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奋斗故事】薪火相传家国情

2022-10-16 12:59 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我们像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我们将成钢铁工人,把青春献给包钢。”日前,走进包钢集团“齐心协力建包钢”展陈馆,一首《草原晨曲》,再现了朝气蓬勃的各族儿女义无反顾告别家乡,从祖国各地来到包头,齐心协力建包钢的生动场景。

在包钢炼钢厂制钢三部转炉主控室的操作台前,“钢三代”孙承碧,一边紧盯监控画面,一边操控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掌控着炼钢炉里钢水的“火候”。从炼钢生产一线的普通炉前工一步步成长为炉长、包钢首席技能大师,孙承碧用突出的工作业绩接好班、担好责。

“我的爷爷、姥爷、爸爸、妈妈都是包钢职工,每次家里聚会,话题都离不开包钢。包钢,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像我爷爷一样8万多名建设大军梦想开始的地方……”随着孙承碧的思绪,记者仿佛来到了那个火热的年代。

孙承碧一家与包钢的缘分,始于一个不算抉择的抉择。

1953年,孙承碧的爷爷孙兆久来到鞍钢工作。1954年,孙兆久得知正在筹建的包钢急需建筑工人。彼时,他的儿子孙家敏刚刚出生1个月。是留在鞍钢,还是去“人盖被、被盖沙”的荒滩?孙兆久毫不犹豫,毅然放弃了舒适的生活条件,满怀激情地投身于包钢的建设中。

此时的包头,条件艰苦,人烟稀少。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孙兆久等建设者靠手拉、肩扛、小车推,创造了平地起高炉、荒漠变钢城的人间奇迹,开启了内蒙古工业化的起点,谱写了一段动人的佳话。

“来到包钢两年后,我爷爷有了临时的家,奶奶才带着孩子们来到包头。”孙承碧说,那一代包钢人守望相助、团结奋进的情怀,不忘初心、强企报国的担当,令他感动不已。

孙承碧的父母是“钢二代”,父亲孙家敏参与过包钢4号高炉、4号转炉等项目的建设,母亲王培集曾在包钢机械化公司工作。这一代包钢人见证了发展中的包钢。

“那时的包钢生产热火朝天,工人们一门心思为了包钢的发展而努力奋斗。”今年68岁的孙家敏讲起那段岁月,依旧激情满满。一心为了包钢的发展,这几乎是所有包钢职工最真实的内心表达。他们所拥有的,是作为包钢人的一种骄傲,一种自豪。即使退休了,有啥开心的、烦心的事儿,都会回到包钢看一看。

循着长辈们的足迹,孙承碧接过了沉甸甸的“接力棒”。

上班的第一天,孙承碧站在父亲参与建设的4号转炉前,曾经的青涩懵懂化为了即将迈向新征程的坚定。

“爷爷那一辈是开拓者,父辈是建设者,现在时代变了,自己这辈需要的是改革创新。”孙承碧义无反顾地和包钢一起转型,共谋新生。

20多年来,孙承碧与转炉为伴。他在岗位上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业余时间加强学习,不断提升技能,积极钻研炉前技术,他所带领的班组在提高转炉冶炼效率、降低冶炼成本、稳定钢水合格率等方面成绩突出,各项冶炼指标在全厂名列前茅。

孙承碧18岁进入包钢,参与了十多个种类、300多个钢种的开发与应用,见证了一个绿色、环保、高效的企业的转型壮大。

从“一炉铁”到“百种钢”,从“建包钢”到“强包钢”,以前“包钢为全国,全国为包钢”,现在一批批“包钢制造”走向全国和世界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如今的包钢,有“颜值”更有实力。

新的一天清晨,孙承碧早早来到厂区,换上工作服、大头鞋,戴好安全帽、口罩,开始工作。转炉平台上,铁水奔流、钢花璀璨。(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周秀芳 徐亚军 宋爽)

责任编辑:梁波

“我们像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我们将成钢铁工人,把青春献给包钢。”日前,走进包钢集团“齐心协力建包钢”展陈馆,一首《草原晨曲》,再现了朝气蓬勃的各族儿女义无反顾告别家乡,从祖国各地来到包头,齐心协力建包钢的生动场景。

在包钢炼钢厂制钢三部转炉主控室的操作台前,“钢三代”孙承碧,一边紧盯监控画面,一边操控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掌控着炼钢炉里钢水的“火候”。从炼钢生产一线的普通炉前工一步步成长为炉长、包钢首席技能大师,孙承碧用突出的工作业绩接好班、担好责。

“我的爷爷、姥爷、爸爸、妈妈都是包钢职工,每次家里聚会,话题都离不开包钢。包钢,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像我爷爷一样8万多名建设大军梦想开始的地方……”随着孙承碧的思绪,记者仿佛来到了那个火热的年代。

孙承碧一家与包钢的缘分,始于一个不算抉择的抉择。

1953年,孙承碧的爷爷孙兆久来到鞍钢工作。1954年,孙兆久得知正在筹建的包钢急需建筑工人。彼时,他的儿子孙家敏刚刚出生1个月。是留在鞍钢,还是去“人盖被、被盖沙”的荒滩?孙兆久毫不犹豫,毅然放弃了舒适的生活条件,满怀激情地投身于包钢的建设中。

此时的包头,条件艰苦,人烟稀少。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孙兆久等建设者靠手拉、肩扛、小车推,创造了平地起高炉、荒漠变钢城的人间奇迹,开启了内蒙古工业化的起点,谱写了一段动人的佳话。

“来到包钢两年后,我爷爷有了临时的家,奶奶才带着孩子们来到包头。”孙承碧说,那一代包钢人守望相助、团结奋进的情怀,不忘初心、强企报国的担当,令他感动不已。

孙承碧的父母是“钢二代”,父亲孙家敏参与过包钢4号高炉、4号转炉等项目的建设,母亲王培集曾在包钢机械化公司工作。这一代包钢人见证了发展中的包钢。

“那时的包钢生产热火朝天,工人们一门心思为了包钢的发展而努力奋斗。”今年68岁的孙家敏讲起那段岁月,依旧激情满满。一心为了包钢的发展,这几乎是所有包钢职工最真实的内心表达。他们所拥有的,是作为包钢人的一种骄傲,一种自豪。即使退休了,有啥开心的、烦心的事儿,都会回到包钢看一看。

循着长辈们的足迹,孙承碧接过了沉甸甸的“接力棒”。

上班的第一天,孙承碧站在父亲参与建设的4号转炉前,曾经的青涩懵懂化为了即将迈向新征程的坚定。

“爷爷那一辈是开拓者,父辈是建设者,现在时代变了,自己这辈需要的是改革创新。”孙承碧义无反顾地和包钢一起转型,共谋新生。

20多年来,孙承碧与转炉为伴。他在岗位上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业余时间加强学习,不断提升技能,积极钻研炉前技术,他所带领的班组在提高转炉冶炼效率、降低冶炼成本、稳定钢水合格率等方面成绩突出,各项冶炼指标在全厂名列前茅。

孙承碧18岁进入包钢,参与了十多个种类、300多个钢种的开发与应用,见证了一个绿色、环保、高效的企业的转型壮大。

从“一炉铁”到“百种钢”,从“建包钢”到“强包钢”,以前“包钢为全国,全国为包钢”,现在一批批“包钢制造”走向全国和世界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如今的包钢,有“颜值”更有实力。

新的一天清晨,孙承碧早早来到厂区,换上工作服、大头鞋,戴好安全帽、口罩,开始工作。转炉平台上,铁水奔流、钢花璀璨。(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周秀芳 徐亚军 宋爽)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