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重庆市垫江县白家镇:农业大镇何以成“劳模之乡”

2022-10-14 21:11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李宏 黄汉鑫

清凉的初秋,重庆市垫江县白家镇蜜本南瓜基地的南瓜藤蔓爬满了土坡,双手满是老茧的黄正文正在地里忙碌着。黄正文是白家镇湖滨社区的村民,也是重庆市劳动模范。几十年来,他从农民工、搬运工到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的江滨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一路通过勤劳致了富,也带动更多村民走向了富裕。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起来才是富。”黄正文说,江滨果蔬专业合作社种植1280亩蜜本南瓜、冬瓜和柑橘等果蔬,在“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下,全镇种植蜜本南瓜上万亩、榨菜2万亩、柑橘1.5万亩,年产值超亿元。

“我是在全国劳模岳龙芳的影响下,成为劳动模范的。”黄正文说,白家镇湖滨村从当年的“穷疙瘩”变成今天的“聚宝盆”,与岳龙芳的艰苦奋斗息息相关。

20世纪80年代初,湖滨村不通公路,人均耕地仅0.2亩,是全县最穷的村子。村民岳龙芳得知相邻的长寿湖镇在发展果园种柑橘,便有了把河对面荒芜的桂花岛开垦出来种植柑橘的想法。

说干就干,岳龙芳挨家挨户动员村民去开荒。但因为当时桂花岛交通不便、土质极差,开荒难度大,最后加入开荒的仅有20来户。“开荒必然要过河登岛,可当时连船都没有。我们就坐在绑着轮胎的木盆里,再以双手作桨划过去。”谈及当年的开荒经历,岳龙芳仍然历历在目。

开荒完毕后,岳龙芳找银行贷款栽植了200多亩夏橙。同时还引进西瓜和冬瓜在林间套种。很快,“以短养长、一地多用”的模式便显成效。1989年,桂花岛的夏橙开始挂果,当年便产出上万斤果子,获得了喜人的收入。自此,荒岛真正成了“瓜果山”,岳龙芳也成了村民心中的英雄和致富榜样。这一年,岳龙芳被评为全国劳模,成为白家镇第一个劳动模范。

在岳龙芳劳模精神的感召下,白家镇相继涌现出全国劳模汪江波,市级劳模黄正文、张洪兵和叶清源等多位劳动模范,从农业大镇走向了“劳模之乡”。

为更好地发挥劳模们的示范引领作用,白家镇近年来又成立了垫江县乡村振兴劳模服务站。在劳模们的带动下,先后建成综合服务社6个、专业合作社10个、涉农企业20多家,有效服务全镇“瓜果菜”产业发展,生产技术、加工销售实现一条龙服务,使全镇瓜果菜产销两旺,就业人数大为增加,村民实现稳定增收。

鸿鹤村5组村民李名静创办的柑橘合作社,往年柑橘收成和销售效果都很好。去年受疫情影响,大批柑橘处于滞销状态。得知这一情况,劳模张洪兵主动帮忙联络,引进外地企业在鸿鹤村大力发展电商业务,大大拓宽了合作社柑橘的销售渠道。

今年夏天,重庆持续高温干旱,但柑橘种植基地的千亩柑橘都能按时浇上水。基地负责人李名静高兴地说:“正是在镇政府和劳模们的帮助下,果园去年新建起了提灌站及蓄水池,安装了一套管网系统,就算遇到像今年这样的极端天气,也让我们有水可用,保证了基地果树的存活率和挂果率。”

除了帮助村民发展产业,劳模服务站还建立了劳模“五问五帮”机制,组织劳模担任志愿者,在基层广泛开展走访问计、政策宣讲等工作,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我丈夫在温州建筑工地发生意外,老板不肯赔偿。我是一个残疾人,家里还有一个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女儿,你能帮帮我吗?”一天,劳模叶清源接到湖滨社区一个村民的求助电话。曾经长期从事相关工作的叶清源了解情况后,连夜奔赴浙江温州,义务为村民维权,几经周折,终于帮助村民解决了赔偿难题。

今年7月,合兴村8组的村民周朝清与志飞果林公司业主孙志飞产生了边界纠纷,双方相互争吵并发生损坏果园仓库现象,矛盾一时十分尖锐。劳模汪江波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通过劝解,最终让双方达成和解。

硬化公路13.6公里、改造厕所64个、安装路灯117盏、建成孝善法治文化广场、开展乡村振兴劳模宣讲、道德法制宣传……如今,在政府和劳模的推动下,全镇成功实施了小城镇污水治理项目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人居环境大为改善,乡风文明持续向好。

“一个劳模就是一面旗帜,垫江县乡村振兴劳模服务站成立后,分布在各个村子里的乡村劳模,进一步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助推全镇‘一树一瓜一菜’产业发展,不断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白家镇党委书记夏仲权说。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14日 02版)

责任编辑:刘有明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李宏 黄汉鑫

清凉的初秋,重庆市垫江县白家镇蜜本南瓜基地的南瓜藤蔓爬满了土坡,双手满是老茧的黄正文正在地里忙碌着。黄正文是白家镇湖滨社区的村民,也是重庆市劳动模范。几十年来,他从农民工、搬运工到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的江滨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一路通过勤劳致了富,也带动更多村民走向了富裕。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起来才是富。”黄正文说,江滨果蔬专业合作社种植1280亩蜜本南瓜、冬瓜和柑橘等果蔬,在“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下,全镇种植蜜本南瓜上万亩、榨菜2万亩、柑橘1.5万亩,年产值超亿元。

“我是在全国劳模岳龙芳的影响下,成为劳动模范的。”黄正文说,白家镇湖滨村从当年的“穷疙瘩”变成今天的“聚宝盆”,与岳龙芳的艰苦奋斗息息相关。

20世纪80年代初,湖滨村不通公路,人均耕地仅0.2亩,是全县最穷的村子。村民岳龙芳得知相邻的长寿湖镇在发展果园种柑橘,便有了把河对面荒芜的桂花岛开垦出来种植柑橘的想法。

说干就干,岳龙芳挨家挨户动员村民去开荒。但因为当时桂花岛交通不便、土质极差,开荒难度大,最后加入开荒的仅有20来户。“开荒必然要过河登岛,可当时连船都没有。我们就坐在绑着轮胎的木盆里,再以双手作桨划过去。”谈及当年的开荒经历,岳龙芳仍然历历在目。

开荒完毕后,岳龙芳找银行贷款栽植了200多亩夏橙。同时还引进西瓜和冬瓜在林间套种。很快,“以短养长、一地多用”的模式便显成效。1989年,桂花岛的夏橙开始挂果,当年便产出上万斤果子,获得了喜人的收入。自此,荒岛真正成了“瓜果山”,岳龙芳也成了村民心中的英雄和致富榜样。这一年,岳龙芳被评为全国劳模,成为白家镇第一个劳动模范。

在岳龙芳劳模精神的感召下,白家镇相继涌现出全国劳模汪江波,市级劳模黄正文、张洪兵和叶清源等多位劳动模范,从农业大镇走向了“劳模之乡”。

为更好地发挥劳模们的示范引领作用,白家镇近年来又成立了垫江县乡村振兴劳模服务站。在劳模们的带动下,先后建成综合服务社6个、专业合作社10个、涉农企业20多家,有效服务全镇“瓜果菜”产业发展,生产技术、加工销售实现一条龙服务,使全镇瓜果菜产销两旺,就业人数大为增加,村民实现稳定增收。

鸿鹤村5组村民李名静创办的柑橘合作社,往年柑橘收成和销售效果都很好。去年受疫情影响,大批柑橘处于滞销状态。得知这一情况,劳模张洪兵主动帮忙联络,引进外地企业在鸿鹤村大力发展电商业务,大大拓宽了合作社柑橘的销售渠道。

今年夏天,重庆持续高温干旱,但柑橘种植基地的千亩柑橘都能按时浇上水。基地负责人李名静高兴地说:“正是在镇政府和劳模们的帮助下,果园去年新建起了提灌站及蓄水池,安装了一套管网系统,就算遇到像今年这样的极端天气,也让我们有水可用,保证了基地果树的存活率和挂果率。”

除了帮助村民发展产业,劳模服务站还建立了劳模“五问五帮”机制,组织劳模担任志愿者,在基层广泛开展走访问计、政策宣讲等工作,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我丈夫在温州建筑工地发生意外,老板不肯赔偿。我是一个残疾人,家里还有一个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女儿,你能帮帮我吗?”一天,劳模叶清源接到湖滨社区一个村民的求助电话。曾经长期从事相关工作的叶清源了解情况后,连夜奔赴浙江温州,义务为村民维权,几经周折,终于帮助村民解决了赔偿难题。

今年7月,合兴村8组的村民周朝清与志飞果林公司业主孙志飞产生了边界纠纷,双方相互争吵并发生损坏果园仓库现象,矛盾一时十分尖锐。劳模汪江波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通过劝解,最终让双方达成和解。

硬化公路13.6公里、改造厕所64个、安装路灯117盏、建成孝善法治文化广场、开展乡村振兴劳模宣讲、道德法制宣传……如今,在政府和劳模的推动下,全镇成功实施了小城镇污水治理项目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人居环境大为改善,乡风文明持续向好。

“一个劳模就是一面旗帜,垫江县乡村振兴劳模服务站成立后,分布在各个村子里的乡村劳模,进一步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助推全镇‘一树一瓜一菜’产业发展,不断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白家镇党委书记夏仲权说。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14日 02版)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