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新华全媒+丨云南镇雄:让易地搬迁群众乐享新生活

2022-10-26 19:18 来源:新华社  

“新房子好亮堂,水电网一应俱全,家门口就有超市,出行便捷,生活质量更高了。”在镇雄县高山大地易地搬迁安置点裕和社区日前举行的党群茶话会上,66岁的居民王天普欣喜地谈起易地搬迁后的新生活,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地处乌蒙山区,是我国脱贫人口最多的县,有3个万人以上易地搬迁安置点,当地创新网格管理机制、强化产业就业支撑、拓展社区志愿服务,让搬迁群众乐享新生活。

镇雄县高山大地易地搬迁安置点。新华社记者 林碧锋 摄

“咚咚咚……”

“老李在家吗?”

夜幕降临,在裕和社区,楼栋长朱正文刚吃过晚饭,就挨家挨户敲响邻居的门。

60岁的朱正文老家在罗坎镇军备村,以前是村民小组长。搬到裕和社区后,因为待人和善、热心肠,他被选聘为社区楼栋长,负责搬迁群众城市生活引导、入户信息采集、政策宣传等工作。

县人社部门计划近期到社区开展技能培训,这几天,朱正文忙着入户走访收集群众的培训意愿。家政服务员、育婴员、缝纫工……他详细记下群众期盼的培训工种。有的群众不在家,他就打电话征求意见,统一登记后反馈给社区。

“帮助乡亲们要从小事做起。”朱正文依然记得,起初他手把手教搬迁群众按电梯、开防盗门、使用马桶,如今社区邻里经常一起跳广场舞,大家慢慢融入了城市新生活。

镇雄县共有71名像朱正文一样的楼栋长,他们是社情民意联络员、政策法规宣传员,也是矛盾纠纷调解员、邻里活动组织员,已成为推进安置点治理的“好助手”。

镇雄县的搬迁群众在当地一家服装厂上班。新华社记者 林碧锋 摄

不仅要让搬迁脱贫群众实现“稳得住、融得进”,还要“逐步能致富”,拓展就地就近的就业渠道是重中之重。

镇雄县抓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机遇,打造2个易地搬迁后扶纺织服装产业园,吸引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有活干。

早上6点起床做早餐,7点30分送孩子去学校,8点到公司上班。和城里的许多人一样,家住呢噜坪安置点沛泽苑社区的付义芬,踩着朝八晚五的节奏开启新一天的生活。

付义芬是宝涛服饰有限公司的缝纫机操作工。这家公司位于镇雄县呢噜坪易地搬迁后扶纺织服装产业园,于2021年3月建成投产,所生产的产品出口南亚、东南亚地区。

“以前我在浙江打工,每年只在春节回一次家。”付义芬说,现在搬到城里,工厂就在社区里,工作和照顾家人两不误,每月工资超过5000元。

乐业方能安居。目前,镇雄县在易地搬迁安置点已开发公益性岗位近2500个、就业帮扶车间专岗600个、周边企业就业岗位6600多个;今年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16期,惠及800多人。全县易地搬迁劳动力就业率达93.3%。

镇雄县裕和社区一名党员志愿者(左一)给孩子辅导课业。新华社记者 林碧锋 摄

除了选择就地就近就业的群众,在当地,也有部分搬迁群众选择外出务工。结合实际,社区开设周末大课堂,动员党员志愿者、周边学校教师为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辅导课业、规范行为习惯,还开展心理疏导、兴趣拓展、安全教育等活动。

“老师,我这道英语题不会做,您帮我看一下。”小学四年级学生向婷的父母在江西赣州务工,她常到裕和社区周末大课堂做作业。这里有老师帮她辅导课业,还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

远在千里之外,向婷的爸爸向成仪在电话那头说:“我们在外打工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娃娃的学业,社区办周末大课堂,为我们省了不少心。”

如今,周末大课堂已在全县3个万人以上安置点推广开来。(记者林碧锋)

责任编辑:刘有明

“新房子好亮堂,水电网一应俱全,家门口就有超市,出行便捷,生活质量更高了。”在镇雄县高山大地易地搬迁安置点裕和社区日前举行的党群茶话会上,66岁的居民王天普欣喜地谈起易地搬迁后的新生活,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地处乌蒙山区,是我国脱贫人口最多的县,有3个万人以上易地搬迁安置点,当地创新网格管理机制、强化产业就业支撑、拓展社区志愿服务,让搬迁群众乐享新生活。

镇雄县高山大地易地搬迁安置点。新华社记者 林碧锋 摄

“咚咚咚……”

“老李在家吗?”

夜幕降临,在裕和社区,楼栋长朱正文刚吃过晚饭,就挨家挨户敲响邻居的门。

60岁的朱正文老家在罗坎镇军备村,以前是村民小组长。搬到裕和社区后,因为待人和善、热心肠,他被选聘为社区楼栋长,负责搬迁群众城市生活引导、入户信息采集、政策宣传等工作。

县人社部门计划近期到社区开展技能培训,这几天,朱正文忙着入户走访收集群众的培训意愿。家政服务员、育婴员、缝纫工……他详细记下群众期盼的培训工种。有的群众不在家,他就打电话征求意见,统一登记后反馈给社区。

“帮助乡亲们要从小事做起。”朱正文依然记得,起初他手把手教搬迁群众按电梯、开防盗门、使用马桶,如今社区邻里经常一起跳广场舞,大家慢慢融入了城市新生活。

镇雄县共有71名像朱正文一样的楼栋长,他们是社情民意联络员、政策法规宣传员,也是矛盾纠纷调解员、邻里活动组织员,已成为推进安置点治理的“好助手”。

镇雄县的搬迁群众在当地一家服装厂上班。新华社记者 林碧锋 摄

不仅要让搬迁脱贫群众实现“稳得住、融得进”,还要“逐步能致富”,拓展就地就近的就业渠道是重中之重。

镇雄县抓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机遇,打造2个易地搬迁后扶纺织服装产业园,吸引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有活干。

早上6点起床做早餐,7点30分送孩子去学校,8点到公司上班。和城里的许多人一样,家住呢噜坪安置点沛泽苑社区的付义芬,踩着朝八晚五的节奏开启新一天的生活。

付义芬是宝涛服饰有限公司的缝纫机操作工。这家公司位于镇雄县呢噜坪易地搬迁后扶纺织服装产业园,于2021年3月建成投产,所生产的产品出口南亚、东南亚地区。

“以前我在浙江打工,每年只在春节回一次家。”付义芬说,现在搬到城里,工厂就在社区里,工作和照顾家人两不误,每月工资超过5000元。

乐业方能安居。目前,镇雄县在易地搬迁安置点已开发公益性岗位近2500个、就业帮扶车间专岗600个、周边企业就业岗位6600多个;今年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16期,惠及800多人。全县易地搬迁劳动力就业率达93.3%。

镇雄县裕和社区一名党员志愿者(左一)给孩子辅导课业。新华社记者 林碧锋 摄

除了选择就地就近就业的群众,在当地,也有部分搬迁群众选择外出务工。结合实际,社区开设周末大课堂,动员党员志愿者、周边学校教师为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辅导课业、规范行为习惯,还开展心理疏导、兴趣拓展、安全教育等活动。

“老师,我这道英语题不会做,您帮我看一下。”小学四年级学生向婷的父母在江西赣州务工,她常到裕和社区周末大课堂做作业。这里有老师帮她辅导课业,还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

远在千里之外,向婷的爸爸向成仪在电话那头说:“我们在外打工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娃娃的学业,社区办周末大课堂,为我们省了不少心。”

如今,周末大课堂已在全县3个万人以上安置点推广开来。(记者林碧锋)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