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领悟·一起学报告 | 守江山 守的是人民的心

2022-10-25 08:02 活力内蒙古  

点击看视频

翻开党的二十大报告,“人民”二字贯穿始终、力重千钧,是报告里的关键词、高频词。今天的《领悟·一起学报告》,一起感受报告字里行间满满的民生情怀和为民初心。

深刻感悟思想伟力,踔厉奋发新的征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这句话直抵人心,温暖人心,赢得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十年非凡成就,镌刻在物阜民丰、国富民强、人民幸福的答卷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出2000多个改革方案,涵盖百姓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养老等各个方面。历经非凡十年,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5万元,形成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群众的安全感由2012年的87.55%上升至2021年的98.62%,成为公认的“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13亿人,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在党中央的关心和支持下,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全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1.9倍,农牧民人均收入增长了2.4倍,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城镇化率68.2%);城镇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平均每年新增城镇就业25万余人);非公经济吸纳就业显著增加,(民营市场主体较2012年增长1.1倍,占全部就业人数的83.1%);主要社会保障标准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意义在哪里?我们来连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辛向阳,来听他的解读。

辛向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

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这种向往,这是我们现代化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追求。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在整个的现代化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去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所以我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在我们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须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在报告中都有呼应。更好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更稳定的工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更满意的收入(完善分配制度,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更加优美的环境和舒适的居住条件(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更有保障的生活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报告中增进民生福祉的阐述,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部署,令人温暖、催人奋进、直抵人心,闪烁着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执着追求。来听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龚云的解读。

龚云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

报告在民生问题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比较有新时代特点的举措,它都是围绕着增进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展开的。我觉得最突出的亮点就是围绕着共同富裕作出了一些安排,包括完善分配制度,首次提出了规范财富积累制度,我们相信这些战略安排将有助于在新征程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幸福美好的生活需要物质的丰富,更离不开精神的丰盈和内心的安全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提出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来听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宋鲁郑的观点。

宋鲁郑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

社会治理和安全稳定都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最重要的公共产品,也是民众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基础,党和政府深刻地意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中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践,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影响力、强大活力、创造力、强大实力竞争力的文化强国。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因为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坚实的根基在于人民,最伟大的成就属于人民,最深厚的力量源于人民。

责任编辑:梁波

点击看视频

翻开党的二十大报告,“人民”二字贯穿始终、力重千钧,是报告里的关键词、高频词。今天的《领悟·一起学报告》,一起感受报告字里行间满满的民生情怀和为民初心。

深刻感悟思想伟力,踔厉奋发新的征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这句话直抵人心,温暖人心,赢得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十年非凡成就,镌刻在物阜民丰、国富民强、人民幸福的答卷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出2000多个改革方案,涵盖百姓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养老等各个方面。历经非凡十年,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5万元,形成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群众的安全感由2012年的87.55%上升至2021年的98.62%,成为公认的“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13亿人,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在党中央的关心和支持下,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全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1.9倍,农牧民人均收入增长了2.4倍,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城镇化率68.2%);城镇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平均每年新增城镇就业25万余人);非公经济吸纳就业显著增加,(民营市场主体较2012年增长1.1倍,占全部就业人数的83.1%);主要社会保障标准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意义在哪里?我们来连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辛向阳,来听他的解读。

辛向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

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这种向往,这是我们现代化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追求。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在整个的现代化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去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所以我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在我们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须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在报告中都有呼应。更好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更稳定的工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更满意的收入(完善分配制度,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更加优美的环境和舒适的居住条件(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更有保障的生活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报告中增进民生福祉的阐述,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部署,令人温暖、催人奋进、直抵人心,闪烁着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执着追求。来听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龚云的解读。

龚云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

报告在民生问题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比较有新时代特点的举措,它都是围绕着增进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展开的。我觉得最突出的亮点就是围绕着共同富裕作出了一些安排,包括完善分配制度,首次提出了规范财富积累制度,我们相信这些战略安排将有助于在新征程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幸福美好的生活需要物质的丰富,更离不开精神的丰盈和内心的安全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提出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来听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宋鲁郑的观点。

宋鲁郑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

社会治理和安全稳定都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最重要的公共产品,也是民众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基础,党和政府深刻地意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中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践,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影响力、强大活力、创造力、强大实力竞争力的文化强国。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因为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坚实的根基在于人民,最伟大的成就属于人民,最深厚的力量源于人民。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