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科学应对奥密克戎,避免掉入认知陷阱!

2022-12-16 16:00

不信?请看奥巴马今年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我们,刚刚就经历了一次奥巴马演讲中所描述的

奥密克戎的传染性的确极强,这一点在过去两周时间算是领教了!

时间仅仅过去两周,大家应该都看到,很多身边的人都感染了,我们公司基本上一半也阳了,微博上大家都在晒自己阳了的消息。而且,情况是家里一旦有一个人阳了,一家人基本都会感染,只是时间可能有所不同而已。

从感染后的症状看,坦率说之前说的无症状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几乎没看见。因为,感染基本以家庭为单位,只要感染就是全家感染,无论男女老少最后都有症状,如果无症状居多的说法是准确的,每个家庭都应该有人无症状才对,但按照国家第九版诊疗方案中的标准,至少现在没看到无症状的情况,只是个体症状轻重有差异,按照标准都属于轻症范畴。

从症状上看,普遍症状基本都发烧(少数没发烧),几乎每个人都浑身酸疼,咳嗽也普遍存在,的确类似感冒,但从大家身体体验上看,比普通感冒更难受、症状也重一些。年轻人抵抗力强,最快一天就缓解了,两三天就没事了。但病毒对老人的确不友好,同事父母一周了还下不了床。

不过,相比过去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的确是轻症为主,身边感染人数这么多,也没听说谁出现了重症。但是,一两个月内重复感染的情况虽然不普遍,但身边就有人一个多月阳了两次。根据专家解毒,原因应该是感染的毒株不同。奥密克戎的亚种太多,且还在不断变异,所以做好防护最重要,不是早染早安心,而是尽量晚感染、少感染。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这一点必须落到实处,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负责。

社交媒体上也有说老人因为感染走了的,但的确也是基础疾病比较严重和年龄比较大。抵抗力太弱的老人,面对奥密克戎的确有些吃不消,年轻人有基础疾病也可能有危险,前两天一位37岁的足球运动员因为有糖尿病感染新冠后恶化,结果人没了。大家需要关注家里的老人,要多做一些准备。年龄大的老人已经做不了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了,年轻的家庭成员要承担起这份责任。

综合过去两周多情况,疫情传播速度非常快,根据媒体报道,作为医疗资源非常丰富的北京,每3万人配一辆救护车的情况下,120依然承受了很大的压力,电话拨打量是过去的六七倍。不过,整体而言,北京的重症也非常少。根据新华社最新的报道,当前北京市新增感染者处于快速增长期,但绝大多数为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目前在院重症危重症患者50例,多有基础性疾病。

从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波疫情的传染速度虽然迅速,感染者多,发热门诊也的确出现了排队现象,但还没有出现大量危重症挤兑医疗资源的情况。如果非要说医疗资源的压力,现在看主要集中在120,另外就是医院发生感染后的在岗医护人员出现减员。国家已经出台了关于重症的相关判断依据,建议大家根据需要拨打120,尽量不要有不必要的占用。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也提了意见,建议在社区服务上下功夫,尽快普及关于新冠防治的知识,提高社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降低医疗系统的压力。

国家政策调整的《二十条》和后来的《新十条》,是根据我国过去3年疫情防控积累的经验和基础所做的重大决策,目的是在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进行有效的统筹平衡,避免因为疫情防控导致经济发展停滞而陷入可不持续的负循环。

事实证明,疫情防控迈向精准科学防控阶段后,虽然过去大半个月时间里感染人数快速上升,大家也还没有对新的防控环境完全适应,但现在看我们是能顶住第一波压力的,医疗系统总体运行平稳。

新华社在报道中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人民生命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实施好“二十条”和“新十条”,加强统筹、转变观念,把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来,工作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从《二十条》到《新十条》,我们国家疫情防控已从过去的“防感染”为主转到了医疗救治上来,工作的目标也不再是以防感染为主,而是保健康、防重症,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的平稳有序。我们既不能因为防控而不顾经济发展,那样只会矛盾越积越多,压力越来越大;也不能像西方那样,为了发展经济而不顾百姓死活,实际上西方经济状况并不好,美欧都出现了创40多年来纪录的恶性通胀。

疫情防控三年来,我们作为14亿人的发展中国家,做到了总死亡人数约5000人的水平。而美国、欧盟作为最发达的国家,前者3亿多人口确诊死亡病例高达110万;后者更甚,4亿多人口确诊死亡病例超过200万。同为发展中国家、同为14亿人口的印度,根据世卫组织的推算死亡病例高达500万。我们可以确认,国家的确取得了史无前例的疫情防控成果,避免了至少约500万人的死亡,同时总体上也保证了经济发展,至少2020年和2021年我们都是主要经济体中的佼佼者。现在有人试图否定我们3年防疫的成果,若非没良心,就是别有用心。

我们之所以能做到这一切,就是因为我们一直坚持人民生命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有党的统一领导和集中协调,这是我们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优势。现在我们之所以调整政策,一则是因为病毒的毒性下降了,具备了调整的基本条件;二则是因为经济发展决定了原来的防控模式已不可持续,必须择机调整。

关于奥密克戎的毒性,美国和中国都有相关研究。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病毒学家刘善虑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他所在的团队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奥密克戎最新的变种在与人体细胞融合性方面的能力有所增强,这意味着其传染性增强,但目前并没有迹象表明这些变种毒性有增强。

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蓝柯则表示,他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病毒体外感染实验中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人肺细胞的能力显著低于原始毒株,在细胞内的复制效率比原始株要低10倍以上。在小鼠模型上,他们团队最新的研究发现,原来感染25~50个剂量单位的原始毒株就能使得小鼠死亡,最新的奥密克戎毒株需要2000个以上剂量单位感染才能导致小鼠死亡,奥密克戎的致病力比2020年初的原始毒株下降至少40倍。与此同时,小鼠在感染奥密克戎后的肺部病毒含量比感染原始毒株低至少100倍。奥密克戎的传染性增强了,感染人数也增加了,但全球范围内的死亡病例都在大幅减少,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下降幅度超过90%。

过去一年来的数据对比、科学研究和防控实践表明,我们如果要继续像过去防新冠病毒那样防奥密克戎,就得长时间静默,这样会严重影响社会经济活动。如此,疫情虽然能暂时防住,但经济却稳不住,发展也不安全,这说明我们的防控手段至少不能在保证经济和发展安全的情况下继续实现“清零”,这是政策调整的根本原因。

一方面是毒性大幅降低对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总体不再构成大的威胁,另一方面是防控的成本和代价又太大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陆续推出了《二十条》和《新十条》,这是在综合考虑形势和总览全局的背景下做出的重大决策。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工作重心当然就从过去以防控感染为主转向了保健康、防重症,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理解了这些,也就理解了《二十条》和《新十条》。我们的政策根据外部环境随时做调整,这确保了我们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两者辩证统一的关系。

责任编辑:朱国义

不信?请看奥巴马今年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我们,刚刚就经历了一次奥巴马演讲中所描述的

奥密克戎的传染性的确极强,这一点在过去两周时间算是领教了!

时间仅仅过去两周,大家应该都看到,很多身边的人都感染了,我们公司基本上一半也阳了,微博上大家都在晒自己阳了的消息。而且,情况是家里一旦有一个人阳了,一家人基本都会感染,只是时间可能有所不同而已。

从感染后的症状看,坦率说之前说的无症状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几乎没看见。因为,感染基本以家庭为单位,只要感染就是全家感染,无论男女老少最后都有症状,如果无症状居多的说法是准确的,每个家庭都应该有人无症状才对,但按照国家第九版诊疗方案中的标准,至少现在没看到无症状的情况,只是个体症状轻重有差异,按照标准都属于轻症范畴。

从症状上看,普遍症状基本都发烧(少数没发烧),几乎每个人都浑身酸疼,咳嗽也普遍存在,的确类似感冒,但从大家身体体验上看,比普通感冒更难受、症状也重一些。年轻人抵抗力强,最快一天就缓解了,两三天就没事了。但病毒对老人的确不友好,同事父母一周了还下不了床。

不过,相比过去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的确是轻症为主,身边感染人数这么多,也没听说谁出现了重症。但是,一两个月内重复感染的情况虽然不普遍,但身边就有人一个多月阳了两次。根据专家解毒,原因应该是感染的毒株不同。奥密克戎的亚种太多,且还在不断变异,所以做好防护最重要,不是早染早安心,而是尽量晚感染、少感染。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这一点必须落到实处,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负责。

社交媒体上也有说老人因为感染走了的,但的确也是基础疾病比较严重和年龄比较大。抵抗力太弱的老人,面对奥密克戎的确有些吃不消,年轻人有基础疾病也可能有危险,前两天一位37岁的足球运动员因为有糖尿病感染新冠后恶化,结果人没了。大家需要关注家里的老人,要多做一些准备。年龄大的老人已经做不了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了,年轻的家庭成员要承担起这份责任。

综合过去两周多情况,疫情传播速度非常快,根据媒体报道,作为医疗资源非常丰富的北京,每3万人配一辆救护车的情况下,120依然承受了很大的压力,电话拨打量是过去的六七倍。不过,整体而言,北京的重症也非常少。根据新华社最新的报道,当前北京市新增感染者处于快速增长期,但绝大多数为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目前在院重症危重症患者50例,多有基础性疾病。

从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波疫情的传染速度虽然迅速,感染者多,发热门诊也的确出现了排队现象,但还没有出现大量危重症挤兑医疗资源的情况。如果非要说医疗资源的压力,现在看主要集中在120,另外就是医院发生感染后的在岗医护人员出现减员。国家已经出台了关于重症的相关判断依据,建议大家根据需要拨打120,尽量不要有不必要的占用。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也提了意见,建议在社区服务上下功夫,尽快普及关于新冠防治的知识,提高社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降低医疗系统的压力。

国家政策调整的《二十条》和后来的《新十条》,是根据我国过去3年疫情防控积累的经验和基础所做的重大决策,目的是在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进行有效的统筹平衡,避免因为疫情防控导致经济发展停滞而陷入可不持续的负循环。

事实证明,疫情防控迈向精准科学防控阶段后,虽然过去大半个月时间里感染人数快速上升,大家也还没有对新的防控环境完全适应,但现在看我们是能顶住第一波压力的,医疗系统总体运行平稳。

新华社在报道中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人民生命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实施好“二十条”和“新十条”,加强统筹、转变观念,把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来,工作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从《二十条》到《新十条》,我们国家疫情防控已从过去的“防感染”为主转到了医疗救治上来,工作的目标也不再是以防感染为主,而是保健康、防重症,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的平稳有序。我们既不能因为防控而不顾经济发展,那样只会矛盾越积越多,压力越来越大;也不能像西方那样,为了发展经济而不顾百姓死活,实际上西方经济状况并不好,美欧都出现了创40多年来纪录的恶性通胀。

疫情防控三年来,我们作为14亿人的发展中国家,做到了总死亡人数约5000人的水平。而美国、欧盟作为最发达的国家,前者3亿多人口确诊死亡病例高达110万;后者更甚,4亿多人口确诊死亡病例超过200万。同为发展中国家、同为14亿人口的印度,根据世卫组织的推算死亡病例高达500万。我们可以确认,国家的确取得了史无前例的疫情防控成果,避免了至少约500万人的死亡,同时总体上也保证了经济发展,至少2020年和2021年我们都是主要经济体中的佼佼者。现在有人试图否定我们3年防疫的成果,若非没良心,就是别有用心。

我们之所以能做到这一切,就是因为我们一直坚持人民生命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有党的统一领导和集中协调,这是我们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优势。现在我们之所以调整政策,一则是因为病毒的毒性下降了,具备了调整的基本条件;二则是因为经济发展决定了原来的防控模式已不可持续,必须择机调整。

关于奥密克戎的毒性,美国和中国都有相关研究。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病毒学家刘善虑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他所在的团队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奥密克戎最新的变种在与人体细胞融合性方面的能力有所增强,这意味着其传染性增强,但目前并没有迹象表明这些变种毒性有增强。

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蓝柯则表示,他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病毒体外感染实验中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人肺细胞的能力显著低于原始毒株,在细胞内的复制效率比原始株要低10倍以上。在小鼠模型上,他们团队最新的研究发现,原来感染25~50个剂量单位的原始毒株就能使得小鼠死亡,最新的奥密克戎毒株需要2000个以上剂量单位感染才能导致小鼠死亡,奥密克戎的致病力比2020年初的原始毒株下降至少40倍。与此同时,小鼠在感染奥密克戎后的肺部病毒含量比感染原始毒株低至少100倍。奥密克戎的传染性增强了,感染人数也增加了,但全球范围内的死亡病例都在大幅减少,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下降幅度超过90%。

过去一年来的数据对比、科学研究和防控实践表明,我们如果要继续像过去防新冠病毒那样防奥密克戎,就得长时间静默,这样会严重影响社会经济活动。如此,疫情虽然能暂时防住,但经济却稳不住,发展也不安全,这说明我们的防控手段至少不能在保证经济和发展安全的情况下继续实现“清零”,这是政策调整的根本原因。

一方面是毒性大幅降低对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总体不再构成大的威胁,另一方面是防控的成本和代价又太大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陆续推出了《二十条》和《新十条》,这是在综合考虑形势和总览全局的背景下做出的重大决策。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工作重心当然就从过去以防控感染为主转向了保健康、防重症,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理解了这些,也就理解了《二十条》和《新十条》。我们的政策根据外部环境随时做调整,这确保了我们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两者辩证统一的关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