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巴彦淖尔:用心谱写乡村振兴美好篇章

2022-10-17 10:23 巴彦淖尔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我市组织开展了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锲而不舍地向绝对贫困宣战,夺取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时代的巴彦淖尔正描绘着更加美好的画卷。

精准发力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我才能过上好日子!”说到生活的改变,临河区干召庙镇新利村八组村民何德利深有体会。

几年前,何德利夫妻还居住在年久失修的土房里,何德利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妻子积劳成疾无法劳作,家中没有经济来源,十分困难。2015年底何德利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村里给他家送来了“扶贫羊”和“扶贫鸡”。2016年至2017年,临河区投入资金1320万元,全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何德利家正是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住上了新房子,盖了羊圈。村里为夫妻俩提供了公益性岗位,负责村庄道路的保洁工作,家里除了养羊,还养了50多只蛋鸡,鸡蛋在合作社的网店进行售卖,一斤能卖到12元。何德利还打算养100只红公鸡,让日子过得更富裕些。

新利村2014年被识别为自治区级贫困村,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1户240人,经过上级帮扶和村“两委”努力奋斗,于2016年底出列。现在的新利村,村民腰包鼓了,村容村貌变了,走出了一条从自治区贫困村到全市百强村的蜕变之路。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六个精准”,围绕“五个一批”,实行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创新开展市委常委承包旗县区脱贫攻坚制度,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脱贫攻坚的制胜优势,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资源投入、帮扶力量和工作力度,狠抓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全市5.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62个贫困嘎查村全部出列,5个自治区级贫困旗县全部摘帽。

接续奋进 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巴彦淖尔市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政策,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我市出台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方案》和63项衔接政策,总体形成了“1+N”衔接政策体系,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建立了年度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全市脱贫户和监测户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没有因贫失学辍学现象,全部缴纳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慢性病签约服务率100%,267户列入危房改造计划,安全饮水得到持续提升,1.72万人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2020年以来,累计争取自治区后续扶持资金1.42亿元,涉及6个旗县21个集中安置区,累计受益搬迁脱贫人口2499户、6258人;规范扶贫(衔接)项目资产管理,2012年以来,累计形成资产30.82亿元,其中公益类资产10.31亿元、经营类资产10.02亿元、到户类资产10.49亿元。

2021年以来,巴彦淖尔市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在工作机制、机构队伍、政策体系等方面平稳有序衔接,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抓住乡村发展这个重点。我市坚持以乡村发展规划为引领,实施了奶业振兴、设施农业、冷链仓储、清洁能源等方面的乡村产业项目154个,累计带动1.4万名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并有序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十强镇百强村千强户”示范创建活动。

务实推进乡村建设。巴彦淖尔市建立了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协调机制,推动实施了乡村建设12项任务。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巴彦淖尔市重点打造建设35个乡村治理示范嘎查村(每个旗县区5个)。2021年临河区狼山镇富强村、五原县隆兴昌镇义丰村和天吉泰镇分别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责任编辑:赵鑫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我市组织开展了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锲而不舍地向绝对贫困宣战,夺取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时代的巴彦淖尔正描绘着更加美好的画卷。

精准发力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我才能过上好日子!”说到生活的改变,临河区干召庙镇新利村八组村民何德利深有体会。

几年前,何德利夫妻还居住在年久失修的土房里,何德利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妻子积劳成疾无法劳作,家中没有经济来源,十分困难。2015年底何德利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村里给他家送来了“扶贫羊”和“扶贫鸡”。2016年至2017年,临河区投入资金1320万元,全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何德利家正是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住上了新房子,盖了羊圈。村里为夫妻俩提供了公益性岗位,负责村庄道路的保洁工作,家里除了养羊,还养了50多只蛋鸡,鸡蛋在合作社的网店进行售卖,一斤能卖到12元。何德利还打算养100只红公鸡,让日子过得更富裕些。

新利村2014年被识别为自治区级贫困村,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1户240人,经过上级帮扶和村“两委”努力奋斗,于2016年底出列。现在的新利村,村民腰包鼓了,村容村貌变了,走出了一条从自治区贫困村到全市百强村的蜕变之路。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六个精准”,围绕“五个一批”,实行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创新开展市委常委承包旗县区脱贫攻坚制度,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脱贫攻坚的制胜优势,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资源投入、帮扶力量和工作力度,狠抓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全市5.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62个贫困嘎查村全部出列,5个自治区级贫困旗县全部摘帽。

接续奋进 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巴彦淖尔市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政策,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我市出台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方案》和63项衔接政策,总体形成了“1+N”衔接政策体系,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建立了年度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全市脱贫户和监测户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没有因贫失学辍学现象,全部缴纳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慢性病签约服务率100%,267户列入危房改造计划,安全饮水得到持续提升,1.72万人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2020年以来,累计争取自治区后续扶持资金1.42亿元,涉及6个旗县21个集中安置区,累计受益搬迁脱贫人口2499户、6258人;规范扶贫(衔接)项目资产管理,2012年以来,累计形成资产30.82亿元,其中公益类资产10.31亿元、经营类资产10.02亿元、到户类资产10.49亿元。

2021年以来,巴彦淖尔市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在工作机制、机构队伍、政策体系等方面平稳有序衔接,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抓住乡村发展这个重点。我市坚持以乡村发展规划为引领,实施了奶业振兴、设施农业、冷链仓储、清洁能源等方面的乡村产业项目154个,累计带动1.4万名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并有序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十强镇百强村千强户”示范创建活动。

务实推进乡村建设。巴彦淖尔市建立了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协调机制,推动实施了乡村建设12项任务。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巴彦淖尔市重点打造建设35个乡村治理示范嘎查村(每个旗县区5个)。2021年临河区狼山镇富强村、五原县隆兴昌镇义丰村和天吉泰镇分别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