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2022-11-02 12:34 人民网-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科学描绘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深刻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强调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

(一)党带领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提出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论断,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强调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战略部署,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二)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通过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114.4万亿元,占全球经济总量比重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万元。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我们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三)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已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战略任务、战略阶段、战略要求、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越是这样我们越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沿着中国式现代化这条光明大道走下去。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契合我国实际,这条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越走越宽广。在新征程上,我们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够不断创造新的发展奇迹,为发展自身和造福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5个中国特色。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切实把握好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一)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规模将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当今世界,虽然许多国家都在努力建设现代化,但真正全面建成现代化的国家并不多。一些发展中国家不顾自身发展的国情和历史方位,全盘照搬西方模式,结果发展过程极为艰难。归根结底,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好局面,根本在于我们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要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坚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继续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准确把握历史规律、时代大势、发展条件基础上科学谋划、积极作为、顺势而为,在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推进中破解难题、实现目标。

(二)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自觉积极主动地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在共同奋斗中促进共同富裕,鼓励勤劳创新致富,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要强调先富带后富、帮后富。按照党中央部署,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要坚持循序渐进,充分估计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实打实把一件件事办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三)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繁荣文艺创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我们必须把握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五)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历史上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时率领的是当时世界最庞大的船队,带去的是丝绸、茶叶和瓷器,而不是战争。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坚持胸怀天下,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以对话弥合分歧,以谈判化解争端,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推动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进合作共赢开放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同世界各国增进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坚持不懈推动完善全球治理,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三、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科学理论指引。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坚定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确保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三)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不折不扣抓好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重点部署未来5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自觉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确保党中央各项重大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韩  正)

责任编辑:邢俊清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科学描绘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深刻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强调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

(一)党带领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提出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论断,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强调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战略部署,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二)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通过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114.4万亿元,占全球经济总量比重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万元。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我们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三)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已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战略任务、战略阶段、战略要求、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越是这样我们越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沿着中国式现代化这条光明大道走下去。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契合我国实际,这条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越走越宽广。在新征程上,我们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够不断创造新的发展奇迹,为发展自身和造福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5个中国特色。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切实把握好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一)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规模将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当今世界,虽然许多国家都在努力建设现代化,但真正全面建成现代化的国家并不多。一些发展中国家不顾自身发展的国情和历史方位,全盘照搬西方模式,结果发展过程极为艰难。归根结底,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好局面,根本在于我们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要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坚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继续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准确把握历史规律、时代大势、发展条件基础上科学谋划、积极作为、顺势而为,在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推进中破解难题、实现目标。

(二)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自觉积极主动地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在共同奋斗中促进共同富裕,鼓励勤劳创新致富,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要强调先富带后富、帮后富。按照党中央部署,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要坚持循序渐进,充分估计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实打实把一件件事办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三)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繁荣文艺创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我们必须把握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五)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历史上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时率领的是当时世界最庞大的船队,带去的是丝绸、茶叶和瓷器,而不是战争。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坚持胸怀天下,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以对话弥合分歧,以谈判化解争端,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推动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进合作共赢开放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同世界各国增进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坚持不懈推动完善全球治理,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三、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科学理论指引。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坚定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确保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三)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不折不扣抓好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重点部署未来5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自觉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确保党中央各项重大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韩  正)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