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中国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 背后有哪些中国智慧?

2022-12-15 15:04 ​央视新闻客户端  

13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联合国方面宣布,践行中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中国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

点击看视频

“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会同多家国际组织共同评选。入选的项目将有资格获得联合国的宣传推广、建议和资助。

颁奖仪式上,联合国环境署指出,“中国山水工程”将所有生态系统视为“生命共同体”,通过不懈努力恢复了中国数百万公顷的土地。

联合国环境署官员 娜塔莉亚·阿列克谢耶娃:我们相信,这些项目代表着全球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基于此,这次获奖的十大项目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中国也名列前十。

中国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司长 周远波:实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路径。

“中国山水工程”是践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标志性工程,“十三五”以来,中国已在“三区四带”重要生态屏障区域部署实施44个山水工程项目,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350多万公顷。这一项目入选“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表明,中国正在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方案和智慧。

“中国山水工程”里的中国智慧

“中国山水工程”到底为全球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哪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山水工程”是2016年我国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共同发起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的简称。当时,为改变以往生态保护修复活动大多针对单一目标或单一生态要素,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局面,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中国政府提出了“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倡导实施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此,我国建立了科学高效的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明确了以“三区四带”为核心的中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布局,中央财政年均投入约100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符合条件的山水工程,同时出台系列标准为工程实施提供技术指引。

2016—2020年,我国共实施了河北京津冀水源涵养区、陕西黄土高原、云南抚仙湖流域、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重庆段)等25个山水工程。这些工程,分布于中国“三区四带”生态安全屏障区域的关键生态节点,通过因地制宜选择保护保育、自然恢复、辅助再生、生态重建的技术模式,保护恢复了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截至2021年底,25个山水工程已累计完成生态保护和修复面积约200万公顷:其中,土地综合整治面积约18万公顷,矿山生态修复面积约5万公顷,流域水环境治理面积约11万公顷,污染与退化土地修复面积约29万公顷,森林、草原植被恢复面积约22万公顷,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面积约51万公顷。按照计划,2021—2025年,我国将继续安排不少于500亿元资金,支持至少25个新的山水工程实施。其中,2021年已启动了10个山水工程,计划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面积560万公顷。

如今,在国家级山水工程的示范带动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已逐渐深入人心,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地方各级政府正在积极探索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模式。

青海:一体化保护修复 重塑山水底色

祁连山横跨青海、甘肃两省,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在首批25个山水工程中,这两省相关项目均入选试点。如今,通过连续整治,当地水源涵养功能逐步增强,冻土稳定性不断提升。来跟随祁连山脚下的生态管护员们一起去看看新变化↓↓

总台记者 李奕璋:在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核心区八一冰川,这里的海拔有4700米,我身后的冰川高度目测在十几米到二十米,犹如一堵巨大的冰墙横跨在山梁之上,连绵不绝。我们跟随管护站的工作人员来到这里,记录他们的巡护工作。

沙龙滩管护站的工作人员正在对八一冰川开展巡护工作。为了保护核心区的生态环境,这里不对外开放,他们定期要来到这里巡逻,同时也记录这片区域的岩羊、雪豹等野生动物数量。八一冰川是一个发育于平缓山顶的冰帽冰川,也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流域的源头,是维护青藏高原生态平衡、维持河西走廊绿洲稳定、保障北方地区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

祁连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 马文举:近年来,通过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工程,我们在八一冰川保护区修建了高标准防护围栏和几处保护站,有效减少人为干扰,减缓冰川消融的速度。

2017年,祁连山青海片区被列入国家首批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总投资20亿元,开展水源涵养功能提升、生态修复制度创新等4大类共134个子项工程,覆盖范围近6万平方公里,当地主要通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饮用水源地保护等治理措施,重点解决地质灾害、环境污染、湿地破坏等影响区域性生态安全问题。

祁连县山水林田湖项目管理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郭银良:项目实施5年来,试点区重建了1.5万亩草场,重点解决了全县7个乡镇45个行政村5.2万人的饮用水安全隐患等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全面提升了祁连县生态环境标准,黑河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据介绍,试点5年来,祁连山青海片区2690公顷历史遗留无主矿山,6.5万公顷的鼠害、黑土滩及1500公顷荒漠化草地得到修复治理,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明显。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在逐步提高。目前在祁连山地区发现雪豹、岩羊、黑颈鹤、藏原羚、唐古特红景天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77种,高原珍稀濒危物种日益丰富,切实保障了西北内陆地区和国家生态安全。

重庆:通过“山水工程”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2018年底,重庆获批在长江、嘉陵江交汇区开展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庆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这也是我国唯一一个在中心城区实施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国家试点。现在,四年过去了,当地发生了哪些变化?跟着记者的镜头去看一看↓↓

12月以来,在长江上游最大的江心岛重庆市广阳岛,拍鸟爱好者高少雄每天都会来这里记录鸟类活动。他这几天拍摄到赤嘴潜鸭,这也是该动物首次“做客”广阳岛。而今年入冬以来,广阳岛迎来了许多新鲜的面孔,豆雁、灰斑鸻等候鸟都是首次踏足这里。

拍鸟爱好者 高少雄:明显感觉到鸟的数量和种类多了,好多鸟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比如最近观测到的赤嘴潜鸭和豆雁,还是环境不一样了,上岛来拍鸟的人越来越多了。

从卫星上看现在的广阳岛,丛林茂密、山野清秀。而2017年之前,广阳岛曾因房地产开发,生态遭受严重破坏。2018年底,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庆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启动,广阳岛也囊括其中。

为做好这一工作,当地创新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电脑模拟全岛地表径流方式,结合海绵技术,将岛上的雨水最大程度保留下来。此外,他们还通过固废循环利用体系,实现了垃圾无害化率100%,垃圾循环利用率75%的目标。

重庆广阳岛绿色发展公司规划发展部副部长 罗德成:目前广阳岛生物多样性得到明显改善,已记录到包括赤嘴潜鸭在内的216种鸟类在此繁衍生息,记录到植物有594种、动物也有455种。

其实,广阳岛的生态系统修复只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庆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一个缩影,整个修复工程覆盖长江133.1公里干线,包含4条平行山岭和21条主要次级河流,以及区域内森林、田地、湖泊、湿地等。目前,通过系统修复,完成矿山修复995公顷,拆违复绿234万平方米,实施营造林55.56万亩,整治土地8070公顷,保护修复湿地46公顷,建成生态护岸73公里,探索制定了生态地票和森林指标横向交易创新制度,生态效益显著。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 扈万泰:通过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我们改变了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单一治理模式,统筹山上山下、地上地下及流域上下游,对中心城区生态系统开展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加速恢复和提升了区域内长江生态屏障功能。

我国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

正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价的那样,“中国山水工程”是全世界最有希望、最具雄心、最鼓舞人心的大尺度生态修复范例之一。下一步,中国将进一步秉承“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开展各类生态系统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的整体改善。

按照计划,未来我国还将围绕“三区四带”生态安全屏障区域的关键节点和重大发展战略支撑区域,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预计2021—2030年,共完成1000万公顷的生态保护修复面积,计划总投资超过2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预计投入1000亿元,至少带动地方及社会资本投入1500亿元。

由此,我国将通过实施山水工程,为“联合国生态恢复十年”实施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并持续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生物多样性公约》《防治荒漠化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梁波

13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联合国方面宣布,践行中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中国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

点击看视频

“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会同多家国际组织共同评选。入选的项目将有资格获得联合国的宣传推广、建议和资助。

颁奖仪式上,联合国环境署指出,“中国山水工程”将所有生态系统视为“生命共同体”,通过不懈努力恢复了中国数百万公顷的土地。

联合国环境署官员 娜塔莉亚·阿列克谢耶娃:我们相信,这些项目代表着全球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基于此,这次获奖的十大项目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中国也名列前十。

中国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司长 周远波:实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路径。

“中国山水工程”是践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标志性工程,“十三五”以来,中国已在“三区四带”重要生态屏障区域部署实施44个山水工程项目,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350多万公顷。这一项目入选“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表明,中国正在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方案和智慧。

“中国山水工程”里的中国智慧

“中国山水工程”到底为全球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哪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山水工程”是2016年我国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共同发起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的简称。当时,为改变以往生态保护修复活动大多针对单一目标或单一生态要素,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局面,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中国政府提出了“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倡导实施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此,我国建立了科学高效的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明确了以“三区四带”为核心的中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布局,中央财政年均投入约100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符合条件的山水工程,同时出台系列标准为工程实施提供技术指引。

2016—2020年,我国共实施了河北京津冀水源涵养区、陕西黄土高原、云南抚仙湖流域、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重庆段)等25个山水工程。这些工程,分布于中国“三区四带”生态安全屏障区域的关键生态节点,通过因地制宜选择保护保育、自然恢复、辅助再生、生态重建的技术模式,保护恢复了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

截至2021年底,25个山水工程已累计完成生态保护和修复面积约200万公顷:其中,土地综合整治面积约18万公顷,矿山生态修复面积约5万公顷,流域水环境治理面积约11万公顷,污染与退化土地修复面积约29万公顷,森林、草原植被恢复面积约22万公顷,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面积约51万公顷。按照计划,2021—2025年,我国将继续安排不少于500亿元资金,支持至少25个新的山水工程实施。其中,2021年已启动了10个山水工程,计划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面积560万公顷。

如今,在国家级山水工程的示范带动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已逐渐深入人心,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地方各级政府正在积极探索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模式。

青海:一体化保护修复 重塑山水底色

祁连山横跨青海、甘肃两省,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在首批25个山水工程中,这两省相关项目均入选试点。如今,通过连续整治,当地水源涵养功能逐步增强,冻土稳定性不断提升。来跟随祁连山脚下的生态管护员们一起去看看新变化↓↓

总台记者 李奕璋:在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核心区八一冰川,这里的海拔有4700米,我身后的冰川高度目测在十几米到二十米,犹如一堵巨大的冰墙横跨在山梁之上,连绵不绝。我们跟随管护站的工作人员来到这里,记录他们的巡护工作。

沙龙滩管护站的工作人员正在对八一冰川开展巡护工作。为了保护核心区的生态环境,这里不对外开放,他们定期要来到这里巡逻,同时也记录这片区域的岩羊、雪豹等野生动物数量。八一冰川是一个发育于平缓山顶的冰帽冰川,也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流域的源头,是维护青藏高原生态平衡、维持河西走廊绿洲稳定、保障北方地区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

祁连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 马文举:近年来,通过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工程,我们在八一冰川保护区修建了高标准防护围栏和几处保护站,有效减少人为干扰,减缓冰川消融的速度。

2017年,祁连山青海片区被列入国家首批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总投资20亿元,开展水源涵养功能提升、生态修复制度创新等4大类共134个子项工程,覆盖范围近6万平方公里,当地主要通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饮用水源地保护等治理措施,重点解决地质灾害、环境污染、湿地破坏等影响区域性生态安全问题。

祁连县山水林田湖项目管理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郭银良:项目实施5年来,试点区重建了1.5万亩草场,重点解决了全县7个乡镇45个行政村5.2万人的饮用水安全隐患等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全面提升了祁连县生态环境标准,黑河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据介绍,试点5年来,祁连山青海片区2690公顷历史遗留无主矿山,6.5万公顷的鼠害、黑土滩及1500公顷荒漠化草地得到修复治理,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明显。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在逐步提高。目前在祁连山地区发现雪豹、岩羊、黑颈鹤、藏原羚、唐古特红景天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77种,高原珍稀濒危物种日益丰富,切实保障了西北内陆地区和国家生态安全。

重庆:通过“山水工程”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2018年底,重庆获批在长江、嘉陵江交汇区开展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庆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这也是我国唯一一个在中心城区实施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国家试点。现在,四年过去了,当地发生了哪些变化?跟着记者的镜头去看一看↓↓

12月以来,在长江上游最大的江心岛重庆市广阳岛,拍鸟爱好者高少雄每天都会来这里记录鸟类活动。他这几天拍摄到赤嘴潜鸭,这也是该动物首次“做客”广阳岛。而今年入冬以来,广阳岛迎来了许多新鲜的面孔,豆雁、灰斑鸻等候鸟都是首次踏足这里。

拍鸟爱好者 高少雄:明显感觉到鸟的数量和种类多了,好多鸟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比如最近观测到的赤嘴潜鸭和豆雁,还是环境不一样了,上岛来拍鸟的人越来越多了。

从卫星上看现在的广阳岛,丛林茂密、山野清秀。而2017年之前,广阳岛曾因房地产开发,生态遭受严重破坏。2018年底,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庆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启动,广阳岛也囊括其中。

为做好这一工作,当地创新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电脑模拟全岛地表径流方式,结合海绵技术,将岛上的雨水最大程度保留下来。此外,他们还通过固废循环利用体系,实现了垃圾无害化率100%,垃圾循环利用率75%的目标。

重庆广阳岛绿色发展公司规划发展部副部长 罗德成:目前广阳岛生物多样性得到明显改善,已记录到包括赤嘴潜鸭在内的216种鸟类在此繁衍生息,记录到植物有594种、动物也有455种。

其实,广阳岛的生态系统修复只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庆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一个缩影,整个修复工程覆盖长江133.1公里干线,包含4条平行山岭和21条主要次级河流,以及区域内森林、田地、湖泊、湿地等。目前,通过系统修复,完成矿山修复995公顷,拆违复绿234万平方米,实施营造林55.56万亩,整治土地8070公顷,保护修复湿地46公顷,建成生态护岸73公里,探索制定了生态地票和森林指标横向交易创新制度,生态效益显著。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 扈万泰:通过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我们改变了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单一治理模式,统筹山上山下、地上地下及流域上下游,对中心城区生态系统开展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加速恢复和提升了区域内长江生态屏障功能。

我国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

正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价的那样,“中国山水工程”是全世界最有希望、最具雄心、最鼓舞人心的大尺度生态修复范例之一。下一步,中国将进一步秉承“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开展各类生态系统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的整体改善。

按照计划,未来我国还将围绕“三区四带”生态安全屏障区域的关键节点和重大发展战略支撑区域,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预计2021—2030年,共完成1000万公顷的生态保护修复面积,计划总投资超过2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预计投入1000亿元,至少带动地方及社会资本投入1500亿元。

由此,我国将通过实施山水工程,为“联合国生态恢复十年”实施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并持续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生物多样性公约》《防治荒漠化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作出贡献。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