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好山好水好发展——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激活“绿色经济”

2022-11-18 18:16 新华社  

眼下的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枫叶丹红似火,牛市熙攘繁荣,乡村谷米满仓,工厂机械轰鸣……处处洋溢着发展的激情,涌动着建设的热潮。

近年来,在中宣部的定点帮扶下,科右中旗立足“吃生态饭、做牛文章、念文旅经”的发展思路,由一穷二白的国家级贫困旗发展成为蜚声内蒙古的“生态旗”“产业旗”“风光旗”,乡村振兴大道越走越宽广。

这是科右中旗五角枫生态旅游景区美景。

进入11月,朔风凛冽。在布拉格台嘎查,大片大片的杏树林迎风摆动。树林里,嘎查党支部书记陈国发翻出手机里的照片,展示10年前这里的模样:荒凉的山坡寸草不生,裸露的沙地从这座山绵延至那座山。

“2012年,俺们嘎查水土流失严重,沙尘暴也大,沙子抽在脸上特别疼。”陈国发说,“那时起,村里开始植树造林,现在已经建设了1100多亩林子,明显改善了生态。”他介绍,村里采取挖鱼鳞坑的方式栽植杏树,两个鱼鳞坑的空隙种植紫花苜蓿。这套方法既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还创造了经济效益。

布拉格台嘎查的变化,是当地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多年来,科右中旗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生态,扎实开展禁牧、禁垦、禁伐,深入实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工作,绿色版图不断扩大。

科右中旗委书记蔡宝军说,经过多年保护与建设,旗里的沙化土地由2014年的611万亩减少到现在的5.74万亩;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从2017年的17.64%和35.17%,提高到目前的18.8%和70%。

走进吴巴根那养殖业专业合作社,3000多平方米的牛棚里,1000多头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牛悠闲地吃着草料。看着眼前的景象,合作社负责人吴巴根那很有成就感。7年前,他的合作社仅有40余头牛,这些年借助旗里大力发展肉牛养殖的“东风”,通过品种改良和肉牛育肥,发展为两个养殖基地、存栏2000多头肉牛的规模。

过去,科右中旗一直没有拳头产业。近年来,科右中旗理清发展思路,先后引进山东华阳集团、鸿安集团、中农兴安等牛产业龙头企业,当地的肉牛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这是科右中旗鸿安大庙牛羊交易市场。

建成国家级种公牛站和黑牛良种繁育示范基地,以及年产20万吨的饲料加工厂;发展高标准农田、粮改饲、秸秆利用、草牧业试点等重点项目;大力培育发展优质品种,带动畜牧业转型升级……科右中旗的“牛文章”越做越大。

在鸿安大庙牛羊交易市场,吆喝声不绝于耳。来自巴仁太本嘎查的养殖户霍香国带来16头牛,不到半小时就卖出去10头,这让他又惊又喜:“过去旗里没有肉牛交易市场,得拉到外地卖,价格得看牛贩子脸色。现在好了,买牛的人围着我们牧民转,价格我们说了算。加上品种改良,现在一头牛比过去增收七八千元。”

短短几年时间,科右中旗牛存栏数从2018年的16.6万头增至现在的40.76万头,牛养殖户、合作社分别从2018年的1.5万户、200家,增至目前的3万户、400家,户均牛存栏15头。

这是科右中旗一处整洁的村容。

绵延沙滩、碧水清波、枫林疏影、璀璨星空……置身翰嘎利湖休闲旅游度假区,景色如诗如画。“我小时候这里就是一个杂草丛生的水库,没想到现在竟成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走在沙滩上,巴彦呼舒镇居民巴特高兴地说,“家乡变美了,‘马尔代夫’就在家门口。”

翰嘎利湖休闲旅游度假区是近年科右中旗文旅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真实写照。近年,通过引入大型文旅企业等方式,科右中旗的山水加快变金银。当地全面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推动文旅产业跨越式发展。科右中旗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唐娟介绍,旗里将五角枫林与科尔沁湿地、翰嘎利湖、蒙格罕山四个生态优美区域连点成线,打造出了18公里的扇形生态旅游景区,游客络绎不绝。

好风景正在让农牧民收获好“钱景”。“我家农家乐生意红火,一年纯收入超3万元。”巴彦敖包嘎查农民玉梅一边招呼客人,一边说。由于紧邻旅游公路,巴彦敖包嘎查借势打造的生态度假村,每年给嘎查集体经济带来300多万元收入。

经过多年发展,科右中旗旅游人数从2014年的50.45万人次上升至2021年的154.14万人次,旅游收入由3.33亿元上升至8.28亿元,去年被评定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记者:王靖

科右中旗委宣传部供图


责任编辑:赛音毕力格

眼下的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枫叶丹红似火,牛市熙攘繁荣,乡村谷米满仓,工厂机械轰鸣……处处洋溢着发展的激情,涌动着建设的热潮。

近年来,在中宣部的定点帮扶下,科右中旗立足“吃生态饭、做牛文章、念文旅经”的发展思路,由一穷二白的国家级贫困旗发展成为蜚声内蒙古的“生态旗”“产业旗”“风光旗”,乡村振兴大道越走越宽广。

这是科右中旗五角枫生态旅游景区美景。

进入11月,朔风凛冽。在布拉格台嘎查,大片大片的杏树林迎风摆动。树林里,嘎查党支部书记陈国发翻出手机里的照片,展示10年前这里的模样:荒凉的山坡寸草不生,裸露的沙地从这座山绵延至那座山。

“2012年,俺们嘎查水土流失严重,沙尘暴也大,沙子抽在脸上特别疼。”陈国发说,“那时起,村里开始植树造林,现在已经建设了1100多亩林子,明显改善了生态。”他介绍,村里采取挖鱼鳞坑的方式栽植杏树,两个鱼鳞坑的空隙种植紫花苜蓿。这套方法既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还创造了经济效益。

布拉格台嘎查的变化,是当地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多年来,科右中旗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生态,扎实开展禁牧、禁垦、禁伐,深入实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工作,绿色版图不断扩大。

科右中旗委书记蔡宝军说,经过多年保护与建设,旗里的沙化土地由2014年的611万亩减少到现在的5.74万亩;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从2017年的17.64%和35.17%,提高到目前的18.8%和70%。

走进吴巴根那养殖业专业合作社,3000多平方米的牛棚里,1000多头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牛悠闲地吃着草料。看着眼前的景象,合作社负责人吴巴根那很有成就感。7年前,他的合作社仅有40余头牛,这些年借助旗里大力发展肉牛养殖的“东风”,通过品种改良和肉牛育肥,发展为两个养殖基地、存栏2000多头肉牛的规模。

过去,科右中旗一直没有拳头产业。近年来,科右中旗理清发展思路,先后引进山东华阳集团、鸿安集团、中农兴安等牛产业龙头企业,当地的肉牛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这是科右中旗鸿安大庙牛羊交易市场。

建成国家级种公牛站和黑牛良种繁育示范基地,以及年产20万吨的饲料加工厂;发展高标准农田、粮改饲、秸秆利用、草牧业试点等重点项目;大力培育发展优质品种,带动畜牧业转型升级……科右中旗的“牛文章”越做越大。

在鸿安大庙牛羊交易市场,吆喝声不绝于耳。来自巴仁太本嘎查的养殖户霍香国带来16头牛,不到半小时就卖出去10头,这让他又惊又喜:“过去旗里没有肉牛交易市场,得拉到外地卖,价格得看牛贩子脸色。现在好了,买牛的人围着我们牧民转,价格我们说了算。加上品种改良,现在一头牛比过去增收七八千元。”

短短几年时间,科右中旗牛存栏数从2018年的16.6万头增至现在的40.76万头,牛养殖户、合作社分别从2018年的1.5万户、200家,增至目前的3万户、400家,户均牛存栏15头。

这是科右中旗一处整洁的村容。

绵延沙滩、碧水清波、枫林疏影、璀璨星空……置身翰嘎利湖休闲旅游度假区,景色如诗如画。“我小时候这里就是一个杂草丛生的水库,没想到现在竟成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走在沙滩上,巴彦呼舒镇居民巴特高兴地说,“家乡变美了,‘马尔代夫’就在家门口。”

翰嘎利湖休闲旅游度假区是近年科右中旗文旅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真实写照。近年,通过引入大型文旅企业等方式,科右中旗的山水加快变金银。当地全面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推动文旅产业跨越式发展。科右中旗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唐娟介绍,旗里将五角枫林与科尔沁湿地、翰嘎利湖、蒙格罕山四个生态优美区域连点成线,打造出了18公里的扇形生态旅游景区,游客络绎不绝。

好风景正在让农牧民收获好“钱景”。“我家农家乐生意红火,一年纯收入超3万元。”巴彦敖包嘎查农民玉梅一边招呼客人,一边说。由于紧邻旅游公路,巴彦敖包嘎查借势打造的生态度假村,每年给嘎查集体经济带来300多万元收入。

经过多年发展,科右中旗旅游人数从2014年的50.45万人次上升至2021年的154.14万人次,旅游收入由3.33亿元上升至8.28亿元,去年被评定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记者:王靖

科右中旗委宣传部供图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