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内蒙古:聚力基础研究 提升源头创新能力

2022-10-19 10:21 内蒙古新闻网  

“双肌黄牛”新品系研发成功、乳酸菌基因测序世界首创、稀土与石墨烯新材料取得突破……一批攻坚克难的科研成果,提升了内蒙古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基础研究则处于创新链前端,是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石。十年来,我区不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重点解决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大力提升源头创新能力,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内蒙古科技创新迈出的步伐铿锵有力。

加速资源集聚 提升源头创新能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基础研究则是创新的源动力。

2021年,高容量、长寿命、宽温域、低自放电四个系列的新一代镧钇镍系稀土储氢合金材料在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成功。经过测试,该材料在半电池状态下寿命可达500周以上,同时可应用于极寒和高温地区,相关技术已获得中国、日本和美国发明专利授权,打破了国外在稀土储氢合金材料领域的技术垄断。

目前,年产300吨的高性能储氢合金材料中试生产线已开始平稳运行,产出的镍氢电池负极储氢材料为高效、零排放的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这样的“优势”从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可见一斑。

十年一剑,恪守匠心,全区建立了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特种车辆及其传动系统智能制造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汇聚了一批高端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29项,累计出版《稀土采选与环境保护》《内蒙古稀土产业技术路线图》《实用稀土冶金分析》《哺乳动物生殖工程学》《家畜性别控制技术》等著作6部,主持承担国家、省部级以上项目270余项,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奖励75项。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行业最多的国家科技奖励。

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为国家和自治区创新发展增加科技储备、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提供了坚实保证。

为助推实验室产出更多标志性原创成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我区在政策上持续“加码”,为源头创新能力提供保障。

2021年,自治区科技厅修订《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和《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通过“以评促建”、动态管理等方式,不断提高重点实验室建设质量,推动重点实验室布局优化和良性发展。

“2019年至2021年,共对157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评估,其中18家优秀、19家良好、82家合格、23家需要整改、15家因未通过评估而被‘摘牌’。”自治区科技厅基础研究处处长赵远亮介绍,通过三年评估和动态管理,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积极性明显提高,创新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十年来,我区对三家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经费2.17亿元,对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支持经费超2亿元,利用“真金白银”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为自治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目前,自治区建设了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55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分布于农牧业、能源、材料、信息、医药等领域,产出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为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仍存在着与国家和自治区重大需求不适应、定位不明确、投入强度不高、原始创新和产学研融通能力不强等问题,制约着重点实验室作用的发挥。”赵远亮表示,为解决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今年,自治区出台了《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方案》,计划用两年时间,分批次、分领域开展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工作。优化重组后的重点实验室,将形成“定位明确、布局合理、基础扎实、机制创新、保障有力”的体系,有力支撑自治区高质量发展。

加强基础研究 直面重大需求

风华十载砥砺奋进,逐浪扬帆创新潮涌。党的十八大以来,是我区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高最快的十年。

内蒙古大学的郭仁拥教授和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孙志宏教授获得国家自然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的支持,实现了我区优秀青年基金项目零的突破,标志着我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工作取得重大突破,青年科技人才得到了快速成长,正成为本土领军人才。

内蒙古农业大学刘廷玺教授团队申报的“荒漠化地区大气-水文-生态过程耦合机理与生态系统健康调控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资助。这是我区科学家首次获得此类项目的资助,标志着我区科研人员的国际合作程度更加深入,研究层次不断提高。

内蒙古师范大学包玉海申报的“气候变化背景下蒙古高原森林草原火灾风险预警与信息共享”项目和内蒙古农业大学芒来申报的“基于群体重测序技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马种的进化及主要性状相关基因的筛选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蒙古国科技基金会在地球科学、畜牧学两个领域的资助。

借助国家和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我区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团队在草食家畜干细胞、电解水制氢、石墨烯、介电储能、益生菌、医疗健康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国内外领先成果。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工作。2018年,自治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意见》,从完善基础研究布局、建设高水平研究基地、壮大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提高基础研究合作开放水平、优化基础研究发展机制和环境五个方面部署并推动基础研究工作,促进基础研究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020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兴蒙”行动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将支持重大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作为加强科技创新供给的重要举措,在“科技兴蒙”行动中予以重点推进。

为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持续稳定支持,我区出台《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推进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对我区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

“2019年以来,自治区加大对自然科学基金的投入,从每年总经费2600万元增加至每年6000万元,是原来的2.3倍。单项资助强度也得到进一步提高,重点项目从原来的30万增加至50万;杰青项目从原来的20万增加至30万;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增加到了10万。”赵远亮说,2021年7月,我区正式加入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今年首次参评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在5个领域共获批立项8项,获得资助经费2045万元,其中依托区内单位的项目4项,金额为1025万元,依托区外单位与我区单位参与的项目4项,金额为1020万元。此次获得立项的项目,将围绕我区发展中的紧迫重大需求,吸引和集聚全国的优势科研力量开展攻关,促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协同创新。

良好的科研生态是创新成果竞相泉涌的基础。自治区科技厅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本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负面清单”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的科研经费自主权和支配权,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提升科研经费使用效益。

十年来,我区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项,资助金额10.3亿元,覆盖生命、工程材料、信息等8个领域,保障了各学科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强科技条件平台建设

营造良好科研生态

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与大型科研仪器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科技问题的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

早在1999年,自治区科技厅和财政厅成立了自治区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管理办公室,建立了内蒙古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实现了10家网员单位31台(套)仪器设备共享,开启了全区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工作。

“2018年,自治区科技厅初步建成内蒙古大型科研仪器与设施开放共享服务网络管理平台,为用户和大型仪器机组的直接对接提供了机会和条件。”赵远亮介绍,同年自治区首次利用 6.5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改善研发机构科研条件,其中2.38亿元用于我区部分重点实验室仪器的购置,使科研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为提高我区基础研究水平奠定了基础。

赵远亮表示,为进一步提高科研设施和仪器使用效益,鼓励并规范自治区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面向社会开放共享,自治区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符合条件的科研仪器设备纳入开放共享服务网络管理平台,目前已有42家网员单位、1347台(套)仪器设备,在科研项目、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分析测试、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2年,自治区科技厅对全区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工作进行了评价考核,对考核结果优秀的19家管理单位给予253.3万元后补助支持,对自治区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工作起到了良好的引领、推动、示范作用。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之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推进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建设和发展,自治区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管理办法(试行)》,落实“科技兴蒙30条”政策,对批准建设的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连续5年每年给予不低于100万元的支持。2022年,对内蒙古阴山北麓草原生态水文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分别给予100万元建设经费支持。这是自治区科技经费首次支持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截至目前,我区共有观测研究站、生态研究站、生态定位站、试验研究站、综合试验基地、定位研究站(以下简称台站)等用于野外观测、试验、研究的台站49个,其中,国家级5个、自治区级44个。

赵远亮表示,内蒙古的野外观测站通过在野外不间断地搜集各类数据,为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许多野外台站建立了品种示范区、示范林,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成果产出、带动地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创新体系中,我区基础研究的比重和地位越来越重要,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更加合理,投入持续增加,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与自由探索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格局正在形成。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关键突破口的作用日益凸显,为自治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责任编辑:赵鑫华

“双肌黄牛”新品系研发成功、乳酸菌基因测序世界首创、稀土与石墨烯新材料取得突破……一批攻坚克难的科研成果,提升了内蒙古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基础研究则处于创新链前端,是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石。十年来,我区不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重点解决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大力提升源头创新能力,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内蒙古科技创新迈出的步伐铿锵有力。

加速资源集聚 提升源头创新能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基础研究则是创新的源动力。

2021年,高容量、长寿命、宽温域、低自放电四个系列的新一代镧钇镍系稀土储氢合金材料在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成功。经过测试,该材料在半电池状态下寿命可达500周以上,同时可应用于极寒和高温地区,相关技术已获得中国、日本和美国发明专利授权,打破了国外在稀土储氢合金材料领域的技术垄断。

目前,年产300吨的高性能储氢合金材料中试生产线已开始平稳运行,产出的镍氢电池负极储氢材料为高效、零排放的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这样的“优势”从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可见一斑。

十年一剑,恪守匠心,全区建立了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特种车辆及其传动系统智能制造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汇聚了一批高端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29项,累计出版《稀土采选与环境保护》《内蒙古稀土产业技术路线图》《实用稀土冶金分析》《哺乳动物生殖工程学》《家畜性别控制技术》等著作6部,主持承担国家、省部级以上项目270余项,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奖励75项。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行业最多的国家科技奖励。

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为国家和自治区创新发展增加科技储备、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提供了坚实保证。

为助推实验室产出更多标志性原创成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我区在政策上持续“加码”,为源头创新能力提供保障。

2021年,自治区科技厅修订《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和《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通过“以评促建”、动态管理等方式,不断提高重点实验室建设质量,推动重点实验室布局优化和良性发展。

“2019年至2021年,共对157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评估,其中18家优秀、19家良好、82家合格、23家需要整改、15家因未通过评估而被‘摘牌’。”自治区科技厅基础研究处处长赵远亮介绍,通过三年评估和动态管理,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积极性明显提高,创新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十年来,我区对三家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经费2.17亿元,对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支持经费超2亿元,利用“真金白银”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为自治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目前,自治区建设了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55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分布于农牧业、能源、材料、信息、医药等领域,产出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为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仍存在着与国家和自治区重大需求不适应、定位不明确、投入强度不高、原始创新和产学研融通能力不强等问题,制约着重点实验室作用的发挥。”赵远亮表示,为解决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今年,自治区出台了《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方案》,计划用两年时间,分批次、分领域开展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工作。优化重组后的重点实验室,将形成“定位明确、布局合理、基础扎实、机制创新、保障有力”的体系,有力支撑自治区高质量发展。

加强基础研究 直面重大需求

风华十载砥砺奋进,逐浪扬帆创新潮涌。党的十八大以来,是我区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高最快的十年。

内蒙古大学的郭仁拥教授和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孙志宏教授获得国家自然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的支持,实现了我区优秀青年基金项目零的突破,标志着我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工作取得重大突破,青年科技人才得到了快速成长,正成为本土领军人才。

内蒙古农业大学刘廷玺教授团队申报的“荒漠化地区大气-水文-生态过程耦合机理与生态系统健康调控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资助。这是我区科学家首次获得此类项目的资助,标志着我区科研人员的国际合作程度更加深入,研究层次不断提高。

内蒙古师范大学包玉海申报的“气候变化背景下蒙古高原森林草原火灾风险预警与信息共享”项目和内蒙古农业大学芒来申报的“基于群体重测序技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马种的进化及主要性状相关基因的筛选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蒙古国科技基金会在地球科学、畜牧学两个领域的资助。

借助国家和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我区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团队在草食家畜干细胞、电解水制氢、石墨烯、介电储能、益生菌、医疗健康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国内外领先成果。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工作。2018年,自治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意见》,从完善基础研究布局、建设高水平研究基地、壮大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提高基础研究合作开放水平、优化基础研究发展机制和环境五个方面部署并推动基础研究工作,促进基础研究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020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兴蒙”行动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将支持重大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作为加强科技创新供给的重要举措,在“科技兴蒙”行动中予以重点推进。

为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持续稳定支持,我区出台《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推进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对我区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

“2019年以来,自治区加大对自然科学基金的投入,从每年总经费2600万元增加至每年6000万元,是原来的2.3倍。单项资助强度也得到进一步提高,重点项目从原来的30万增加至50万;杰青项目从原来的20万增加至30万;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增加到了10万。”赵远亮说,2021年7月,我区正式加入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今年首次参评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在5个领域共获批立项8项,获得资助经费2045万元,其中依托区内单位的项目4项,金额为1025万元,依托区外单位与我区单位参与的项目4项,金额为1020万元。此次获得立项的项目,将围绕我区发展中的紧迫重大需求,吸引和集聚全国的优势科研力量开展攻关,促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协同创新。

良好的科研生态是创新成果竞相泉涌的基础。自治区科技厅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本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负面清单”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的科研经费自主权和支配权,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提升科研经费使用效益。

十年来,我区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项,资助金额10.3亿元,覆盖生命、工程材料、信息等8个领域,保障了各学科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强科技条件平台建设

营造良好科研生态

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与大型科研仪器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科技问题的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

早在1999年,自治区科技厅和财政厅成立了自治区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管理办公室,建立了内蒙古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实现了10家网员单位31台(套)仪器设备共享,开启了全区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工作。

“2018年,自治区科技厅初步建成内蒙古大型科研仪器与设施开放共享服务网络管理平台,为用户和大型仪器机组的直接对接提供了机会和条件。”赵远亮介绍,同年自治区首次利用 6.5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改善研发机构科研条件,其中2.38亿元用于我区部分重点实验室仪器的购置,使科研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为提高我区基础研究水平奠定了基础。

赵远亮表示,为进一步提高科研设施和仪器使用效益,鼓励并规范自治区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面向社会开放共享,自治区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符合条件的科研仪器设备纳入开放共享服务网络管理平台,目前已有42家网员单位、1347台(套)仪器设备,在科研项目、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分析测试、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2年,自治区科技厅对全区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工作进行了评价考核,对考核结果优秀的19家管理单位给予253.3万元后补助支持,对自治区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工作起到了良好的引领、推动、示范作用。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之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推进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建设和发展,自治区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管理办法(试行)》,落实“科技兴蒙30条”政策,对批准建设的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连续5年每年给予不低于100万元的支持。2022年,对内蒙古阴山北麓草原生态水文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分别给予100万元建设经费支持。这是自治区科技经费首次支持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截至目前,我区共有观测研究站、生态研究站、生态定位站、试验研究站、综合试验基地、定位研究站(以下简称台站)等用于野外观测、试验、研究的台站49个,其中,国家级5个、自治区级44个。

赵远亮表示,内蒙古的野外观测站通过在野外不间断地搜集各类数据,为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许多野外台站建立了品种示范区、示范林,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成果产出、带动地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创新体系中,我区基础研究的比重和地位越来越重要,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更加合理,投入持续增加,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与自由探索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格局正在形成。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关键突破口的作用日益凸显,为自治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