008万亩,配套水肥一体化309.26万亩……

巴彦淖尔市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特别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战略,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牧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农牧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牧区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农作物产量再创新高

五原县新公中镇旭日村村民张怀云今年种的20亩小麦粒粒饱满,喜获丰收。“在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实行连片机械化种植,技术人员统一指导,投入比以前少,产量和品质还提高了。现在国家稳粮政策好,补贴力度大,粮食价格走势好,麦后再复种点经济作物,一年下来收入挺可观。”张怀云高兴地说。

今年,巴彦淖尔市小麦种植面积62万亩,总产量约5.5亿斤。为稳定粮食生产,我市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在国家粮食补贴基础上,对种植小麦200亩以上的大户,每亩补贴150元,开展麦后复种每亩再补贴100元,并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建立规模化种植基地,同时将耕地轮作、社会化服务、深松深翻等涉农项目资金向小麦连片种植基地倾斜,农民种植小麦积极性显著提升。

巴彦淖尔市坚持把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三农”工作首要任务,强化政策扶持,提升粮食产能,农产品供给能力明显提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

数据见证成绩。2021年巴彦淖尔市农作物总播面积为1136.9万亩,比2012年增长29.9%。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44.1万亩。2021年我市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592.8万亩,比2012年增长34.7%。其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453.2万亩,比2012年增长48.2%。蔬菜、水果产量分别为33.4亿斤和1.4亿斤,比2012年分别增长16.0%和35.0%。

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

规模化养殖持续发展

走进磴口县冠牧牧业有限公司泌乳牛棚,饲喂车来回穿梭,体格健壮的奶牛正在吃着科学配比的饲草,4000头优质奶牛已实现分棚养殖。为最大限度保障优质原奶新鲜度,公司打造了“工厂+运输”一体化超级供应链,采用60位转盘式挤奶机,可日产鲜奶58吨左右,每日罐装鲜奶由生鲜乳拉运罐车送往伊利乳业,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将优质原奶运输到生产环节。公司总经理任俊明介绍:“到2024年10月,公司一期、二期项目日产鲜奶可达200吨,奶牛存栏可达1万头,年产值可达3亿元。

公司每年定期向周边农户收储大量青贮饲料,既解决了牛的饲草料问题,又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巴彦淖尔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禽畜饲养水平不断提高。2021年末,我市牲畜存栏总头数865.5万头只,比2012年增长18.2%。

巴彦淖尔市规模化养殖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21年末,我市建成规模养殖场793处,其中肉羊规模养殖场260处(存栏规模1250只以上),奶牛规模养殖场110处(存栏100头及以上),肉牛规模养殖场71处(存栏或出栏100头及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37处(存栏500头及以上)。

巴彦淖尔市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2021年,我市肉类总产量34.1万吨,比2012年增长46.4%。禽肉、禽蛋和奶类产量分别为4.4万吨、2.5万吨和88.6万吨,比2012年分别增长1.9倍、2.1倍和98.9%。

农业产业化蓬勃发展

基础活力明显增强

石哈河地处阴山北麓,远离城市和工厂,水源洁净、空气清新、土壤无污染、昼夜温差大,具有发展原生态、绿色有机农牧业的先天优势。2021年,石哈河镇旱作农业全面丰收,全镇小麦种植面积12.7万亩,产量突破1900万斤。作为石哈河镇郜北村较有规模的种植大户,贾瑞卿搭上了旱作有机农业优势发展的快车。去年,贾瑞卿种植的近500亩红皮小麦均被乌拉特中旗高塔粱原生有机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每斤2.2元的价格收购。

高塔梁原生有机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石哈河镇规模型有机农畜产品加工生产企业,涉及旱地小麦、莜麦、荞麦、小米的生产、加工及销售等业务。近年来,企业与当地的农户和合作社签订农业订单合同,同时构建起紧密的农社企利益联结机制,通过统一发放精选种子、科学技术指导、高于市场价收购,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农社企三方共赢。“2022年我们在镇政府的牵头下,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签订了1.4万亩旱作小麦农业订单,收购价为每斤2.25元。”公司总经理张振中说。

巴彦淖尔市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各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步伐进一步加快。2021年末,我市共有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310家,实现销售收入446亿元,同比增长7.7%;年交易额500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流通企业51家,完成交易额32亿元。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5540家,入社成员62964人,录入农业农村部名录的家庭农场29186户,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9.9%。

同时,巴彦淖尔市积极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2021年,我市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到606.8万千瓦,比2012年增长43.9%;机耕面积、机播面积和机收面积分别达到1108.6万亩、1014.1万亩和734.1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比重分别为97.5%、89.2%和64.6%。

绿色发展步伐加快

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9月7日,“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四周年主题活动举行。活动发布了“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品牌强度为800,品牌价值达260.18亿元。

巴彦淖尔市积极打造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积极推进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高效农业。截至目前,我市获得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的企业71家、产品265个。特别是“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以来,我市多措并举,努力提升品牌影响力、知名度。“天赋河套”获得中国农业最具影响力品牌、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等多项大奖。金草原、旭一牧业、兆丰河套面业、三胖蛋食品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的76款产品成为“天赋河套”授权产品。在“天赋河套”品牌带动下,河套优质农产品身价明显提升。

同时,巴彦淖尔市认真贯彻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积极推进各类经营主体与农牧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2021年,我市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85元,比2012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8.7%。农牧民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升,2021年,我市农牧民人均消费支出18125元,比2012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8.5%。

责任编辑:赵鑫华

十年来,巴彦淖尔市“粮袋子”更实了,2022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12.94万亩,较2012年增长了35.4%,近三年粮食产量一直稳定在55亿斤以上;“菜篮子”更稳了,设施农业面积增加到19.29万亩,增长了45%;“奶罐子”更满了,奶牛存栏数达27.4万头,增加了136%;耕地质量更好了,累计实施建设高标准农田1008万亩,配套水肥一体化309.26万亩……

巴彦淖尔市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特别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战略,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牧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农牧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牧区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农作物产量再创新高

五原县新公中镇旭日村村民张怀云今年种的20亩小麦粒粒饱满,喜获丰收。“在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实行连片机械化种植,技术人员统一指导,投入比以前少,产量和品质还提高了。现在国家稳粮政策好,补贴力度大,粮食价格走势好,麦后再复种点经济作物,一年下来收入挺可观。”张怀云高兴地说。

今年,巴彦淖尔市小麦种植面积62万亩,总产量约5.5亿斤。为稳定粮食生产,我市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在国家粮食补贴基础上,对种植小麦200亩以上的大户,每亩补贴150元,开展麦后复种每亩再补贴100元,并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建立规模化种植基地,同时将耕地轮作、社会化服务、深松深翻等涉农项目资金向小麦连片种植基地倾斜,农民种植小麦积极性显著提升。

巴彦淖尔市坚持把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三农”工作首要任务,强化政策扶持,提升粮食产能,农产品供给能力明显提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

数据见证成绩。2021年巴彦淖尔市农作物总播面积为1136.9万亩,比2012年增长29.9%。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44.1万亩。2021年我市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592.8万亩,比2012年增长34.7%。其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453.2万亩,比2012年增长48.2%。蔬菜、水果产量分别为33.4亿斤和1.4亿斤,比2012年分别增长16.0%和35.0%。

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

规模化养殖持续发展

走进磴口县冠牧牧业有限公司泌乳牛棚,饲喂车来回穿梭,体格健壮的奶牛正在吃着科学配比的饲草,4000头优质奶牛已实现分棚养殖。为最大限度保障优质原奶新鲜度,公司打造了“工厂+运输”一体化超级供应链,采用60位转盘式挤奶机,可日产鲜奶58吨左右,每日罐装鲜奶由生鲜乳拉运罐车送往伊利乳业,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将优质原奶运输到生产环节。公司总经理任俊明介绍:“到2024年10月,公司一期、二期项目日产鲜奶可达200吨,奶牛存栏可达1万头,年产值可达3亿元。

公司每年定期向周边农户收储大量青贮饲料,既解决了牛的饲草料问题,又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巴彦淖尔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禽畜饲养水平不断提高。2021年末,我市牲畜存栏总头数865.5万头只,比2012年增长18.2%。

巴彦淖尔市规模化养殖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21年末,我市建成规模养殖场793处,其中肉羊规模养殖场260处(存栏规模1250只以上),奶牛规模养殖场110处(存栏100头及以上),肉牛规模养殖场71处(存栏或出栏100头及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37处(存栏500头及以上)。

巴彦淖尔市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2021年,我市肉类总产量34.1万吨,比2012年增长46.4%。禽肉、禽蛋和奶类产量分别为4.4万吨、2.5万吨和88.6万吨,比2012年分别增长1.9倍、2.1倍和98.9%。

农业产业化蓬勃发展

基础活力明显增强

石哈河地处阴山北麓,远离城市和工厂,水源洁净、空气清新、土壤无污染、昼夜温差大,具有发展原生态、绿色有机农牧业的先天优势。2021年,石哈河镇旱作农业全面丰收,全镇小麦种植面积12.7万亩,产量突破1900万斤。作为石哈河镇郜北村较有规模的种植大户,贾瑞卿搭上了旱作有机农业优势发展的快车。去年,贾瑞卿种植的近500亩红皮小麦均被乌拉特中旗高塔粱原生有机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每斤2.2元的价格收购。

高塔梁原生有机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石哈河镇规模型有机农畜产品加工生产企业,涉及旱地小麦、莜麦、荞麦、小米的生产、加工及销售等业务。近年来,企业与当地的农户和合作社签订农业订单合同,同时构建起紧密的农社企利益联结机制,通过统一发放精选种子、科学技术指导、高于市场价收购,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农社企三方共赢。“2022年我们在镇政府的牵头下,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签订了1.4万亩旱作小麦农业订单,收购价为每斤2.25元。”公司总经理张振中说。

巴彦淖尔市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各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步伐进一步加快。2021年末,我市共有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310家,实现销售收入446亿元,同比增长7.7%;年交易额500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流通企业51家,完成交易额32亿元。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5540家,入社成员62964人,录入农业农村部名录的家庭农场29186户,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9.9%。

同时,巴彦淖尔市积极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2021年,我市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到606.8万千瓦,比2012年增长43.9%;机耕面积、机播面积和机收面积分别达到1108.6万亩、1014.1万亩和734.1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比重分别为97.5%、89.2%和64.6%。

绿色发展步伐加快

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9月7日,“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四周年主题活动举行。活动发布了“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品牌强度为800,品牌价值达260.18亿元。

巴彦淖尔市积极打造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积极推进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高效农业。截至目前,我市获得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的企业71家、产品265个。特别是“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以来,我市多措并举,努力提升品牌影响力、知名度。“天赋河套”获得中国农业最具影响力品牌、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等多项大奖。金草原、旭一牧业、兆丰河套面业、三胖蛋食品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的76款产品成为“天赋河套”授权产品。在“天赋河套”品牌带动下,河套优质农产品身价明显提升。

同时,巴彦淖尔市认真贯彻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积极推进各类经营主体与农牧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2021年,我市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85元,比2012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8.7%。农牧民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升,2021年,我市农牧民人均消费支出18125元,比2012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8.5%。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