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共同富裕看基层】湖北黄梅县:为实现共同富裕筑牢人才基石

2022-10-13 17:57 人民论坛网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战略性任务,需要把基层、乡村人才振兴当成一项重要任务抓实抓好,切实让人才成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人到乡村一线建功立业,为新时代青年人指明了在基层扣好“第一粒扣子”的成才道路,为各级党组织确立了发挥组织优势引导青年人投身乡村振兴的工作目标。今天,人民论坛网带您走进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看当地如何凝聚起人才力量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一直以来,黄梅县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最大限度地引进人才、培育人才、用活人才,积极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努力在建设人才强县上取得新成效、见到新气象,让黄梅因人才更精彩,人才因黄梅更出彩。

外引内培 跑出人才集聚“加速度”

“在武汉纺织大学夏志刚教授团队的帮助下,我们在技术改造、创新工艺等方面都有了新突破。”10月11日,在位于黄梅县大胜关山工业园的湖北百丝祥纺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丝祥”),负责人何花高兴地说。

今年,黄梅三家纺织企业与武汉纺织大学签订了科技副总协议书,其中百丝祥与武汉纺织大学夏志刚教授团队就“减少成纱粗结、减少毛羽、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三个方面展开课题研究和技术合作,并在细纱设备技术改造上初见成效。

纺织服装产业是黄梅五大主导产业之一。黄梅以高校的科技成果和人才优势为依托,在优势企业内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对接转化,有效推动了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9月17日,黄梅携手武汉纺织大学共建的鄂东纺织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在该县挂牌成立,该产研院是黄冈市首个纺织行业技术研究院,将为人才培养、施展才华提供广阔天地。

这是黄梅坚持外引内培“双轮驱动”、做大做强人才基本盘的一个缩影。

刚柔并举,海纳百川引人才——

一方面,刚性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聚焦教育、医疗、文化等重点领域紧缺专业岗位,创新招引方式和考录模式招引人才,开展了多批次、分行业人才招聘活动,引导支持更多优秀人才到黄梅就业创业。

另一方面,柔性引才借智助力。深入贯彻落实黄冈市纺织服装产业及人才联盟与武汉纺织大学合作协议,为百丝祥、裕源纺织、宇星水钻等企业从武汉纺织大学聘请科技副总3名。积极争取省“博士服务团”成员来梅献智献力,促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教授专家到该县人民医院挂职服务。

“我们在广泛调研、听取企事业单位、专家人才和职能部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措施(试行)》。”为进一步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黄梅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着眼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和广大人才期盼,制定出台了支持人才引进、激发引才活力、优化人才服务等10条措施。

拿得出“真招实策”,舍得花“真金白银”,展示出了黄梅对人才的诚意,吸引了大批人才来到黄梅。数据是最有力的说明:今年黄梅已通过“绿色通道”引进研究生以上学历高层次人才49人,引进机关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263人,全县人才公寓房在原有196套的基础上再新增64套。

内部挖潜,百花竞放育人才——

黄梅县立足本土优势,就地取“才”。统筹开展2022年“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招录工作,黄梅县31名农村青年人才考取入学。首次承接国家级高素质农民培训班,邀请农业农村部、团中央以及省、市专家来梅授课,全县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小微农企等青年农民代表近100名参加培训。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班,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及建档立卡、动态监测脱贫户1400人次。组织电商人才培训,培训农村电商人才800余人次。

硬核举措 营造近悦远来“好生态”

“良好的环境是吸引人才的‘强磁场’,是汇集人才的‘聚宝盆’,要让人才进驻黄梅并扎根创业,首要是优化人才生态环境。”这早已成为黄梅党政班子的共识。

生态好不好,人才最有发言权。在黄梅工作的张良健有着切实体会。“来到黄梅,不仅给我待遇上的优待,生活方面也照顾得很好。”2008年毕业的宜昌市长阳县土家族农家子弟张良健说,“考虑到我来自外地,还给我申请了人才公寓,解决了后顾之忧。”

作为黄梅县人民医院引进的外地人才,张良健受到重点培养,如今他已在黄梅顺利成家立业、结婚生子,2021年5月被提拔为该院胃肠胸外科副主任。

无独有偶,解决后顾之忧的还有来自安徽省岳西县的焦芸。她是黄梅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湖北百恒纺织科技产业园的厂长,有着十多年的企业管理经验,因担心忙于事业耽误女儿学业,遂想把女儿接到黄梅上学。

今年,黄梅县委组织部根据企业申请和个人诉求,综合考虑焦芸的个人情况,根据有关精神和工作流程,按照就便入学原则于9月妥善解决了焦芸女儿入学问题。

服务暖人心,保障稳人心。焦芸表示,解决好子女入学、配偶、居住等家庭问题,让自己能专注于事业的发展,健全配套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将吸引更多高技能、高水平人才投身黄梅的建设洪流。

既聚焦人才关心的关键小事,又关注服务人才创新创业的大事。经营机械设备的瞿国富自主申请“青创贷”,通过团县委的审核推荐,目前已获得银行贷款40万元,解决了资金难题。21岁的年轻创业者王弋经营着黄梅县鑫源蘑菇经营部,目前也已收到款项12万元。

据悉,黄梅召开全县高层次人才政策兑现会,发放2021年度研究生生活津贴33万元,拨付人才创新创业奖补资金20万元,累计发放创新创业贷款6000余万元,为308家企业、312名人才解决创业资金困难问题。

人才活水 激荡高质量发展“强动能”

向中心聚集,为大局助力。人才最看重的不仅是优待的政策、优质的服务,更需要创新创业的平台、干事创业的舞台。

因疫情滞留家乡黄梅的大学生洪利有感于国家级非遗文化黄梅挑花知名度下滑、后继乏人,在县妇联、县大学生联合会等部门的帮助下,成立了湖北梅开二度文化有限公司,开发了挑花挂饰、服饰、文创产品500余种,既让传统文化老树发新枝,又让非遗文化得以传承和市场化。

洪利还将“黄梅挑花+”项目与妇女手工技能培训结合,成立“巾帼微工坊”,培训近700名绣娘,带动130余人在家门口灵活就业增收。

洪利在进行挑花制作教学培训

大放异彩的不仅仅是新时代的“绣娘”。2010年从福建农林大学毕业的徐步升,回到家乡。“2012年,黄梅小池经济开发区成立,各种创业利好政策相继出台。得知这个消息,我内心十分激动,一个念头越发强烈: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徐步升说。2013年,他辞职返回家乡成立萌升农业,专注蔬菜种苗培育。

当时,黄梅县投资近2000万元在小池镇建设鄂东蔬菜种苗资源与示范中心。2017年7月,徐步升“拎包入住”蔬菜育苗工厂。10年来,萌升农业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合作社成员100余人就业,帮助小池及周边蔬菜种植户增收500多万元。如今,公司已在黄梅县和团风县建起200亩的现代化育苗工厂,蔬菜与花卉种苗年培育能力可达7000万株,育苗服务半径扩展到周边多省。

此外,黄梅充分发挥省市下派的院士专家地方行、科技副总、博士服务团等人才作用,以及黄梅籍在外人才技术、资源、信息作用,调动在外人才建设家乡、回报家乡的积极性。邀请黄梅籍中国工程院院士瞿金平回乡开展技术指导和科企对接活动,为科普达、捷玛换热等企业“把脉问诊”,帮助解决技术瓶颈问题。黄梅籍中科院院士桂建芳情系家乡,历时30年研究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引入濯港太白小镇,成千上万尾“中科5号”鱼苗放入稻田,每亩平均增收5000元以上。

波澜壮阔的新征程,呼唤着更多的千里马。黄梅,正敞开怀抱迎接四海英才,共建人才集聚高地,齐赴共同富裕征程。(作者:吴慕枫 鲁恒 吴宜军) 


责任编辑:赛音毕力格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战略性任务,需要把基层、乡村人才振兴当成一项重要任务抓实抓好,切实让人才成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人到乡村一线建功立业,为新时代青年人指明了在基层扣好“第一粒扣子”的成才道路,为各级党组织确立了发挥组织优势引导青年人投身乡村振兴的工作目标。今天,人民论坛网带您走进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看当地如何凝聚起人才力量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一直以来,黄梅县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最大限度地引进人才、培育人才、用活人才,积极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努力在建设人才强县上取得新成效、见到新气象,让黄梅因人才更精彩,人才因黄梅更出彩。

外引内培 跑出人才集聚“加速度”

“在武汉纺织大学夏志刚教授团队的帮助下,我们在技术改造、创新工艺等方面都有了新突破。”10月11日,在位于黄梅县大胜关山工业园的湖北百丝祥纺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丝祥”),负责人何花高兴地说。

今年,黄梅三家纺织企业与武汉纺织大学签订了科技副总协议书,其中百丝祥与武汉纺织大学夏志刚教授团队就“减少成纱粗结、减少毛羽、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三个方面展开课题研究和技术合作,并在细纱设备技术改造上初见成效。

纺织服装产业是黄梅五大主导产业之一。黄梅以高校的科技成果和人才优势为依托,在优势企业内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对接转化,有效推动了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9月17日,黄梅携手武汉纺织大学共建的鄂东纺织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在该县挂牌成立,该产研院是黄冈市首个纺织行业技术研究院,将为人才培养、施展才华提供广阔天地。

这是黄梅坚持外引内培“双轮驱动”、做大做强人才基本盘的一个缩影。

刚柔并举,海纳百川引人才——

一方面,刚性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聚焦教育、医疗、文化等重点领域紧缺专业岗位,创新招引方式和考录模式招引人才,开展了多批次、分行业人才招聘活动,引导支持更多优秀人才到黄梅就业创业。

另一方面,柔性引才借智助力。深入贯彻落实黄冈市纺织服装产业及人才联盟与武汉纺织大学合作协议,为百丝祥、裕源纺织、宇星水钻等企业从武汉纺织大学聘请科技副总3名。积极争取省“博士服务团”成员来梅献智献力,促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教授专家到该县人民医院挂职服务。

“我们在广泛调研、听取企事业单位、专家人才和职能部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措施(试行)》。”为进一步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黄梅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着眼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和广大人才期盼,制定出台了支持人才引进、激发引才活力、优化人才服务等10条措施。

拿得出“真招实策”,舍得花“真金白银”,展示出了黄梅对人才的诚意,吸引了大批人才来到黄梅。数据是最有力的说明:今年黄梅已通过“绿色通道”引进研究生以上学历高层次人才49人,引进机关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263人,全县人才公寓房在原有196套的基础上再新增64套。

内部挖潜,百花竞放育人才——

黄梅县立足本土优势,就地取“才”。统筹开展2022年“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招录工作,黄梅县31名农村青年人才考取入学。首次承接国家级高素质农民培训班,邀请农业农村部、团中央以及省、市专家来梅授课,全县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小微农企等青年农民代表近100名参加培训。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班,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及建档立卡、动态监测脱贫户1400人次。组织电商人才培训,培训农村电商人才800余人次。

硬核举措 营造近悦远来“好生态”

“良好的环境是吸引人才的‘强磁场’,是汇集人才的‘聚宝盆’,要让人才进驻黄梅并扎根创业,首要是优化人才生态环境。”这早已成为黄梅党政班子的共识。

生态好不好,人才最有发言权。在黄梅工作的张良健有着切实体会。“来到黄梅,不仅给我待遇上的优待,生活方面也照顾得很好。”2008年毕业的宜昌市长阳县土家族农家子弟张良健说,“考虑到我来自外地,还给我申请了人才公寓,解决了后顾之忧。”

作为黄梅县人民医院引进的外地人才,张良健受到重点培养,如今他已在黄梅顺利成家立业、结婚生子,2021年5月被提拔为该院胃肠胸外科副主任。

无独有偶,解决后顾之忧的还有来自安徽省岳西县的焦芸。她是黄梅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湖北百恒纺织科技产业园的厂长,有着十多年的企业管理经验,因担心忙于事业耽误女儿学业,遂想把女儿接到黄梅上学。

今年,黄梅县委组织部根据企业申请和个人诉求,综合考虑焦芸的个人情况,根据有关精神和工作流程,按照就便入学原则于9月妥善解决了焦芸女儿入学问题。

服务暖人心,保障稳人心。焦芸表示,解决好子女入学、配偶、居住等家庭问题,让自己能专注于事业的发展,健全配套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将吸引更多高技能、高水平人才投身黄梅的建设洪流。

既聚焦人才关心的关键小事,又关注服务人才创新创业的大事。经营机械设备的瞿国富自主申请“青创贷”,通过团县委的审核推荐,目前已获得银行贷款40万元,解决了资金难题。21岁的年轻创业者王弋经营着黄梅县鑫源蘑菇经营部,目前也已收到款项12万元。

据悉,黄梅召开全县高层次人才政策兑现会,发放2021年度研究生生活津贴33万元,拨付人才创新创业奖补资金20万元,累计发放创新创业贷款6000余万元,为308家企业、312名人才解决创业资金困难问题。

人才活水 激荡高质量发展“强动能”

向中心聚集,为大局助力。人才最看重的不仅是优待的政策、优质的服务,更需要创新创业的平台、干事创业的舞台。

因疫情滞留家乡黄梅的大学生洪利有感于国家级非遗文化黄梅挑花知名度下滑、后继乏人,在县妇联、县大学生联合会等部门的帮助下,成立了湖北梅开二度文化有限公司,开发了挑花挂饰、服饰、文创产品500余种,既让传统文化老树发新枝,又让非遗文化得以传承和市场化。

洪利还将“黄梅挑花+”项目与妇女手工技能培训结合,成立“巾帼微工坊”,培训近700名绣娘,带动130余人在家门口灵活就业增收。

洪利在进行挑花制作教学培训

大放异彩的不仅仅是新时代的“绣娘”。2010年从福建农林大学毕业的徐步升,回到家乡。“2012年,黄梅小池经济开发区成立,各种创业利好政策相继出台。得知这个消息,我内心十分激动,一个念头越发强烈: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徐步升说。2013年,他辞职返回家乡成立萌升农业,专注蔬菜种苗培育。

当时,黄梅县投资近2000万元在小池镇建设鄂东蔬菜种苗资源与示范中心。2017年7月,徐步升“拎包入住”蔬菜育苗工厂。10年来,萌升农业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合作社成员100余人就业,帮助小池及周边蔬菜种植户增收500多万元。如今,公司已在黄梅县和团风县建起200亩的现代化育苗工厂,蔬菜与花卉种苗年培育能力可达7000万株,育苗服务半径扩展到周边多省。

此外,黄梅充分发挥省市下派的院士专家地方行、科技副总、博士服务团等人才作用,以及黄梅籍在外人才技术、资源、信息作用,调动在外人才建设家乡、回报家乡的积极性。邀请黄梅籍中国工程院院士瞿金平回乡开展技术指导和科企对接活动,为科普达、捷玛换热等企业“把脉问诊”,帮助解决技术瓶颈问题。黄梅籍中科院院士桂建芳情系家乡,历时30年研究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引入濯港太白小镇,成千上万尾“中科5号”鱼苗放入稻田,每亩平均增收5000元以上。

波澜壮阔的新征程,呼唤着更多的千里马。黄梅,正敞开怀抱迎接四海英才,共建人才集聚高地,齐赴共同富裕征程。(作者:吴慕枫 鲁恒 吴宜军)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