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粮票故事

2022-12-22 10:05 扬子晚报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里,狂人问路人:“从来如此,便对么?”这是惊天一问,不是狂人,问不出来。有很多东西,因为“从来如此”,根本就没有想到问过。比如粮票,因为从我记事时开始,就是有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以为,从古到今,不论中外,都有粮票一说,不知道那是物质匮乏的产物。有道是习惯成自然,等到粮票废弃不用了,我还觉得哪儿有点不对。

在我上大学以前,但凡买与粮食沾边的东西,都要粮票,光有钞票,恐怕就得饿死。没粮票下馆子是不成的,要买一些加工过又非即食的食物,像饼干蛋糕之类,没粮票也不行。我到现在还记得,称一斤“蜜三刀”,收四两粮票。既是一斤,为何收四两呢?想来做得一斤,用面粉四两——这是我猜的。

全国粮票可以走遍中国,地方粮票则只在某个地区管用,江苏粮票到了上海就无效。各个地方粮票的单位还不一样,比如江苏粮票,最小的单位是一两,上海则还有五钱、二两五的粮票。我头一次去上海有这发现,回来还曾举为上海人“小气”的证据。由全国、地方之分,衍生出一系列的比喻,比如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就分别被比为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按粮油证领来的似乎都是地方粮票,我父亲算部队的人,部队里发的则是全国粮票。

只要同一身份,粮食定量又是不论性别都一样,于是政策上的平等造出实际上的不平等——男生一般不够用,女生一般用不掉。这方面并无什么宏观调控之举,只能是私下互通有无。有一男生便以目测饭量特小的女生为对象,实行赎买政策,被选中的女生有意外之喜,因额外来了零花钱……

事实上,我小时候,粮油管制已渐渐开始松动,有些地方,买食物多出两分钱,就可免一两粮票,好多人粮票都有富余了。于是,就有农民拿农产品进城换粮票。下午,在学校宿舍区,农民弄一筐鸡蛋挨着宿舍问有无粮票换是当时校园一景。可换的东西后来越来越多,钢精锅、塑料盆、脸盆架、毛巾等等。通常是在路边摆一地摊,并非路过的人也会专程跑来换东西。照这情形,粮票俨然已是有价证券。

有一次,我在离家不远处碰上这样的摊子,看到一个小书架,便想买下。摊主索价二百多斤粮票。我是路过,身上哪里有这么多粮票?便问可否用现金买,摊主不干,一定要用粮票换,我只好骑车飞奔回家去取。

“飞奔”很有必要,盖因其时还有一教师模样的中年人在和摊主讲价,而书架只有一个。待我取了粮票回来,那中年人的讲价还在继续,不过价码显然已上升了,小贩仍不松口。小贩见我手上是全国粮票,立刻宣布东西归我了,其实那中年人出的价还高些。我以为小贩嫌那人啰嗦,庆幸自己占了便宜。取了书架走了一段路了,我的竞争对手还从后面跟上来说:“你亏了!你那是全国粮票!应该多算好几十斤哩!”

记得有一阵,风传粮票要取消了,搁在手上,过期作废,不换白不换,粮票换东西的小摊子似乎越发轰轰烈烈起来。我纳闷的是,马上就要变废纸,小贩们把粮票拿回去还有何用?过一段时间,没什么动静,我家的老保姆很肯定地说,没粮票还得了?那不跟解放前一样了?

但是老保姆的经验这次没管用。忽一日,悄无声息地,粮票当真取消了。我有段时间不大适应,用粮票用惯了,在外面吃饭,不用粮票,就觉心里没数——我怎么知道我吃了几两?甭管饱还是不饱,就是不踏实。潜意识里大概还认定,用粮票买来的,才是粮食。(余斌)

责任编辑:孙丽荣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里,狂人问路人:“从来如此,便对么?”这是惊天一问,不是狂人,问不出来。有很多东西,因为“从来如此”,根本就没有想到问过。比如粮票,因为从我记事时开始,就是有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以为,从古到今,不论中外,都有粮票一说,不知道那是物质匮乏的产物。有道是习惯成自然,等到粮票废弃不用了,我还觉得哪儿有点不对。

在我上大学以前,但凡买与粮食沾边的东西,都要粮票,光有钞票,恐怕就得饿死。没粮票下馆子是不成的,要买一些加工过又非即食的食物,像饼干蛋糕之类,没粮票也不行。我到现在还记得,称一斤“蜜三刀”,收四两粮票。既是一斤,为何收四两呢?想来做得一斤,用面粉四两——这是我猜的。

全国粮票可以走遍中国,地方粮票则只在某个地区管用,江苏粮票到了上海就无效。各个地方粮票的单位还不一样,比如江苏粮票,最小的单位是一两,上海则还有五钱、二两五的粮票。我头一次去上海有这发现,回来还曾举为上海人“小气”的证据。由全国、地方之分,衍生出一系列的比喻,比如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就分别被比为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按粮油证领来的似乎都是地方粮票,我父亲算部队的人,部队里发的则是全国粮票。

只要同一身份,粮食定量又是不论性别都一样,于是政策上的平等造出实际上的不平等——男生一般不够用,女生一般用不掉。这方面并无什么宏观调控之举,只能是私下互通有无。有一男生便以目测饭量特小的女生为对象,实行赎买政策,被选中的女生有意外之喜,因额外来了零花钱……

事实上,我小时候,粮油管制已渐渐开始松动,有些地方,买食物多出两分钱,就可免一两粮票,好多人粮票都有富余了。于是,就有农民拿农产品进城换粮票。下午,在学校宿舍区,农民弄一筐鸡蛋挨着宿舍问有无粮票换是当时校园一景。可换的东西后来越来越多,钢精锅、塑料盆、脸盆架、毛巾等等。通常是在路边摆一地摊,并非路过的人也会专程跑来换东西。照这情形,粮票俨然已是有价证券。

有一次,我在离家不远处碰上这样的摊子,看到一个小书架,便想买下。摊主索价二百多斤粮票。我是路过,身上哪里有这么多粮票?便问可否用现金买,摊主不干,一定要用粮票换,我只好骑车飞奔回家去取。

“飞奔”很有必要,盖因其时还有一教师模样的中年人在和摊主讲价,而书架只有一个。待我取了粮票回来,那中年人的讲价还在继续,不过价码显然已上升了,小贩仍不松口。小贩见我手上是全国粮票,立刻宣布东西归我了,其实那中年人出的价还高些。我以为小贩嫌那人啰嗦,庆幸自己占了便宜。取了书架走了一段路了,我的竞争对手还从后面跟上来说:“你亏了!你那是全国粮票!应该多算好几十斤哩!”

记得有一阵,风传粮票要取消了,搁在手上,过期作废,不换白不换,粮票换东西的小摊子似乎越发轰轰烈烈起来。我纳闷的是,马上就要变废纸,小贩们把粮票拿回去还有何用?过一段时间,没什么动静,我家的老保姆很肯定地说,没粮票还得了?那不跟解放前一样了?

但是老保姆的经验这次没管用。忽一日,悄无声息地,粮票当真取消了。我有段时间不大适应,用粮票用惯了,在外面吃饭,不用粮票,就觉心里没数——我怎么知道我吃了几两?甭管饱还是不饱,就是不踏实。潜意识里大概还认定,用粮票买来的,才是粮食。(余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