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抗疫中,我们众志成城⑯】战疫,是对每一个生命的托举

2022-12-12 10:35 光明日报  

【抗疫中,我们众志成城⑯】

“抢救生命,不必等!”

重庆市中医院医生的这句话不久前上了热搜。他面对的,是一位71岁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老人,因与新冠感染者有时空交集而健康码转了黄码,医生当机立断,将老人送至隔离病房,立即进行手术。

抢救生命,分秒必争!疫情之下,不断健全的制度保障,为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提供了有力支撑。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成为重中之重。三年来,我国不断调整优化防控措施,每一次优化都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都是为了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严承诺!

不惜一切代价保护生命安全

“没有太多的云,也没有太大的风”“我们就静静地看,也不说话”。

对于89岁的武汉居民王欣而言,尽管看过无数次夕阳,但最美的夕阳永远是两年多前的那一个。

2020年3月5日日暮时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援鄂医疗队医生刘凯在送王欣做胸部CT检查途中,停下了脚步——他陪着这位住院治疗了近一个月的患者,无声地看了一次日落。这一幕感动了志愿者,也瞬间火遍了互联网。

太阳下去了,希望升起来了。这不仅是属于王欣的希望,也属于当时正被疫情困住的所有人,特别是那些被病毒和各种基础性疾病折磨的老年人。疫情初期,病毒凶猛,免疫力较弱、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成为高危群体。

武汉之战,我们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一位病患者,坚持中西医结合,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

111天的ECMO(体外膜肺氧合),“创造了世界纪录,几次出现大出血都抢救回来了”,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印象深刻的一次救治经历,对象是一位62岁重症患者。不抛弃,不放弃,坚持就是胜利!

是的,坚持就是胜利!中国用3个月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有力改变了病毒传播的危险进程。

每一个群体都要守护

这个冬天,彭博经历了又惊又喜的4天。

2022年11月22日,他和妻子“阳了”。可这时,妻子快生了。“怎么安全分娩,宝宝会不会感染?”彭博有点慌了。次日凌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安排专家组评估病情,专门制定了诊疗分娩方案,并准备了负压手术室、产房和新生儿病房。两天后,宝宝顺利降生,连续三次核酸检测阴性!彭博总算放下心来。

在广州,一位患者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医院启动绿色通道,直接进入介入导管室进行手术,并同步进行核酸检测。33分钟,手术结束,患者转危为安。

在青岛,一名3岁患儿急需肝母细胞瘤手术治疗,在所在小区被封控的情况下,医院和社区共同启动应急通道,及时完成了手术。

三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疫情形势,各地不断调整完善政策举措。孕产妇、老年人、婴幼儿、慢病人群等特殊群体,他们的需求得到了更多的保障。

同持续变异的新冠病毒较量,关键就在于科学和精准。

2022年12月,在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基础上出台的“新十条”防疫措施,继续对重点人群给予重点关注——

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和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摸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慢阻肺、糖尿病、慢性肾病、肿瘤、免疫功能缺陷等疾病的老年人及其新冠疫苗接种情况,推进实施分级分类管理。

护佑人民生命健康,一个都不能少,有了更有力的保障。

在贴心、用心的关爱中坚固堡垒

12月11日,北京西城区金融街街道新文化街居委会的居民们收到了社区主任赵桂荣的微信通知:“防疫健康包,今天发放到独居老人等重点人群手中。”80多岁的刘奶奶放心了,“备用药、口罩这下都给备齐了,明天还组织我们去打疫苗呢!”

防疫的举措,正是体现在每一点贴心、用心的关爱中。

为了应对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我国加强疫苗、快速检测试剂和药物研发等科技攻关,使防控工作更有针对性;启动全球最大规模疫苗接种……

“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后引发重症的危险人群,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更是重症的高危人群。”“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64亿,占总人口的18.7%。一年多来,为了解决老年人“不能打”“不敢打”“打不着”等问题,各地先后开设老年人接种专场、绿色通道等措施,选派诊疗和接种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组建接种小分队,让老年人足不出户也可以完成疫苗接种。

因生命至上,故举国同心。在与新冠病毒的较量中,中国主动识变应变,因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


责任编辑:赛音毕力格

【抗疫中,我们众志成城⑯】

“抢救生命,不必等!”

重庆市中医院医生的这句话不久前上了热搜。他面对的,是一位71岁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老人,因与新冠感染者有时空交集而健康码转了黄码,医生当机立断,将老人送至隔离病房,立即进行手术。

抢救生命,分秒必争!疫情之下,不断健全的制度保障,为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提供了有力支撑。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成为重中之重。三年来,我国不断调整优化防控措施,每一次优化都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都是为了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严承诺!

不惜一切代价保护生命安全

“没有太多的云,也没有太大的风”“我们就静静地看,也不说话”。

对于89岁的武汉居民王欣而言,尽管看过无数次夕阳,但最美的夕阳永远是两年多前的那一个。

2020年3月5日日暮时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援鄂医疗队医生刘凯在送王欣做胸部CT检查途中,停下了脚步——他陪着这位住院治疗了近一个月的患者,无声地看了一次日落。这一幕感动了志愿者,也瞬间火遍了互联网。

太阳下去了,希望升起来了。这不仅是属于王欣的希望,也属于当时正被疫情困住的所有人,特别是那些被病毒和各种基础性疾病折磨的老年人。疫情初期,病毒凶猛,免疫力较弱、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成为高危群体。

武汉之战,我们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一位病患者,坚持中西医结合,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

111天的ECMO(体外膜肺氧合),“创造了世界纪录,几次出现大出血都抢救回来了”,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印象深刻的一次救治经历,对象是一位62岁重症患者。不抛弃,不放弃,坚持就是胜利!

是的,坚持就是胜利!中国用3个月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有力改变了病毒传播的危险进程。

每一个群体都要守护

这个冬天,彭博经历了又惊又喜的4天。

2022年11月22日,他和妻子“阳了”。可这时,妻子快生了。“怎么安全分娩,宝宝会不会感染?”彭博有点慌了。次日凌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安排专家组评估病情,专门制定了诊疗分娩方案,并准备了负压手术室、产房和新生儿病房。两天后,宝宝顺利降生,连续三次核酸检测阴性!彭博总算放下心来。

在广州,一位患者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医院启动绿色通道,直接进入介入导管室进行手术,并同步进行核酸检测。33分钟,手术结束,患者转危为安。

在青岛,一名3岁患儿急需肝母细胞瘤手术治疗,在所在小区被封控的情况下,医院和社区共同启动应急通道,及时完成了手术。

三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疫情形势,各地不断调整完善政策举措。孕产妇、老年人、婴幼儿、慢病人群等特殊群体,他们的需求得到了更多的保障。

同持续变异的新冠病毒较量,关键就在于科学和精准。

2022年12月,在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基础上出台的“新十条”防疫措施,继续对重点人群给予重点关注——

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和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摸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慢阻肺、糖尿病、慢性肾病、肿瘤、免疫功能缺陷等疾病的老年人及其新冠疫苗接种情况,推进实施分级分类管理。

护佑人民生命健康,一个都不能少,有了更有力的保障。

在贴心、用心的关爱中坚固堡垒

12月11日,北京西城区金融街街道新文化街居委会的居民们收到了社区主任赵桂荣的微信通知:“防疫健康包,今天发放到独居老人等重点人群手中。”80多岁的刘奶奶放心了,“备用药、口罩这下都给备齐了,明天还组织我们去打疫苗呢!”

防疫的举措,正是体现在每一点贴心、用心的关爱中。

为了应对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我国加强疫苗、快速检测试剂和药物研发等科技攻关,使防控工作更有针对性;启动全球最大规模疫苗接种……

“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后引发重症的危险人群,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更是重症的高危人群。”“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64亿,占总人口的18.7%。一年多来,为了解决老年人“不能打”“不敢打”“打不着”等问题,各地先后开设老年人接种专场、绿色通道等措施,选派诊疗和接种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组建接种小分队,让老年人足不出户也可以完成疫苗接种。

因生命至上,故举国同心。在与新冠病毒的较量中,中国主动识变应变,因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