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70余年薪火相传 磴口人在乌兰布和沙漠种下绿色梦

2022-10-12 13:03

昔日滚滚风沙,寸草不生;而今荒漠成林,遍地生金。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广大人民群众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治沙治水,保卫家园、保卫黄河,取得了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的初步胜利。回顾总结这段历程:一代又一代的治沙人接过接力棒,薪火相传,这段坚贞不渝的治沙历程成为磴口人过去、今天以及未来的宝贵财富,对于更好推动磴口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龙腾盛世,我们重温历史,感悟治沙英雄的初心、使命,激励磴口各族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坚定信念,砥砺前行......

纵观磴口县70多年发展,治沙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值得认真总结和回顾。

第一阶段:杨立生,乌兰布和丰碑

50年代,磴口人民为生存而战,掀起“两沿两营造”防沙治沙攻坚战。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杨力生及不足两万的磴口人民。

1949年10月14日,33岁的杨立生被宁夏省委任命为磴口县第一任县委书记。上任后,他看到风沙肆虐侵扰河套源这片肥沃的土地,了解到沙进人退的无奈与民众生活疾苦,心中毅然决然地喷涌而出一个共产党人肩负的使命与担当,强烈的责任感驱动他不遗余力改变现状,树立人进沙退的坚定决心。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为了彻底改变现状,造福百姓。于是以杨力生为代表的磴口县一班人,针对磴口风沙肆虐、侵蚀家园、河水泛滥、淹埋农田的严重态势,果断坚决地提出了“沿沙设防,植树造林,保护沙区草木,营造防沙林带;沿河设防,筑堤开渠,扼制水患,营造黄河护岸林带”的建设工程。

当时,磴口县的总人口1.75万,财政收入不足万元。人力、财力、物力都和这巨大的工程不相称。但是磴口县的党政领导和全县人民没有被困难吓倒,杨立生同志曾多次在工作部署中明确提出要将植树造林、封沙育草,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抓紧抓实。

杨立生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为了治沙,他在洗漱间贴了许多造林知识贴,取名“天天见面”。他还在办公室摆满了各种苗木的栽培箱,并在院内种了40多种树试验成活率及耐旱性。作为磴口县委书记的他除了完成日常工作外,每到治沙期间,他就住在沙窝里,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他领导1351名民工开挖土方42000方,对申家河、三盛公渠进行整修。他们顽强地向沙漠进军,以大无畏的精神向沙害和水患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52年,磴口县被国家林业部授予“造林绿化先进县”的光荣称号。1953年11月30日,杨立生调任宁夏省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党组书记、政府副主席,离开了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四年多的磴口县。然而,人走茶不凉。他把磴口县看作是自己的第二故乡,一直心系着乌兰布和治沙事业。1956年4月1日,甘肃省蒙古自治州重新划归内蒙古,改称巴彦淖尔盟,杨力生同志任盟委副书记、副盟长。在巴彦淖尔盟工作期间,仍然致力于固沙造林造福百姓的事业,并时刻关注着磴口,多次亲临磴口县调研指导工作,参加麦收,带领公署干部300多人去三盛公黄河大桥建设工地慰问铁道兵参加劳动。除外出参加会议和学习外,曾多次在磴口蹲点进行工作。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一直到1958年,磴口人终于沿乌兰布和沙漠东缘,营造了308华里防风固沙林带,林带的宽度平均为50-100米;沿黄河西岸筑起了20公里防洪堤,基本上根治了流沙和水患对农田和家园的侵袭和破坏。1958年,磴口县被授予“治沙造林模范县”。1959年,中央电影制片厂和内蒙古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了专题片《战黄龙》并在全国播映。正是一代一代的磴口人齐心协力,负重前行,

不畏艰难的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才取得了治沙胜利。

1976年,杨立生任乌海市委书记;1980年,任阿拉善盟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无论身在何处,他总是怀着改变西北地区荒漠面貌的强烈愿望,将治沙造林事业作为自己的未尽事业去努力实现。1996年1月23日,80岁因病去世,走完沙漠治理光辉历程。

留观杨力生同志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作生活足迹,266次有迹可循的言行轨迹中,任磴口县委书记四年里,有13次踏遍了磴口沙漠沙区山乡部署指导防沙治理工作。他是磴口县有组织有计划封沙育林第一人,是实现营造“三北防护林带”磴口乃至巴盟段的奠基人。在调离磴口的42年间,他曾29次在磴口专题考察调研、不辞劳苦蹲点指导工作,点点滴滴涉足治沙造林,其心可鉴对磴口社会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倾心关注与厚爱的炽热情怀。

在他身先士卒、锲而不舍治理沙漠敬业精神的感召下 ,磴口人民前赴后继融入沿乌兰布和东缘308华里防风固沙林带的建设中,倾力打造沿黄河堤岸营造50华里的护岸护堤林,有效地阻止流沙东侵河水西溢等自然灾害发生,奠定了磴口人英勇无畏抗击风沙的里程碑。

第二阶段:坚定理想,推进治沙工作

60年代,磴口人民为生活而战,初步建立起磴口经济社会新格局,赢得了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

首先是治沙造林工作得到了延伸与推进。在组织结构上,这一时期是治沙造林的黄金时期,巴彦淖尔盟的成立,并将盟所在地选到磴口,这是磴口发展史上最难得的一次机遇。在财力上,争取到了国家投资600万元。在科技和人力上,磴口境内设置了3个林场和1个科研所。磴口县人口10年增加了6倍,达到了7.2万人。参与建设者也由过去单一的磴口县人转变成磴口与盟直单位干部职工共同建设。先后组建了3个机械化林场和一个治沙站,1965年又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百万亩乌兰布和沙漠在大兵团作战下开始变成绿洲。

其次是治河疏浚工作得到了历史性的巨大突破。1959年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国家投资4273万元,历时一年半,建成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排工程——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开挖了浩大的河套总干渠和配套渠系。同时自己动手开挖了一干渠、申家河和大滩渠3条渠系,为全县的平原灌溉和乌兰布和沙漠引水治理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三是治沙治水的巨大成果极大的激活了磴口人的创业思维和工作思路。这一时期,磴口人的创业精神空前高涨,把工作的视线从农业拓展到了工业及商贸等领域。在辖区乌达兴办煤矿。在巴彦高勒镇,先后新上化工厂、巴彦高勒发电厂、巴盟汽修厂、皮革厂、农机厂和诸多轻工业作坊。社会事业同步发展,兴办了一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中小学校、医院,文化体育设施基本完善。当时的巴彦高勒已经成为河套和阿拉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60年,经国务院同意设立巴彦高勒市。

后期,虽受文革影响,加上盟府所在地迁徙、阿拉善地区的划出、大批优秀人才流失,磴口县在大局上丧失发展机遇,局部略有突破。

第三阶段:保护生态,沙漠变绿洲

改革开放初期,生产力得到了充分的解放,磴口在农业生产和农场的发展上得到了较快的推进。特别是治理乌兰布和沙漠的热情,得到了较好的延续。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兴办速生丰产林基地,基地治理开发面积近4万亩。这是从林业部到自治区治理和利用乌兰布和沙漠资源的一次大胆的尝试。

90年代后期和新世纪的10余年,磴口人在屡战屡败面前吸取了经验和教训,通过解放思想、寻找问题根源、大力招商引资、净化发展环境等方式进行二次创业。引进了蒙牛、华润金牛、佳格、泰顺、中粮、华油、西部天然气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工业经济呈现了新的活力。生态建设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先后实施了国家重点生态县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完成了308华里防沙林带更新改造工程;修建了80公里穿沙公路,完成穿沙公路两侧近百公里的植树造林工程,让乌兰布和200多万亩的沙漠披上了“绿装”。

第四阶段:综合治理,实现生态文明

乌兰布和沙区光热资源丰富,光照时长3300小时,是全国日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磴口县委、县政府结合沙区治理现状,研究分析沙区优势所在,提出了“以生态项目扶持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生态建设”的思路,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采取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入的发展方式,进一步加快了乌兰布和沙区防沙治沙综合治理步伐,实现了从沙山走向“绿海”的蜕变。据气象部门的数据显示:1954年,全县沙尘天气日数为146天;到2022年,沙尘暴日数减少到每年1天左右。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在政府的大力引导支持下,慧眼识金的企业家纷纷进驻沙区,大力发展有机种植业、养殖业、光伏发电及生态旅游业等沙产业,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了沙漠掘金。截至目前,磴口县共发展沙产业经营主体60余家,经营面积近80万亩,经营范围涉及林下经济、种草、养殖业、有机奶、中草药材、沙漠光伏及旅游开发等。其中:种植梭梭林35万亩,完成人工接种肉苁蓉近12万亩;种植苹果、梨、枣树、酿酒葡萄、山药、黑红枸杞、育苗等2万亩;甘草、连翘、牛蒡、板蓝根、黄芪、防风等中草药材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种植有机牧草近20万亩,光伏发电项目已经建成近1万亩。

今年年初,磴口县抢抓自治区奶业振兴战略机遇,依托特有的乌兰布和沙漠绿色无污染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发展壮大有机奶产业和饲草产业,建设全国最大全产业链有机奶源中心,拥有圣牧高科奶业、蒙牛、乌兰布和乳业等3家乳品生产加工企业,全县日产鲜奶1993吨(有机奶983吨),年产鲜奶70万吨(有机奶35.9万吨),磴口县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奶生产基地。同时,将牧场建设作为重点项目重点工作抓紧抓实,总投资11.2亿元,新建昊大牧业、嘉之源牧业、万家牧牧场等牧场13座。目前,全县共有奶牛规模化养殖场44家,奶牛存栏量13.4万头,优质牧草种植面积31.5万亩(其中青贮玉米22万亩,紫花苜蓿8.3万亩,燕麦1.2万亩)。

如今,产业治沙撑起了乌兰布和沙漠治理的半壁江山。全县有8家林产业企业被评为自治区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磴口县先后被评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全区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全区生态建设“绿化杯”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回顾历史,“治沙”始终贯穿于磴口县70余年的发展历程,是统领全年工作实践的总结。70多年来,磴口人民“不畏艰辛,不屈不挠。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追求和谐”的精神,铸造了河套人坚韧的个性,凝聚了广大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季敏)

责任编辑:周婷

昔日滚滚风沙,寸草不生;而今荒漠成林,遍地生金。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广大人民群众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治沙治水,保卫家园、保卫黄河,取得了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的初步胜利。回顾总结这段历程:一代又一代的治沙人接过接力棒,薪火相传,这段坚贞不渝的治沙历程成为磴口人过去、今天以及未来的宝贵财富,对于更好推动磴口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龙腾盛世,我们重温历史,感悟治沙英雄的初心、使命,激励磴口各族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坚定信念,砥砺前行......

纵观磴口县70多年发展,治沙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值得认真总结和回顾。

第一阶段:杨立生,乌兰布和丰碑

50年代,磴口人民为生存而战,掀起“两沿两营造”防沙治沙攻坚战。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杨力生及不足两万的磴口人民。

1949年10月14日,33岁的杨立生被宁夏省委任命为磴口县第一任县委书记。上任后,他看到风沙肆虐侵扰河套源这片肥沃的土地,了解到沙进人退的无奈与民众生活疾苦,心中毅然决然地喷涌而出一个共产党人肩负的使命与担当,强烈的责任感驱动他不遗余力改变现状,树立人进沙退的坚定决心。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为了彻底改变现状,造福百姓。于是以杨力生为代表的磴口县一班人,针对磴口风沙肆虐、侵蚀家园、河水泛滥、淹埋农田的严重态势,果断坚决地提出了“沿沙设防,植树造林,保护沙区草木,营造防沙林带;沿河设防,筑堤开渠,扼制水患,营造黄河护岸林带”的建设工程。

当时,磴口县的总人口1.75万,财政收入不足万元。人力、财力、物力都和这巨大的工程不相称。但是磴口县的党政领导和全县人民没有被困难吓倒,杨立生同志曾多次在工作部署中明确提出要将植树造林、封沙育草,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抓紧抓实。

杨立生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为了治沙,他在洗漱间贴了许多造林知识贴,取名“天天见面”。他还在办公室摆满了各种苗木的栽培箱,并在院内种了40多种树试验成活率及耐旱性。作为磴口县委书记的他除了完成日常工作外,每到治沙期间,他就住在沙窝里,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他领导1351名民工开挖土方42000方,对申家河、三盛公渠进行整修。他们顽强地向沙漠进军,以大无畏的精神向沙害和水患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52年,磴口县被国家林业部授予“造林绿化先进县”的光荣称号。1953年11月30日,杨立生调任宁夏省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党组书记、政府副主席,离开了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四年多的磴口县。然而,人走茶不凉。他把磴口县看作是自己的第二故乡,一直心系着乌兰布和治沙事业。1956年4月1日,甘肃省蒙古自治州重新划归内蒙古,改称巴彦淖尔盟,杨力生同志任盟委副书记、副盟长。在巴彦淖尔盟工作期间,仍然致力于固沙造林造福百姓的事业,并时刻关注着磴口,多次亲临磴口县调研指导工作,参加麦收,带领公署干部300多人去三盛公黄河大桥建设工地慰问铁道兵参加劳动。除外出参加会议和学习外,曾多次在磴口蹲点进行工作。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一直到1958年,磴口人终于沿乌兰布和沙漠东缘,营造了308华里防风固沙林带,林带的宽度平均为50-100米;沿黄河西岸筑起了20公里防洪堤,基本上根治了流沙和水患对农田和家园的侵袭和破坏。1958年,磴口县被授予“治沙造林模范县”。1959年,中央电影制片厂和内蒙古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了专题片《战黄龙》并在全国播映。正是一代一代的磴口人齐心协力,负重前行,

不畏艰难的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才取得了治沙胜利。

1976年,杨立生任乌海市委书记;1980年,任阿拉善盟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无论身在何处,他总是怀着改变西北地区荒漠面貌的强烈愿望,将治沙造林事业作为自己的未尽事业去努力实现。1996年1月23日,80岁因病去世,走完沙漠治理光辉历程。

留观杨力生同志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作生活足迹,266次有迹可循的言行轨迹中,任磴口县委书记四年里,有13次踏遍了磴口沙漠沙区山乡部署指导防沙治理工作。他是磴口县有组织有计划封沙育林第一人,是实现营造“三北防护林带”磴口乃至巴盟段的奠基人。在调离磴口的42年间,他曾29次在磴口专题考察调研、不辞劳苦蹲点指导工作,点点滴滴涉足治沙造林,其心可鉴对磴口社会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倾心关注与厚爱的炽热情怀。

在他身先士卒、锲而不舍治理沙漠敬业精神的感召下 ,磴口人民前赴后继融入沿乌兰布和东缘308华里防风固沙林带的建设中,倾力打造沿黄河堤岸营造50华里的护岸护堤林,有效地阻止流沙东侵河水西溢等自然灾害发生,奠定了磴口人英勇无畏抗击风沙的里程碑。

第二阶段:坚定理想,推进治沙工作

60年代,磴口人民为生活而战,初步建立起磴口经济社会新格局,赢得了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

首先是治沙造林工作得到了延伸与推进。在组织结构上,这一时期是治沙造林的黄金时期,巴彦淖尔盟的成立,并将盟所在地选到磴口,这是磴口发展史上最难得的一次机遇。在财力上,争取到了国家投资600万元。在科技和人力上,磴口境内设置了3个林场和1个科研所。磴口县人口10年增加了6倍,达到了7.2万人。参与建设者也由过去单一的磴口县人转变成磴口与盟直单位干部职工共同建设。先后组建了3个机械化林场和一个治沙站,1965年又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百万亩乌兰布和沙漠在大兵团作战下开始变成绿洲。

其次是治河疏浚工作得到了历史性的巨大突破。1959年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国家投资4273万元,历时一年半,建成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排工程——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开挖了浩大的河套总干渠和配套渠系。同时自己动手开挖了一干渠、申家河和大滩渠3条渠系,为全县的平原灌溉和乌兰布和沙漠引水治理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三是治沙治水的巨大成果极大的激活了磴口人的创业思维和工作思路。这一时期,磴口人的创业精神空前高涨,把工作的视线从农业拓展到了工业及商贸等领域。在辖区乌达兴办煤矿。在巴彦高勒镇,先后新上化工厂、巴彦高勒发电厂、巴盟汽修厂、皮革厂、农机厂和诸多轻工业作坊。社会事业同步发展,兴办了一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中小学校、医院,文化体育设施基本完善。当时的巴彦高勒已经成为河套和阿拉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60年,经国务院同意设立巴彦高勒市。

后期,虽受文革影响,加上盟府所在地迁徙、阿拉善地区的划出、大批优秀人才流失,磴口县在大局上丧失发展机遇,局部略有突破。

第三阶段:保护生态,沙漠变绿洲

改革开放初期,生产力得到了充分的解放,磴口在农业生产和农场的发展上得到了较快的推进。特别是治理乌兰布和沙漠的热情,得到了较好的延续。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兴办速生丰产林基地,基地治理开发面积近4万亩。这是从林业部到自治区治理和利用乌兰布和沙漠资源的一次大胆的尝试。

90年代后期和新世纪的10余年,磴口人在屡战屡败面前吸取了经验和教训,通过解放思想、寻找问题根源、大力招商引资、净化发展环境等方式进行二次创业。引进了蒙牛、华润金牛、佳格、泰顺、中粮、华油、西部天然气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工业经济呈现了新的活力。生态建设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先后实施了国家重点生态县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完成了308华里防沙林带更新改造工程;修建了80公里穿沙公路,完成穿沙公路两侧近百公里的植树造林工程,让乌兰布和200多万亩的沙漠披上了“绿装”。

第四阶段:综合治理,实现生态文明

乌兰布和沙区光热资源丰富,光照时长3300小时,是全国日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磴口县委、县政府结合沙区治理现状,研究分析沙区优势所在,提出了“以生态项目扶持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生态建设”的思路,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采取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入的发展方式,进一步加快了乌兰布和沙区防沙治沙综合治理步伐,实现了从沙山走向“绿海”的蜕变。据气象部门的数据显示:1954年,全县沙尘天气日数为146天;到2022年,沙尘暴日数减少到每年1天左右。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在政府的大力引导支持下,慧眼识金的企业家纷纷进驻沙区,大力发展有机种植业、养殖业、光伏发电及生态旅游业等沙产业,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了沙漠掘金。截至目前,磴口县共发展沙产业经营主体60余家,经营面积近80万亩,经营范围涉及林下经济、种草、养殖业、有机奶、中草药材、沙漠光伏及旅游开发等。其中:种植梭梭林35万亩,完成人工接种肉苁蓉近12万亩;种植苹果、梨、枣树、酿酒葡萄、山药、黑红枸杞、育苗等2万亩;甘草、连翘、牛蒡、板蓝根、黄芪、防风等中草药材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种植有机牧草近20万亩,光伏发电项目已经建成近1万亩。

今年年初,磴口县抢抓自治区奶业振兴战略机遇,依托特有的乌兰布和沙漠绿色无污染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发展壮大有机奶产业和饲草产业,建设全国最大全产业链有机奶源中心,拥有圣牧高科奶业、蒙牛、乌兰布和乳业等3家乳品生产加工企业,全县日产鲜奶1993吨(有机奶983吨),年产鲜奶70万吨(有机奶35.9万吨),磴口县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奶生产基地。同时,将牧场建设作为重点项目重点工作抓紧抓实,总投资11.2亿元,新建昊大牧业、嘉之源牧业、万家牧牧场等牧场13座。目前,全县共有奶牛规模化养殖场44家,奶牛存栏量13.4万头,优质牧草种植面积31.5万亩(其中青贮玉米22万亩,紫花苜蓿8.3万亩,燕麦1.2万亩)。

如今,产业治沙撑起了乌兰布和沙漠治理的半壁江山。全县有8家林产业企业被评为自治区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磴口县先后被评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全区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全区生态建设“绿化杯”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回顾历史,“治沙”始终贯穿于磴口县70余年的发展历程,是统领全年工作实践的总结。70多年来,磴口人民“不畏艰辛,不屈不挠。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追求和谐”的精神,铸造了河套人坚韧的个性,凝聚了广大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季敏)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