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为什么说“中国之治”是世界之幸?

2022-10-18 13:12 朝阳少侠  

世界混乱焦虑的当下,中国的稳定成熟带来疗愈的力量。中国今年最重要的政治议程如约而至,各国目光聚焦北京,全球热议“中国之治”。日前,新加坡资深外交官、著名国际关系学者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接受德国《商报》专访,从中美博弈、中西方制度竞争及中国治理成效等多角度剖析西方对华误判。来看看他的见解。

▲ 新加坡资深外交官、著名国际关系学者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

一、 中美博弈将主导世界发展趋势 

“美国世纪”已经结束,中美博弈将定义未来几十年世界发展趋势。相比之下,乌克兰危机仅是中美世纪博弈的一个注脚,不会改变历史进程。

美国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像中国一样的长远地缘政治战略。当前,美国必须回答三个战略问题:一是能否像颠覆苏联一样颠覆中国共产党?不能!因为中国共产党十分强大。

二是能否孤立中国?不能!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与全球经济紧密交织。

▲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2022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已经整装一新,静待各国来宾。

三是能否阻遏中国发展?也不能!即便2022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在过去30年里中国低增长年份远少于西方。未来十年,中国经济仍将以5%的平均速度顺利增长。

二、 价值观外交暴露西方虚伪与傲慢 

企图“以贸促变”纯属幻想,更多反映了西方的傲慢。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如何能够西化?仅占全球12%人口的西方有何资格对别的国家进行说教?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中国和印度直至1820年都保持着世界上最强大经济体地位。西方在过去区区两百年的领先,只不过是历史的例外。不能认为西方模式更具优越性,正如没人要求欧洲改旗易帜一样,欧洲也应允许他国探寻自己的发展道路。

▲ 2021年5月,欧洲议会议员米克·华莱士(Mick Wallace)在议会发言时深入分析了中国近6000年“从来不侵略、从来不轰炸、从来不制裁别国”的和平发展历程。

价值观固然重要,但每个国家都不免为地缘政治目标牺牲价值观。作为印度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道德权威,圣雄甘地相当伟大。但如果要做出关于地缘政治的决定,我们更应该去问问亨利・基辛格的意见。对大国来说,更是地缘政治优先。

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界,西方往往以非黑即白的简单化方式处理问题,恐怕会将自身拖入绝望的矛盾深渊。倘若真的坚持价值观,西方为何不停止从“有问题的专制政权”进口能源?又为何要从阿富汗撤军让塔利班接管政权?这让世界看到了西方价值观外交的虚伪。

▲ 2021年8月,数千名阿富汗人涌入喀布尔卡尔扎伊国际机场跑道,试图追逐并登上正要起飞的美军C-17运输机。

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令西方孤芳自赏。问题是,在如何实现民主这一问题上,西方不应独霸世界。我呼吁西方放弃说教,放弃输出自以为是的价值观,转而寻求对话。不要因价值观不同而对他国实施制裁。西方早已丧失道德高地。

三、 脱钩断链不符合美欧利益 

对华脱钩不是明智之举。西方原本是开放市场和全球化的创造者,但如今中国比美国更愿意签署自由贸易协议。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落地生效,促成全球最大自贸区,具有历史性意义。

▲ 中国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T),在保护主义逆风中迈出区域合作新步伐。(漫画 | 蔡朦)

而美国没有加入,这是个错误。美国应该清楚,对华脱钩意味着脱离绝大部分世界经济,因为中国是全球许多供应链的起点或终点。

“去全球化”不可能实现。中国崛起初期确实曾得益于美国消费。但现在情势早已改变,亚洲中产阶级日益壮大,正在改写历史。在亚洲没人会讨论“去全球化”,亚洲人喜欢全球化。欧盟也应当加强同东盟国家合作。尽管东盟组织松散,但其务实文化值得学习。

四、 “中国之治”是世界之幸 

中国也许不是一个完美的国家,但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那样提升了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国际舆论忽视了当前的“中国之治(Good Governance)”。事实上,中国政府始终秉持务实精神,改善民生成就全球首屈一指。

在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并在全球力挽狂澜。在疫情防控问题上,中国被视为全球榜样。尽管疫情造成外资流失等问题,但中方欢迎外资的态度没有改变。而且中国专利申请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不再依赖投资者知识产权。我相信,中方能够妥善解决相关问题,明年让我们拭目以待。

▲ 中国将继续为世界经济贡献宝贵确定性。

未来世界能否更加公正、和平、美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应对中国崛起。强大的多边机构和基于规则的世界对各国均有利,对中国尤甚。

▲ 2022年9月24日,在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方发言结束后,多国代表等候与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握手交流,表示对中国倡议的支持和认可。

中国人看重可预见性和稳定性。相比一个强大的中国,西方更应担心中国弱势。因为中国曾遭遇外敌侵略的百年屈辱,一个孱弱的中国恐催生民族主义抬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成为国际舞台上的可预期力量,是世界之幸。

责任编辑:姚亚兵

世界混乱焦虑的当下,中国的稳定成熟带来疗愈的力量。中国今年最重要的政治议程如约而至,各国目光聚焦北京,全球热议“中国之治”。日前,新加坡资深外交官、著名国际关系学者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接受德国《商报》专访,从中美博弈、中西方制度竞争及中国治理成效等多角度剖析西方对华误判。来看看他的见解。

▲ 新加坡资深外交官、著名国际关系学者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

一、 中美博弈将主导世界发展趋势 

“美国世纪”已经结束,中美博弈将定义未来几十年世界发展趋势。相比之下,乌克兰危机仅是中美世纪博弈的一个注脚,不会改变历史进程。

美国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像中国一样的长远地缘政治战略。当前,美国必须回答三个战略问题:一是能否像颠覆苏联一样颠覆中国共产党?不能!因为中国共产党十分强大。

二是能否孤立中国?不能!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与全球经济紧密交织。

▲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2022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已经整装一新,静待各国来宾。

三是能否阻遏中国发展?也不能!即便2022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在过去30年里中国低增长年份远少于西方。未来十年,中国经济仍将以5%的平均速度顺利增长。

二、 价值观外交暴露西方虚伪与傲慢 

企图“以贸促变”纯属幻想,更多反映了西方的傲慢。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如何能够西化?仅占全球12%人口的西方有何资格对别的国家进行说教?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中国和印度直至1820年都保持着世界上最强大经济体地位。西方在过去区区两百年的领先,只不过是历史的例外。不能认为西方模式更具优越性,正如没人要求欧洲改旗易帜一样,欧洲也应允许他国探寻自己的发展道路。

▲ 2021年5月,欧洲议会议员米克·华莱士(Mick Wallace)在议会发言时深入分析了中国近6000年“从来不侵略、从来不轰炸、从来不制裁别国”的和平发展历程。

价值观固然重要,但每个国家都不免为地缘政治目标牺牲价值观。作为印度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道德权威,圣雄甘地相当伟大。但如果要做出关于地缘政治的决定,我们更应该去问问亨利・基辛格的意见。对大国来说,更是地缘政治优先。

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界,西方往往以非黑即白的简单化方式处理问题,恐怕会将自身拖入绝望的矛盾深渊。倘若真的坚持价值观,西方为何不停止从“有问题的专制政权”进口能源?又为何要从阿富汗撤军让塔利班接管政权?这让世界看到了西方价值观外交的虚伪。

▲ 2021年8月,数千名阿富汗人涌入喀布尔卡尔扎伊国际机场跑道,试图追逐并登上正要起飞的美军C-17运输机。

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令西方孤芳自赏。问题是,在如何实现民主这一问题上,西方不应独霸世界。我呼吁西方放弃说教,放弃输出自以为是的价值观,转而寻求对话。不要因价值观不同而对他国实施制裁。西方早已丧失道德高地。

三、 脱钩断链不符合美欧利益 

对华脱钩不是明智之举。西方原本是开放市场和全球化的创造者,但如今中国比美国更愿意签署自由贸易协议。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落地生效,促成全球最大自贸区,具有历史性意义。

▲ 中国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T),在保护主义逆风中迈出区域合作新步伐。(漫画 | 蔡朦)

而美国没有加入,这是个错误。美国应该清楚,对华脱钩意味着脱离绝大部分世界经济,因为中国是全球许多供应链的起点或终点。

“去全球化”不可能实现。中国崛起初期确实曾得益于美国消费。但现在情势早已改变,亚洲中产阶级日益壮大,正在改写历史。在亚洲没人会讨论“去全球化”,亚洲人喜欢全球化。欧盟也应当加强同东盟国家合作。尽管东盟组织松散,但其务实文化值得学习。

四、 “中国之治”是世界之幸 

中国也许不是一个完美的国家,但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那样提升了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国际舆论忽视了当前的“中国之治(Good Governance)”。事实上,中国政府始终秉持务实精神,改善民生成就全球首屈一指。

在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并在全球力挽狂澜。在疫情防控问题上,中国被视为全球榜样。尽管疫情造成外资流失等问题,但中方欢迎外资的态度没有改变。而且中国专利申请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不再依赖投资者知识产权。我相信,中方能够妥善解决相关问题,明年让我们拭目以待。

▲ 中国将继续为世界经济贡献宝贵确定性。

未来世界能否更加公正、和平、美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应对中国崛起。强大的多边机构和基于规则的世界对各国均有利,对中国尤甚。

▲ 2022年9月24日,在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方发言结束后,多国代表等候与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握手交流,表示对中国倡议的支持和认可。

中国人看重可预见性和稳定性。相比一个强大的中国,西方更应担心中国弱势。因为中国曾遭遇外敌侵略的百年屈辱,一个孱弱的中国恐催生民族主义抬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成为国际舞台上的可预期力量,是世界之幸。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