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为生物多样性大会提供中国方案

2022-12-09 21:27 央视新闻客户端  

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12月8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中方在会场内的“中国角”举办了以“生态保护红线”为主题的边会,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提供了一份中国方案。

本次COP15第二阶段会议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与会各方一致认为,2030年要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局面,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目前,世界上保护栖息地的通常做法是建立保护区。这要求对一些物种栖息关键分布区进行严格管理,区域内禁止人类各种活动,这无疑会对人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如何在满足居民基本需求的情况下,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需要政策工具和手段。

中国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介绍说,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在生态保护探索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生态保护红线的核心之一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关键区域的同时,使区域内居民的基本生产生活得到保障。也就是说,通过政策制度的实施,一边遏制区域内出现新增的对生态环境有重大破坏的人类活动,诸如开厂、开矿等工业化活动,一边保持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维持原状,同时通过转变生产方式,实现绿色转型,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崔书红表示,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可以兼顾发展和保护,这是我国为世界提供的一个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政策手段。现在,在很多国际场合,希望中国把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方法通过培训在其他国家,特别是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推广和应用的呼声越来越多。

“中国角”已于当地时间7日开启,计划在会期内举办26场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边会活动。

崔书红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表示,“中国角”打开了一扇窗,可以让世界了解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一些好的做法,中国愿意跟大家分享经验。(总台记者 张森 赵淼 张颖哲)


责任编辑:赛音毕力格

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12月8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中方在会场内的“中国角”举办了以“生态保护红线”为主题的边会,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提供了一份中国方案。

本次COP15第二阶段会议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与会各方一致认为,2030年要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局面,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目前,世界上保护栖息地的通常做法是建立保护区。这要求对一些物种栖息关键分布区进行严格管理,区域内禁止人类各种活动,这无疑会对人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如何在满足居民基本需求的情况下,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需要政策工具和手段。

中国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介绍说,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在生态保护探索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生态保护红线的核心之一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关键区域的同时,使区域内居民的基本生产生活得到保障。也就是说,通过政策制度的实施,一边遏制区域内出现新增的对生态环境有重大破坏的人类活动,诸如开厂、开矿等工业化活动,一边保持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维持原状,同时通过转变生产方式,实现绿色转型,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崔书红表示,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可以兼顾发展和保护,这是我国为世界提供的一个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政策手段。现在,在很多国际场合,希望中国把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方法通过培训在其他国家,特别是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推广和应用的呼声越来越多。

“中国角”已于当地时间7日开启,计划在会期内举办26场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边会活动。

崔书红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表示,“中国角”打开了一扇窗,可以让世界了解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一些好的做法,中国愿意跟大家分享经验。(总台记者 张森 赵淼 张颖哲)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