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进而有为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2022年内蒙古经济发展述评(下篇)

2022-12-21 08:13 正北方网—《内蒙古日报》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建设中的龙马高端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包头金属深加工园区施工现场又开始忙碌起来:挖掘机在轰鸣声中铲起铲落,运输车辆穿梭往来,施工人员马不停蹄地铆焊车间钢结构……一座亩均产值约1800万元,集生产、加工、销售、配送、维修于一体的风电装备全产业链基地呼之欲出。

12月9日,“链”上鄂尔多斯—2023鄂尔多斯市商贸文旅专场线上招商推介会举行。推介会还在北京、上海、广东、天津、陕西、四川、山东等地设了分会场,200多家商贸流通、文旅重点企业及行业协会受邀参加。鄂尔多斯盛情邀约各界人士前来这座“温暖之城”观光旅游、投资兴业,携手向未来。

“现杀的白条鸡,特惠价八块八一斤!”“给我来一只!”同日上午,呼和浩特市家家悦超市金桥店刚一复商复市就迎来“满堂客”,果蔬、粮油摊位前顾客络绎不绝。呼和浩特消费市场持续回温,烟火气升腾起来。

寒冬中的内蒙古,干事创业的热力值拉满。随着国家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调整,在各项利好政策的助推下,内蒙古各地变“猫冬”为“忙冬”,全力按下经济复苏“快进键”。而回首一年来,内蒙古牢记“国之大者”,从更好服务和保障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出发,不断推进落实党中央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全区经济在战胜挑战中发展、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不断承压中砥砺前行,在历经考验中发展壮大,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道路上爬坡过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牢、底气更足、动力更强。

抓项目  稳投资  筑牢经济“压舱石”

今年以来,我区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大考面前,内蒙古如何应变局、开新局?

面对大考,内蒙古审时度势。去年底,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开门见山——把稳增长特别是稳定工业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面对大考,内蒙古沉着应战。今年2月7日,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内蒙古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内蒙古立志要以营商环境的优化升级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保障和促进全区经济稳字当头、稳中有进、提质增效。

面对大考,内蒙古实干作为。4月8日,自治区2022年推进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在鄂尔多斯市隆重举行,全区12个盟市同频共振,一起按下重大项目集中开复工“快进键”,向外界传递出“高质量发展”“稳中求进”和“一起向未来”的强烈信号。

投资稳则经济稳,项目进则全局进。内蒙古牢牢抓住重大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稳投资、强实体,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为稳住经济基本盘提供强力支撑。

强化规划引领。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路线图,内蒙古形成“前期谋划—中期跟踪—后期落地”的规划项目储备实施机制,挂单推进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自治区“十四五”规划459项重大行动计划。

强化政策支撑。内蒙古先后出台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相关政策措施,出台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等,推动每项政策都有具体项目作支撑。

强化招商引资。内蒙古建立了自治区级领导任“链长”和“两图两库两表”工作机制,围绕自治区8个产业集群和首批12条重点产业链以及各地区优势特色产业领域,着力引进“延链、补链、强链、建链”项目。

理念的变革,标注思想深度,决定行动力度。

“全面起底、分类处置、限时办结……”8月15日至19日,内蒙古接连召开5场新闻发布会,宣布对内蒙古的待批项目、“半拉子”工程、闲置土地、沉淀资金、开发区建设五个方面进行大起底。直面问题、动真碰硬、铁腕出击、力度空前,一场推动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列大行动全面开启。

“我们推动各盟市、各部门结合‘五个大起底’工作,进一步梳理并利用好大起底行动形成的新完成审批、新盘活资产、新可用土地、新能用资金、新利用园区资源等建设要素,全力支持新谋划储备的高质量项目,推动资金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流向高质高效领域。”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说。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于变局中开新局,内蒙古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了主动、占据了先机。今年全区建设政府投资5000万元以上、企业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343个,总投资2.7万亿元,实现了量质齐升。

在重大项目支撑下,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在去年高增长基数的前提下,今年实行了更大突破,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8%,增速保持全国首位。

“从固定投资结构看,交通运输业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速都高于全部投资增速,特别是制造业投资实现了50.3%的快速增长。”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处处长杜勇锋说。

2022年,内蒙古不仅保持了经济稳中有进,同时在落实好党中央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方面积极作为:厚植“北疆绿”、增色“中国蓝”,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日益牢固;温暖千座城、点亮万家灯,外送电量连续17年领跑全国,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尽显担当;继续积极建设国家重要的“粮仓”“肉库”“奶罐”“绒都”,“名特优新”农畜产品总数位居全国第一,“蒙字号”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愈加巩固;服务双循环、联通内与外,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活力彰显;守好“北大门”、建好“护城河”,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更加稳固。

优环境  延链条  激发经济新动能

企业稳则经济稳。企业是经济运行的细胞,几百万市场主体构成经济发展的中坚。自治区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以顶层设计思路,点燃更多政策“篝火”,温暖市场主体,稳定发展预期。

2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以更优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行动方案》(简称3.0方案)发布实施,智慧审批、智慧监管、智慧服务由蓝图变为现实。

9月27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降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等提出6个方面22项政策措施。

10月15日,自治区政府下发《关于印发自治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工作方案的通知》(内政办发〔2022〕74号),旨在更好地帮助广大市场主体解难题、渡难关、复元气、增活力。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内蒙古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发力。“营商环境好了”,成为市场主体的共识。

“去年贷款40万元发展养殖业,因为疫情影响资金有些周转不开,眼看要到期还本,正发愁呢,银行推出延期还本续贷的好政策,解了燃眉之急!”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杭锦大众村镇银行伊和乌素支行营业大厅,个体工商户郭万良高兴地说。

一个个市场主体,连接着经济命脉与城乡循环,关系着人们的柴米油盐、三餐四季。今年以来,全区各部门在“蒙企通”平台发布9000余条惠企政策;自治区税务系统全面落实“便民办税春风行动”82条措施、优化营商环境33项举措;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下发《大力支持个体工商户尽快复工复产七条措施》;全区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活水润百业”等活动,疫情期间出台10项金融举措稳经济大盘,向2000余家餐饮零售、文化旅游等遇困企业精准注入“金融活水”……

内蒙古上下合力,正以营商环境的“优”,促进市场主体的“活”,带动投资项目的“增”,保障和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提质增效。截至11月末,全区实有市场主体251.48万户,同比增长5.74%。

要增量更要质量!全区各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着力把结构调过来、功能转过来、质量提上来。

昔日“一煤独大”的鄂尔多斯市,如今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现代煤化工基地,煤炭深加工产业链、煤基新兴产业链水平走进世界前列,“风光氢储车”产业集群风生水起。

“中国乳都”呼和浩特市走出伊利、蒙牛两大世界乳业十强企业,乳品产销研发链由国内200多个地市延伸至“一带一路”沿线及五大洲。蒙牛乳业还成为刚刚落幕的卡塔尔世界杯全球赞助商。

阿拉善盟建成世界最大的高端靛蓝生产基地,全球每10条经典“蓝”牛仔裤,有9条用阿拉善的靛蓝剂染成。

巴彦淖尔市“天赋河套”绿色农畜产品畅销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区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前10个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18.9%、28.7%、42.2%。

促外贸  增容量  扩大开放“朋友圈”

巍巍国门下,汽笛声长鸣。1291次中欧班列满载2215吨日用百货,经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呼啸出境,开往波兰马拉舍维奇。今年8月,出入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中欧班列数量正式突破万列大关。

一列列“钢铁驼队”翻越千山万水,连接起亚欧及整个世界,内蒙古联通内外的“交通网”越织越密,区域协作的“关系网”越扩越大。

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内蒙古无一缺席。

8月31日至9月5日在北京举办的“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内蒙古展厅人气爆棚,两场专题会更是吸粉无数: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与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了“京”久不息·筑“蒙”文旅——京蒙携手创未来 京蒙文旅产业协作推介活动,签约意向金额21.9亿元。在以“京蒙协作 走进北京”为主题的推介会上,与会企业与我区共签订29个京蒙合作项目,签约意向金额1.28亿元。

2022年第131届广交会转战线上,内蒙古交易团云端显身手,738.7万美元的成交金额再创新高。

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内蒙古牢记嘱托,一路走来,乘开放之势,聚发展之能。

跨境电商作为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是我国外贸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内蒙古外贸发展的中坚力量。内蒙古打破跨境电商规模小、政策激励作用不明显等瓶颈,力促跨境电商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截至目前,在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六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内蒙古已经有呼和浩特、赤峰、满洲里、鄂尔多斯、包头五地入列,获批数位列西北、华北地区第一位。2022年截至目前,全区跨境电商业务规模实现15亿元,较2021年全年增长3.3倍。

“今年,对于自治区而言,经济下行压力叠加疫情因素,发展任务愈加艰巨。然而压力之下,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内蒙古蓄势发力,一举实现前11个月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9.5%的亮眼成绩,提前一个月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展现出其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自治区商务厅有关负责人指出。

稳增长,促消费。今年,内蒙古重点打造一批吸聚人气的消费促进系列活动平台。前11个月,4890场线上线下融合消费活动有序开展,实现销售额287亿元。全国消费促进月、国际消费季、金秋消费季、嗨购青城、约惠鹿城、赤峰安心消费节、乐购鄂尔多斯等多种主题活动精彩纷呈。前11个月全区共发放消费券2.73亿元,核销2.2亿元,带动消费24.7亿元,消费带动比达到1:11,有力拉动了消费增长。

成绩斐然,不足犹存。“我区经济增长持续恢复基础还不牢固,下游需求不足逐步显现、消费需求持续不振、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不减、就业形势承压等问题不容忽视。”杜勇锋指出,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区将围绕“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目标,深化落实优化疫情防控政策,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经济恢复基础将有望进一步夯实。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和路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统部署了2023年经济工作,内蒙古将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完成党中央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坚持战略自信,坚定发展信心,顶住压力、练好内功、站稳脚跟,坚持稳中求进,努力推动我区经济在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上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记者  李永桃)

责任编辑:张彬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建设中的龙马高端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包头金属深加工园区施工现场又开始忙碌起来:挖掘机在轰鸣声中铲起铲落,运输车辆穿梭往来,施工人员马不停蹄地铆焊车间钢结构……一座亩均产值约1800万元,集生产、加工、销售、配送、维修于一体的风电装备全产业链基地呼之欲出。

12月9日,“链”上鄂尔多斯—2023鄂尔多斯市商贸文旅专场线上招商推介会举行。推介会还在北京、上海、广东、天津、陕西、四川、山东等地设了分会场,200多家商贸流通、文旅重点企业及行业协会受邀参加。鄂尔多斯盛情邀约各界人士前来这座“温暖之城”观光旅游、投资兴业,携手向未来。

“现杀的白条鸡,特惠价八块八一斤!”“给我来一只!”同日上午,呼和浩特市家家悦超市金桥店刚一复商复市就迎来“满堂客”,果蔬、粮油摊位前顾客络绎不绝。呼和浩特消费市场持续回温,烟火气升腾起来。

寒冬中的内蒙古,干事创业的热力值拉满。随着国家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调整,在各项利好政策的助推下,内蒙古各地变“猫冬”为“忙冬”,全力按下经济复苏“快进键”。而回首一年来,内蒙古牢记“国之大者”,从更好服务和保障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出发,不断推进落实党中央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全区经济在战胜挑战中发展、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不断承压中砥砺前行,在历经考验中发展壮大,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道路上爬坡过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牢、底气更足、动力更强。

抓项目  稳投资  筑牢经济“压舱石”

今年以来,我区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大考面前,内蒙古如何应变局、开新局?

面对大考,内蒙古审时度势。去年底,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开门见山——把稳增长特别是稳定工业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面对大考,内蒙古沉着应战。今年2月7日,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内蒙古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内蒙古立志要以营商环境的优化升级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保障和促进全区经济稳字当头、稳中有进、提质增效。

面对大考,内蒙古实干作为。4月8日,自治区2022年推进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在鄂尔多斯市隆重举行,全区12个盟市同频共振,一起按下重大项目集中开复工“快进键”,向外界传递出“高质量发展”“稳中求进”和“一起向未来”的强烈信号。

投资稳则经济稳,项目进则全局进。内蒙古牢牢抓住重大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稳投资、强实体,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为稳住经济基本盘提供强力支撑。

强化规划引领。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路线图,内蒙古形成“前期谋划—中期跟踪—后期落地”的规划项目储备实施机制,挂单推进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自治区“十四五”规划459项重大行动计划。

强化政策支撑。内蒙古先后出台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相关政策措施,出台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等,推动每项政策都有具体项目作支撑。

强化招商引资。内蒙古建立了自治区级领导任“链长”和“两图两库两表”工作机制,围绕自治区8个产业集群和首批12条重点产业链以及各地区优势特色产业领域,着力引进“延链、补链、强链、建链”项目。

理念的变革,标注思想深度,决定行动力度。

“全面起底、分类处置、限时办结……”8月15日至19日,内蒙古接连召开5场新闻发布会,宣布对内蒙古的待批项目、“半拉子”工程、闲置土地、沉淀资金、开发区建设五个方面进行大起底。直面问题、动真碰硬、铁腕出击、力度空前,一场推动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列大行动全面开启。

“我们推动各盟市、各部门结合‘五个大起底’工作,进一步梳理并利用好大起底行动形成的新完成审批、新盘活资产、新可用土地、新能用资金、新利用园区资源等建设要素,全力支持新谋划储备的高质量项目,推动资金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流向高质高效领域。”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说。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于变局中开新局,内蒙古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了主动、占据了先机。今年全区建设政府投资5000万元以上、企业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343个,总投资2.7万亿元,实现了量质齐升。

在重大项目支撑下,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在去年高增长基数的前提下,今年实行了更大突破,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8%,增速保持全国首位。

“从固定投资结构看,交通运输业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速都高于全部投资增速,特别是制造业投资实现了50.3%的快速增长。”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处处长杜勇锋说。

2022年,内蒙古不仅保持了经济稳中有进,同时在落实好党中央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方面积极作为:厚植“北疆绿”、增色“中国蓝”,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日益牢固;温暖千座城、点亮万家灯,外送电量连续17年领跑全国,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尽显担当;继续积极建设国家重要的“粮仓”“肉库”“奶罐”“绒都”,“名特优新”农畜产品总数位居全国第一,“蒙字号”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愈加巩固;服务双循环、联通内与外,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活力彰显;守好“北大门”、建好“护城河”,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更加稳固。

优环境  延链条  激发经济新动能

企业稳则经济稳。企业是经济运行的细胞,几百万市场主体构成经济发展的中坚。自治区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以顶层设计思路,点燃更多政策“篝火”,温暖市场主体,稳定发展预期。

2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以更优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行动方案》(简称3.0方案)发布实施,智慧审批、智慧监管、智慧服务由蓝图变为现实。

9月27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降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等提出6个方面22项政策措施。

10月15日,自治区政府下发《关于印发自治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工作方案的通知》(内政办发〔2022〕74号),旨在更好地帮助广大市场主体解难题、渡难关、复元气、增活力。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内蒙古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发力。“营商环境好了”,成为市场主体的共识。

“去年贷款40万元发展养殖业,因为疫情影响资金有些周转不开,眼看要到期还本,正发愁呢,银行推出延期还本续贷的好政策,解了燃眉之急!”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杭锦大众村镇银行伊和乌素支行营业大厅,个体工商户郭万良高兴地说。

一个个市场主体,连接着经济命脉与城乡循环,关系着人们的柴米油盐、三餐四季。今年以来,全区各部门在“蒙企通”平台发布9000余条惠企政策;自治区税务系统全面落实“便民办税春风行动”82条措施、优化营商环境33项举措;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下发《大力支持个体工商户尽快复工复产七条措施》;全区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活水润百业”等活动,疫情期间出台10项金融举措稳经济大盘,向2000余家餐饮零售、文化旅游等遇困企业精准注入“金融活水”……

内蒙古上下合力,正以营商环境的“优”,促进市场主体的“活”,带动投资项目的“增”,保障和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提质增效。截至11月末,全区实有市场主体251.48万户,同比增长5.74%。

要增量更要质量!全区各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着力把结构调过来、功能转过来、质量提上来。

昔日“一煤独大”的鄂尔多斯市,如今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现代煤化工基地,煤炭深加工产业链、煤基新兴产业链水平走进世界前列,“风光氢储车”产业集群风生水起。

“中国乳都”呼和浩特市走出伊利、蒙牛两大世界乳业十强企业,乳品产销研发链由国内200多个地市延伸至“一带一路”沿线及五大洲。蒙牛乳业还成为刚刚落幕的卡塔尔世界杯全球赞助商。

阿拉善盟建成世界最大的高端靛蓝生产基地,全球每10条经典“蓝”牛仔裤,有9条用阿拉善的靛蓝剂染成。

巴彦淖尔市“天赋河套”绿色农畜产品畅销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区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前10个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18.9%、28.7%、42.2%。

促外贸  增容量  扩大开放“朋友圈”

巍巍国门下,汽笛声长鸣。1291次中欧班列满载2215吨日用百货,经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呼啸出境,开往波兰马拉舍维奇。今年8月,出入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中欧班列数量正式突破万列大关。

一列列“钢铁驼队”翻越千山万水,连接起亚欧及整个世界,内蒙古联通内外的“交通网”越织越密,区域协作的“关系网”越扩越大。

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内蒙古无一缺席。

8月31日至9月5日在北京举办的“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内蒙古展厅人气爆棚,两场专题会更是吸粉无数: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与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了“京”久不息·筑“蒙”文旅——京蒙携手创未来 京蒙文旅产业协作推介活动,签约意向金额21.9亿元。在以“京蒙协作 走进北京”为主题的推介会上,与会企业与我区共签订29个京蒙合作项目,签约意向金额1.28亿元。

2022年第131届广交会转战线上,内蒙古交易团云端显身手,738.7万美元的成交金额再创新高。

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内蒙古牢记嘱托,一路走来,乘开放之势,聚发展之能。

跨境电商作为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是我国外贸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内蒙古外贸发展的中坚力量。内蒙古打破跨境电商规模小、政策激励作用不明显等瓶颈,力促跨境电商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截至目前,在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六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内蒙古已经有呼和浩特、赤峰、满洲里、鄂尔多斯、包头五地入列,获批数位列西北、华北地区第一位。2022年截至目前,全区跨境电商业务规模实现15亿元,较2021年全年增长3.3倍。

“今年,对于自治区而言,经济下行压力叠加疫情因素,发展任务愈加艰巨。然而压力之下,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内蒙古蓄势发力,一举实现前11个月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9.5%的亮眼成绩,提前一个月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展现出其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自治区商务厅有关负责人指出。

稳增长,促消费。今年,内蒙古重点打造一批吸聚人气的消费促进系列活动平台。前11个月,4890场线上线下融合消费活动有序开展,实现销售额287亿元。全国消费促进月、国际消费季、金秋消费季、嗨购青城、约惠鹿城、赤峰安心消费节、乐购鄂尔多斯等多种主题活动精彩纷呈。前11个月全区共发放消费券2.73亿元,核销2.2亿元,带动消费24.7亿元,消费带动比达到1:11,有力拉动了消费增长。

成绩斐然,不足犹存。“我区经济增长持续恢复基础还不牢固,下游需求不足逐步显现、消费需求持续不振、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不减、就业形势承压等问题不容忽视。”杜勇锋指出,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区将围绕“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目标,深化落实优化疫情防控政策,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经济恢复基础将有望进一步夯实。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和路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统部署了2023年经济工作,内蒙古将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完成党中央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坚持战略自信,坚定发展信心,顶住压力、练好内功、站稳脚跟,坚持稳中求进,努力推动我区经济在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上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记者  李永桃)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