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内蒙古:“硬核”保民三冬暖

2022-12-20 19:44 综合  

在内蒙古的冬天,如果说除了吃饭,供暖是头等大事,大概没人反对。

12月15日这一天,内蒙古境内,由最西边的阿拉善盟,到最东边的呼伦贝尔市,最低气温从-18℃一路向下,跌到-41℃。与俄罗斯隔河相望的恩和俄罗斯民族乡,最低气温-42℃。当然有时,也会降到-50℃。通常,中国家庭的冰箱冷柜温度是-18℃。

这意味着,暖是生命的底线,是一切的前提。

为了这份有关温暖的承诺,内蒙古上下同心、集火成炬,以“怕你冷”的拳拳心意,出台“硬核”举措,狠抓具体落实……“人民至上”的诚心和“蒙古马”的实干精神汇成暖流,输送到118万平方公里的角角落落,守护2400万人三冬无虞。

“供暖要有保障,不能让老百姓挨冻”

在中国版图的北部,内蒙古绵延2400公里,像张开巨翼的雄鹰,对抗着西伯利亚冷空气的肃杀冷酷。

12个盟市,1637万人口的城镇里,遍布地表深处近5万公里的供暖管道,像血管之于人体,为生命和生命的活动提供最基本的燃料。

10月15日是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的法定供暖日。但今年,市民家的地暖提前一周就热了。

10月初,疫情来袭,呼和浩特全城静默,入冬前的首次寒潮天气紧随其后。市民安志华在家里穿起了棉衣裤,“鼻子尖儿都凉”。

全市最大的供热企业城市燃热集团喊出了“战疫保供两不误”的口号——10月7日点火启炉, 10月9日大部分居民家中见热。这是集团三个供热子公司连续第4年提前点炉。

资源富地鄂尔多斯市,比法定供热时间提前了10天。这里地处黄河“几”字弯,海拔在1100~1500米左右,夏季以“冷凉”闻名。

10月2日,当地发布蓝色预警,地面最低温度将在两天内降至0℃以下。全市9个旗区于10月1日至4日开栓供热。

此时,内蒙古东部区的暖气管已经热了整一个月。

9月1日凌晨,呼伦贝尔市下辖的额尔古纳市和根河市开始供暖,这标志着全市进入2022—2023年采暖期拉开帷幕。这是全国供暖期最长的城市,供暖期将长达9个月。

根河市被称作“中国冷极”,全年平均气温-5.3℃,极端低温-58℃,冻结期超过210天。这一天,最低气温降至-2.6℃。市民换上了棉袄棉裤。

多年来,内蒙古大部普遍按10月1日、10月15日的法定节点启动供暖。但这些年,看天供暖、提前供暖在各地已成常态。令人们更暖心的是,提前供暖并不需要多交采暖费。

“供暖要有保障,不能让老百姓挨冻。”这是今年秋天,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调研民生工作时,提出的一个目标要求。

据内蒙古媒体报道,孙绍骋履新内蒙古后,对供热工作非常重视,多次过问和强调。9月15日,孙绍骋专程来到呼和浩特市城发三合村热源厂,详细了解全市供热情况。并在自治区住建厅数字化指挥大厅检测应用中心,了解全区城市供热和住房保障情况。

岁寒最是问暖时。10月1日,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供暖,提前15天;

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阿拉善高新区、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10月8日开始供暖,提前了7天;

10月8日3时45分,华能兴安热电公司提前7天开栓供热;

乌海市热力公司10月10日开始供暖,提前了5天。

呼和浩特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李永强认为,用情温暖广大居民的举措折射出政府工作能力与质效的提升。

供暖,暖的是身体和民心

在内蒙古,供暖是检验行政效能的试金石,也往往最能斩获民心。

“今年冬天,由于疫情封控在家的我们,个个从容冷静,没有抱怨只有感恩。我们脱去了棉衣,换上了T恤,一身轻盈,一腔热血。我们重新爱上了呼和浩特的冬天和冬天里温暖的生活。”这封热烈的感谢信,是近日呼和浩特市竹园小区北区全体业主写给燃热集团城发供热公司的。

因为是开发商小锅炉供热,7栋约7.9万平米的住宅楼自建起就没热乎过,“最热就17—18度。”住户春先生说。

年复一年,603户居民一边恐惧冬季的来临,一边和开发商交涉缠斗,十余年无果。

今年夏季,在政府的协调下,集中供热大网换下了小锅炉,居民的兴奋溢出信纸:“这是我们2022年最开心、最幸福的事。”

群众习惯把供暖视为烧煤,事实上,这是一项体量巨大又要求精密到分毫的庞大工程。

就像一台巨型机器,它要求坚实稳固的结构、科学精准的举措、持续供应的动力、一丝不苟的监测,需要一系列要素的充分协调和适配,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后,才能稳定、安全、孜孜不倦的循环运转。

这其中,既要有全面协调、通盘谋划的战略眼光和机制,也要有过硬的系统性基础建设;既要有前线冲锋,也要有后方兜底;要有未雨绸缪的前瞻预判,也要有灵活机动的应急能力;既要实时把握政策环境,又要处处体察民情民意。

这是对政府智慧、理念、实力、耐心、恒心和行动力的叠加式考验。

11月24日,“草原钢城”包头市,宛如两条巨龙的双向供回水管道,东西蜿蜒43.1公里,穿过大半个城区,成功打压试水。这标志着历时4年多、投资10个多亿、克服重重困难,惠及百姓、彰显民生的“东热西输”工程圆满结束。

这条横跨包头市东河区、九原区、青山区、昆都仑区四区的集中供热环城北干线正式贯通后,沿线1600万平方米热用户从中受益。

包头是内蒙古最大的工业城市,基础硬件完备,几年前已有七大热电联产热源,集中供热面积达1.4亿多平方米,相当于一个汉中平原的面积。

问题在于,每个热源的供热区域都相对独立,一旦发生事故,不能互相救急。

在突破了供热管径最大、施工难度最大、管廊管线最长、环境最复杂、战线跨度最长“五个最”的项目难点后,这条城市供热“主动脉”的投运,实现了利用中国最大的铝合金生产基地包头铝业的发电余热,将包头市主城区各大热源联接起来,从而提高整个包头市供热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全面推行“蓝天工程”,小散乱污的小锅炉供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集中供热大格局在各地形成气候。

例如内蒙古人口最多的赤峰市,从2017年开始分两期建设中心城区环形供热管网工程,于2020年基本建设完成,形成“多源供热、分片运行、互相支援、互为备用”格局,有力保障了中心城区居民供热安全。

包头和赤峰等城市建成“主动脉”的成功和艰辛,之于内蒙古供热,不过沧海一粟。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2021年中国城市建设状况公报》,2021年,内蒙古城镇集中供热面积为9.2亿平方米,城镇供热管道长度将近4万公里。

这些隐藏在地表之下的庞大系统,除了消耗大量的煤块和天然气,也燃烧着数不清的供暖人的心血汗水。

供暖——24小时在线

供暖这件事,几乎每年、每时每刻遭遇严峻挑战。

有时危机是整体性的,辐射全区。

2021年秋天,国内煤价持续上涨,内蒙古农牧区市场煤价突破1800元/吨,有的甚至突破2000元/吨。一户农牧民一冬天的烧煤成本,比往年至少多了一倍。

一个价格的变动,好比蝴蝶扇动了翅膀,威胁的是整个内蒙古农牧区的冬天。

内蒙古农牧区人口占总人口的31.8%,取暖主要靠自己烧煤。通常,城镇居民取暖,图的是一家老小不挨冻。而在农牧区,除了日常生活,农民的大棚要燃料,牧民成千上万只牛羊也需要基本的保暖。

当发生冰雪风暴等白灾,燃料就是生命。

2021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由各盟市地方政府牵头负责,为农牧民冬季取暖提供每户不低于2吨的平价煤,确保农牧民买得起、不受冻。

“暖心煤”政策立即实施见效,全区农牧民以低于市场价一半的价格,买到了政府送到家门口的煤。

今年夏末秋初,“暖心煤”再次上路。一辆辆运煤大卡车,陆续从煤矿发往内蒙古各旗县区“暖心煤”发放点。各地的农牧民驾驶着农用四轮车,经过称重、登记、装车一系列流程之后满载而归。

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蔡木山乡白音卜罗村的李建国说:“现在煤都1600多块钱1吨,给我们补贴的是800元,煤还挺好的,有这些煤这一冬天就过去了。”

而更常见的情况是,问题像按下去又浮上来的瓢,侵扰着城镇的一个个社区,有时因为一截管道,有时是一个裂缝。

11月28日22点40分,呼和浩特市城发供热三合村分公司副经理张国梁接到电话后,来到一处正在汩汩冒热水的街面。经测试,这是一次管网漏水。

此时气温是-22℃,漏水形成了白雾,现场白茫茫一片,机械作业受到严重干扰,只能人工清掏。

空间狭小,抢修工只能趴着、蹲着、跪着、弯着腰。近10个小时的抢修后,管道二次泄漏。为了疫情期间居民的温暖,抢修人员不顾冻、累、困、饿,继续工作。

11月29日晚间,历时20小时,抢修工作终于收官,居民家中恢复了正常供暖。

入冬后,内蒙古多地下发工作要求,供热运行人员要24小时待命,抢修人员保持常态化备勤模式,遇到重大管网事故不间断抢修,尽量保证小修不超24小时,大修不过48小时。

呼和浩特市民王红霞家里的暖气不热,维修人员因楼道管控无法上门,但还是通过远程指导完成了“抢修”。

“工作人员很耐心,帮我分析故障原因,通过视频演示如何给暖气放气。”王红霞满意地说。

秋末冬初的这场疫情封控期,呼和浩特城市燃热集团启动应急预案,紧急调度1300多名职工入住厂区、车间、运营所实施闭环管理,克服小区封控造成减员1200人、封控200多个热力站的困难,24小时坚守线上和线下岗位,确保109个热源厂以及锅炉房、838座热力站、65.9万用户供热不间断。

他们身为供暖人,却时常一身冰碴子,吃冷饭也是家常便饭。

这些年,内蒙古各地供暖保障向数字化智慧化迭代升级。

12月初,巴彦淖尔市气温骤降10度以上。在临河区一处集中供热调度中心,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约180000户居民的供热管网运行数据,工作人员紧盯屏幕,监测各个站点的供水温度、供水流量等。

相关负责人卢作鹏说:“我们应用热网远程调控系统加强供热设备的巡检、供热负荷调整,保障24小时上门服务,及时做好不热、漏水等报修处置工作。”

与传统的“巡查+报修”应对模式相比,数字化智慧化的优势在于实时、靶向、预警,对问题的处置更快、更精准、更主动。

在呼和浩特,部分供热公司以小区为单位,给每个小区高、中、低端有代表性的用户安装自动测温系统,以便及时测温、及时反馈、及时处理。

今年,内蒙古住建厅要求各地强化服务意识,对百姓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及时解决,既要做到群众家里热,也要做到群众心头热,切实用细致的服务获得群众的认可。

“前两天降温,家里暖气不如往年热乎,试着打了热线电话,不到24小时就解决了。”呼和浩特滨河湾小区居民谭月新说。

冬病夏治,冬煤夏储,未雨绸缪

国庆期间,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等多地因疫情先后静默,迟滞的交通物流对供热形势再添重压。

12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住建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于新芳主持召开全区供热保障工作第4次视频会议,再次强调,要紧盯供热储煤,对燃煤锅炉供热企业的煤炭储备实行动态监控,跟踪掌握煤炭入库情况。

事实上早在夏天,自治区住建厅就派出工作组赶赴各地,敦促协调政府、热力企业和煤炭保供单位做好衔接,提高燃煤储备量和燃煤合同履约率。

检索各地工作台账可见:巴彦淖尔市派组赴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开展煤炭供应合同签订工作,8月25日全市燃煤锅炉供热企业煤源全部落实;

截至12月4日,锡林郭勒盟储煤完成111.8万吨,储煤量达到15天以上;

通辽市统一与煤矿签订供热用煤总量框架协议,保障全市41家燃煤锅炉企业147万吨的煤炭用量;

呼和浩特市各燃煤供热企业本供暖期预计用煤210万吨,在政府协调支持下,采购协议已全部签订,运煤车辆可使用绿色通道,储煤较充足;

阿拉善盟由盟行署领导牵头,部署协调策克口岸和本地煤矿为全盟储备供热煤炭……

据自治区统计局统计,为保障四季度供暖用煤,9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大幅增加,达到9937.2万吨,同比增长16.3%。

截至12月15日,自治区各盟市储煤共计367万吨,储煤量均在15天以上。

如果没有“冬煤夏储”的提前谋划,能否有一个安全温暖的冬天,必然是个问号。

住建厅这次视频会议还指出,要强化部门联动,防范可能出现的大雪封路燃煤供应不足等问题。

对此,通辽市深有体会。2021年11月初,一场70年来最强暴风雪天气袭击通辽市,给供热供水供电等城市基础设施带来巨大挑战。

今年,通辽市未雨绸缪,首先通过立法确立机制,出台全国首部关于极端天气的地方立法《通辽市极端天气应对条例》,为极端天气下供热突发事故时的预警、部门协作及抢修等工作提供法律依据。

其次,提升基础设施抗压能力,完成新建改建供热管网103.98公里,改造老旧小区供热设施90处;此外,还包括做好供热用煤保障,以及强化物资方面的应急保障。

经常遭遇白灾的,还有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和锡林郭勒盟等地。特别是呼伦贝尔的额尔古纳市,冬季漫长寒冷,常有极寒天气,最低温度在-40℃左右。为了应对灾害性天气等突发情况,当地一入秋就成立了供热突发事件抢修小分队,24小时在岗待命。

11月28日以来,呼伦贝尔根河市极寒天气持续。“11支抢修队伍、150多名抢修人员和各类车辆时刻处于24小时待命状态。”国网根河市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主任杨铁华说。

推行节能和计量收费改革,供热走进新时代

供暖也必须回应时代之问。

近年,随着大气候、城市框架和群众需求的变化,原有的供热体系和模式开始暴露出“不适配”。

对此,今年10月15日起,新修订的《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供热条例》正式施行,从顶层设计上破题。

该《条例》对供热温度、供热保障、法律责任等群众关心的供热管理和服务条款进行了明确或完善。尤其一条“低于18℃,退还热费”的规定,引起坊间热议,一些省外网民在评论区表达了羡慕之情。

在呼伦贝尔的海拉尔区,据当地媒体报道,《条例》施行后,供热市场依法治理水平有了明显提升,用热双方矛盾纠纷大幅减少,市民投诉量同比明显下降,满意度显著提升。

市民薛女士说:“去年我家室内温度低,很多时候连16℃都达不到,现在我们家室内温度能达到20℃以上。”

中国华能海拉尔热电厂营销部副主任刘岳认为:“修订后的《条例》进一步规范了供热用热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对海拉尔区城镇集中供热产业协调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让市民能够依法科学用热,享受集中供热带来的便利。”

更重要的是,顶层设计还需要解决的,是如何与“双碳”目标达成平衡。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占比长期超过70%的燃煤仍是主力热源,山东、河北、内蒙古等集中供暖面积较大的省份,其煤炭消费量也在全国排名靠前。

据清华大学建筑节能中心测算,2018年我国北方城镇供暖能耗为2.12亿吨标煤、碳排放量约为5.5亿吨,这大约相当于2亿辆小轿车一年的碳排放量。

不久前,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提到,到2025年,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可有力支撑和引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能源标准体系。

在此背景下,供暖改造进一步提上日程。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住建厅出台方案,于2022—2024年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试点供热计量改革,逐步完善供热管理智能化,建立科学合理的收费机制,探索弹性供热机制,逐步建立供热时间“弹性化”,用热方式“个性化”制度,实现按需用热。

于新芳表示,“进一步加快推进采暖计量收费改革,推行热计量收费,可以充分调动全社会科学合理用能、节能减排的积极性。既可以节约能源,降低空气污染,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贡献;又可以节约采暖费用,提高热效率,有利于缓解供热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纠纷。”

而内蒙古其他地区,则积极探索清洁能源供热,成效显著。

通辽市扎鲁特旗地处蒙东高寒地区,冬季多风寒冷,最低气温可达-30℃,供暖季长达6个月。每到供暖季,主城区七八个燃煤锅炉一启动,高高的烟囱日夜浓烟滚滚,煤烟子遍撒整个城区,遮蔽了蓝天。

2013年,作为内蒙古风电供热试点,扎鲁特旗约40万平方米区域开始用风电供热。

今年冬天虽比往年更冷,但项目辖区内的居民并不担忧。居民张先生说:“室内温度在20度以上,光脚踩在地板上,一直热乎乎的。”

风电供热替代燃煤锅炉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已在当地显现。

据蒙东协合扎鲁特旗风电场场长贲星介绍,风电供暖每平方米可减少0.029吨标煤,按4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计算,半年采暖期内可节约标煤1.2万吨,按市场价格计算,可节约资金840万元。同时,减少排放烟尘105吨、二氧化硫181吨、氮氧化物171吨、二氧化碳2.7万吨,“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有“空中三峡、风电之都”美誉的乌兰察布市,依托供应充足的风能、光能, 将新能源产业发展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用能结合起来,不断拓展工业绿能替代场景。截至目前,共实施12个风电供热项目,实际供热面积达到103.5万平方米。

赤峰市则探索“存量挖潜”,在中心城区积极推进大温差供热建设,总投资约5.93亿元,计划2028年完成。

该项目的原理在于,通过现有热电联产热源企业的乏汽吸收、既有换热站大温差技术改造、新建换热站大温差供热技术的应用和供热管网的优化建设,逐步将热网整体回水温度降到35℃及以下,实现大温差供热,在不新建热源的情况下,增加中心城区集中供热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实现“南热北输”,同时解决未来10年中心城区发展新增建筑的用热需求。

呼和浩特也在向“大温差换热”要效能。目前,大唐引热入呼工程、毫沁营热源厂和旗下营电厂引热入呼长输管网供热工程先后开工,通过使用大温差换热站,将新增清洁供热能力11480万平方米,能有效改善呼和浩特市大气环境,也能从根本上解决全市清洁热源不足的问题。

山止川行,风禾尽起。12月17日,当今冬第二轮寒潮南下,内蒙古大部最低气温普遍跌至-20℃以下,北部地区又现-40℃极寒天气。

当人们在温暖的居室里享受时下流行的“围炉煮茶”时,那些总是披星戴月的温暖守护者,又一次迎着风雪,出发了。

责任编辑:姚亚兵

在内蒙古的冬天,如果说除了吃饭,供暖是头等大事,大概没人反对。

12月15日这一天,内蒙古境内,由最西边的阿拉善盟,到最东边的呼伦贝尔市,最低气温从-18℃一路向下,跌到-41℃。与俄罗斯隔河相望的恩和俄罗斯民族乡,最低气温-42℃。当然有时,也会降到-50℃。通常,中国家庭的冰箱冷柜温度是-18℃。

这意味着,暖是生命的底线,是一切的前提。

为了这份有关温暖的承诺,内蒙古上下同心、集火成炬,以“怕你冷”的拳拳心意,出台“硬核”举措,狠抓具体落实……“人民至上”的诚心和“蒙古马”的实干精神汇成暖流,输送到118万平方公里的角角落落,守护2400万人三冬无虞。

“供暖要有保障,不能让老百姓挨冻”

在中国版图的北部,内蒙古绵延2400公里,像张开巨翼的雄鹰,对抗着西伯利亚冷空气的肃杀冷酷。

12个盟市,1637万人口的城镇里,遍布地表深处近5万公里的供暖管道,像血管之于人体,为生命和生命的活动提供最基本的燃料。

10月15日是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的法定供暖日。但今年,市民家的地暖提前一周就热了。

10月初,疫情来袭,呼和浩特全城静默,入冬前的首次寒潮天气紧随其后。市民安志华在家里穿起了棉衣裤,“鼻子尖儿都凉”。

全市最大的供热企业城市燃热集团喊出了“战疫保供两不误”的口号——10月7日点火启炉, 10月9日大部分居民家中见热。这是集团三个供热子公司连续第4年提前点炉。

资源富地鄂尔多斯市,比法定供热时间提前了10天。这里地处黄河“几”字弯,海拔在1100~1500米左右,夏季以“冷凉”闻名。

10月2日,当地发布蓝色预警,地面最低温度将在两天内降至0℃以下。全市9个旗区于10月1日至4日开栓供热。

此时,内蒙古东部区的暖气管已经热了整一个月。

9月1日凌晨,呼伦贝尔市下辖的额尔古纳市和根河市开始供暖,这标志着全市进入2022—2023年采暖期拉开帷幕。这是全国供暖期最长的城市,供暖期将长达9个月。

根河市被称作“中国冷极”,全年平均气温-5.3℃,极端低温-58℃,冻结期超过210天。这一天,最低气温降至-2.6℃。市民换上了棉袄棉裤。

多年来,内蒙古大部普遍按10月1日、10月15日的法定节点启动供暖。但这些年,看天供暖、提前供暖在各地已成常态。令人们更暖心的是,提前供暖并不需要多交采暖费。

“供暖要有保障,不能让老百姓挨冻。”这是今年秋天,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调研民生工作时,提出的一个目标要求。

据内蒙古媒体报道,孙绍骋履新内蒙古后,对供热工作非常重视,多次过问和强调。9月15日,孙绍骋专程来到呼和浩特市城发三合村热源厂,详细了解全市供热情况。并在自治区住建厅数字化指挥大厅检测应用中心,了解全区城市供热和住房保障情况。

岁寒最是问暖时。10月1日,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供暖,提前15天;

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阿拉善高新区、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10月8日开始供暖,提前了7天;

10月8日3时45分,华能兴安热电公司提前7天开栓供热;

乌海市热力公司10月10日开始供暖,提前了5天。

呼和浩特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李永强认为,用情温暖广大居民的举措折射出政府工作能力与质效的提升。

供暖,暖的是身体和民心

在内蒙古,供暖是检验行政效能的试金石,也往往最能斩获民心。

“今年冬天,由于疫情封控在家的我们,个个从容冷静,没有抱怨只有感恩。我们脱去了棉衣,换上了T恤,一身轻盈,一腔热血。我们重新爱上了呼和浩特的冬天和冬天里温暖的生活。”这封热烈的感谢信,是近日呼和浩特市竹园小区北区全体业主写给燃热集团城发供热公司的。

因为是开发商小锅炉供热,7栋约7.9万平米的住宅楼自建起就没热乎过,“最热就17—18度。”住户春先生说。

年复一年,603户居民一边恐惧冬季的来临,一边和开发商交涉缠斗,十余年无果。

今年夏季,在政府的协调下,集中供热大网换下了小锅炉,居民的兴奋溢出信纸:“这是我们2022年最开心、最幸福的事。”

群众习惯把供暖视为烧煤,事实上,这是一项体量巨大又要求精密到分毫的庞大工程。

就像一台巨型机器,它要求坚实稳固的结构、科学精准的举措、持续供应的动力、一丝不苟的监测,需要一系列要素的充分协调和适配,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后,才能稳定、安全、孜孜不倦的循环运转。

这其中,既要有全面协调、通盘谋划的战略眼光和机制,也要有过硬的系统性基础建设;既要有前线冲锋,也要有后方兜底;要有未雨绸缪的前瞻预判,也要有灵活机动的应急能力;既要实时把握政策环境,又要处处体察民情民意。

这是对政府智慧、理念、实力、耐心、恒心和行动力的叠加式考验。

11月24日,“草原钢城”包头市,宛如两条巨龙的双向供回水管道,东西蜿蜒43.1公里,穿过大半个城区,成功打压试水。这标志着历时4年多、投资10个多亿、克服重重困难,惠及百姓、彰显民生的“东热西输”工程圆满结束。

这条横跨包头市东河区、九原区、青山区、昆都仑区四区的集中供热环城北干线正式贯通后,沿线1600万平方米热用户从中受益。

包头是内蒙古最大的工业城市,基础硬件完备,几年前已有七大热电联产热源,集中供热面积达1.4亿多平方米,相当于一个汉中平原的面积。

问题在于,每个热源的供热区域都相对独立,一旦发生事故,不能互相救急。

在突破了供热管径最大、施工难度最大、管廊管线最长、环境最复杂、战线跨度最长“五个最”的项目难点后,这条城市供热“主动脉”的投运,实现了利用中国最大的铝合金生产基地包头铝业的发电余热,将包头市主城区各大热源联接起来,从而提高整个包头市供热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全面推行“蓝天工程”,小散乱污的小锅炉供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集中供热大格局在各地形成气候。

例如内蒙古人口最多的赤峰市,从2017年开始分两期建设中心城区环形供热管网工程,于2020年基本建设完成,形成“多源供热、分片运行、互相支援、互为备用”格局,有力保障了中心城区居民供热安全。

包头和赤峰等城市建成“主动脉”的成功和艰辛,之于内蒙古供热,不过沧海一粟。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2021年中国城市建设状况公报》,2021年,内蒙古城镇集中供热面积为9.2亿平方米,城镇供热管道长度将近4万公里。

这些隐藏在地表之下的庞大系统,除了消耗大量的煤块和天然气,也燃烧着数不清的供暖人的心血汗水。

供暖——24小时在线

供暖这件事,几乎每年、每时每刻遭遇严峻挑战。

有时危机是整体性的,辐射全区。

2021年秋天,国内煤价持续上涨,内蒙古农牧区市场煤价突破1800元/吨,有的甚至突破2000元/吨。一户农牧民一冬天的烧煤成本,比往年至少多了一倍。

一个价格的变动,好比蝴蝶扇动了翅膀,威胁的是整个内蒙古农牧区的冬天。

内蒙古农牧区人口占总人口的31.8%,取暖主要靠自己烧煤。通常,城镇居民取暖,图的是一家老小不挨冻。而在农牧区,除了日常生活,农民的大棚要燃料,牧民成千上万只牛羊也需要基本的保暖。

当发生冰雪风暴等白灾,燃料就是生命。

2021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由各盟市地方政府牵头负责,为农牧民冬季取暖提供每户不低于2吨的平价煤,确保农牧民买得起、不受冻。

“暖心煤”政策立即实施见效,全区农牧民以低于市场价一半的价格,买到了政府送到家门口的煤。

今年夏末秋初,“暖心煤”再次上路。一辆辆运煤大卡车,陆续从煤矿发往内蒙古各旗县区“暖心煤”发放点。各地的农牧民驾驶着农用四轮车,经过称重、登记、装车一系列流程之后满载而归。

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蔡木山乡白音卜罗村的李建国说:“现在煤都1600多块钱1吨,给我们补贴的是800元,煤还挺好的,有这些煤这一冬天就过去了。”

而更常见的情况是,问题像按下去又浮上来的瓢,侵扰着城镇的一个个社区,有时因为一截管道,有时是一个裂缝。

11月28日22点40分,呼和浩特市城发供热三合村分公司副经理张国梁接到电话后,来到一处正在汩汩冒热水的街面。经测试,这是一次管网漏水。

此时气温是-22℃,漏水形成了白雾,现场白茫茫一片,机械作业受到严重干扰,只能人工清掏。

空间狭小,抢修工只能趴着、蹲着、跪着、弯着腰。近10个小时的抢修后,管道二次泄漏。为了疫情期间居民的温暖,抢修人员不顾冻、累、困、饿,继续工作。

11月29日晚间,历时20小时,抢修工作终于收官,居民家中恢复了正常供暖。

入冬后,内蒙古多地下发工作要求,供热运行人员要24小时待命,抢修人员保持常态化备勤模式,遇到重大管网事故不间断抢修,尽量保证小修不超24小时,大修不过48小时。

呼和浩特市民王红霞家里的暖气不热,维修人员因楼道管控无法上门,但还是通过远程指导完成了“抢修”。

“工作人员很耐心,帮我分析故障原因,通过视频演示如何给暖气放气。”王红霞满意地说。

秋末冬初的这场疫情封控期,呼和浩特城市燃热集团启动应急预案,紧急调度1300多名职工入住厂区、车间、运营所实施闭环管理,克服小区封控造成减员1200人、封控200多个热力站的困难,24小时坚守线上和线下岗位,确保109个热源厂以及锅炉房、838座热力站、65.9万用户供热不间断。

他们身为供暖人,却时常一身冰碴子,吃冷饭也是家常便饭。

这些年,内蒙古各地供暖保障向数字化智慧化迭代升级。

12月初,巴彦淖尔市气温骤降10度以上。在临河区一处集中供热调度中心,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约180000户居民的供热管网运行数据,工作人员紧盯屏幕,监测各个站点的供水温度、供水流量等。

相关负责人卢作鹏说:“我们应用热网远程调控系统加强供热设备的巡检、供热负荷调整,保障24小时上门服务,及时做好不热、漏水等报修处置工作。”

与传统的“巡查+报修”应对模式相比,数字化智慧化的优势在于实时、靶向、预警,对问题的处置更快、更精准、更主动。

在呼和浩特,部分供热公司以小区为单位,给每个小区高、中、低端有代表性的用户安装自动测温系统,以便及时测温、及时反馈、及时处理。

今年,内蒙古住建厅要求各地强化服务意识,对百姓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及时解决,既要做到群众家里热,也要做到群众心头热,切实用细致的服务获得群众的认可。

“前两天降温,家里暖气不如往年热乎,试着打了热线电话,不到24小时就解决了。”呼和浩特滨河湾小区居民谭月新说。

冬病夏治,冬煤夏储,未雨绸缪

国庆期间,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等多地因疫情先后静默,迟滞的交通物流对供热形势再添重压。

12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住建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于新芳主持召开全区供热保障工作第4次视频会议,再次强调,要紧盯供热储煤,对燃煤锅炉供热企业的煤炭储备实行动态监控,跟踪掌握煤炭入库情况。

事实上早在夏天,自治区住建厅就派出工作组赶赴各地,敦促协调政府、热力企业和煤炭保供单位做好衔接,提高燃煤储备量和燃煤合同履约率。

检索各地工作台账可见:巴彦淖尔市派组赴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开展煤炭供应合同签订工作,8月25日全市燃煤锅炉供热企业煤源全部落实;

截至12月4日,锡林郭勒盟储煤完成111.8万吨,储煤量达到15天以上;

通辽市统一与煤矿签订供热用煤总量框架协议,保障全市41家燃煤锅炉企业147万吨的煤炭用量;

呼和浩特市各燃煤供热企业本供暖期预计用煤210万吨,在政府协调支持下,采购协议已全部签订,运煤车辆可使用绿色通道,储煤较充足;

阿拉善盟由盟行署领导牵头,部署协调策克口岸和本地煤矿为全盟储备供热煤炭……

据自治区统计局统计,为保障四季度供暖用煤,9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大幅增加,达到9937.2万吨,同比增长16.3%。

截至12月15日,自治区各盟市储煤共计367万吨,储煤量均在15天以上。

如果没有“冬煤夏储”的提前谋划,能否有一个安全温暖的冬天,必然是个问号。

住建厅这次视频会议还指出,要强化部门联动,防范可能出现的大雪封路燃煤供应不足等问题。

对此,通辽市深有体会。2021年11月初,一场70年来最强暴风雪天气袭击通辽市,给供热供水供电等城市基础设施带来巨大挑战。

今年,通辽市未雨绸缪,首先通过立法确立机制,出台全国首部关于极端天气的地方立法《通辽市极端天气应对条例》,为极端天气下供热突发事故时的预警、部门协作及抢修等工作提供法律依据。

其次,提升基础设施抗压能力,完成新建改建供热管网103.98公里,改造老旧小区供热设施90处;此外,还包括做好供热用煤保障,以及强化物资方面的应急保障。

经常遭遇白灾的,还有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和锡林郭勒盟等地。特别是呼伦贝尔的额尔古纳市,冬季漫长寒冷,常有极寒天气,最低温度在-40℃左右。为了应对灾害性天气等突发情况,当地一入秋就成立了供热突发事件抢修小分队,24小时在岗待命。

11月28日以来,呼伦贝尔根河市极寒天气持续。“11支抢修队伍、150多名抢修人员和各类车辆时刻处于24小时待命状态。”国网根河市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主任杨铁华说。

推行节能和计量收费改革,供热走进新时代

供暖也必须回应时代之问。

近年,随着大气候、城市框架和群众需求的变化,原有的供热体系和模式开始暴露出“不适配”。

对此,今年10月15日起,新修订的《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供热条例》正式施行,从顶层设计上破题。

该《条例》对供热温度、供热保障、法律责任等群众关心的供热管理和服务条款进行了明确或完善。尤其一条“低于18℃,退还热费”的规定,引起坊间热议,一些省外网民在评论区表达了羡慕之情。

在呼伦贝尔的海拉尔区,据当地媒体报道,《条例》施行后,供热市场依法治理水平有了明显提升,用热双方矛盾纠纷大幅减少,市民投诉量同比明显下降,满意度显著提升。

市民薛女士说:“去年我家室内温度低,很多时候连16℃都达不到,现在我们家室内温度能达到20℃以上。”

中国华能海拉尔热电厂营销部副主任刘岳认为:“修订后的《条例》进一步规范了供热用热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对海拉尔区城镇集中供热产业协调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让市民能够依法科学用热,享受集中供热带来的便利。”

更重要的是,顶层设计还需要解决的,是如何与“双碳”目标达成平衡。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占比长期超过70%的燃煤仍是主力热源,山东、河北、内蒙古等集中供暖面积较大的省份,其煤炭消费量也在全国排名靠前。

据清华大学建筑节能中心测算,2018年我国北方城镇供暖能耗为2.12亿吨标煤、碳排放量约为5.5亿吨,这大约相当于2亿辆小轿车一年的碳排放量。

不久前,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提到,到2025年,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可有力支撑和引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能源标准体系。

在此背景下,供暖改造进一步提上日程。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住建厅出台方案,于2022—2024年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试点供热计量改革,逐步完善供热管理智能化,建立科学合理的收费机制,探索弹性供热机制,逐步建立供热时间“弹性化”,用热方式“个性化”制度,实现按需用热。

于新芳表示,“进一步加快推进采暖计量收费改革,推行热计量收费,可以充分调动全社会科学合理用能、节能减排的积极性。既可以节约能源,降低空气污染,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贡献;又可以节约采暖费用,提高热效率,有利于缓解供热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纠纷。”

而内蒙古其他地区,则积极探索清洁能源供热,成效显著。

通辽市扎鲁特旗地处蒙东高寒地区,冬季多风寒冷,最低气温可达-30℃,供暖季长达6个月。每到供暖季,主城区七八个燃煤锅炉一启动,高高的烟囱日夜浓烟滚滚,煤烟子遍撒整个城区,遮蔽了蓝天。

2013年,作为内蒙古风电供热试点,扎鲁特旗约40万平方米区域开始用风电供热。

今年冬天虽比往年更冷,但项目辖区内的居民并不担忧。居民张先生说:“室内温度在20度以上,光脚踩在地板上,一直热乎乎的。”

风电供热替代燃煤锅炉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已在当地显现。

据蒙东协合扎鲁特旗风电场场长贲星介绍,风电供暖每平方米可减少0.029吨标煤,按4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计算,半年采暖期内可节约标煤1.2万吨,按市场价格计算,可节约资金840万元。同时,减少排放烟尘105吨、二氧化硫181吨、氮氧化物171吨、二氧化碳2.7万吨,“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有“空中三峡、风电之都”美誉的乌兰察布市,依托供应充足的风能、光能, 将新能源产业发展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用能结合起来,不断拓展工业绿能替代场景。截至目前,共实施12个风电供热项目,实际供热面积达到103.5万平方米。

赤峰市则探索“存量挖潜”,在中心城区积极推进大温差供热建设,总投资约5.93亿元,计划2028年完成。

该项目的原理在于,通过现有热电联产热源企业的乏汽吸收、既有换热站大温差技术改造、新建换热站大温差供热技术的应用和供热管网的优化建设,逐步将热网整体回水温度降到35℃及以下,实现大温差供热,在不新建热源的情况下,增加中心城区集中供热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实现“南热北输”,同时解决未来10年中心城区发展新增建筑的用热需求。

呼和浩特也在向“大温差换热”要效能。目前,大唐引热入呼工程、毫沁营热源厂和旗下营电厂引热入呼长输管网供热工程先后开工,通过使用大温差换热站,将新增清洁供热能力11480万平方米,能有效改善呼和浩特市大气环境,也能从根本上解决全市清洁热源不足的问题。

山止川行,风禾尽起。12月17日,当今冬第二轮寒潮南下,内蒙古大部最低气温普遍跌至-20℃以下,北部地区又现-40℃极寒天气。

当人们在温暖的居室里享受时下流行的“围炉煮茶”时,那些总是披星戴月的温暖守护者,又一次迎着风雪,出发了。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